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2016年跨境电商抽查童装童玩成重灾区

2024-09-08 02:19
admin

2016年进口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其中跨境电商全年抽查120批,产品不合格率高达57.5%。浙江进口服装均价三年内下降50美元,但质量不如以前。

在传统观念中,进口产品总是质量更好。有一次,这些带有异国光环的“进口产品”在设计和质量上都更具吸引力。然而,外国的月亮真的是圆的吗?今天,浙江省检验检疫局用数据给你一个否定的答案——进口的东西可能不会更好。

今天上午,2016年浙江省进口工业品质量安全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检验检疫局召开。会议报告称,2016年进口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全年共抽查跨境电子商务120批,产品不合格率高达57.5%。浙江进口服装平均价格在三年内下降了50美元,但质量并不比以前好。

浙江是电子商务大省,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消费品蓬勃发展,隐患也随之而来。2016年,浙江省局抽查了120批跨境电子商务消费品,包括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京东全球采购、贝贝网、蜜芽、唯品会、苏宁海外采购等主要电子商务。检测不合格率高达57.5%。不合格项目包括标签、功能、磨毛和色牢度。

检验监督部主任沈玉祥告诉记者,质量不合格、假冒产地16起,占抽查总量的13%。主要不合格产品为儿童服装、食品接触产品、玩具、婴儿尿布等。

根据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在内的浙江省局于2016年发现658批进口消费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4.9%,与去年基本持平。不合格涉及许多安全问题,如儿童安全座椅未通过3C认证、进口玩具、模拟配件、食品接触产品、服装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

2016年8月,一批法国女装运往萧山。这些来自时尚国家的女式t恤胸前覆盖着闪闪发光的黑色珠子。但萧山局检查人员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查,从80件t恤中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送实验室检测珠宝的有害元素,发现黑珠镉含量为231mg/kg,砷含量为1508mg/kg,分别超过GB28480-2012年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镉和砷限值。如果消费者长时间穿衣服,可能会造成伤害,则判定为不合格。

浙江省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督部主任任金华告诉记者,随着进口量的扩大,中国消费者进口产品的水平越来越丰富,消费者也将从昂贵的国际高端品牌逐渐转向周边国家更具成本效益的产品。

数据显示,近几年浙江局辖区进口服装平均单价持续下降,从2014年74.5美元/件,到2015年28.0美元/件,再到2016年24.2美元/件,降幅达50美元。进口服装的质量问题与价格同步下降。

“现在从韩国和其他地方进口的服装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而且价格也更优惠。然而,与过去的国际一线进口服装品牌相比,近年来进口服装的整体质量水平相对下降,质量问题较多。”

2016年,浙江省局共检出6996批不合格工业品,不合格率为14.35%;金额为27.96亿美元,不合格率为15.16%。从数据来看,五年来批次不合格率持续上升。此外,浙江省局完成了249批进口工业品的监督抽查,113批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45.38%,主要涉及机电、轻纺等消费品,包括电水壶、湿巾、牙刷、服装、童鞋、保温杯、自来水笔等。

本文“2016年跨境电商抽查童装童装成为重灾区”,为卖家信息编辑编制。请注明转载来源(本文转载为:卖家信息http:///news/article/25357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