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社交的地方就有内容。
吸引入驻:对面的Cp看过来
如何吸引更多内容生产者入驻,各大平台所采取的举措想必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优质体验是第一吸引力。
体验居于首位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多家媒体表示在Twitter上的视频观看次数相比平时有显著增长,这源于Twitter一直以来对于功能更新做出的努力:从去年开始,Twitter便在移动推送和“whileyouwereaway”(当你离开时)的推文中增加与用户相关性高的内容,来提高用户的留存度。
此外,Twitter还在视频上增加观看次数来衡量视频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受到高播放量的鼓舞,发布者以及发布内容的数量自然会增加。Twitter还在不断寻求排名和展示热门内容的新方式,这从2017年它以“探索”
除了提供优质服务,不断促成与头部Cp的合作,实现“大Cp带动小Cp”也是一些平台吸引内容生产者的方式之一。苹果公司收购数字报刊亭“Texture”,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更多可靠信息来源的高质量新闻报道,以求在打击假新闻的浪潮中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信息提供商。优质内容不但会吸引更多的读者,也会激励其它内容提供商纷纷入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内容生态系统”。
福利必不可少
说到吸引,怎么少得了“福利”呢,各大平台为拉动更多的内容生产者入驻,各出奇招。Reddit在2017年3月开启个人主页功能,帮助用户收获自己的关注者,发表帖子,关注感兴趣的人,为用户在Reddit上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
除了为用户打造“个人专区”之外,还值得一提的是Reddit创建伊始,采取制造大量虚假账户进行评论的方式来吸引第一批用户,创始团队也基于此奠定了整个社区的基调。
Facebook为获取更多创作者的青睐,针对创作者推行了两项新措施:一是发布一款帮助创作者在Facebook上管理作品的应用程序FacebookCreator:用户可在FacebookCreator上拍摄与分享视频,与关注者进行交流,并轻松获取成效分析;二是在新网站FacebookforCreators上为创作者提供影片制作教程、在Facebook上成长的技巧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资源。Facebook以提供各种方便的资源形式来使创作者更好地融入社区,成为积极的一份子。
无独有偶,Snapchat也开始为创作者提供用户分析,他们可在个人资料中看到观看次数和人口统计分析,这些分析具体包括:在过去的一周,一个月和一年中的历史观看数;在过去的一周,一个月和一年中的查看故事的总时长;用户观看的平均时间以及完成率;用户人口信息,如性别,年龄和地域;用户感兴趣的类别,如电影和电视,食品,时尚以及用户关心的体育项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创作者不但可以调整创作策略,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也能向赞助商证明其价值,从而获得一些盈利。
谷歌在2015年建立新闻实验室,这是一个为记者提供工具及培训资源的网站,并帮助他们生产出更好的内容,此外谷歌还对媒体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在2016年推出AMp(AcceleratedMobilepages,加速移动页面),通过提供可靠和快速的渲染,加快页面加载的时间,这比Facebook即时文章更具发布友好性,媒体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搜索流量。
内容甄别:为生产者留存一方“净土”
蜂拥而至的内容生产者在平台上“扎了根”,那么如何让其“茁壮成长”便是平台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审查能力哪家强?
各种各样内容生产者的大量涌入势必会造成发布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为了平台以及内容生产者的健康发展,加强内容甄别已经成为多个平台关注的重中之重。对此YouTube采取“人海”战术,将其审核团队增加25%,共10000多名员工来对用户发布内容进行审核。
人数不够,技术来凑,YouTube还努力发展能识别针对性仇恨言论和儿童视频极端主义内容的机器学习技术,以保持内容世界的纯净。它已承诺加强审查过程以及允许内容生产者从视频中获益,以此来帮助那些经济受损的小创作者。
关于内容审查,Reddit则采取借助群众力量的方式。Reddit的/r/worldnews社区鼓励用户对潜在的假新闻和耸人听闻的报道进行事实核查,这样不仅能够聚集力量应对假新闻的挑战,也让平台与用户之间建立了一种信任关系,评论激增、参与度提高更增添了内容生产者的身份认同。
标还是不标?这是个问题
Instagram在2017年推出了不当内容提醒机制,审查人员可对敏感内容进行标识,标识后的视频或图片会被模糊化处理,同时还会有“该贴包含敏感内容,部分人群可能会感到不适”的文字提醒,如果用户还想继续浏览,则需要点击模糊区域。Instagram表示有关对动物进行实验、虐待的镜头或是描述战争、饥荒对当地影响的内容等都会被标记。
与Instagram相反,Facebook在内容审查上则放弃采用贴
激励生产:物质奖励+情感维系
内容生产者要想在平台的“土壤”中健康成长,不但需要一方净土,还得时不时来点“化肥”的激励。
物质决定意识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各大平台为激励内容生产者进行更好的创作,还进行了一定的物质投入。
全媒派往期推文《Facebook5千万美金签下140+大V!要一统直播江湖?》曾提到Facebook签约近140家媒体和明星入驻“Facebooklive”的直播频道,以此来拉动月活增长。2016年3月,Facebook就表示要对在平台上进行直播的优秀创作者进行物质上的激励,有不少生产者通过此获得了收入。“高利润的诱惑可以催生优质内容”,Facebook的此番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内容生产上来。
2017年年初,YouTube上线SuperChat功能,用户可通过“打赏”主播来使得自己的信息获得高亮并固定在画面中,此举不但使主播与粉丝间的互动进一步加强,也让更多的主播留在YouTube上。
“我们不一样”
平台不但用物质来激励内容生产者,还会通过对不同账号的差异化对待鼓励内容生产者不断“升级”。YouTube的移动直播功能只开放给粉丝数超过10000的账号,所以要想获得“打赏”,主播们还得先努努力,涨涨粉,这也就在无形中激励着内容生产者不断优化自己的内容或形式来获取一定的粉丝支持。
全媒派往期文章《YouTube/Instagram平台内容攻略:以Up主的名义,3大举措激励内容分享》一文,介绍了YouTube2016年发布了CreatorHub(创作者中心)项目,为创作者提供一站式资源支持并根据用户的粉丝数,将其分为“石墨级”(0-1k),“蛋白石级”(1k-10k)、“黄铜级”(1w-10w)和“白银级以上”(10w+)四类,不同等级享受的待遇和福利都有所差异。
有差距就有动力,为了得到更好的待遇及福利,内容生产者又怎么不去努力?
为什么说传统电视厂商被卖了还在帮着数钱?
为什么说传统电视厂商被卖了还在帮着数钱?
据统计数据显示,OTT电视广告市场在2016年得到爆发式增长,2016年OTT市场的广告销售已达到15亿元,整个产业保持超过30%的高速增长,智能电视营销已经迎来爆发的临界点。
在液晶面板等成本不断提升,竞争愈加激烈,传统彩电业的硬件利润空间所剩无几的时候,基于智能电视的广告等大屏运营空间开始得到逐渐释放,成为市场上厂商们争相抢夺的一块新奶酪。
然而,这块原本属于终端市场的高价值奶酪竟多半落到了别人手中,可怜的传统电视厂商被卖了还浑然不知地帮着数钱……
OTT广告成为广告主营销新高地
大屏营销让平台、终端、品牌主、用户实现多方共赢,并且在生态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带动整个电视产业的价值升维。对于广告主而言,用户的流向是影响其媒介预算分配的重要因素,OTT背后的海量用户无疑催热了OTT广告。
OTT广告具有大屏展示、一屏多用户、强制曝光、互动性强、可定向投放、可衡量曝光效果等优势。此外,与传统电视用户相比,OTT大屏高度覆盖经济发达区域、经济消费能力高的年轻家庭用户。
凭借多重优势及覆盖优质用户,OTT大屏深受广告主青睐。如宝洁、联合利华、一汽大众等知名广告主都开始尝试OTT。这些知名广告主投放策略的转变也说明了广告市场风向已向OTT大屏广告倾斜,OTT正在逐步进入主流媒介梯队。
app视频网站吃肉终端企业喝汤?
在OTT广告价值不断释放的背后,终端制造厂商却并不是最大的赢家。有数据显示,2016年爱奇艺、优土、腾讯等主流视频网站在OTT端的广告总收入在3亿元以上,而与之相比,海信、创维、康佳、长虹等几大国内传统电视厂商所得的广告收入之和甚至还不及其一半。
分析原因,在后知后觉的传统终端制造企业身上,App视频厂商通过植入硬件的方式快速大规模扩大用户量,在与之合作过程中,将App在电视终端中植入装机、四屏通投从而赚取了丰厚的OTT广告收益。
有业内人士透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作为终端入口的彩电企业只分得了一少部分广告收益,而其中的大部分被如爱奇艺、腾讯这样的视频网站所获得。比如,爱奇艺在整机中装载App后,其产生大屏广告收益与硬件厂商的分成比例为7:3,是造成视频厂商与硬件企业广告收益差距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前海信旗下的大屏内容服务平台“聚好看”公司总经理于芝涛曾放出豪言,未来目标要拿下OTT行业广告市场占有率的50%,看来想完成这个目标要先翻过App视频厂商这座大山。
金钥匙本应在手你的地盘应你做主
除了App视频网站,一同分食这块蛋糕的还有代理商。由于多数传统厂商还未意识到大屏运营真正的市场价值,在如开、关机广告等主要广告载体的使用上,也是长期交由代理商负责广告业务的招商,显而易见,这将致使其失去了一部分非常重要的OTT广告收益。
因为电视的开机广告具备全覆盖、高曝光、强展示的特征,其广告触达和展示效果最佳,是目前众多广告主最爱投放广告类型之一,所以带来的广告价值也是最高的。但实际上广告代理从各个硬件厂商处以非常低廉的价格集采开机广告资源,并以规模化的方式压低价格卖给广告主,并未充分体现出这一核心资源的价值。
传统的硬件厂商虽然在市场中占据了大量的终端市场,但所获得的广告收益仍然较低。比较而言,互联网品牌在大屏营销上已经走在了前面,乐视是国内最早提出大屏生态运营概念的彩电企业,据悉其开机广告价格都已经卖到了40万每轮每天,相当于其他硬件厂商的2-3倍,可想而知其所产生的大屏广告价值已远超传统厂商。
所以,面对OTT这片前景广阔的蓝海,终端制造企业如果想在OTT广告增长的爆发期抢占先机,就必须要改变现有的商业运营模式,把主动权从App视频公司、广告代理商手中夺回来,加大力度去深耕大屏运营,充分挖掘OTT广告的商业价值。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夺走理应属于自己的食物了。
长远来看,只有终端企业、内容提供方、App软件商、广告主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和维护,才能保证大屏广告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让每个“和尚”都能有水喝。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阿里创业帮:马云与他的门徒相爱相杀下一篇:中关村U30基业长青创投基金发起每年投资6000万TAG:传统电视厂商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
-
激进投资基金买入10亿美元推特股份 准备逼迫CEO下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1日下午消息,激进投资基金ElliottManagement目前已持有Twitter的大笔股份。,今年的美国大选、夏季奥运会,以及新冠病毒疫情等重大事件都将给Twitter带来良机。,他此前还表示,计划将每年在非洲工作的时间增加到6个月。
2024-03-22 08:36 -
台当局要“封堵”爱奇艺、腾讯?台媒质疑:连陆剧平台都怕吗
据新华社报道,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18日发布新闻,将在台湾地区代理或经销大陆地区的互联网视听服务(OTT-TV)纳入商业禁止项目表。预告期间为14日,9月1日预告期满后,规划于9月3日正式公告。爱奇艺台湾站官网截图爱奇艺台湾站官网截图该部门称,北京爱奇艺科技公司于2016年申请来台投资设立子公司,但其规划经营的OTT-TV业务,并不是开放给大陆地区人民或公司来台投资的项目,因此并未核准。然而,OTT
2024-03-22 07:04 -
台湾OTT新规或影响爱奇艺、腾讯视频在台运营
DoNews8月19日消息(记者刘文轩)据INSIDE消息,台湾监管部门预告将新增“在台湾地区从事商业行为禁止事项项目表”,内容涉及互联网视听服务(OTT)相关业务,爱奇艺台湾站及腾讯视频WeTV恐面临被封杀的风险。,在新闻稿中,台湾监管部门直接点名爱奇艺北京公司2016年申请在台投资设立子公司,但规划经营的OTT业务并非允许在台投资项目,因此未获核准。,爱奇艺后以委托台商欧锑锑,同时设立办事处的
2024-03-22 07:03 -
爱奇艺在台经销商:没想到商业行为也被禁止
据台湾《经济日报》19日报道,针对台当局拟禁止爱奇艺等陆资影音平台在台落地一事,爱奇艺在台经销商欧锑锑娱乐公司以两个“没想到”做出回应。报道称,欧锑锑娱乐公司表示,一是没想到会成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被列入禁止事项的首例;二是没想到当局连商业行为也禁止。欧锑锑娱乐公司指出,爱奇艺不是特殊行业,也不涉及文化渗透的内容,希望当局能够回归市场与产业面,欧锑锑娱乐将在接下来14天公告期反映意见,争取爱奇艺
2024-03-22 06:59 -
JDI 连续 6 年亏损 会长称 2 年内扭亏为盈
DoNews8月27日消息(记者丁凡)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供应商日本显示器公司JDI(JapanDisplayInc.,简称JDI)昨日召开了股东大会,会长ScottCallon表示,争取2年内扭亏为盈。,JDI会长ScottCallon表示,将拼命努力,争取实现盈利。,智能手机厂商转向使用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面板,以及中国大陆LCD面板厂商产能增加等等原因,使得JDI面临严峻的经营环境。
2024-03-21 22:13 -
OTT 及移动端的巨大潜力
尤其是移动应用营销人员,在竞争激烈的生态系统中,更加需要数据监测以提高推广活动效果。,但要在传统广告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商品内容植入和AR技术或许非常适用于移动端的营销推广活动。,另外随着OTT平台迅速普及,以后通过订阅一、两个服务就能观看所有热剧的方式,恐怕会越来越难。
2024-03-21 21:55 -
爱奇艺在台代理商:10月15日起全面停止客户服务
(完)台当局拟禁止爱奇艺腾讯等陆资影音平台在台落地新华社台北8月19日电(记者吴济海、傅双琪)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18日发布新闻,将在台湾地区代理或经销大陆地区的互联网视听服务(OTT-TV)纳入商业禁止项目表。,该部门称,北京爱奇艺科技公司于2016年申请来台投资设立子公司,但其规划经营的OTT-TV业务,并不是开放给大陆地区人民或公司来台投资的项目,因此并未核准。,今年7月,台当局通讯传播事业主
2024-03-21 21:52 -
中国移动OTT通讯市场研究报告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文版)
移动OTT通讯产品四大发展趋势市场用户认知度不断提升,各类APP开发者和公司都意识到须顺应应用社交化浪潮。,此外,企业高管预计,美国将在之前夺得第一名,而德国从现在起到一直牢牢地保持着第三名的位置。,特别是围绕技术转让以及科学创新等领域,高管表示,他们所在的国家均有优惠政策,鼓励制造商更多地使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其制造业竞争力。
2024-03-21 16:03 -
区块链,银行业游戏规则的颠覆者 万物互联时代,如何玩转客厅营销?
区块链技术,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同时,就中国金融机构应如何把握机遇,抓住战略机会提出了三个行动建议:(一)国内银行应尽快就参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策略予以明确;(二)快速推进业务应用场景的试点实施;(三)积极投资布局,小投入,广撒网,合理布局。,2018年财报显示,小米IoT平台已连接IoT设备数达到1.51亿(不包含手机和笔记本电
2024-03-21 16:02
热门标签
-
知乎的监管之链是索命还是拯救?创业者的年关:裁员砍业务降薪 只为来年活下去
2024-03-21 15:50
-
关于「用户增长」的实操经验总结:是什么?怎么做?中关村U30基业长青创投基金发起 每年投资6000万
2024-03-21 15:50
-
埃隆·马斯克表示:并不看好首次火星之旅李开复:年轻人崇拜马云雷军 一定是有浮躁的!
2024-03-21 15:50
-
315维权日来了!盘点科技行业内十大乱象:你中招了吗?任正非:秦淮河边温柔之乡成长不起世界领袖
2024-03-21 15:50
-
信息流的核心——其实就是内容社交,拼的是创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潮之后,如何运营管理成为新的挑战
2024-03-21 15:50
-
急功近利与步步为营:“双通”并购案博通缘何败给了高通?餐饮业的加盟模式管理之痛:汉丽轩放开采购权惹祸上身
2024-03-21 15:50
-
每日优鲜创始人:越是在这个时代,越要学会用口碑的力量这个新品饮料,上市7个月就卖了10亿!秘诀是?
2024-03-21 15:50
-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这场战斗,不应该只有QQ中国内地女鞋第一股星期六不好过 收购时尚网络公司
2024-03-21 15:50
-
幸存者偏差理论:职场中留下来的,可能是出去没公司要的本土日化公司拉芳拟IpO 7成收入来自经销渠道
2024-03-21 15:50
-
3年营收破100亿,揭晓名创优品爆赢的“新零售四大算法”全聚德更名入围奇葩上市公司 董秘称只是研究过
2024-03-21 15:50
-
李国庆:离红衣教主就差一次自宫了国资委:今年央企利润总额力争同比增3% 努力达6%
2024-03-21 15:50
-
段子:如此好的计谋,败给了贪婪的人性他是耐克唯一继承人 “美版王思聪”不要庞大商业帝国
2024-03-21 15:50
-
那些“耍大牌”背后的尴尬事儿~从致富传奇到亏损包袱 百润RIO熄火溯源
2024-03-21 15:50
-
新人设计师如何参与一个具体项目真格基金徐小平: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说服力
2024-03-21 15:50
-
波场TRON与BitGuild达成战略合作,区块链游戏版图继续扩张王健林:万达转型基本成功 不再是地产企业
2024-03-21 15:50
-
干货丨5分钟学会涨粉必备的裂变推广方法论他在五线城市做出百亿企业,还创造一个行业
2024-03-21 15:50
-
全球云服务器市场格局变动,透露出怎样的信息与风向?刘强东名誉侵权案胜诉 赔偿金将捐赠公益事业
2024-03-21 15:50
-
垃圾DNA:大象为什么不易患癌症?外媒:女性控制世界30%的财富 两性收入差缩小
2024-03-21 15:50
-
金鱼系列又火了,金鱼系文案、设计、甲方...来对号入座!英媒:复星安邦等中国保险商境外收购潮或消退
2024-03-21 15:50
-
实用 | 30个小窍门,省钱又省心,赶紧收好~网络文学写手年收入最高破亿 Ip迅速蹿红
2024-03-21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