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天猫超市今年不打烊

2024-03-20 12:38
admin

  这是天猫第七个双11,但对于天猫超市来说,却是正儿八经的第二次,2012年、2013年、2014年,天猫超市连续三年“打烊谢客”。  2011年第一次参加双11的经历并不愉快,零点刚过每分钟就涌入1000个订单,而这个数字是当时天猫超市平日里一天的订单量。  “整个崩盘了”,现任天猫超市总经理的阿坚至今回忆起当天的情形还显得心有余悸,那天天猫超市一共成交3万个订单,是平时的30倍,那之后的一个多月他们只能加班加点的发货,最后还是有1万单无法顺利发出,很多用户等不及选择了退款。为此,天猫超市停摆了几个月,“业务基本上废掉了”,阿坚还记得那年春节前逍遥子叫他去办公室说,要不干脆把天猫超市业务停掉怎么样?  又经过了三年时间,天猫超市不但没有停掉,反而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全国仓储面积从2012年的1万平方米,到现在的50万平方米。同时订单规模也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在阿里的“北上”战略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双11,天猫超市终于没有打烊。你不信一个事你真的很难坚持  实际上,对于整个阿里的大平台战略来说,超市确实是很重的一块业务,在内部也曾经是充满争议。货品、物流、仓配、运营,天猫超市全部要参与其中,“我们也算是半个卖家”,更具挑战的是,为了保证后期用户体验的确定性和流畅性,前期不得不亏钱去建立各种配套和落地的基础设施。  “2011年,那一年碰到的问题太多了,大坑小坑全部趟一遍”,这以前的阿里没有零售的经验,“你不信一个事你真的很难坚持”。当时线上超市的这种模式各家都还在探索,从市场环境来说,竞争对手凭借早年建立起来的物流基础正在扩张疆土,天猫超市必须迎头赶上。  “踩过的坑要成为宝贵的经验,而不是踩完一拍两散,”阿坚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口才了得的人,但在那天与逍遥子的深谈中,他超常发挥,“业务逻辑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斗志吧”。作为天猫超市项目的发起者,逍遥子最后一拍桌子,说,好,我们继续干!2007年程序员出身的金诚加入阿里,花名阿坚,往后四年时间,他一直担当产品经理的角色,期间也承担过不少公司里大的项目,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发生在他刚加入公司不久的2008年。这一年,B2C项目“淘宝商城”正在酝酿,阿坚与这个临时组建的事业部一起,昼夜赶工,4月10日顺利上线。“其实当时大家都不太知道B2C是什么,全靠摸索”,然而,2008年底,由于增长不利,这个事业部被解散了。  一直到2009年逍遥子将这个项目重新启动,重新组建团队来做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火坑,”阿坚回忆,当时他主动要求回归这个项目组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自己已经想得很明白了,“当时看到淘宝发展这几年的一些问题,也有很多需求是有待满足,而淘宝商城是有机会去解决这些问题满足这些需求的,我认为我是去了一个正确方向的地方。”  2011年淘宝实行了“一拆三”,C2C、B2C以及搜索引擎一淘网,2012年,B2C业务淘宝商城正式更名天猫。而2011年,阿坚又主动要求转岗接手当时组建不久但碰到很多困难的天猫超市业务,因为他认为,天猫有机会解决淘宝存在的问题,而天猫超市可以解决很多天猫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由于各商家采取了不同的快递而产生的服务体验不一致问题,比如快消品种类繁多需要一站式购齐,“这与线下超市的购物场景是一样的,线下也没有宝洁旗舰店。”  从技术到产品到运营,每一次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并没有让阿坚觉得有特别纠结和艰难的时候,“也许是出于一个工程师的逻辑分析,我的所有选择都非常理性。”拼什么?就是效率呀!  经历过2011年的阵痛,往后的三年双11,天猫超市都采取了安全但略显尴尬的“打烊”措施,“一般只卖两个钟头,然后老老实实打烊。”阿坚说,其实这对于兴冲冲来“剁手”的消费者来说,传递的并不是一个好的讯息,甚至是伤害了他们的用户体验。的确,对于超市业务来说,由于品类的特性,体积大重量重,加上对配送上门和售后服务的要求更高,“不仅仅是前端的平台,后端的仓、配等供应链体系的支撑都是严苛的考验”,阿坚介绍说,如果以正常的仓配体系来承担的话,达到平时订单量的两倍就已经是上限,并且处在危险区间,在那个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的2011年,30倍于平时的单量显然“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所以,直到现在,双11对于阿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机会点,一方面是不能错失的销售机会,另一方面“既要考虑成交规模,又要保证用户体验,这个矛盾比其他类目更加激烈,不能因为双11而丢掉口碑。”  为此,他们在双11之前新增了5倍的仓储面积,在天津、广州、苏州、上海等地都设立了中心仓库,双11期间还启动了部分临时仓来缓解压力;此外,“准备了一两百个大包装商品的SKU,即商家送进仓库的时候包装已经妥当,仓库只要贴好面单就可以出仓,以这样的方式去做,同比增长700%左右”。  从长远来看,价格战是切入点但不应该是常态,对于超市品类来说尤是如此。“价格透明,归根结底拼的是效率”,阿坚举例说,“从物流成本来说,假如竞争对手是13块钱,我们能做到12块钱,效率就比它高,毛利空间就更大”。而快消品零售就是物流效率的竞争,货品结构难以形成根本性的差异,“最后你偏向进口,我卖更多的国产。”在阿坚看来,服务的确定性、能不能送货上门、开箱验货,能不能做到当日达,有没有额外的增值服务,才是能够吸引客户长期留在平台上的理由,“价格战是避不开的话题,但服务一定是基础,效率高才有成本做好服务。”  理性的思维贯穿了阿坚对于业务的判断和理解,他喜欢用数字说话,天猫或者淘宝做1000亿元的销售额,可能需要1000万个甚至上亿个子SKU才能达成,但天猫超市商品是相对固定的,就那些货,不会什么都卖,做1000个亿,SKU不会超过5万个,算下来单个SKU成交十分可观。  今年双11结束后不久,逍遥子发了一封内部信,里面提到为数不多亲历过七年双11的小二,“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2009~2010年,阿坚还是产品经理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再往后负责天猫超市业务,先是体验了一把惊心动魄,后面三年提前关门,“今年是第一年我对自己业务的KPI非常关注,”但不管怎么样,双11对于阿里全体员工来说,就是一个节日。  “就是这种参与感,参与一个很牛的事业,也有可能是男人的虚荣心,”阿坚骄傲于自己曾经参与的项目,这也是在其他公司很难完整体验的,“你做的东西可以改变整个中国人生活的,难道不值得激动吗?”这个理性的前工程师难得地露出兴奋的表情。

  这是天猫第七个双11,但对于天猫超市来说,却是正儿八经的第二次,2012年、2013年、2014年,天猫超市连续三年“打烊谢客”。  2011年第一次参加双11的经历并不愉快,零点刚过每分钟就涌入1000个订单,而这个数字是当时天猫超市平日里一天的订单量。  “整个崩盘了”,现任天猫超市总经理的阿坚至今回忆起当天的情形还显得心有余悸,那天天猫超市一共成交3万个订单,是平时的30倍,那之后的一个多月他们只能加班加点的发货,最后还是有1万单无法顺利发出,很多用户等不及选择了退款。为此,天猫超市停摆了几个月,“业务基本上废掉了”,阿坚还记得那年春节前逍遥子叫他去办公室说,要不干脆把天猫超市业务停掉怎么样?  又经过了三年时间,天猫超市不但没有停掉,反而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全国仓储面积从2012年的1万平方米,到现在的50万平方米。同时订单规模也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在阿里的“北上”战略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双11,天猫超市终于没有打烊。你不信一个事你真的很难坚持  实际上,对于整个阿里的大平台战略来说,超市确实是很重的一块业务,在内部也曾经是充满争议。货品、物流、仓配、运营,天猫超市全部要参与其中,“我们也算是半个卖家”,更具挑战的是,为了保证后期用户体验的确定性和流畅性,前期不得不亏钱去建立各种配套和落地的基础设施。  “2011年,那一年碰到的问题太多了,大坑小坑全部趟一遍”,这以前的阿里没有零售的经验,“你不信一个事你真的很难坚持”。当时线上超市的这种模式各家都还在探索,从市场环境来说,竞争对手凭借早年建立起来的物流基础正在扩张疆土,天猫超市必须迎头赶上。  “踩过的坑要成为宝贵的经验,而不是踩完一拍两散,”阿坚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口才了得的人,但在那天与逍遥子的深谈中,他超常发挥,“业务逻辑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斗志吧”。作为天猫超市项目的发起者,逍遥子最后一拍桌子,说,好,我们继续干!2007年程序员出身的金诚加入阿里,花名阿坚,往后四年时间,他一直担当产品经理的角色,期间也承担过不少公司里大的项目,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发生在他刚加入公司不久的2008年。这一年,B2C项目“淘宝商城”正在酝酿,阿坚与这个临时组建的事业部一起,昼夜赶工,4月10日顺利上线。“其实当时大家都不太知道B2C是什么,全靠摸索”,然而,2008年底,由于增长不利,这个事业部被解散了。  一直到2009年逍遥子将这个项目重新启动,重新组建团队来做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火坑,”阿坚回忆,当时他主动要求回归这个项目组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自己已经想得很明白了,“当时看到淘宝发展这几年的一些问题,也有很多需求是有待满足,而淘宝商城是有机会去解决这些问题满足这些需求的,我认为我是去了一个正确方向的地方。”  2011年淘宝实行了“一拆三”,C2C、B2C以及搜索引擎一淘网,2012年,B2C业务淘宝商城正式更名天猫。而2011年,阿坚又主动要求转岗接手当时组建不久但碰到很多困难的天猫超市业务,因为他认为,天猫有机会解决淘宝存在的问题,而天猫超市可以解决很多天猫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由于各商家采取了不同的快递而产生的服务体验不一致问题,比如快消品种类繁多需要一站式购齐,“这与线下超市的购物场景是一样的,线下也没有宝洁旗舰店。”  从技术到产品到运营,每一次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并没有让阿坚觉得有特别纠结和艰难的时候,“也许是出于一个工程师的逻辑分析,我的所有选择都非常理性。”拼什么?就是效率呀!  经历过2011年的阵痛,往后的三年双11,天猫超市都采取了安全但略显尴尬的“打烊”措施,“一般只卖两个钟头,然后老老实实打烊。”阿坚说,其实这对于兴冲冲来“剁手”的消费者来说,传递的并不是一个好的讯息,甚至是伤害了他们的用户体验。的确,对于超市业务来说,由于品类的特性,体积大重量重,加上对配送上门和售后服务的要求更高,“不仅仅是前端的平台,后端的仓、配等供应链体系的支撑都是严苛的考验”,阿坚介绍说,如果以正常的仓配体系来承担的话,达到平时订单量的两倍就已经是上限,并且处在危险区间,在那个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的2011年,30倍于平时的单量显然“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所以,直到现在,双11对于阿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机会点,一方面是不能错失的销售机会,另一方面“既要考虑成交规模,又要保证用户体验,这个矛盾比其他类目更加激烈,不能因为双11而丢掉口碑。”  为此,他们在双11之前新增了5倍的仓储面积,在天津、广州、苏州、上海等地都设立了中心仓库,双11期间还启动了部分临时仓来缓解压力;此外,“准备了一两百个大包装商品的SKU,即商家送进仓库的时候包装已经妥当,仓库只要贴好面单就可以出仓,以这样的方式去做,同比增长700%左右”。  从长远来看,价格战是切入点但不应该是常态,对于超市品类来说尤是如此。“价格透明,归根结底拼的是效率”,阿坚举例说,“从物流成本来说,假如竞争对手是13块钱,我们能做到12块钱,效率就比它高,毛利空间就更大”。而快消品零售就是物流效率的竞争,货品结构难以形成根本性的差异,“最后你偏向进口,我卖更多的国产。”在阿坚看来,服务的确定性、能不能送货上门、开箱验货,能不能做到当日达,有没有额外的增值服务,才是能够吸引客户长期留在平台上的理由,“价格战是避不开的话题,但服务一定是基础,效率高才有成本做好服务。”  理性的思维贯穿了阿坚对于业务的判断和理解,他喜欢用数字说话,天猫或者淘宝做1000亿元的销售额,可能需要1000万个甚至上亿个子SKU才能达成,但天猫超市商品是相对固定的,就那些货,不会什么都卖,做1000个亿,SKU不会超过5万个,算下来单个SKU成交十分可观。  今年双11结束后不久,逍遥子发了一封内部信,里面提到为数不多亲历过七年双11的小二,“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2009~2010年,阿坚还是产品经理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再往后负责天猫超市业务,先是体验了一把惊心动魄,后面三年提前关门,“今年是第一年我对自己业务的KPI非常关注,”但不管怎么样,双11对于阿里全体员工来说,就是一个节日。  “就是这种参与感,参与一个很牛的事业,也有可能是男人的虚荣心,”阿坚骄傲于自己曾经参与的项目,这也是在其他公司很难完整体验的,“你做的东西可以改变整个中国人生活的,难道不值得激动吗?”这个理性的前工程师难得地露出兴奋的表情。你不信一个事你真的很难坚持  实际上,对于整个阿里的大平台战略来说,超市确实是很重的一块业务,在内部也曾经是充满争议。货品、物流、仓配、运营,天猫超市全部要参与其中,“我们也算是半个卖家”,更具挑战的是,为了保证后期用户体验的确定性和流畅性,前期不得不亏钱去建立各种配套和落地的基础设施。  “2011年,那一年碰到的问题太多了,大坑小坑全部趟一遍”,这以前的阿里没有零售的经验,“你不信一个事你真的很难坚持”。当时线上超市的这种模式各家都还在探索,从市场环境来说,竞争对手凭借早年建立起来的物流基础正在扩张疆土,天猫超市必须迎头赶上。  “踩过的坑要成为宝贵的经验,而不是踩完一拍两散,”阿坚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口才了得的人,但在那天与逍遥子的深谈中,他超常发挥,“业务逻辑是一方面,主要还是斗志吧”。作为天猫超市项目的发起者,逍遥子最后一拍桌子,说,好,我们继续干!2007年程序员出身的金诚加入阿里,花名阿坚,往后四年时间,他一直担当产品经理的角色,期间也承担过不少公司里大的项目,最重要的一次转折发生在他刚加入公司不久的2008年。这一年,B2C项目“淘宝商城”正在酝酿,阿坚与这个临时组建的事业部一起,昼夜赶工,4月10日顺利上线。“其实当时大家都不太知道B2C是什么,全靠摸索”,然而,2008年底,由于增长不利,这个事业部被解散了。  一直到2009年逍遥子将这个项目重新启动,重新组建团队来做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是个火坑,”阿坚回忆,当时他主动要求回归这个项目组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他自己已经想得很明白了,“当时看到淘宝发展这几年的一些问题,也有很多需求是有待满足,而淘宝商城是有机会去解决这些问题满足这些需求的,我认为我是去了一个正确方向的地方。”  2011年淘宝实行了“一拆三”,C2C、B2C以及搜索引擎一淘网,2012年,B2C业务淘宝商城正式更名天猫。而2011年,阿坚又主动要求转岗接手当时组建不久但碰到很多困难的天猫超市业务,因为他认为,天猫有机会解决淘宝存在的问题,而天猫超市可以解决很多天猫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由于各商家采取了不同的快递而产生的服务体验不一致问题,比如快消品种类繁多需要一站式购齐,“这与线下超市的购物场景是一样的,线下也没有宝洁旗舰店。”  从技术到产品到运营,每一次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并没有让阿坚觉得有特别纠结和艰难的时候,“也许是出于一个工程师的逻辑分析,我的所有选择都非常理性。”拼什么?就是效率呀!  经历过2011年的阵痛,往后的三年双11,天猫超市都采取了安全但略显尴尬的“打烊”措施,“一般只卖两个钟头,然后老老实实打烊。”阿坚说,其实这对于兴冲冲来“剁手”的消费者来说,传递的并不是一个好的讯息,甚至是伤害了他们的用户体验。的确,对于超市业务来说,由于品类的特性,体积大重量重,加上对配送上门和售后服务的要求更高,“不仅仅是前端的平台,后端的仓、配等供应链体系的支撑都是严苛的考验”,阿坚介绍说,如果以正常的仓配体系来承担的话,达到平时订单量的两倍就已经是上限,并且处在危险区间,在那个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的2011年,30倍于平时的单量显然“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所以,直到现在,双11对于阿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机会点,一方面是不能错失的销售机会,另一方面“既要考虑成交规模,又要保证用户体验,这个矛盾比其他类目更加激烈,不能因为双11而丢掉口碑。”  为此,他们在双11之前新增了5倍的仓储面积,在天津、广州、苏州、上海等地都设立了中心仓库,双11期间还启动了部分临时仓来缓解压力;此外,“准备了一两百个大包装商品的SKU,即商家送进仓库的时候包装已经妥当,仓库只要贴好面单就可以出仓,以这样的方式去做,同比增长700%左右”。  从长远来看,价格战是切入点但不应该是常态,对于超市品类来说尤是如此。“价格透明,归根结底拼的是效率”,阿坚举例说,“从物流成本来说,假如竞争对手是13块钱,我们能做到12块钱,效率就比它高,毛利空间就更大”。而快消品零售就是物流效率的竞争,货品结构难以形成根本性的差异,“最后你偏向进口,我卖更多的国产。”在阿坚看来,服务的确定性、能不能送货上门、开箱验货,能不能做到当日达,有没有额外的增值服务,才是能够吸引客户长期留在平台上的理由,“价格战是避不开的话题,但服务一定是基础,效率高才有成本做好服务。”  理性的思维贯穿了阿坚对于业务的判断和理解,他喜欢用数字说话,天猫或者淘宝做1000亿元的销售额,可能需要1000万个甚至上亿个子SKU才能达成,但天猫超市商品是相对固定的,就那些货,不会什么都卖,做1000个亿,SKU不会超过5万个,算下来单个SKU成交十分可观。  今年双11结束后不久,逍遥子发了一封内部信,里面提到为数不多亲历过七年双11的小二,“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2009~2010年,阿坚还是产品经理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再往后负责天猫超市业务,先是体验了一把惊心动魄,后面三年提前关门,“今年是第一年我对自己业务的KPI非常关注,”但不管怎么样,双11对于阿里全体员工来说,就是一个节日。  “就是这种参与感,参与一个很牛的事业,也有可能是男人的虚荣心,”阿坚骄傲于自己曾经参与的项目,这也是在其他公司很难完整体验的,“你做的东西可以改变整个中国人生活的,难道不值得激动吗?”这个理性的前工程师难得地露出兴奋的表情。拼什么?就是效率呀!  经历过2011年的阵痛,往后的三年双11,天猫超市都采取了安全但略显尴尬的“打烊”措施,“一般只卖两个钟头,然后老老实实打烊。”阿坚说,其实这对于兴冲冲来“剁手”的消费者来说,传递的并不是一个好的讯息,甚至是伤害了他们的用户体验。的确,对于超市业务来说,由于品类的特性,体积大重量重,加上对配送上门和售后服务的要求更高,“不仅仅是前端的平台,后端的仓、配等供应链体系的支撑都是严苛的考验”,阿坚介绍说,如果以正常的仓配体系来承担的话,达到平时订单量的两倍就已经是上限,并且处在危险区间,在那个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的2011年,30倍于平时的单量显然“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所以,直到现在,双11对于阿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机会点,一方面是不能错失的销售机会,另一方面“既要考虑成交规模,又要保证用户体验,这个矛盾比其他类目更加激烈,不能因为双11而丢掉口碑。”  为此,他们在双11之前新增了5倍的仓储面积,在天津、广州、苏州、上海等地都设立了中心仓库,双11期间还启动了部分临时仓来缓解压力;此外,“准备了一两百个大包装商品的SKU,即商家送进仓库的时候包装已经妥当,仓库只要贴好面单就可以出仓,以这样的方式去做,同比增长700%左右”。  从长远来看,价格战是切入点但不应该是常态,对于超市品类来说尤是如此。“价格透明,归根结底拼的是效率”,阿坚举例说,“从物流成本来说,假如竞争对手是13块钱,我们能做到12块钱,效率就比它高,毛利空间就更大”。而快消品零售就是物流效率的竞争,货品结构难以形成根本性的差异,“最后你偏向进口,我卖更多的国产。”在阿坚看来,服务的确定性、能不能送货上门、开箱验货,能不能做到当日达,有没有额外的增值服务,才是能够吸引客户长期留在平台上的理由,“价格战是避不开的话题,但服务一定是基础,效率高才有成本做好服务。”  理性的思维贯穿了阿坚对于业务的判断和理解,他喜欢用数字说话,天猫或者淘宝做1000亿元的销售额,可能需要1000万个甚至上亿个子SKU才能达成,但天猫超市商品是相对固定的,就那些货,不会什么都卖,做1000个亿,SKU不会超过5万个,算下来单个SKU成交十分可观。  今年双11结束后不久,逍遥子发了一封内部信,里面提到为数不多亲历过七年双11的小二,“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感受”。  2009~2010年,阿坚还是产品经理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再往后负责天猫超市业务,先是体验了一把惊心动魄,后面三年提前关门,“今年是第一年我对自己业务的KPI非常关注,”但不管怎么样,双11对于阿里全体员工来说,就是一个节日。  “就是这种参与感,参与一个很牛的事业,也有可能是男人的虚荣心,”阿坚骄傲于自己曾经参与的项目,这也是在其他公司很难完整体验的,“你做的东西可以改变整个中国人生活的,难道不值得激动吗?”这个理性的前工程师难得地露出兴奋的表情。

相关文章

  • 京东双十二买什么好?在京东买还是天猫买好?

    京东双十二买什么好?在京东买还是天猫买好? 华为MatePad Pro搭配8G运行内存,麒麟990旗舰芯片,配置10.8寸大屏,屏占比达90%,观影和游戏体验都能有很好的保证。,180度广角吸嘴,超强吸力,除尘效果又快又好;整体重量5KG左右,手持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总结来说双十二还是多看看手机平板之类的商品,因为年底了,厂商都会迫于库存和业绩压力血拼一波。

    2024-03-13 19:20
  • 京东和天猫哪个货更真?各自有哪些优势?

    京东和天猫哪个货更真?各自有哪些优势? 现在的电商平台是非常多的,而京东和天猫作为其中的平台,也是有着不少卖家在平台上购物,但是由于对这两个平台不是很了解,所以不知道京东和天猫哪个的货会更真,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清楚。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得出答案的,因为京东以及天猫上提供的商品,有些是平台自己进货以及发货的,是正品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平台上大多的商品都是加盟以及入驻商家所提供的,是不是正品,无法通过平台来决定。所以我们在天猫以及京东上购物

    2024-03-13 18:09
  • 京东流量大还是天猫流量大?哪个物流更快?

    京东流量大还是天猫流量大?哪个物流更快? 随着电商的发展,现如今在网上购物的用户是非常之多的,并且各个电商平台也是随之发展起来,选择在京东和天猫平台上开店的卖家越来越多,那么这两个到底哪个流量更大了?下面一起来了解清楚。京东自营流量和天猫流量都差不多,两者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至于哪个更受欢迎,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而定了。但可以确认的是,两者都是非常值得信赖的购物平台。京东和天猫哪个物流更快:京东比天猫更早的布局区域物流,所以在物流

    2024-03-13 18:08
  • 京东的正品率是多少?天猫和京东哪个正品率高?

    京东的正品率是多少?天猫和京东哪个正品率高? 京东算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电商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大家可以购买的产品有很多,而且很多的产品质量方面都比较值得信任,大家知道京东的正品率是多少吗?下面为大家进行解答。京东的正品率是多少?京东大概百分之九十多。天猫和京东哪个正品率高?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得出答案的,因为京东以及天猫上提供的商品,有些是平台自己进货以及发货的,是正品的可能性较高。但是平台上大多的商品都是加盟以及入驻商家所提供的,是不是正

    2024-03-13 18:06
  • 京东和天猫旗舰店哪个货更真?各有什么优势?

    京东和天猫旗舰店哪个货更真?各有什么优势? 现在的电商平台中天猫和京东可为是领头羊了,两者也可谓是相爱相杀,因为其经营理念不同,但它二个平台又各有千秋,各有优缺点,有些小伙伴想知道京东和天猫旗舰店哪个货更真?各有什么优势?京东和天猫旗舰店哪个货更真?京东自营店和天猫旗舰店的商品质量都是可以有一定的保障的,两者在品质上的追求是差不多的。,京东就不一样,因为京东上的店铺主要分为自营和招商,所以在排名方面一般都是会把直营店放到最前面。,其实二者的

    2024-03-13 18:02
  • 苹果是京东自营好还是天猫好?京东天猫有何区别?

    苹果是京东自营好还是天猫好?京东天猫有何区别? 很多网友都喜欢在京东和天猫平台购物,因为大家觉得这两个品牌是主流的购物渠道,质量方面能够有所保证。,如果要购买苹果手机的话,到底在京东自营购买好,还是天猫好一点呢?苹果是京东自营好还是天猫好?两家店铺都靠谱,京东自营是苹果官方授权,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是苹果公司自己开的店,跟线下直营店是一样的。,3、售后服务:天猫的售后服务主要由商家或者品牌商解决,退货耗时,产品出现问题后对于顾客

    2024-03-13 17:57
  • 京东大商超群超市是正品吗?和天猫超市的区别

    京东大商超群超市是正品吗?和天猫超市的区别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选择在京东平台上购物的用户是非常多的,吸引了不少卖家注册开店,平台上包括了比较多的版块,很多用户不清楚京东大商超群超市是否正品,下面就一起来了解清楚。京东超市的东西是正品。1、京东是国内享誉盛名的B2C网上商城,与天猫一样均属于B2C商城,不同于淘宝的C2C,京东是直接面向消费者服务的,而淘宝存在商品的伪劣和不正规的的现象。对于B2C商城,您可以放心购买商品。2、与天猫不同

    2024-03-13 17:50
  • 京东自营与淘宝天猫的区别,哪个货更真?

    京东自营与淘宝天猫的区别,哪个货更真? 在当今电商市场中,京东自营和淘宝天猫都是备受消费者青睐的购物平台。,京东自营由于自己采购、存储和配送商品,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因此在价格上相对更稳定。,关于“哪个货更真”,我无法做出明确的回答,因为这涉及到个人购物体验和商家信誉问题。

    2024-03-13 17:43
  • 京东天猫新品怎么抢?京东抢购在哪?

    京东天猫新品怎么抢?京东抢购在哪? 在如今的电商时代,京东和天猫已经成为了人们购物的首选平台。每当有新品上市时,很多人都会竞相抢购。那么,如何快速抢购到心仪的新品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在京东和天猫上成功抢购到新品。一、京东天猫新品怎么抢?首先,提前了解商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品发布之前,京东和天猫通常会提前公布相关信息,并开展预售活动。这时候,你可以通过关注官方渠道、订阅商家的消息、加入商品的社群等方式,及时获取最

    2024-03-13 17:41
  • 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哪个更可靠?一样吗?

    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哪个更可靠?一样吗? 现在的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是备受消费者关注的两大电商巨头。然而,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哪个更可靠?一、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哪个更可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可靠”的定义。在这里,我们将“可靠”理解为对商品质量、配送速度、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保障程度。对于京东自营而言,它作为一个自营电商平台,可以更好地控制商品质量。京东自营拥有严格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

    2024-03-13 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