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详解o2o从“洋货”到“国货”如何接地气?

2024-03-21 08:21
admin

  O2O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中国的发展却大相径庭。美国O2O模式主导者是实体零售商,中国则主要是BAT这种大的电商平台。对于实践者来说,O2O是一剂慢作用的营销中药,实体企业想通过转型O2O模式优化企业,还需要找对门路。  O2O到底是什么?  O2O的定义有多种,但大同小异,从字面上看,O2O即OnlineTo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通过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在线上筛选服务,在线成交和结算等,提高流量和规模。  从概念上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交易类内容和活动都大致可以算是O2O模式,如生活服务类、团购类、点评类、订餐类、购物类等。  O2O一词是美国TrialPay创始人兼CEOAlexRampel在201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O2O是“在网上寻找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是支付模式和为店主创造客流量的一种结合”。2010年前后,Groupon、Yelp、Opentable等几家美国本地生活服务类O2O公司的快速发展似乎印证了O2O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但这些企业的后续发展却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为人们普遍看好的团购网站Groupon的股票价格从上市以来累计已下跌一半以上。  尽管美国人提出了O2O,但在业务实践中,美国的实体企业更多地采用全渠道营销(Omni-Channel)的提法和做法。中美O2O的区别在于:美国全渠道的主导者是实体零售商,从零售商自身需求和营销角度出发;而中国O2O的主导者是BAT等大型电商公司,初衷也是从电商公司的需要出发的。  O2O为什么会在中国火爆?  O2O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当互联网技术与服务业经营管理结合到一起,必然产生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和业务模式。但为什么O2O这两年会在中国如此火爆?实体企业大有不提O2O则跟不上形势之感?  一是内外环境变化。这几年实体零售业(包括餐饮等服务业)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内部人工、房租等成本高企,利润明显下滑;外部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电商分流严重。实体企业正纠结于如何与电商竞争和要不要直接投入电商业务。而O2O所宣称的:“既可以分享线上流量,也可以提高顾客体验”,对一些实体企业来说,如同救命稻草,在某些方面正契合了零售企业的需要。  还有一些企业,对于自己的“传统企业”标签,似乎有自惭形秽之感,传统意味着落后、跟不上潮流,需要穿上一件“时尚”的外衣。电子商务看起来很美,但投入大、见效低,不敢轻易试水。O2O总是沾上了边,上了O2O,正如同阿Q说:“我也革命了”一样。  二是线上带头O2O。中国的几大电商企业,在前期大量烧钱投入和苦心经营的基础上,达到了较大的销售规模,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网络零售额增幅为43%达到1.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更重要的是,电商似乎占领了心理高地,在某些方面可以引领行业甚至整个社会。  在由快速扩张向理性发展的转变过程中,电商企业们意识到,单纯的网络模式,可能无法支撑网络零售业务的长远发展,短时间内将无法带来实际利润。于是线上转向线下成为必然。O2O由美国提出,在中国由几大电商积极推动,一时间风生水起,得到了发扬光大。  例如,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入股银泰,旗下支付宝与零售企业开展条码、声波等多种支付合作;腾讯收购大众点评网,与多家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微信营销;百度以百度地图为核心,通过百度团购和百度旅游,打造平台与自营相结合的模式;京东与唐久等连锁企业合作,提出了“携手万家店,共建O2O”的口号。  面对自身的困境,以及各个体系的说服和拉拢,实体零售企业不能不动心,不知不觉中选了边站了队。在近期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的“优秀和最佳O2O案例评选”活动中,企业参与十分踊跃,但从总体看,案例提出的概念多,取得的实效少,饼画得很大,能吃到嘴里的却不多。  O2O能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O2O是一种营销方式。无论是从O2O的概念看,还是从当前企业的经营实践看,这都是目前O2O最根本的作用。既然是营销方式,就不是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基本功非常扎实的情况下,好的营销手段可以锦上添花。但如果企业商品管理、物流水平落后,再好的营销方式也做不到雪中送炭。例如,前端营销一支独秀,在企业基础较差时会适得其反,产生大量订单却后续跟不上、商品质量和服务差强人意、负面的顾客体验等。差的口碑和信誉,在互联网模式下会传播得更快。  其次,O2O是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由于物流配送、商品采购、顾客服务等很多方面与传统经营模式是一致的,所以O2O不能算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但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组合和选择。例如在顾客作选择时,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社交媒体等手段让自己变得更主动;在顾客购买时,可以通过实时店内导航与促销,方便顾客查找商品,提高顾客购买量;也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提与送货上门相结合,方便顾客购买;在顾客服务中,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强化与顾客沟通,增强其忠诚度,传播好的评价。当然,这些效果的实现,一定是建立在企业优秀的基础管理水平之上的。  在“连锁业O2O大会”的现场调查互动环节,关于O2O的作用,有679人参加了调查,结果显示,“已开展,但效果不明显”的占44.5%;“已开展,效果明显”的仅为15.6%,其它为“没有开展,在慎重研究”。因此,可以说O2O不是一招制敌的必杀神器,也不完全是中看不中用的空心萝卜。  实体企业如何开展O2O?  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O2O,都为实体企业增加了竞争的手段,利用好了可以提升竞争力。但一定要有好的基础,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大家在讨论国内外O2O的优秀案例时,往往过多地关注O2O技术和流程自身,而忽视了企业的内在管理。例如,美国梅西(Macy’s)、诺德斯特龙(Nordstrom)、沃尔玛等企业常被人们用来作为O2O的成功案例,其实相比于O2O,他们自身的经营管理更为优秀,更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比美国实体零售,中国零售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大程度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过去十几年生意好做,发展快,忽视了零售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离顾客越来越远,离商品越来越远,这是零售企业要提升的课。无论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出的“回归零售根本”,还是行业专家提出的“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认为零售企业要练好基本功,如果带着有病之躯,投入到另一场竞争中,胜利的把握太小。对于电子商务和O2O,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但并非意味着要不计代价地全力投入。前提是打好基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理性发展。  说白了,自己不争气,谁也救不了。借用资本市场的话,看企业要看基本面,商品管理、企业激励等基本面不好,再花哨的O2O都没有意义。

  O2O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中国的发展却大相径庭。美国O2O模式主导者是实体零售商,中国则主要是BAT这种大的电商平台。对于实践者来说,O2O是一剂慢作用的营销中药,实体企业想通过转型O2O模式优化企业,还需要找对门路。  O2O到底是什么?  O2O的定义有多种,但大同小异,从字面上看,O2O即OnlineTo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通过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在线上筛选服务,在线成交和结算等,提高流量和规模。  从概念上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交易类内容和活动都大致可以算是O2O模式,如生活服务类、团购类、点评类、订餐类、购物类等。  O2O一词是美国TrialPay创始人兼CEOAlexRampel在201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O2O是“在网上寻找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是支付模式和为店主创造客流量的一种结合”。2010年前后,Groupon、Yelp、Opentable等几家美国本地生活服务类O2O公司的快速发展似乎印证了O2O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但这些企业的后续发展却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为人们普遍看好的团购网站Groupon的股票价格从上市以来累计已下跌一半以上。  尽管美国人提出了O2O,但在业务实践中,美国的实体企业更多地采用全渠道营销(Omni-Channel)的提法和做法。中美O2O的区别在于:美国全渠道的主导者是实体零售商,从零售商自身需求和营销角度出发;而中国O2O的主导者是BAT等大型电商公司,初衷也是从电商公司的需要出发的。  O2O为什么会在中国火爆?  O2O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当互联网技术与服务业经营管理结合到一起,必然产生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和业务模式。但为什么O2O这两年会在中国如此火爆?实体企业大有不提O2O则跟不上形势之感?  一是内外环境变化。这几年实体零售业(包括餐饮等服务业)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内部人工、房租等成本高企,利润明显下滑;外部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电商分流严重。实体企业正纠结于如何与电商竞争和要不要直接投入电商业务。而O2O所宣称的:“既可以分享线上流量,也可以提高顾客体验”,对一些实体企业来说,如同救命稻草,在某些方面正契合了零售企业的需要。  还有一些企业,对于自己的“传统企业”标签,似乎有自惭形秽之感,传统意味着落后、跟不上潮流,需要穿上一件“时尚”的外衣。电子商务看起来很美,但投入大、见效低,不敢轻易试水。O2O总是沾上了边,上了O2O,正如同阿Q说:“我也革命了”一样。  二是线上带头O2O。中国的几大电商企业,在前期大量烧钱投入和苦心经营的基础上,达到了较大的销售规模,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网络零售额增幅为43%达到1.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更重要的是,电商似乎占领了心理高地,在某些方面可以引领行业甚至整个社会。  在由快速扩张向理性发展的转变过程中,电商企业们意识到,单纯的网络模式,可能无法支撑网络零售业务的长远发展,短时间内将无法带来实际利润。于是线上转向线下成为必然。O2O由美国提出,在中国由几大电商积极推动,一时间风生水起,得到了发扬光大。  例如,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入股银泰,旗下支付宝与零售企业开展条码、声波等多种支付合作;腾讯收购大众点评网,与多家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微信营销;百度以百度地图为核心,通过百度团购和百度旅游,打造平台与自营相结合的模式;京东与唐久等连锁企业合作,提出了“携手万家店,共建O2O”的口号。  面对自身的困境,以及各个体系的说服和拉拢,实体零售企业不能不动心,不知不觉中选了边站了队。在近期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的“优秀和最佳O2O案例评选”活动中,企业参与十分踊跃,但从总体看,案例提出的概念多,取得的实效少,饼画得很大,能吃到嘴里的却不多。  O2O能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O2O是一种营销方式。无论是从O2O的概念看,还是从当前企业的经营实践看,这都是目前O2O最根本的作用。既然是营销方式,就不是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基本功非常扎实的情况下,好的营销手段可以锦上添花。但如果企业商品管理、物流水平落后,再好的营销方式也做不到雪中送炭。例如,前端营销一支独秀,在企业基础较差时会适得其反,产生大量订单却后续跟不上、商品质量和服务差强人意、负面的顾客体验等。差的口碑和信誉,在互联网模式下会传播得更快。  其次,O2O是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由于物流配送、商品采购、顾客服务等很多方面与传统经营模式是一致的,所以O2O不能算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但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组合和选择。例如在顾客作选择时,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社交媒体等手段让自己变得更主动;在顾客购买时,可以通过实时店内导航与促销,方便顾客查找商品,提高顾客购买量;也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提与送货上门相结合,方便顾客购买;在顾客服务中,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强化与顾客沟通,增强其忠诚度,传播好的评价。当然,这些效果的实现,一定是建立在企业优秀的基础管理水平之上的。  在“连锁业O2O大会”的现场调查互动环节,关于O2O的作用,有679人参加了调查,结果显示,“已开展,但效果不明显”的占44.5%;“已开展,效果明显”的仅为15.6%,其它为“没有开展,在慎重研究”。因此,可以说O2O不是一招制敌的必杀神器,也不完全是中看不中用的空心萝卜。  实体企业如何开展O2O?  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O2O,都为实体企业增加了竞争的手段,利用好了可以提升竞争力。但一定要有好的基础,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大家在讨论国内外O2O的优秀案例时,往往过多地关注O2O技术和流程自身,而忽视了企业的内在管理。例如,美国梅西(Macy’s)、诺德斯特龙(Nordstrom)、沃尔玛等企业常被人们用来作为O2O的成功案例,其实相比于O2O,他们自身的经营管理更为优秀,更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比美国实体零售,中国零售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大程度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过去十几年生意好做,发展快,忽视了零售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离顾客越来越远,离商品越来越远,这是零售企业要提升的课。无论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出的“回归零售根本”,还是行业专家提出的“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认为零售企业要练好基本功,如果带着有病之躯,投入到另一场竞争中,胜利的把握太小。对于电子商务和O2O,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但并非意味着要不计代价地全力投入。前提是打好基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理性发展。  说白了,自己不争气,谁也救不了。借用资本市场的话,看企业要看基本面,商品管理、企业激励等基本面不好,再花哨的O2O都没有意义。中药,实体企业想通过转型O2O模式优化企业,还需要找对门路。  O2O到底是什么?  O2O的定义有多种,但大同小异,从字面上看,O2O即OnlineTo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通过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在线上筛选服务,在线成交和结算等,提高流量和规模。  从概念上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交易类内容和活动都大致可以算是O2O模式,如生活服务类、团购类、点评类、订餐类、购物类等。  O2O一词是美国TrialPay创始人兼CEOAlexRampel在201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O2O是“在网上寻找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是支付模式和为店主创造客流量的一种结合”。2010年前后,Groupon、Yelp、Opentable等几家美国本地生活服务类O2O公司的快速发展似乎印证了O2O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但这些企业的后续发展却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为人们普遍看好的团购网站Groupon的股票价格从上市以来累计已下跌一半以上。  尽管美国人提出了O2O,但在业务实践中,美国的实体企业更多地采用全渠道营销(Omni-Channel)的提法和做法。中美O2O的区别在于:美国全渠道的主导者是实体零售商,从零售商自身需求和营销角度出发;而中国O2O的主导者是BAT等大型电商公司,初衷也是从电商公司的需要出发的。  O2O为什么会在中国火爆?  O2O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当互联网技术与服务业经营管理结合到一起,必然产生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和业务模式。但为什么O2O这两年会在中国如此火爆?实体企业大有不提O2O则跟不上形势之感?  一是内外环境变化。这几年实体零售业(包括餐饮等服务业)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内部人工、房租等成本高企,利润明显下滑;外部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电商分流严重。实体企业正纠结于如何与电商竞争和要不要直接投入电商业务。而O2O所宣称的:“既可以分享线上流量,也可以提高顾客体验”,对一些实体企业来说,如同救命稻草,在某些方面正契合了零售企业的需要。  还有一些企业,对于自己的“传统企业”标签,似乎有自惭形秽之感,传统意味着落后、跟不上潮流,需要穿上一件“时尚”的外衣。电子商务看起来很美,但投入大、见效低,不敢轻易试水。O2O总是沾上了边,上了O2O,正如同阿Q说:“我也革命了”一样。  二是线上带头O2O。中国的几大电商企业,在前期大量烧钱投入和苦心经营的基础上,达到了较大的销售规模,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网络零售额增幅为43%达到1.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更重要的是,电商似乎占领了心理高地,在某些方面可以引领行业甚至整个社会。  在由快速扩张向理性发展的转变过程中,电商企业们意识到,单纯的网络模式,可能无法支撑网络零售业务的长远发展,短时间内将无法带来实际利润。于是线上转向线下成为必然。O2O由美国提出,在中国由几大电商积极推动,一时间风生水起,得到了发扬光大。  例如,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入股银泰,旗下支付宝与零售企业开展条码、声波等多种支付合作;腾讯收购大众点评网,与多家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微信营销;百度以百度地图为核心,通过百度团购和百度旅游,打造平台与自营相结合的模式;京东与唐久等连锁企业合作,提出了“携手万家店,共建O2O”的口号。  面对自身的困境,以及各个体系的说服和拉拢,实体零售企业不能不动心,不知不觉中选了边站了队。在近期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的“优秀和最佳O2O案例评选”活动中,企业参与十分踊跃,但从总体看,案例提出的概念多,取得的实效少,饼画得很大,能吃到嘴里的却不多。  O2O能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O2O是一种营销方式。无论是从O2O的概念看,还是从当前企业的经营实践看,这都是目前O2O最根本的作用。既然是营销方式,就不是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基本功非常扎实的情况下,好的营销手段可以锦上添花。但如果企业商品管理、物流水平落后,再好的营销方式也做不到雪中送炭。例如,前端营销一支独秀,在企业基础较差时会适得其反,产生大量订单却后续跟不上、商品质量和服务差强人意、负面的顾客体验等。差的口碑和信誉,在互联网模式下会传播得更快。  其次,O2O是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由于物流配送、商品采购、顾客服务等很多方面与传统经营模式是一致的,所以O2O不能算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但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组合和选择。例如在顾客作选择时,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社交媒体等手段让自己变得更主动;在顾客购买时,可以通过实时店内导航与促销,方便顾客查找商品,提高顾客购买量;也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提与送货上门相结合,方便顾客购买;在顾客服务中,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强化与顾客沟通,增强其忠诚度,传播好的评价。当然,这些效果的实现,一定是建立在企业优秀的基础管理水平之上的。  在“连锁业O2O大会”的现场调查互动环节,关于O2O的作用,有679人参加了调查,结果显示,“已开展,但效果不明显”的占44.5%;“已开展,效果明显”的仅为15.6%,其它为“没有开展,在慎重研究”。因此,可以说O2O不是一招制敌的必杀神器,也不完全是中看不中用的空心萝卜。  实体企业如何开展O2O?  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O2O,都为实体企业增加了竞争的手段,利用好了可以提升竞争力。但一定要有好的基础,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大家在讨论国内外O2O的优秀案例时,往往过多地关注O2O技术和流程自身,而忽视了企业的内在管理。例如,美国梅西(Macy’s)、诺德斯特龙(Nordstrom)、沃尔玛等企业常被人们用来作为O2O的成功案例,其实相比于O2O,他们自身的经营管理更为优秀,更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比美国实体零售,中国零售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大程度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过去十几年生意好做,发展快,忽视了零售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离顾客越来越远,离商品越来越远,这是零售企业要提升的课。无论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出的“回归零售根本”,还是行业专家提出的“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认为零售企业要练好基本功,如果带着有病之躯,投入到另一场竞争中,胜利的把握太小。对于电子商务和O2O,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但并非意味着要不计代价地全力投入。前提是打好基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理性发展。  说白了,自己不争气,谁也救不了。借用资本市场的话,看企业要看基本面,商品管理、企业激励等基本面不好,再花哨的O2O都没有意义。和规模。  从概念上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交易类内容和活动都大致可以算是O2O模式,如生活服务类、团购类、点评类、订餐类、购物类等。  O2O一词是美国TrialPay创始人兼CEOAlexRampel在201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O2O是“在网上寻找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是支付模式和为店主创造客流量的一种结合”。2010年前后,Groupon、Yelp、Opentable等几家美国本地生活服务类O2O公司的快速发展似乎印证了O2O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但这些企业的后续发展却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为人们普遍看好的团购网站Groupon的股票价格从上市以来累计已下跌一半以上。  尽管美国人提出了O2O,但在业务实践中,美国的实体企业更多地采用全渠道营销(Omni-Channel)的提法和做法。中美O2O的区别在于:美国全渠道的主导者是实体零售商,从零售商自身需求和营销角度出发;而中国O2O的主导者是BAT等大型电商公司,初衷也是从电商公司的需要出发的。  O2O为什么会在中国火爆?  O2O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当互联网技术与服务业经营管理结合到一起,必然产生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和业务模式。但为什么O2O这两年会在中国如此火爆?实体企业大有不提O2O则跟不上形势之感?  一是内外环境变化。这几年实体零售业(包括餐饮等服务业)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内部人工、房租等成本高企,利润明显下滑;外部消费者消费习惯变化,电商分流严重。实体企业正纠结于如何与电商竞争和要不要直接投入电商业务。而O2O所宣称的:“既可以分享线上流量,也可以提高顾客体验”,对一些实体企业来说,如同救命稻草,在某些方面正契合了零售企业的需要。  还有一些企业,对于自己的“传统企业”标签,似乎有自惭形秽之感,传统意味着落后、跟不上潮流,需要穿上一件“时尚”的外衣。电子商务看起来很美,但投入大、见效低,不敢轻易试水。O2O总是沾上了边,上了O2O,正如同阿Q说:“我也革命了”一样。  二是线上带头O2O。中国的几大电商企业,在前期大量烧钱投入和苦心经营的基础上,达到了较大的销售规模,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网络零售额增幅为43%达到1.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更重要的是,电商似乎占领了心理高地,在某些方面可以引领行业甚至整个社会。  在由快速扩张向理性发展的转变过程中,电商企业们意识到,单纯的网络模式,可能无法支撑网络零售业务的长远发展,短时间内将无法带来实际利润。于是线上转向线下成为必然。O2O由美国提出,在中国由几大电商积极推动,一时间风生水起,得到了发扬光大。  例如,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入股银泰,旗下支付宝与零售企业开展条码、声波等多种支付合作;腾讯收购大众点评网,与多家零售企业合作开展微信营销;百度以百度地图为核心,通过百度团购和百度旅游,打造平台与自营相结合的模式;京东与唐久等连锁企业合作,提出了“携手万家店,共建O2O”的口号。  面对自身的困境,以及各个体系的说服和拉拢,实体零售企业不能不动心,不知不觉中选了边站了队。在近期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的“优秀和最佳O2O案例评选”活动中,企业参与十分踊跃,但从总体看,案例提出的概念多,取得的实效少,饼画得很大,能吃到嘴里的却不多。  O2O能解决什么问题?  首先,O2O是一种营销方式。无论是从O2O的概念看,还是从当前企业的经营实践看,这都是目前O2O最根本的作用。既然是营销方式,就不是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基本功非常扎实的情况下,好的营销手段可以锦上添花。但如果企业商品管理、物流水平落后,再好的营销方式也做不到雪中送炭。例如,前端营销一支独秀,在企业基础较差时会适得其反,产生大量订单却后续跟不上、商品质量和服务差强人意、负面的顾客体验等。差的口碑和信誉,在互联网模式下会传播得更快。  其次,O2O是业务流程的重新组合。由于物流配送、商品采购、顾客服务等很多方面与传统经营模式是一致的,所以O2O不能算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但确实带来了一些新的组合和选择。例如在顾客作选择时,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社交媒体等手段让自己变得更主动;在顾客购买时,可以通过实时店内导航与促销,方便顾客查找商品,提高顾客购买量;也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自提与送货上门相结合,方便顾客购买;在顾客服务中,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强化与顾客沟通,增强其忠诚度,传播好的评价。当然,这些效果的实现,一定是建立在企业优秀的基础管理水平之上的。  在“连锁业O2O大会”的现场调查互动环节,关于O2O的作用,有679人参加了调查,结果显示,“已开展,但效果不明显”的占44.5%;“已开展,效果明显”的仅为15.6%,其它为“没有开展,在慎重研究”。因此,可以说O2O不是一招制敌的必杀神器,也不完全是中看不中用的空心萝卜。  实体企业如何开展O2O?  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O2O,都为实体企业增加了竞争的手段,利用好了可以提升竞争力。但一定要有好的基础,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大家在讨论国内外O2O的优秀案例时,往往过多地关注O2O技术和流程自身,而忽视了企业的内在管理。例如,美国梅西(Macy’s)、诺德斯特龙(Nordstrom)、沃尔玛等企业常被人们用来作为O2O的成功案例,其实相比于O2O,他们自身的经营管理更为优秀,更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比美国实体零售,中国零售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大程度是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过去十几年生意好做,发展快,忽视了零售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离顾客越来越远,离商品越来越远,这是零售企业要提升的课。无论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出的“回归零售根本”,还是行业专家提出的“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认为零售企业要练好基本功,如果带着有病之躯,投入到另一场竞争中,胜利的把握太小。对于电子商务和O2O,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但并非意味着要不计代价地全力投入。前提是打好基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理性发展。  说白了,自己不争气,谁也救不了。借用资本市场的话,看企业要看基本面,商品管理、企业激励等基本面不好,再花哨的O2O都没有意义。

相关文章

  • 京东O2O是什么?京东做O2O有什么优势?

    京东O2O是什么?京东做O2O有什么优势? 京东要清楚地解释O2O模式是什么意思,有些困难,每个人都在摸索、探索,尚无法明确定义此模型。,客观地说,与其他巨头相比,京东的O2O布局有点晚,行动范围也大大缩小了。,京东O2O模型基于在线大数据分析,然后通过广泛的离线实体店网络和快速交付来补充其优势。

    2024-03-18 09:45
  • 京东到家和京东的区别是什么?有哪些?

    京东到家和京东的区别是什么?有哪些? 现在是两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甚至三十分钟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实体店希望加入到电商中,因此京东到家的商家越来越多,已经有10万左右的门店加入到京东到家,用白话来说,京东到家实际上就是一个网上超市。,京东到家和京东之间的区别还是有区别的,各位亲们需要去进行相关的了解,如果发现京东到家的服务有什么问题的话,都是可以在京东平台投诉的,希望以上的内容解决大家的问题。

    2024-03-13 18:08
  • 从烟台大悦城国庆大惠战谈微信O2O如何落地

    从烟台大悦城国庆大惠战谈微信O2O如何落地 国庆节是一年里难得的七天长假,除了旅游景区的火热之外,另一个火热的地方就是商场了,因为假期的缘故,平时没有时间的人们也开始在这个时间进行消费,节日营销就成为购物中心最重要的促销战略。如今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很多人已经习惯微信,出门会用滴滴打车,吃饭前拿出手机去团购,种种行为表明移动互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传统商场再做营销如果不与移动互联网结合,显然新意不足,影响力单一了些。2014年的国庆期

    2024-03-22 22:14
  • 2015年将是商业模式细分化的一年!

    2015年将是商业模式细分化的一年! 还有一个细节,2014年,互联网巨头、物流企业、地产、银行、创业者都选择不同的模式切入最后一公里领域:京东渗透县级城市;阿里+日日顺全面布局农村末端;顺丰嘿客全面推进;众多创业者投身于O2O外卖、便利店、洗衣等生活服务领域……他们都想离用户更近一点。,2014年6月,团贷网旗下的“房宝宝”发起第一期别墅众筹,共需众筹1491万元,短短2小时便完成。,半年后,李萌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小分销商,开始做起了

    2024-03-22 22:12
  • 京东斥巨资并购发展东南亚市场_京东

    京东斥巨资并购发展东南亚市场_京东 今年早些时候,京东在海外的首家零售店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岛永旺商场举行开业典礼,商店主要销售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这并不是京东在印尼市场的第一次行动自2015年在印尼开始运营,即使在疫情期间,京东也马不停歇得在印尼的许多主要城市开设了另外5家零售店京东多年来在海外扩张方面被认为不如其他中国公司雄心勃勃,但近来这种情况可能正在改变京东一名内部人士称,京东正在寻找机会促进海外投资,其中越南和欧洲被选为潜在市

    2024-03-22 20:59
  • 随视传媒CEO薛雯漪:微信O2O不仅是营销

    随视传媒CEO薛雯漪:微信O2O不仅是营销 如果你把微信定义成营销平台,那么最后这个平台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微博的窘境。微信是一个O2O的渠道,用好这个渠道企业才可以实现O2O的价值。围绕O2O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客户体验度、降低服务成本、减少交互环节、最终产生价值。90%以上的传统企业喊着要做O2O,但公司中懂O2O的人可能只占0.1%。本质上来说,O2O就是帮助你把线上和线下全面打通。很多传统企业,电商归电商、线下归线下,这种不打通的玩法终

    2024-03-22 20:51
  • 传阿里正式进军O2O 陆兆禧挂帅首征十五城

    传阿里正式进军O2O 陆兆禧挂帅首征十五城 该人士称,阿里O2O目前已召集销售、营销及运营各方面力量,组建统一团队,并由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亲自挂帅。,首批将落地的城市共计15个,包括杭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天津、南京、西安、重庆、郑州、成都、厦门、青岛、长沙。,据悉,今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有望将协同线下门店及专柜进行联合大促,从而拉升传统零售市场的整体业绩。

    2024-03-22 10:38
  • 什么是ibeacon工艺技术?乔布斯ibeacon插足o2o

    什么是ibeacon工艺技术?乔布斯ibeacon插足o2o 通过使用低功耗蓝牙技术(BluetoothLowEnergy,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luetooth0或者BluetoothSmart),iBeacon基站可以创建一个信号区域,当设备进入该区域时,相应的应用程序便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接入这个信号网络。,阿里看重的绝对不是销售额,更共有2亿人收发红包,QQ仅在“刷一刷”抢红包活动中就吸引到08亿人参与。,在偶像团体中,成员资源分配不均是粉丝与经济团队矛盾

    2024-03-22 09:22
  • 消费者行为要与营销内容产生娱乐性

    消费者行为要与营销内容产生娱乐性 通过使用低功耗蓝牙技术(BluetoothLowEnergy,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luetooth0或者BluetoothSmart),iBeacon基站可以创建一个信号区域,当设备进入该区域时,相应的应用程序便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接入这个信号网络。,《华尔街日报》对他们的背景进行了调查并试图联系他们,得到的结果是:第二任CEOKennethCarter表示离职原因是在公司发展方向上与投资者有分歧,还

    2024-03-22 09:21
  • 我们讲述在,跨界思想就要是最高热的电热水器厂商名词之一

    我们讲述在,跨界思想就要是最高热的电热水器厂商名词之一 美乐乐提供的实地看货及包安装等服务,让他们能够比较放心地购买家具。,其认为,现在线上家居企业做线下体验店,如何扩大服务半径是目前的首要问题。,在线电商们为了解决这个制约,有纷纷转生发展线下的触角。

    2024-03-22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