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阿里巴巴的“电影梦”:娱乐宝所谓如何

2024-03-21 08:33
admin

  BAT三家,阿里巴巴由于缺少视频网站,所以在影视一脉的布局相对最弱,但野心却未必是最小的。  3月31日,那个号称100元就能投电影的项目“娱乐宝”上线开卖,我观察了两天,销量不能说差,但也谈不上火爆:周一早上10点开卖,到晚上10点,大概卖了2300万,到周二晚10点,大概是4000万,距离7300万的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上线时,娱乐宝显示限购时间是两天,但是,按上述节奏,应该卖不完,所以4月1日晚上,页面上显示的限购时间又延长了两天。  我一直觉得,阿里对于影视业,动作不多,但想法不断,无论是马云早年投资华谊,还是近期投资文化中国,都绝对不只是财务投资。阿里的电影梦要怎么做,不妨就从娱乐宝这个产品出发,管中窥豹一番。  娱乐宝绝对不是理财  由于主打了预期年化7的收益率,所以很多人把娱乐宝理解成保险理财或是众筹,可我觉得,都不是。这个产品虽然有金融属性,但核心,绝对不是金融。  形式上,娱乐宝确实是保险理财,但是,各位亲,你有见过限购200元的理财产品么?200元,还要锁定一年,虽说年化7,但也就赚个14块钱,再屌丝理财也没这么屌丝的好么。。就算首批上线的四个电影你全都投了,那也就是800元,赚56。。  大伙儿再穷,理财,好歹也是要以千为单位的,余额宝已经很屌丝了,但平均投资额也超过5000。所谓屌丝理财,那是指投资起点低,不是说投资上限低,余额宝1元起投,100万封顶呢,之前余额宝卖锁定一年,年化7的保险理财产品,上限更是设在了200万。阀值设定,其实是体现产品属性的关键性元素。  那娱乐宝是披着保险外衣的众筹么?也不像。  如果是艺术电影,那还有点众筹的感觉。众筹其实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还是偏公益那款的,投的人不求经济回报,权当支持艺术,被投者,由于项目太小,或者风险过高,一般也很难从传统金融渠道融到钱,于是只能借助点群众的力量。  但,娱乐宝让你投的可不是文艺片,而是商业大片。这种片子动辄投资几千万上亿,像《狼图腾》这样的,总投资号称7亿,像这样的片子,不可能,也不需要靠众筹。略了解电影市场的人就知道,如今电影牛市,多的是涌进来的热钱,真正有可能博取高收益的片子,是你想投投不进的节奏,人不带你玩的。  那么,娱乐宝究竟是什么?  我的理解,娱乐宝的核心属性,应该是一笔电影公司的宣发费。  算笔账:7300万÷4部电影=单部1825万  1825万×7%年化收益=128万(电影公司要支付给用户的收益)  128万是什么概念?这笔钱用于传统宣发,也就是几份都市报一天的硬广,绝对不是什么大钱,现在只要略上档次的电影,两三千万的宣发费是很正常的。  虽然不知道阿里和电影公司具体是怎么协定的,但就我了解到的信息,用户投的那200元,和票房,和复杂的分账规则都是无关的!  所以,极端点假设,我觉得电影公司完全可以把钱拿走后就放在账上趴一年,(我们也就不算什么存定期,存余额宝了),然后到期归还,并且拿出128万分给用户,用这笔钱换9万多投资人兼粉丝。  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参与这个项目的心态或许是这样的:反正钱也不多,如果运营得好,能激发9万多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宣传电影,呼朋唤友地来看,那这笔宣发费花得会非常值,如果运营不行,那128万就当是投传统媒体硬广了,反正硬广很多也是钱扔在水里听不见响儿的。。。  所以,很多人从金融角度去分析娱乐宝的风险性,我觉得是想多了。电影票房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这个市场二八法则,赚钱的只是少数,即使在电影工业最成熟的美国也是如此。而且在国内,制片方还特别弱势,交完给电影局的税费和专项基金后,和影院是按照43:57来分成,一部片子投1亿,一般要收回3亿票房才刚刚回本!阿里胆子再大,也绝对不敢拉着用户来赌票房,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求的是稳,平台的声誉太重要了,万一让用户吃了亏,就砸了招牌,阿里开不起这种玩笑的。  风险角度,这个产品本身是没什么风险的,阿里心里有这个底,才敢推,唯一的风险我觉得只是在于阿里要看好电影公司,别携款潜逃了。。这个嘛,找正规的电影公司和项目,总还不至于到这一步。。当然,贵圈一直很乱,阿里还是要小心一点点,要是真跑了,阿里就得兜底了。。  推广和运营是难点  娱乐宝是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的产品,而不是小微金服的,这也更加让我觉得,娱乐宝是电影营销方面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新,而非互联网金融。其创意和电子商务的营销理念一脉相承,就是绕开传统媒体,直达用户,把投在传统媒体上的钱切碎了分给用户,且强调用户的参与感,并最终从用户的口碑和行动中获益。应该说,这是如今营销界的趋势,电影作为文化产业里最为市场化的一个分支,也算是在顺应此潮流。  理念很好,但我觉得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会面临两个大的难点:  首先是用户教育。  余额宝火成这样,固然有支付宝的功劳,但货币基金也是功不可没的,货币基金存在了几十年,亏损概率几乎为零,所以你说服一个用户去买余额宝相对简单,你可以告诉它,这是货币基金,早就有的,就是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一起存银行,确实是不会亏的。  但是,你怎么说服小白来买娱乐宝呢?娱乐宝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但为了合规,避免被判断成非法集资、股权众筹这些,阿里先走了国华人寿这个保险渠道,然后国华再通过投连险的方式把钱给信托,最后信托投给电影,这就很复杂了,小白很难理解。从这一轮对娱乐宝的报道看,大量媒体都在纠结娱乐宝的风险性,认为投了烂片会血本无归,媒体尚且有此担心,何况普通用户。  其次是产品运营能力。  娱乐宝的发售,并没能借助支付宝钱包这个强势渠道,只是走了手淘和聚划算通道,(这个可能和前一段支付宝面临巨大的监管压力有关,也有可能是阿里内部不同事业群的协作难度),虽然手淘也是大流量App,但流量和流量是不同的,淘宝主要还是商品流量,不像支付宝钱包给人感觉金融范儿。同样是年化7,支付宝卖8.8亿的保险理财,才花了5分钟。。。  放在哪儿卖是问题,怎么卖出一种VIP的感觉,更是难题。  我本人选了《狼图腾》和《小时代》各投了200,老实说,体验很一般,下单购买完成后,这两笔投资会进入已购买的宝贝,和其他商品排在一起,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购买过程悄然无声,实在没提升出任何“电影出品人”的存在感。。  营销,或者所谓的粉丝经济,讲究的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要产品和运营来支撑的。电影本身是个很有号召力的东西,让粉丝为了明星去付钱,也不是难事,但是唤醒这种热情,其实需要很强的技巧。  娱乐宝要做得好,得让这笔投资非常显性化、经常性地出现在用户面前。200元,当然算不上什么投资人啦,但你得让用户觉得是啊,比如时不时给他通报下电影进程,整点互动,让剧组甚至明星给他发个私信啥的;然后抽点人去探班、做群众演员、看首映等等,总之,投资人能享受到的,你都要尽量让他享受到,起码要让他觉得,自己很有机会享受到。  虽然阿里的新闻稿里也说到了上述种种,但真的做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这涉及到线下资源的调度和统筹,阿里以前不混娱乐圈,这方面不是强项;而且触达用户,仅仅淘宝平台也肯定不够,淘宝太大太重了,信息太容易被淹没。  阿里的电影梦  手淘的3.8生活节上,电影票是个重要品类,逍遥子在当天活动上曾经透露过一些阿里对于电影产业的想法:  “电影领域,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票务网站,电影院也排了一堆取票机器,淘宝是要再去加一个机器么?肯定不是。淘宝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是卖票,就太low了,没有发挥特长。我们现在已经和很多票务网站合作了,而且还要更多地和院线、上游内容制作公司合作。淘宝的特长是提供一个一体化的路径,这上面可以卖票,可以帮助用户获得资讯,让明星和用户的互动,以至于衍生品销售,我们的手机淘宝+微博,完全可以在这个领域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联想到之前阿里和盛大曾经传过的绯闻,确实啊,如果说从盛大文学的畅销小说开始就经营粉丝,到娱乐宝的投资营销,到微博互动,最后到淘宝平台上的电影票销售以及影视衍生品销售,阿里在电影的全产业链里可做的事还是很多的。  但正如娱乐宝这个产品所体现得这样,畅想虽易,执行不易,阿里手里有牌,但是在文化产业上,阿里进入得晚,经验不够,如果像逍遥子说的这样,还涉及不同团队和产品之间的协作与打通,这都是很不容易的。  理念这种东西,没有精巧简洁的产品设计和强悍的运营支撑,再好也是枉然。我个人常常觉得,阿里对商业的理解很深,眼光也长远,但现在产品严重跟不上,尤其是移动端,所以在O2O等领域,阿里至今没有杀出重围。  电影梦,阿里有资格做,但要美梦成真,还是任重道远的。

  BAT三家,阿里巴巴由于缺少视频网站,所以在影视一脉的布局相对最弱,但野心却未必是最小的。  3月31日,那个号称100元就能投电影的项目“娱乐宝”上线开卖,我观察了两天,销量不能说差,但也谈不上火爆:周一早上10点开卖,到晚上10点,大概卖了2300万,到周二晚10点,大概是4000万,距离7300万的目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上线时,娱乐宝显示限购时间是两天,但是,按上述节奏,应该卖不完,所以4月1日晚上,页面上显示的限购时间又延长了两天。  我一直觉得,阿里对于影视业,动作不多,但想法不断,无论是马云早年投资华谊,还是近期投资文化中国,都绝对不只是财务投资。阿里的电影梦要怎么做,不妨就从娱乐宝这个产品出发,管中窥豹一番。  娱乐宝绝对不是理财  由于主打了预期年化7的收益率,所以很多人把娱乐宝理解成保险理财或是众筹,可我觉得,都不是。这个产品虽然有金融属性,但核心,绝对不是金融。  形式上,娱乐宝确实是保险理财,但是,各位亲,你有见过限购200元的理财产品么?200元,还要锁定一年,虽说年化7,但也就赚个14块钱,再屌丝理财也没这么屌丝的好么。。就算首批上线的四个电影你全都投了,那也就是800元,赚56。。  大伙儿再穷,理财,好歹也是要以千为单位的,余额宝已经很屌丝了,但平均投资额也超过5000。所谓屌丝理财,那是指投资起点低,不是说投资上限低,余额宝1元起投,100万封顶呢,之前余额宝卖锁定一年,年化7的保险理财产品,上限更是设在了200万。阀值设定,其实是体现产品属性的关键性元素。  那娱乐宝是披着保险外衣的众筹么?也不像。  如果是艺术电影,那还有点众筹的感觉。众筹其实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还是偏公益那款的,投的人不求经济回报,权当支持艺术,被投者,由于项目太小,或者风险过高,一般也很难从传统金融渠道融到钱,于是只能借助点群众的力量。  但,娱乐宝让你投的可不是文艺片,而是商业大片。这种片子动辄投资几千万上亿,像《狼图腾》这样的,总投资号称7亿,像这样的片子,不可能,也不需要靠众筹。略了解电影市场的人就知道,如今电影牛市,多的是涌进来的热钱,真正有可能博取高收益的片子,是你想投投不进的节奏,人不带你玩的。  那么,娱乐宝究竟是什么?  我的理解,娱乐宝的核心属性,应该是一笔电影公司的宣发费。  算笔账:7300万÷4部电影=单部1825万  1825万×7%年化收益=128万(电影公司要支付给用户的收益)  128万是什么概念?这笔钱用于传统宣发,也就是几份都市报一天的硬广,绝对不是什么大钱,现在只要略上档次的电影,两三千万的宣发费是很正常的。  虽然不知道阿里和电影公司具体是怎么协定的,但就我了解到的信息,用户投的那200元,和票房,和复杂的分账规则都是无关的!  所以,极端点假设,我觉得电影公司完全可以把钱拿走后就放在账上趴一年,(我们也就不算什么存定期,存余额宝了),然后到期归还,并且拿出128万分给用户,用这笔钱换9万多投资人兼粉丝。  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参与这个项目的心态或许是这样的:反正钱也不多,如果运营得好,能激发9万多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宣传电影,呼朋唤友地来看,那这笔宣发费花得会非常值,如果运营不行,那128万就当是投传统媒体硬广了,反正硬广很多也是钱扔在水里听不见响儿的。。。  所以,很多人从金融角度去分析娱乐宝的风险性,我觉得是想多了。电影票房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这个市场二八法则,赚钱的只是少数,即使在电影工业最成熟的美国也是如此。而且在国内,制片方还特别弱势,交完给电影局的税费和专项基金后,和影院是按照43:57来分成,一部片子投1亿,一般要收回3亿票房才刚刚回本!阿里胆子再大,也绝对不敢拉着用户来赌票房,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求的是稳,平台的声誉太重要了,万一让用户吃了亏,就砸了招牌,阿里开不起这种玩笑的。  风险角度,这个产品本身是没什么风险的,阿里心里有这个底,才敢推,唯一的风险我觉得只是在于阿里要看好电影公司,别携款潜逃了。。这个嘛,找正规的电影公司和项目,总还不至于到这一步。。当然,贵圈一直很乱,阿里还是要小心一点点,要是真跑了,阿里就得兜底了。。  推广和运营是难点  娱乐宝是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的产品,而不是小微金服的,这也更加让我觉得,娱乐宝是电影营销方面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新,而非互联网金融。其创意和电子商务的营销理念一脉相承,就是绕开传统媒体,直达用户,把投在传统媒体上的钱切碎了分给用户,且强调用户的参与感,并最终从用户的口碑和行动中获益。应该说,这是如今营销界的趋势,电影作为文化产业里最为市场化的一个分支,也算是在顺应此潮流。  理念很好,但我觉得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会面临两个大的难点:  首先是用户教育。  余额宝火成这样,固然有支付宝的功劳,但货币基金也是功不可没的,货币基金存在了几十年,亏损概率几乎为零,所以你说服一个用户去买余额宝相对简单,你可以告诉它,这是货币基金,早就有的,就是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一起存银行,确实是不会亏的。  但是,你怎么说服小白来买娱乐宝呢?娱乐宝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但为了合规,避免被判断成非法集资、股权众筹这些,阿里先走了国华人寿这个保险渠道,然后国华再通过投连险的方式把钱给信托,最后信托投给电影,这就很复杂了,小白很难理解。从这一轮对娱乐宝的报道看,大量媒体都在纠结娱乐宝的风险性,认为投了烂片会血本无归,媒体尚且有此担心,何况普通用户。  其次是产品运营能力。  娱乐宝的发售,并没能借助支付宝钱包这个强势渠道,只是走了手淘和聚划算通道,(这个可能和前一段支付宝面临巨大的监管压力有关,也有可能是阿里内部不同事业群的协作难度),虽然手淘也是大流量App,但流量和流量是不同的,淘宝主要还是商品流量,不像支付宝钱包给人感觉金融范儿。同样是年化7,支付宝卖8.8亿的保险理财,才花了5分钟。。。  放在哪儿卖是问题,怎么卖出一种VIP的感觉,更是难题。  我本人选了《狼图腾》和《小时代》各投了200,老实说,体验很一般,下单购买完成后,这两笔投资会进入已购买的宝贝,和其他商品排在一起,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购买过程悄然无声,实在没提升出任何“电影出品人”的存在感。。  营销,或者所谓的粉丝经济,讲究的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要产品和运营来支撑的。电影本身是个很有号召力的东西,让粉丝为了明星去付钱,也不是难事,但是唤醒这种热情,其实需要很强的技巧。  娱乐宝要做得好,得让这笔投资非常显性化、经常性地出现在用户面前。200元,当然算不上什么投资人啦,但你得让用户觉得是啊,比如时不时给他通报下电影进程,整点互动,让剧组甚至明星给他发个私信啥的;然后抽点人去探班、做群众演员、看首映等等,总之,投资人能享受到的,你都要尽量让他享受到,起码要让他觉得,自己很有机会享受到。  虽然阿里的新闻稿里也说到了上述种种,但真的做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这涉及到线下资源的调度和统筹,阿里以前不混娱乐圈,这方面不是强项;而且触达用户,仅仅淘宝平台也肯定不够,淘宝太大太重了,信息太容易被淹没。  阿里的电影梦  手淘的3.8生活节上,电影票是个重要品类,逍遥子在当天活动上曾经透露过一些阿里对于电影产业的想法:  “电影领域,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票务网站,电影院也排了一堆取票机器,淘宝是要再去加一个机器么?肯定不是。淘宝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是卖票,就太low了,没有发挥特长。我们现在已经和很多票务网站合作了,而且还要更多地和院线、上游内容制作公司合作。淘宝的特长是提供一个一体化的路径,这上面可以卖票,可以帮助用户获得资讯,让明星和用户的互动,以至于衍生品销售,我们的手机淘宝+微博,完全可以在这个领域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联想到之前阿里和盛大曾经传过的绯闻,确实啊,如果说从盛大文学的畅销小说开始就经营粉丝,到娱乐宝的投资营销,到微博互动,最后到淘宝平台上的电影票销售以及影视衍生品销售,阿里在电影的全产业链里可做的事还是很多的。  但正如娱乐宝这个产品所体现得这样,畅想虽易,执行不易,阿里手里有牌,但是在文化产业上,阿里进入得晚,经验不够,如果像逍遥子说的这样,还涉及不同团队和产品之间的协作与打通,这都是很不容易的。  理念这种东西,没有精巧简洁的产品设计和强悍的运营支撑,再好也是枉然。我个人常常觉得,阿里对商业的理解很深,眼光也长远,但现在产品严重跟不上,尤其是移动端,所以在O2O等领域,阿里至今没有杀出重围。  电影梦,阿里有资格做,但要美梦成真,还是任重道远的。和运营是难点  娱乐宝是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的产品,而不是小微金服的,这也更加让我觉得,娱乐宝是电影营销方面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新,而非互联网金融。其创意和电子商务的营销理念一脉相承,就是绕开传统媒体,直达用户,把投在传统媒体上的钱切碎了分给用户,且强调用户的参与感,并最终从用户的口碑和行动中获益。应该说,这是如今营销界的趋势,电影作为文化产业里最为市场化的一个分支,也算是在顺应此潮流。  理念很好,但我觉得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会面临两个大的难点:  首先是用户教育。  余额宝火成这样,固然有支付宝的功劳,但货币基金也是功不可没的,货币基金存在了几十年,亏损概率几乎为零,所以你说服一个用户去买余额宝相对简单,你可以告诉它,这是货币基金,早就有的,就是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一起存银行,确实是不会亏的。  但是,你怎么说服小白来买娱乐宝呢?娱乐宝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但为了合规,避免被判断成非法集资、股权众筹这些,阿里先走了国华人寿这个保险渠道,然后国华再通过投连险的方式把钱给信托,最后信托投给电影,这就很复杂了,小白很难理解。从这一轮对娱乐宝的报道看,大量媒体都在纠结娱乐宝的风险性,认为投了烂片会血本无归,媒体尚且有此担心,何况普通用户。  其次是产品运营能力。  娱乐宝的发售,并没能借助支付宝钱包这个强势渠道,只是走了手淘和聚划算通道,(这个可能和前一段支付宝面临巨大的监管压力有关,也有可能是阿里内部不同事业群的协作难度),虽然手淘也是大流量App,但流量和流量是不同的,淘宝主要还是商品流量,不像支付宝钱包给人感觉金融范儿。同样是年化7,支付宝卖8.8亿的保险理财,才花了5分钟。。。  放在哪儿卖是问题,怎么卖出一种VIP的感觉,更是难题。  我本人选了《狼图腾》和《小时代》各投了200,老实说,体验很一般,下单购买完成后,这两笔投资会进入已购买的宝贝,和其他商品排在一起,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购买过程悄然无声,实在没提升出任何“电影出品人”的存在感。。  营销,或者所谓的粉丝经济,讲究的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要产品和运营来支撑的。电影本身是个很有号召力的东西,让粉丝为了明星去付钱,也不是难事,但是唤醒这种热情,其实需要很强的技巧。  娱乐宝要做得好,得让这笔投资非常显性化、经常性地出现在用户面前。200元,当然算不上什么投资人啦,但你得让用户觉得是啊,比如时不时给他通报下电影进程,整点互动,让剧组甚至明星给他发个私信啥的;然后抽点人去探班、做群众演员、看首映等等,总之,投资人能享受到的,你都要尽量让他享受到,起码要让他觉得,自己很有机会享受到。  虽然阿里的新闻稿里也说到了上述种种,但真的做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这涉及到线下资源的调度和统筹,阿里以前不混娱乐圈,这方面不是强项;而且触达用户,仅仅淘宝平台也肯定不够,淘宝太大太重了,信息太容易被淹没。  阿里的电影梦  手淘的3.8生活节上,电影票是个重要品类,逍遥子在当天活动上曾经透露过一些阿里对于电影产业的想法:  “电影领域,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票务网站,电影院也排了一堆取票机器,淘宝是要再去加一个机器么?肯定不是。淘宝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是卖票,就太low了,没有发挥特长。我们现在已经和很多票务网站合作了,而且还要更多地和院线、上游内容制作公司合作。淘宝的特长是提供一个一体化的路径,这上面可以卖票,可以帮助用户获得资讯,让明星和用户的互动,以至于衍生品销售,我们的手机淘宝+微博,完全可以在这个领域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联想到之前阿里和盛大曾经传过的绯闻,确实啊,如果说从盛大文学的畅销小说开始就经营粉丝,到娱乐宝的投资营销,到微博互动,最后到淘宝平台上的电影票销售以及影视衍生品销售,阿里在电影的全产业链里可做的事还是很多的。  但正如娱乐宝这个产品所体现得这样,畅想虽易,执行不易,阿里手里有牌,但是在文化产业上,阿里进入得晚,经验不够,如果像逍遥子说的这样,还涉及不同团队和产品之间的协作与打通,这都是很不容易的。  理念这种东西,没有精巧简洁的产品设计和强悍的运营支撑,再好也是枉然。我个人常常觉得,阿里对商业的理解很深,眼光也长远,但现在产品严重跟不上,尤其是移动端,所以在O2O等领域,阿里至今没有杀出重围。  电影梦,阿里有资格做,但要美梦成真,还是任重道远的。方面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新,而非互联网金融。其创意和电子商务的营销理念一脉相承,就是绕开传统媒体,直达用户,把投在传统媒体上的钱切碎了分给用户,且强调用户的参与感,并最终从用户的口碑和行动中获益。应该说,这是如今营销界的趋势,电影作为文化产业里最为市场化的一个分支,也算是在顺应此潮流。  理念很好,但我觉得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会面临两个大的难点:  首先是用户教育。  余额宝火成这样,固然有支付宝的功劳,但货币基金也是功不可没的,货币基金存在了几十年,亏损概率几乎为零,所以你说服一个用户去买余额宝相对简单,你可以告诉它,这是货币基金,早就有的,就是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一起存银行,确实是不会亏的。  但是,你怎么说服小白来买娱乐宝呢?娱乐宝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但为了合规,避免被判断成非法集资、股权众筹这些,阿里先走了国华人寿这个保险渠道,然后国华再通过投连险的方式把钱给信托,最后信托投给电影,这就很复杂了,小白很难理解。从这一轮对娱乐宝的报道看,大量媒体都在纠结娱乐宝的风险性,认为投了烂片会血本无归,媒体尚且有此担心,何况普通用户。  其次是产品运营能力。  娱乐宝的发售,并没能借助支付宝钱包这个强势渠道,只是走了手淘和聚划算通道,(这个可能和前一段支付宝面临巨大的监管压力有关,也有可能是阿里内部不同事业群的协作难度),虽然手淘也是大流量App,但流量和流量是不同的,淘宝主要还是商品流量,不像支付宝钱包给人感觉金融范儿。同样是年化7,支付宝卖8.8亿的保险理财,才花了5分钟。。。  放在哪儿卖是问题,怎么卖出一种VIP的感觉,更是难题。  我本人选了《狼图腾》和《小时代》各投了200,老实说,体验很一般,下单购买完成后,这两笔投资会进入已购买的宝贝,和其他商品排在一起,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购买过程悄然无声,实在没提升出任何“电影出品人”的存在感。。  营销,或者所谓的粉丝经济,讲究的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要产品和运营来支撑的。电影本身是个很有号召力的东西,让粉丝为了明星去付钱,也不是难事,但是唤醒这种热情,其实需要很强的技巧。  娱乐宝要做得好,得让这笔投资非常显性化、经常性地出现在用户面前。200元,当然算不上什么投资人啦,但你得让用户觉得是啊,比如时不时给他通报下电影进程,整点互动,让剧组甚至明星给他发个私信啥的;然后抽点人去探班、做群众演员、看首映等等,总之,投资人能享受到的,你都要尽量让他享受到,起码要让他觉得,自己很有机会享受到。  虽然阿里的新闻稿里也说到了上述种种,但真的做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这涉及到线下资源的调度和统筹,阿里以前不混娱乐圈,这方面不是强项;而且触达用户,仅仅淘宝平台也肯定不够,淘宝太大太重了,信息太容易被淹没。  阿里的电影梦  手淘的3.8生活节上,电影票是个重要品类,逍遥子在当天活动上曾经透露过一些阿里对于电影产业的想法:  “电影领域,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票务网站,电影院也排了一堆取票机器,淘宝是要再去加一个机器么?肯定不是。淘宝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是卖票,就太low了,没有发挥特长。我们现在已经和很多票务网站合作了,而且还要更多地和院线、上游内容制作公司合作。淘宝的特长是提供一个一体化的路径,这上面可以卖票,可以帮助用户获得资讯,让明星和用户的互动,以至于衍生品销售,我们的手机淘宝+微博,完全可以在这个领域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联想到之前阿里和盛大曾经传过的绯闻,确实啊,如果说从盛大文学的畅销小说开始就经营粉丝,到娱乐宝的投资营销,到微博互动,最后到淘宝平台上的电影票销售以及影视衍生品销售,阿里在电影的全产业链里可做的事还是很多的。  但正如娱乐宝这个产品所体现得这样,畅想虽易,执行不易,阿里手里有牌,但是在文化产业上,阿里进入得晚,经验不够,如果像逍遥子说的这样,还涉及不同团队和产品之间的协作与打通,这都是很不容易的。  理念这种东西,没有精巧简洁的产品设计和强悍的运营支撑,再好也是枉然。我个人常常觉得,阿里对商业的理解很深,眼光也长远,但现在产品严重跟不上,尤其是移动端,所以在O2O等领域,阿里至今没有杀出重围。  电影梦,阿里有资格做,但要美梦成真,还是任重道远的。App,但流量和流量是不同的,淘宝主要还是商品流量,不像支付宝钱包给人感觉金融范儿。同样是年化7,支付宝卖8.8亿的保险理财,才花了5分钟。。。  放在哪儿卖是问题,怎么卖出一种VIP的感觉,更是难题。  我本人选了《狼图腾》和《小时代》各投了200,老实说,体验很一般,下单购买完成后,这两笔投资会进入已购买的宝贝,和其他商品排在一起,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购买过程悄然无声,实在没提升出任何“电影出品人”的存在感。。  营销,或者所谓的粉丝经济,讲究的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要产品和运营来支撑的。电影本身是个很有号召力的东西,让粉丝为了明星去付钱,也不是难事,但是唤醒这种热情,其实需要很强的技巧。  娱乐宝要做得好,得让这笔投资非常显性化、经常性地出现在用户面前。200元,当然算不上什么投资人啦,但你得让用户觉得是啊,比如时不时给他通报下电影进程,整点互动,让剧组甚至明星给他发个私信啥的;然后抽点人去探班、做群众演员、看首映等等,总之,投资人能享受到的,你都要尽量让他享受到,起码要让他觉得,自己很有机会享受到。  虽然阿里的新闻稿里也说到了上述种种,但真的做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这涉及到线下资源的调度和统筹,阿里以前不混娱乐圈,这方面不是强项;而且触达用户,仅仅淘宝平台也肯定不够,淘宝太大太重了,信息太容易被淹没。  阿里的电影梦  手淘的3.8生活节上,电影票是个重要品类,逍遥子在当天活动上曾经透露过一些阿里对于电影产业的想法:  “电影领域,已经有很多专业的票务网站,电影院也排了一堆取票机器,淘宝是要再去加一个机器么?肯定不是。淘宝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是卖票,就太low了,没有发挥特长。我们现在已经和很多票务网站合作了,而且还要更多地和院线、上游内容制作公司合作。淘宝的特长是提供一个一体化的路径,这上面可以卖票,可以帮助用户获得资讯,让明星和用户的互动,以至于衍生品销售,我们的手机淘宝+微博,完全可以在这个领域给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联想到之前阿里和盛大曾经传过的绯闻,确实啊,如果说从盛大文学的畅销小说开始就经营粉丝,到娱乐宝的投资营销,到微博互动,最后到淘宝平台上的电影票销售以及影视衍生品销售,阿里在电影的全产业链里可做的事还是很多的。  但正如娱乐宝这个产品所体现得这样,畅想虽易,执行不易,阿里手里有牌,但是在文化产业上,阿里进入得晚,经验不够,如果像逍遥子说的这样,还涉及不同团队和产品之间的协作与打通,这都是很不容易的。  理念这种东西,没有精巧简洁的产品设计和强悍的运营支撑,再好也是枉然。我个人常常觉得,阿里对商业的理解很深,眼光也长远,但现在产品严重跟不上,尤其是移动端,所以在O2O等领域,阿里至今没有杀出重围。  电影梦,阿里有资格做,但要美梦成真,还是任重道远的。

相关文章

  • 京东618和双11哪个更便宜?哪个折扣力度大?

    京东618和双11哪个更便宜?哪个折扣力度大? 从去年开始,消费者就已经明显能从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感到618的存在感变强了。从各地报纸头版写下的以“618”为答案的试题,到密集的明星互动,到满天飞的红包和,以及地铁和公交站随处可见的海报。无论是对于平台还是品牌来说,618已经成为一场对标双十一的购物狂欢。 那么,京东618和双11哪个更便宜?哪个折扣力度大呢?毫无疑问,商家关注销量,消费者关注促销力度。而今天,官爷带大家理一理京东和阿里在购物节战

    2024-03-18 09:45
  • 拼多多拼单模式:强关系社交下的流量转化

    拼多多拼单模式:强关系社交下的流量转化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上零售额7.18万亿元,阿里巴巴独占4.6万亿元。那么,为何在阿里巴巴一家独大的电商领域还能持续不断地产生新的独角兽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些独角兽产生的背景。  流量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BAT之所以能成为行业巨头就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流量分发能力,小米、今日头条能成为后起之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游戏的流量

    2024-03-18 10:53
  • 当低垂的果实被摘完时,拼多多该如何发展呢?

    当低垂的果实被摘完时,拼多多该如何发展呢? 外界普遍认为,假若阿里也能掘金微信社交生态,那么拼多多将失去一个强大的差异化优势。,2019年6月开始,拼多多引入大量数码、美妆、母婴类一二线品牌,并将商品价格压低10%-20%,差价由平台补贴。,简言之,就算在补贴和营销上有所收缩,但拼多多的高投入之路也远未走到尽头。

    2024-03-18 10:44
  • 拼多多股价跌了多少(拼多多股价最新走势)

    拼多多股价跌了多少(拼多多股价最新走势) 段永平曾评价:“我只是说过我相信黄峥,但对整个团队没了解过,对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也一直没搞懂。”当“亏损换增长”的故事不再性感,拼多多需要一个更精彩的新故事。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程璐编辑|李薇头图摄影|邓攀自2018年上市以来,拼多多股价随着平台用户数的增长一路高歌猛进。但自今年2月26日股价触及212.6美元高点后,拼多多的股价开始走向下坡路。按照8月11日收盘价89.61美元计算,拼多多股

    2024-03-18 10:29
  • 拼多多不能一件代发吗(拼多多支持一件代发吗)

    拼多多不能一件代发吗(拼多多支持一件代发吗) 有些商家想在拼多多开店,但是自己没有货源,也没有工厂和供应商,于是想做一件代发,比如去阿里巴巴上批发。,这个过程,我见过很多商家都是自己在那里复制粘贴,而有部分聪明点的的拼多多商家,会用小帮软件机器人来做,在阿里巴巴批量导出买家订单的动作交个软件机器人,能节省不少工作,软件机器人支持各大主流电商平台订单批量导出,包含拼多多,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当当等。,比如拼多多商家可以去阿里巴巴

    2024-03-18 09:55
  • 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有哪些优势?(阿里巴巴国际站客户经理发展前景好吗?)

    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有哪些优势?(阿里巴巴国际站客户经理发展前景好吗?) 阿里巴巴国际站现在有很多小伙伴们从事做销售的工作,但是大家对于这个工作的薪资待遇,大家并不是很了解,而且现在生意也并不好做,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目前出口跨境电商分为跨境B2B和跨境B2C,我个认为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代表跨境B2B依然会是重点,而且“数据出海”下的数据贸易潜力会非常大。根据阿里巴巴官方最新统计数据,阿里巴巴国际站从2016年到2023年,国际站活跃买家增幅超过33%,支付买

    2024-03-14 16:31
  • 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有哪些优势?(阿里巴巴国际站详情页如何制作?有哪些技巧?)

    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有哪些优势?(阿里巴巴国际站详情页如何制作?有哪些技巧?) 阿里巴巴国际站现在有很多小伙伴们从事做销售的工作,但是大家对于这个工作的薪资待遇,大家并不是很了解,而且现在生意也并不好做,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目前出口跨境电商分为跨境B2B和跨境B2C,我个认为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代表跨境B2B依然会是重点,而且“数据出海”下的数据贸易潜力会非常大。根据阿里巴巴官方最新统计数据,阿里巴巴国际站从2016年到2023年,国际站活跃买家增幅超过33%,支付买

    2024-03-14 16:31
  • 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面试技巧是什么?如何面试?(阿里巴巴国际站基本知识有哪些?入门知识介绍)

    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面试技巧是什么?如何面试?(阿里巴巴国际站基本知识有哪些?入门知识介绍) 2. 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面试一般一个礼拜还没有通知你二次面试就是被PASS了阿里的每个岗位都是不同的,一般都是1~2周前期还有培训。,其实做外贸有很多渠道,主要还是找到合适的,建议你在打开国际市场之前,需要定位出口市场和目标客户,一方面通过Google找到进口商或者制造商,有针对性的给客户发邮件,主动开发;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大量的免费B2B来宣传公司产品。,你会怎么做?2、现在只剩下四个小时你会怎么

    2024-03-14 16:31
  • 阿里巴巴商家入驻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入驻?

     阿里巴巴商家入驻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入驻? 入驻阿里巴巴淘货源的准备工作1)注册一个淘宝账号,请求成为商家,支付宝要实名认证。,2)了解入驻淘货源的相关规矩:a.参加买家保证并注册了阿里巴巴我国站诚信通会员;b.注册阿里巴巴我国站买家保证服务且保证金可用余额≥3000元;c.90天内的纠纷率要低于0.01%;d.近30天内至少有一单交易;e.不能有严重侵权行为;f.供货商买家服务能力BSR指标(货描评分/发货评分/响应评分)≥4.3分,且诚

    2024-03-14 16:28
  • 阿里旺旺卖家版和千牛有什么区别?哪个好用?

    阿里旺旺卖家版和千牛有什么区别?哪个好用? 它可以帮助卖家与买家进行实时沟通,解答问题,处理订单等。,另外,阿里旺旺卖家版和千牛在用户界面和使用体验上也存在差异。,它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服务,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经营店铺。

    2024-03-14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