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商超O2O鼻祖Instacart正资金紧缩

2024-03-20 12:18
admin

在资本收缩的大环境下,杂货生鲜配送商Instacart正试图缩减在物流配送上花费的成本。该公司今日宣布同时降低对配送员的运费补贴以及营销费用,希望逐渐在配送服务上赚到钱。

36氪多次报道过Instacart,模式是及时送达代跑腿服务,主要与Target、WholeFoods等商超合作。它在美国18座城市提供服务,通常配送时间仅为1小时,在2014年的2.2亿美元C轮融资中估值超过20亿美元。巨头Amazon、GoogleExpress都在与它竞争,GoogleExpress还在上个月正式上线了生鲜配送,甚至Uber也在做同城配送,这使得Instacart的压力颇大。

此前,配送员每小时都能拿到10美元工资(无论有没有送货),外加4美元一单配送费。而据WSJ消息,Instacart已经在洛杉矶、旧金山通知司机,会出台新的规则使得某些情况下他们要多配送三倍才能获取曾经的收入。4美元每单的价格砍成1.5美元,司机从杂货店取货分出的50美分也降为25美分。

该公司表示,配送员目前靠基本工资和配送费,每小时能赚到15-20美元,算上额外奖赏的话也有可能超过20美元每小时,不过司机需要自己负担油费等成本。

去年12月,Instacart将面向用户收取的运费从每单3.99美元提升到了5.99美元,年费会员费从99美元提升至149美元。

实际上,在这次缩减成本之前的3个多月,Instacart便宣布裁员12人、收缩招聘计划,该公司在2015年员工总数增长了两倍,从不到100人增长至略多于300人,直到去年夏天一直倍受资本欢迎。但我们曾经提到,这个行业的玩家几乎全都没有很好的盈利,净利润率最多2%左右,在资本环境趋冷的情况下停止烧钱是必然之选择。

无独有偶,外卖O2O公司DoorDash也将运费支付从每单6美元降到了5美元;“面向孩子们的Uber”——Shuddle也在上个月提高了20%的价格;共享乘车公司Sidecar和代客泊车应用Zirx都相继在2015年底关停了主营业务。美国的生活服务类O2O企业都不好过。

有趣的是,国内类似Instacart的多点(原Dmall)日前被曝出发生了巨大动荡:创始人刘江峰及华为系多位合伙人一并撤出,公司将启动超过50%规模的裁员计划,股东物美将全盘接手该公司。除了管理层分崩离析和股权结构问题之外,一直依赖补贴而难以盈利也是该公司出现问题的一大原因。

国内的类似玩家还有京东到家、本来便利、爱鲜蜂等,都在讲一个OfflinetoOnline的故事,但这真的是一个可持续的生意吗?也许现在下结论还为之过早,但至少大家都因该好好考虑精细化运营和压低补贴了。

相关文章

  • 配送平台Instacar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融资 市值超过175亿美元

    配送平台Instacar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融资 市值超过175亿美元 DoNews10月9日消息(记者翟继茹)9日,据外媒报道,线上杂货配送平台Instacart宣布获得新一轮2亿美元融资,D1Capital和ValiantPeregrineFund领投。,今年8月份,Instacart还和沃尔玛这一零售巨头达成了合作,服务其当日达业务。,分析称,沃尔玛和Instacart的合作是为了直接抵御亚马逊旗下全食超市、Fresh和Prime食品专项的竞争。

    2024-03-21 21:39
  • 第二个独角兽主动砍估值:一夜消失1000亿 大干快上是搞不出爱马仕

    第二个独角兽主动砍估值:一夜消失1000亿 大干快上是搞不出爱马仕 13岁那年,梅赫塔随同家人一同迁至加拿大,后来选择滑铁卢大学工程设计专业,毕业后曾先后就职于高通、黑莓、亚马逊,甚至期间他还有一家钢铁工厂的工作经历。,当新消费估值集体回落VC开始反思:是时候算账了无独有偶,相似的一幕也在中国创投圈发生着。,”当投资人、创业者抱着互联网思维去做消费,想着流量转化留存,而不是服务体验产品价值的时候,它距离失败一定不会太远。

    2024-03-21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