近日,国家质检总局于发布《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供公众评议。笔者在本文尝试从研究者角度提一些看法,抛砖引玉。
细则开宗明义:其依据的上位法是新《食品安全法》,并且只调整网购保税进口,食品通过国际快递或邮件方式进境的,也就是类似直邮进口的不在本细则规定范围内。对于直邮进口排除在本细则之外,一种理解是这是消费者个人自用行为,风险自担。这个问题存在争议,本文不做讨论。
细则第二条第二款对网购保税进口做了定义:无论进境时是否生成消费者订单,货物以跨境电子商务形式申报进口,入境时未按消费者订单形成独立包装,货物整批运至特殊监管区集中存放,跨境电商经营者按消费者订单形成独立包装后发往国内消费者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模式。
这个定义传递了一个关键信息就是:通过网购保税电子商务进境的食品按进口对待,进一步说,网购保税跨境电商食品属于进口食品。所以困扰了业态很久的跨境食品电商定性问题,至少得到部分解答。也就说,网购保税电子商务进境的食品,比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进口食品定性监管。也因此,很自然地,细则在接下来的条文中,将新《食品安全法》中对进口食品监管的机制架构,嫁接到网购保税电商食品。
笔者将新《食品安全法》对进口食品的监管机制总结为无标三新四类食品(这里用的是食品大概念: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特别监管。以下两种情形的入境四类食品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设置了特别的卫计委前置审查审批程序:
1、进口“无标”产品:指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
2、进口“三新”产品:
——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如芦荟)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早前,无论是集货还是保税模式的跨境电商与传统一般贸易相比,都规避了现行法律法规赋予的食药部门、卫计委、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对于进口食品、化妆品的各项前置审查审批,检验检疫和监管要求。所以本细则的到来,也昭示着网购保税进口食品进入政府治理的升级阶段。
细则对新《食品安全法》涉及到“无标三新”四类食品的治理做了品类限缩,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都没有在本细则中出现,笔者猜想,这可能与目前跨境食品较少涉及这两种产品有关。虽然“无标三新”只留下了两类,细则又加上了保健食品及转基因食品,所以加起来还是四类。总结起来,细则将规定保健食品及转基因食品加上“无标三新”前两类,共四类产品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注册、备案和安全性评估”。
这些相关部门的注册、备案和安全性评估相当于质检总局除外的其他部门的前置审查审批,所以,作为质检总局的细则在这个问题上也只能做“链接”的规定,而无法展开做更细的规定。这就使得这个问题还存在政府协同治理。从企业运营角度上考量,这四类产品前置审查审批有时间成本,而电商最大的商业亮点就是便捷快速。所以这是一对矛盾体,如何破解,既考验政府协同的效率,更考验企业智慧。比如,企业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如何能够既走捷径又不触法也需要企业自身做战略战术上的研究。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问题一直都困扰着进口食品业态。线下的进口食品这些年的治理已经相对成熟,目前问题集中区域就是跨境食品电商的中文标签问题。从国外案例来看,职业打假人会拿着这个去食药部门投诉举报,进行打假。打假的理由就是没有中文标签。如果食药部门不受理,他们可能去法院告食药部门不作为。
所以,进口食品尤其是跨境食品电商的中文标签问题也成为政府治理的一道坎。现在各地的司法判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跨境食品电商不属于进口食品。典型案例如:2015年5月,熊某在某跨境电商公司的实体店处购买了荷兰某品牌的奶粉9罐,后发现所有产品包装均无中文标签说明。熊某以违反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的不得进口,要求电商退回购买奶粉货款1887元,并十倍赔偿18870元。法院判熊某败诉。而早前在苏州曾有一起跨境电商的案例,法院则直接支持了产品无中文标识十倍赔偿。
笔者认为,细则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创设性地引入电子标签来满足新法对中文标签规定,这其实也是笔者一直觉得值得呼吁试点的措施。细则提到,除食用、保存有特殊要求或含有过敏原的食品需随附纸质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经营企业可采用电子标签或者纸质标签,两种方式应当供消费者在填写订单时选择。当然,考虑到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性,网购保税进口此类产品做了特殊化处理,必须随附中文标签,且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欧盟食品电商是电子标签和纸质标签都要有,我们有选择性地进行二选一,还是符合中国电商的实际情况的。这个很赞。既符合业态创新的需要,又达到了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也符合克强总理年初提到互联网+行动计划之精神。
当然,具体这个电子标签如何来实现,电子标签承载的具体信息以及随之而来电子标签本身的监管等衍生性问题,还需要监管部门和企业双向智慧来深入演绎。
(本文作者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高级研修学院博士后,南澳大利亚大学法学博士。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其所在机构的意见。本研究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0990]。)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规范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6号)、《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国质检通〔2015〕202号)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以下简称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和安全监督管理。
网购保税进口是指无论进境时是否生成消费者订单,货物以跨境电子商务形式申报进口,入境时未按消费者订单形成独立包装,货物整批运至特殊监管区集中存放,跨境电商经营者按消费者订单形成独立包装后发往国内消费者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模式。
产品通过国际快递或邮件方式进境的,不在本细则规定范围内。
第三条【主体责任】 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保证其经营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主体包括: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企业(简称经营企业)、网购保税进口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企业(简称平台企业)、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物流仓储企业(简称物流仓储企业)等。
第四条【监管主体】国家质检总局主管网购保税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监管工作。
第五条【监管原则】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的经营主体和进口的产品实施备案管理,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行为实施监督检查,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监管。
第六条【经营企业一般义务】 经营企业应当遵守我国网络食品经营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食品质量安全,保证其经营食品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理生产经营许可或备案的,应当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经营企业应当按规定向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经营企业不得通过网购保税进口以下食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的禁止进境物;
(二)未获得检验检疫准入的动植物源性食品;
(三)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和质检总局公告禁止进境的食品。
经营企业还应保证其经营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符合以下要求:
(一)列入《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的食品,应来自于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
(二)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新的食品原料或配料中含有新的食品原料的食品,应当通过相关部门的注册、备案和安全性评估;
(三)有动植物检疫审批要求的,进境前应当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明。
第七条【平台企业一般义务】平台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经营企业审查登记、销售食品信息审核、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投诉举报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管理制度,保证其平台经营食品安全。平台企业应当按规定向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平台企业应当对平台内的经营企业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平台企业应当建立在其平台经营企业的档案,审查并记录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品种、品牌和生产企业、物流企业资质等信息。
平台企业自身从事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者备案凭证,并遵守本办法有关经营企业的相关规定。
平台企业属于境外注册的,应当委托境内具有合法资质的企业作为代理商。代理商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条【物流仓储企业一般义务】物流仓储企业应当建立和执行食品物流仓储安全管理制度和产品流向溯源管理制度。物流仓储企业应当按规定向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第九条【经营主体备案】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应当通过质检总局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系统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经营企业、物流仓储企业可以由平台企业代为备案。境外注册的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主体应委托境内代理商办理备案。
第十条【产品信息备案】 经营企业应当保证其经营网购保税进口食品来自境外合法生产企业,并将产品信息通过质检总局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系统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质量安全承诺】 经营企业应当在其自行建立网站首页或所在第三方平台经营活动的主页显著位置公开承诺其经营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十二条【产品标签说明】 网购保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随附中文标签,且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网购保税进口其他食品应当随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除食用、保存有特殊要求或含有过敏原的食品需随附纸质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外,经营企业可采取产品随附纸质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产品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的电子信息,两种方式应当供消费者在填写订单时选择。电子信息应当包括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标注的具体内容,并应当注明平台企业和经营企业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平台企业应在其网站长期公布上述基本信息,以便消费者随时了解查询。
第十三条【自我合格证明】 经营企业应当对其网购保税进口食品进行自检,并在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时提供产品自我合格证明材料。自我合格证明材料应由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产品首次进口时检测项目应当覆盖本产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所有安全卫生项目;再次进口时检测项目应包括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风险评估确定的高、中风险安全卫生项目。
第十四条【产品入境申报】 网购保税进口食品入境时,经营企业或其代理报检企业应当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提供如下材料:
(一)产品品名清单及对应的HS编码、规格型号;
(二)法律法规、双边协定、议定书以及其他规定要求提交的输出国家(地区)官方检疫(卫生)证书;
(三)产品自我合格证明材料;
(四)经营企业备案编号;
(五)产品依法应当取得的注册、备案、安全性评估等资质。
第十五条【信息记录保存】 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网购保税进口食品销售记录和全程信息追溯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品牌、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官方证书编号、保质期、境外生产企业、境外出口商、境内消费者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进境日期等内容,并建立信息化档案。信息化档案的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平台企业应当审查、记录、保存在其平台上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内容及其发布时间。平台内经营者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信息记录保存时间从经营者在平台内结束经营活动之日起不少于两年,交易记录等其他信息记录备份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不得少于两年。
平台企业应当采取数据备份、故障恢复等技术手段确保网络食品交易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应当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第十六条【日常检查报告】 平台企业应当建立检查制度,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指定专职管理人员,对平台内销售的食品及信息进行检查,对虚假信息、夸大宣传、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以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向所在地检验检疫部门报告,发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向其提供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服务。
第十七条【产品召回】 经营企业发现其经营的网购保税进口食品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和进口,已经销售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予以召回。经营企业应当对召回的产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产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告。
平台企业对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公布的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的食品,应当及时采取停止销售、协助召回等措施。
第十八条【配合监督检查】 经营企业应当积极配合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督检查,在信息查询、数据提取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平台企业应当及时接收、处理和报告食品安全信息。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平台企业应当在销售信息查询、数据提取、停止服务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发现第三方平台内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要求平台企业采取措施制止的,平台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九条【民事赔偿】消费者通过平台企业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进入平台经营企业要求赔偿。平台企业不能提供经营企业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平台企业赔偿。平台企业赔偿后,有权向入网经营企业追偿。
平台企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经营企业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或未依本细则履行审查义务的,依法与该入网食品经营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条【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台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并执行消费纠纷解决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
第二十一条【检验检疫】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实施入境检疫,确保符合我国检疫要求。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实施检验监管。
经检验监管发现网购保税进口食品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经营企业,并监督其采取停止销售和召回等措施。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实施集中申报、集中检验检疫、分批核放等措施,加快产品验放速度。
第二十二条【专项抽查】质检总局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每年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质量安全实施专项监督抽查计划,并定期公布抽查结果。
第二十三条【监督检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企业和平台企业的备案信息、产品进口和销售记录、产品信息追溯、召回等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诚信记录】质检总局对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主体实施信用管理,建立信用记录。对有不良记录的经营主体,应当加强对其经营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监督检查;情节严重的,不得经营网购保税进口食品。
本细则自 起实施,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各地相关规定与本细则不符的,以本细则为准。网购保税进口化妆品安全监管参照本细则执行。
相关文章
-
京东出售食药安全不合格商品管理规则
出售食药安全不合格商品处理标准如下:除上述情形外,违规程度极其严重的,如认定商家所售食品或药品存在添加违禁物质的,京东将下架违规商品,扣100分并执行店铺清退。,同时,京东有权视违规程度,对关联店铺采取一项或多项的管控措施。,商品品质抽检项目及对应市场管理措施详见《京东开放平台商品品质抽检规范目录总则》,《京东开放平台商家违规积分管理规则》原文。
2024-03-13 18:27 -
京东开放平台保健食品商品信息合规规范
第三条 定义保健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第三章 违规处置商家未按照本规范发布商品信息,或存在虚假宣传等情形的,京东有权依据《京东开放平台商家违规积分管理规则》第三十六条“虚假宣传“、第四十条“不当发布商品或信息”情形进行处理。,第四章 附则第十条 京
2024-03-13 18:18 -
京东食品安全违规管理细则违规情形,怎么办?
京东在食品安全违规中规定,商家出售或发布的食品类商品存在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违禁添加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的行为食品安全风险等问题。,【具体处理措施】(一)商家被认定出售伪劣食品:扣100分并执行店铺清退,商家承担100万元人民币或该店铺累计销售总金额×10倍的违约金(以高者为准);(二)商家被认定出售有毒有害食品:扣100分并执行店铺清退,商家承担100万元人民币或该店铺累计销
2024-03-13 18:11 -
京东老年人相关商品违规宣传治理通知
为了规范京东经营秩序,保障顾客合法权益,京东将对老年人相关商品违规宣传开展专项治理,请各位合作商家自检自查全店商品,并及时整改。,(一) 普通食品主要涉及商品:花草茶、茗茶、中老年奶粉、驼奶粉、芝麻糊、核桃粉等;宣传注意点:1)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2)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3)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保健
2024-03-13 18:11 -
京东食品类目需要什么材料?类目保证金多少?
不管在什么时候,商品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在京东开食品店,是很有前景的。不过,入驻京东食品类目,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需要哪些材料呢?一、食品类目需要什么材料?1)入驻京东食品饮料类目需要的公司资质1、营业执照: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需确保未在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中且所售商品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内)。2、企业法人身份证:公司法人身份证正反面,有效期大于60天。3、一般
2024-03-13 18:10 -
京东开放平台新资源食品商品信息合规规范
卫生部批准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共分为九类:(一)中草药和其他植物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首乌、大黄、芦荟、枸杞子、巴戟天、荷叶、菊花、五味子、桑椹、薏苡仁、茯苓、广木香、银杏、白芷、百合、山苍籽油、山药、鱼腥草、绞股蓝、红景天、莼菜、松花粉、草珊瑚、山茱萸汁、甜味藤、芦根、生地、麦芽、麦胚、桦树汁、韭菜籽、黑豆、黑芝麻、白芍、竹笋、益智仁、仙人掌、玛咖粉。,第九条根据不同新资源食品的特点,
2024-03-13 18:08 -
京东开放平台中药滋补商品信息合规规范
三种物品名单如下:(一)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土人参(人参菜)、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
2024-03-13 18:08 -
京东商品信息合规问答汇总
Q:医疗器械-病症词可以使用吗?A:医疗器械商品功效或疾病症状描述请完全参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内容为准,勿超出范围宣传。,Q:可以写中药贴吗?A:商品名称建议按注册或备案名称进行介绍。,Q:药妆可以吗?A: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也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药妆不可以宣传,具体也可参考药监局官网公告:https://www.nmpa
2024-03-13 18:05 -
京东开放平台普通食品商品信息合规规范
京东平台新发布《京东开放平台普通食品商品信息合规规范》,本次京东规则适用于经营普通食品的京东商家,11月11日生效!第一章规范概述第一条适用范围(一)本规范适用于经营普通食品的京东商家。(二)本规范适用于商品页面所有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标题、商品主图及视频、广告标语、销售属性、商品属性、扩展属性、商品详情。(三)本规范适用于除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外的普通食品。
2024-03-13 18:04 -
京东虚假宣传整改与治理公告
为了规范京东经营秩序,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京东将对商品夸大、断言、无关宣传商品功效,保健食品未展示蓝帽标识,未经有机认证宣传有机等虚假宣传高违规风险场景开展专项治理,请各位合作商家自检自查全店商品,并及时整改。,二、涉及违规场景与案例2.1商品功效宣传内容应当科学准确,不得出现下列情形:①含有明示或暗示功效、安全性断言或者保证。,保洁柜、消毒机等不符合国标商品不得宣传“消毒柜”。
2024-03-13 17:49
热门标签
-
跨境邮件的回复技巧,必读!
2024-03-13 22:38
-
2016年跨境电商贸易额将达6.5万亿
2024-03-13 22:38
-
跨境购物的三大伪命题
2024-03-13 22:38
-
海淘被骗:花1.7万元买音响,收货发现是空箱子
2024-03-13 22:38
-
跨境电商交流大会,备战旺季
2024-03-13 22:38
-
跨境物流如何应对11月“双波峰”大考?
2024-03-13 22:38
-
黄金周广州跨境电商购物成新热点
2024-03-13 22:38
-
男神就该“丰趣”,顺丰海淘预计中旬更名
2024-03-13 22:38
-
天灾人祸齐至 国庆后多国跨境物流出问题
2024-03-13 22:38
-
跨境电商外汇支付前8个月爆发式增长
2024-03-13 22:38
-
跨境电商抢食 海外代购何去何从
2024-03-13 22:38
-
蜜芽售“Betta”奶瓶引连锁反应,云猴大促再创记录
2024-03-13 22:38
-
跨境电商角逐中美市场
2024-03-13 22:38
-
电商帮忙代购海淘 商品出问题可免责
2024-03-13 22:38
-
天津拿到最后一张跨境电商试点全牌照?统一进口税政策出台前,类似申请通道关闭!
2024-03-13 22:38
-
跨境(出口)电商:品牌如何出海
2024-03-13 22:38
-
数局:海外网络购物已然崛起——信息图
2024-03-13 22:38
-
跨境电商韩流“空袭”中国
2024-03-13 22:39
-
现场晒银行账户,蜜芽CEO:1.5亿美元融资没注水
2024-03-13 22:39
-
跨境电商相亲大会,“IT男”“外贸女”最配
2024-03-13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