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支付宝集五福又来了!你和五亿人民币之间就差这篇文章了!一支笔 一年竟卖到40亿!

2024-03-21 15:51
admin

是什么让行走街头的军大衣里面不再挂满光盘,转而变成一张张福字?

是“集五福”又双叒叕来了!

今日,支付宝宣布#新年集五福活动#正式开始。与往年一样,全民以“爱国、富强、和谐、友善、敬业”为表面目标,以平分最后的奖金为主要目的,况且今年的红包总额上涨到五个亿…个人红包最高可达666元!

那么今年集五福又是什么玩法呢?你和五福之间只差这一篇!

01

初阶玩法

传统扫福,0门槛(已经开启)

通过活动入口,扫描任意“福”字,就有机会获得一张福卡。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作为每年的保留节目,#扫福得福#是传统玩法。

有多少除了签名再不会多写一个字的人,拿起笔写满了一页福字。

但是这美观程度…所以贴心的我们,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一大波各式各样、体态不同的“福”字,action!

除了传统玩法,今年AR扫“福”字增加一个彩蛋,让朋友摆“五福到”手势也有机会得福卡,或将手机相机设置到前置摄像头,摆出并拍摄的“五福到”手势。

02

二段玩法

蚂蚁庄园收金蛋(2月8日)

在蚂蚁庄园收金蛋就机会获得福卡,还可能有真鸡蛋哦。

03

进阶玩法

蚂蚁森林种树浇水(2月11日)

在蚂蚁森林给好友浇水或同好友一起“合种”种树也有机会获得福卡。

04

高阶玩法

人民币玩家开了挂

每位支付宝钻石会员免费获得三张“万能副卡”,它可以代替任意一个福卡,并且可以转赠。

请抱紧你身边土豪的大腿,然后把ta介绍给我。

根据此前两年的火爆程度,支付宝刻意强调:不会有某个福极度稀缺,不鼓励大家购买副卡,图个乐呵就好…

这似曾相识的口吻,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双十一结束的时候,马云爸爸一番“掏心掏肺”的演讲,湿润了我们的眼眶,“我们不为了赚钱,只希望大家开心就好”。

三个月过去了,好像大众的心声马云爸爸还没有接收到,那就在此重申一下:我们劳苦大众,工薪阶层,抢红包不为了乐呵,我们就是想发财…

不论马云爸爸能不能听到我们的心声,“福”还是要集的,一旦中了呢~

@软文发布

第一年我没当回事儿,毕竟我是个不慕荣利的少女,不过看大家玩的热火朝天,还是试了下水,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在摇福、写福、扫福中度过…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一共收集到了爱国×4、富强×7、和谐×3、友善×10、敬业×0…

第二年,倒在敬业福上的我重整旗鼓,早早投身,没想到第一个就得到了一张敬业福…这难道预示着我今年要火!财富突然来临,我还有点小羞涩!我是卖了好,还是等着分红包…

最后我保留了这张“迟到了一年”的敬业福,一心等着迎接2017的开门红利…最后我分得了2块4…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再被敬业福支配了两年后,我决意扫除两张,留一张,卖一张,就酱…

有意购买,请联系后台,蟹蟹。

@DAB

平时路上一块钱都懒得弯腰捡,现在为了几毛钱和别人撕逼!!!

@bear

我领到了某饭店的400元的代金卷,本来准备带妹子去的,妈蛋,还好提前百度了,人均2000+!

@兮兮

给大多数人一点钱,不如给少数人很多钱,而其他没拿到的大多数人也都有得到奖金的希望。

作为对比,被拿来当做正面例子说的最多是再往前两三年搞的淘宝送你五百万活动。

表面上看只是每个人送了2块,但是感觉上似乎人人都有机会得到五百万。

@fancy

先心疼马云三秒钟,花了这么多钱,居然没讨到一点好处。

再吐槽马云三天,竟然就分了我几毛钱。

@维维

第1年,姑娘因为我有敬业福而不给他跟我分了手。

第2年,第二年,姑娘因为我只有敬业福而跟我分了手。

支付宝的行为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花着钱找骂”。明明拿了一手好牌,最终选择了四个二带两个王跑了。

但这真的是一场失败的活动么?

从用户口碑上来看,大部分忠实用户开始对其产生厌恶情绪,积累大量负面口碑,最终骂声如潮,被竞争对手反杀。

用户相互之间拿几块钱是来交互,是来玩社交游戏的,是情侣来实力虐狗的,是备胎来奋勇表忠的,是领导来深入群众的,是员工来凑趣拍马的,是若即若离的朋友来借机套套近乎的。

早有研究表明,拿一点点钱花在别人身上,比给自己买东西更加开心。

但从产品角度来说,尽管集五福背后的社交目的被腰斩,但是他本身的金融属性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用户该把钱放进余额宝依旧会放,用户该“无现金生活”依旧会用其付款…

因此,靠着“难受营销”把一个活动推上“年俗”的位置,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关注量。

最重要的问题是,你以为你看到的弊端支付宝的工作人员看不到么?

不如真像马云爸爸说的那样“乐呵乐呵得了”,最后祝您五福临门!

一支笔一年竟卖到40亿!

作者:商业领军/于建民

中国有很多低调的隐形冠军企业,虽然不怎么作秀、上头条,但是它们的业绩却是惊人的。

在中国文具市场,也有这样一个隐形冠军,他卖笔,卖到了一年40亿左右的业绩!

▎他把一支笔一年卖到40亿

在中国很有很低调的隐形冠军企业,虽然不作秀,但业绩惊人,老干妈、王守义十三香、公牛插座等这些隐形大佬一年销售都是十亿级以上,净利润都是亿级,例如老干妈2014年产值突破40亿、王守义2015年业绩突破16亿。

而在中国文具市场也有这样一个低调的隐形冠军,在文具市场做到了年业绩40亿。

小文具,一支笔卖出了大生意

2015年一年营收37亿,2016年将突破40亿

中国文具行业是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虽然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但是从事文具制造的企业高达8000家左右,参与者众多、中小规模这居多,90%的文具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低于1000万元。

而它——晨光文具,却做到了年销售高达40亿。

2015年,晨光文具营收37.49亿,同比增长23.19%,净利润4.2265亿,同比增长24.57%。

2016年,晨光文具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营收34.52亿,同比增长20.21%,净利润3.95亿,同比增长21.41%。按照目前增速,2016年晨光销售将突破40亿。

从小业务员到总代理,从总代理到自有品牌

然后成了中国文具第一品牌

晨光文具创始人之一的陈昇明、17岁进入文具行当,做一名普通的推销员。

之后,他逐渐成长为韩国、台湾等新潮文具的总代理商。代理品牌中较为有影响力的是麦克美高品牌,但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这家知名度不错的公司却也难以摆脱倒闭的命运。上游厂家的倒闭,让陈昇明被迫思考转型问题:到底该向上游开工厂还是向下游开零售店?思考再三,陈昇明最终选择了开造笔工厂,对造笔一窍不通的他特意聘请专家,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他认为:“在没有任何品牌支撑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建制笔厂。”

晨光文具创始人陈昇明

1999年,晨光完成了代理商向品牌商的转型,开始打造自有品牌晨光。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具第一品牌。目前,晨光在国内书写工具细分市场所占份额达到9%左右。

▎文具大王的秘诀

产品+渠道,成就文具大王

在一个同行90%销售额低于1000万元的状况下,晨光的业绩竟然高达40亿,几乎是多数业内同行的400多倍。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产品+渠道,成就文具行业隐形冠军

产品力打造、渠道网络建设,是晨光文具成为行业大佬的两大法宝。

1、注重产品力打造

1)注重研发、设计

虽说文具是个小产品,但是要做好绝对也是要下功夫,晨光文具对产品的研发、设计极为注重。仅2015年,晨光全年开发新品1907款,重点开发品类包括笔芯、儿童美术产品、办公产品、纸品等。

2)更新速度快

学生喜新厌旧的消费心理更为明显,为了抓住学生的心理,晨光推陈出新、更换包装的速度极快,满足了学生“求新”的消费特点,高频的推出新产品,形成持续性消费,而学生中一旦产品有特色,还能形成潮流型消费,在学生群体中,更是有持续收集晨光文具的消费者。

3)品牌延伸、品类丰富

如今的晨光除了笔芯以外,对相关产品进行了品牌延伸,提供了一站式消费,例如荧光笔,橡皮,订书机及钉子,尺子,各种笔记本,小剪刀,便签、笔筒,笔袋,修正带,修正液等

可以说,在文具这个小产品上,晨光并没掉以轻心,在其年度财报中更是“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公司设计研发方面的功能组织进一步加强”来进行强调,足见其对产品研发的重视。

2、渠道为王

晨光在渠道运作上,符合众多快消行业大佬的风格,注重渠道网络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渠道为王的特点。

1)庞大的终端网络,近7万家零售终端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拥有30家一级(省级)合作伙伴、近1200家二、三级合作伙伴,超过6.8万家零售终端(54,779家标准样板店、8,464家高级样板店以及5,345家加盟店)。此外,公司在泰国和越南拥有1800多家零售终端。

目前,这一数字更是扩大到近7万左右,可以说晨光在渠道上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网络体系。

2)渠道品牌化、构建品牌影响力

品牌传播的方式中,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媒体传播,另一种是渠道传播,通过渠道形象进行传播。

晨光与得力通过媒体的拉动不同,它所采用的方式和公牛插座的方式类似——渠道中端的VI形象建设,统一为经销商代理商更换门头,全国7万左右的终端,就是7万多个活的品牌广告。

(晨光的这种品牌化的连锁经营模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004年做渠道建设时,晨光开始做店头,文具店名称一半是“晨光”的LOGO,一半是店名,如“小草文具”,晨光称之为“样板店”,这为晨光开展加盟连锁打下基础。现在晨光的加盟政策中明文规定,样板店有申请加盟店的优先权。)

3)厂商深度协同合作

经过长达10年的耕耘,晨光和自己的渠道代理商形成了深度协同合作的关系。

2004年开始,陈昇明下决心规范渠道。在此之前的两三年间,他一直把扩大生产规模作为重头戏来抓,当时的渠道属于完全开放性的,代理商都是多品牌经营,甚至都有卖100家以上产品的省级代理。

最初规范渠道时,晨光先做一年的宣传工作,向大家传达晨光做专属渠道的思想。起步阶段,很多经销商认为晨光的做法属于砍了自己的财路,不愿意合作。“实力最强的经销商能谈拢最好。我们当时也不一定选择实力最强和最大的,而是选择跟晨光思想、认知度、价值观一致,沟通效率高的来合作。”

但是晨光通过自己的运营能力改变了经销商的看法,并逐渐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毕竟晨光的实力在那,晨光在很多城市就不一定选择最大的,有可能第二、第三名。如果经销商原来是第二、第三,甚至第五、第六,一般三年以后都是这个城市最大的经销商,而且经营质量是最好的,这在全国有成千上万的成功案例。

晨光的经销商被称为“伙伴或者叫战略伙伴关系”,在陈昇明看来,厂商跟代理商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买卖关系,但双方思想高度保持一致时,这种关系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忍受前期的亏损甚至没钱赚,他付出以后可以暂时不要回报,但是你的客户不可以。”

备注:渠道成功管控的背后,是超强品牌力和运作能力

渠道管控一直以来都是难题,也是众多企业的一个难题。能真正做到位的极少!

中国市场庞大、分散,渠道管理最让企业头痛,尤其串货对快消来讲几乎是癌症。

但是,在这一点上,晨光却做的极其到位,陈昇明曾自豪的表示“晨光的省级分销商没有一例串货案例,一例都不会有!”

这种成功管控的背后,一方面是晨光经过多年打造、越来越强的品牌力,另一方面是极强的运作能力。

晨光的创始人陈昇明本人就是从销售到经销商、全国总代一路走来,对于经销商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很清楚,对经销商进行沟通、指导,都能精准到位,同时晨光也打造了一直高效的管理团队,在渠道管理上,快消品领域的宝洁、可口可乐均有超过1万名销售员,统一、康师傅最少也需8000名业务员,但晨光总部只需投入60人,陈昇明的秘诀就是:“层层投资、层层分享。”。

解决了“卖什么、怎么卖”两个重要问题

成就行业领先水到渠成

在营销中,有两个关键问题,1、卖什么?2、怎么卖?

能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并超越对手,就能做到行业前列,如果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做到领先,那么就很容易成为行业王者。

无论是卖什么(产品力的打造),还是怎么卖(品牌形象建设,渠道网络体系的建设、管控等),晨光无疑都做到了很多同行做不到的程度,超越对手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也是一支笔、一个文具市场,它的业绩能做到90%同行400倍业绩的秘诀!

这一点,同样是值得国内其它企业学习和借鉴!

作者:于建民——《中国营销成功宝典·科学策略营销》(修订版)作者产业观察家、资深营销管理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王卫VS姚振华,为何一个好评如潮,一个人人喊打?下一篇:拿走今日头条“新锐珠宝”大奖,ALLOVE只靠一个“闪”字?TAG:笔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