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流量黑市:巨头是狼 我为羔羊南方黑芝麻陷迷糊:净利降近9成 1年内两上安全黑榜

2024-03-21 15:51
admin

五年多前,某互联网巨头创始人深夜发出邮件:

“我们过去几年赚了很多钱”,但“有些我们的固有优势,随着时间推移跟市场变化会被削弱”。

在邮件的中间,这位影响力远超摇滚巨星的明星创业者呼吁:“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两年之后,“鼓励狼性”的结果是:该巨头游戏事业部总经理和联盟发展部总经理被捕,多名员工被司法调查。

这些员工被捕的原因,公司内部邮件中写到:

“经职业道德委员会查实,王¥¥伙同陈¥参与流量黑市交易并谋取私利,违反了公司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构成严重违纪。

此二人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追回了王¥¥、陈¥二人违纪所得全部赃款,撤销了对王庆伟全部股票期权授予。公司已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

这件事的调查结果,我用“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也没有搜到。

再过半年,2015年5月,360公司负责流量交换的兰某某和马某涉嫌舞弊,被移送公安机关。此事直接导致了9月份360公司高级副总裁于光东离职。

在巨头的集中打击下,流量黑市暂时出现萎靡。

时过境迁,现在的流量黑市又开始兴盛起来。

不想长篇大论,黑奇士会从一件小事开始,带你看看这个“流量黑市”的真相:

早上我的鼠标出了点问题,想重新下载驱动看能不能解决。

于是去搜,在某小网站下载了个软件,标明名称是鼠标驱动(为啥没在大网站下?因为我用的关键词,没有命中大网站……)。

看起来很正经对吧,点击运行看,是这个界面:

看到了吧,买一送五。如果不留神点击了快速安装,马上一堆软件就进来了,这些赠品包括了爱奇艺、风行、2345浏览器、鲁大师和智能输入法。而且标明了三大杀毒软件检测通过,以此来博取用户信任。

在这些“流氓软件”中,

爱奇艺是百度投资的子公司;

2345是A股上市公司,市值200亿;

鲁大师是360的子公司,360是国内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安全巨头,市值四千多亿,体量已经相当于百度那么大。

再往下点,是个游戏广告,我不懂这行,就不深扒了。

继续往下走

这个页面上是QQ浏览器和360导航,只要你随手点下那两个按钮,这三个软件会被强制装进来。

QQ浏览器不用说了,腾讯旗下重量级软件;360是啥公司,我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

到此为止,我为了装一个驱动,如果按照默认状态安装,会被装6个软件,2个网址导航和1个网页游戏。

业界传说,一个游戏付费用户的激活成本,已经是50-100元;一个软件安装成本,至少也是3-5元(因为我是真实用户,跟那些刷量出来的假用户价格不同)。

那么,我这次下载安装,理论上可以给黑产带来的利益是:

50+6*5+2*3=86元。

即使购买流量的冤大头公司会扣量、打折,最后结款结回来3折,那么是86*0.3=25.8元(扣量很少这么狠,打七折已经很多公司在闹了)

是不是很赚钱?

当然很赚钱。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新闻:

至于为什么自己的网站会有恶意代码,会有他的数字签名呢?他没说……我也不敢问,猜也猜得出来,无非就是钱、钱、钱。

这阵子黑奇士在采访流量欺诈的种种手法,各位专家给我介绍的手法真是琳琅满目,叹为观止。

但他们都是从技术手段去说,什么设备伪装、代码混淆、病毒远控点击。但我想说的是,这些手段变出来的流量,总归是要卖钱的对吗?

这些流量都卖给了谁?

从我本次经历来看,购买这批灰色流量的公司就包括了百度、腾讯、360

中国一流的互联网公司,除了阿里,基本齐了。

是他们的反作弊能力不够?不会的。

中国最大、全世界市值排行前十的科技公司搞不定这个事?

还是重视不够。

对于购买这些灰色流量的公司来说,怎么也是真实流量,你用什么技术方法,大数据、用户画像、用户行为智能分析,等等等,怎么都分辨不出来我是假用户。

即使有人提疑问,也是相互甩锅的问题:市场部广告创意不对,产品团队的激活策略不好,产品上哪个按钮放的不合适。

做产品、运营的同学,相信都遇到过这口锅。为了不担责任,他们拼命把责任推卸到别人头上。

就是不肯老实承认一句:这些用户都是被骗进来、绑进来、强奸进来的。你们随后做的那些分析,都没卵蛋用。

在那些公司眼里,我、还有看这篇文章的你,都是“流量”,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你的喜怒哀乐,你的离合悲欢跟他们没关系。

你的愤怒,你的委屈,变成了他们的6个月年终奖。

钱到手,管他娘的洪水滔天?反正robin、pony、周鸿祎自己不用电脑,他们不会遇到这些糟心事。

昨天有个姐们看我公号,说,你这样把所有公司都骂了,公号能有收入吗?

我也想有收入,但人还是应该有一点底线。

更何况,我为那些公司做技术的同行们不耻。

你在这边辛辛苦苦改进体验,那边几个傻#的傻%决策(不是傻%,人家聪明的很,这样能挣更多钱),就能让几十号人、几百号人的辛苦毁于一旦。

你猜,我再看到QQ浏览器是什么感想,是想表达一下感激之情,还是想把他们买量的人弄过来掐死?

瑞星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杀毒免费之后的撕破脸皮、一脸狰狞的买量,应该负上很大责任。

员工自己不觉得,等你走出去一聊,别人都在说,瑞星真流氓,装了卸不掉。

当互联网成为黑暗丛林,当羔羊都被恶狼吃掉,狼也会饿死呀。

南方黑芝麻陷迷糊:净利降近9成1年内两上安全黑榜

南方黑芝麻陷迷糊:净利降近9成1年内两上安全黑榜

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北京)

(原标题:品牌老化利润骤降南方黑芝麻陷“迷糊”)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南方黑芝麻净利润降近九成,一年内两上食品安全黑榜,发展富硒食品的战略不被看好

“中国黑芝麻产业第一股”的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个春节恐怕过得并不那么“舒心”。2017年1月25日,临近春节的日子,上市公司黑芝麻发布2016年业绩预告显示,2016年公司净利润降为1500万-2000万元,同比下滑近九成。

伴随利润的断崖式下滑,南方黑芝麻的食品安全问题、品牌老化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问题也再次浮出水面,“迷糊”困顿的状态受到业界质疑,其欲发展富硒食品的战略也不被看好。

新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南方黑芝麻公司宣传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时,黑芝麻公司方面还未作出回应。

公司业绩净利暴跌近九成

1月25日,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6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16年全年,黑芝麻净利润为1500万-200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下降89.94%-86.59%。

黑芝麻公司方面解释称,2015年四季度黑芝麻与浙江卫视合作,冠名了浙江卫视的《西游奇遇记》栏目,同步配套特别定制了2亿多元的《西游奇遇记》纪念版系列产品,并于2015年底-2016年一季度发往市场销售。由于《西游奇遇记》节目的收视率未达预期,消费者对相关产品认知度低,致使该特别定制的《西游奇遇记》纪念版产品动销差,至2016年9月底市场仍有较大库存。

为此,黑芝麻在2016年四季度对临期的该系列纪念版产品进行消化处理,导致2016年四季度其他产品的销售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由此减少了公司的毛利额,加上2016年度处理上述《西游奇遇记》纪念版产品而导致的市场费用增加和产品退货损失,造成公司报告期的净利润减少约1亿元。

另外,黑芝麻还称,2016年黑芝麻还通过并购方式进入硒食品行业,年内大幅增加硒大米的原料收储及销售业务,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明显增加,全年新增银行贷款利息约3000万元,由此也导致了公司的净利润相应减少。

不过,这些解释并不能阻止外界的质疑。分析认为,这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公司品牌营销和经营的问题。

质量危机一年两次上黑榜

业内认为,南方黑芝麻的产品屡次被曝出质量问题,也对其业绩造成了负面影响。公开信息显示,仅2016年内,南方黑芝麻糊即两次被食药监部门通报抽检不合格。

2016年9月29日,江西省食药监局发布《2016年第28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抽检3类食品共124批次,其中不合格6批次,3批次南方黑芝麻糊在列,不合格原因为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

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感染,食品中的大肠杆菌超标会引起肠胃不适,伴有腹痛、恶心等症状。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也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而早在2016年初,黑芝麻的5批次产品就因大肠杆菌群超标,登上北京市食药监局质量黑榜。黑芝麻曾在致歉函中明确表示:“当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均是合格产品”、“针对本次事件,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和检讨,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在每一个环节上把好质量关。”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曾在市场上颇有品牌口碑的老牌企业,仍接连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专家分析认为,屡次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体现了企业内部质量管控体系出现了漏洞。而食品安全问题也使得南方黑芝麻的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影响,消费者品牌信任度大打折扣。

经营策略品牌老化拓展不理想

近30年,黑芝麻一直深耕糊类市场。糊类产品在南方黑芝麻往年的财务报表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公司的绝对“顶梁柱”。然而,近几年,随着糊类产品销量的下滑,黑芝麻的业绩也受到影响。“糊类食品的消费者年龄偏大,更多的还是中老年人食用。”朱丹蓬认为,如何抓住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打开年轻消费市场,是摆在南方黑芝麻面前的关键问题。

为了应对品牌老化、市场收缩的问题,南方黑芝麻也试图通过开拓饮料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近两年,黑芝麻推出植物蛋白饮料新产品“黑黑乳”,并开启大规模营销,然而其市场表现却并不理想。

朱丹蓬认为,“黑黑乳”推广失败的原因在于,该类饮品的销售渠道侧重在批发流通领域、小店等,但黑芝麻本身的强势渠道却是在KA大卖场,在批发流通渠道的短板使得“黑黑乳”很难做起来。

此外,南方黑芝麻方面称,未来将侧重大力推进黑营养、硒食品发展战略。通过资源的整合、经营框架的搭建和市场开发,将富硒产品打造成又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不过,这一战略方向仍不被业界看好。“目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尚不规范,在他们的硒食品并未拿到保健品批号,没有足够的权威认证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对所谓的‘富硒’食品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信任和认同。”朱丹蓬认为,南方黑芝麻发力富硒食品,是“用力的方向不对”,其应该聚焦自身的长项,即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同的黑芝麻“药食同源”的保健作用,深入挖掘其品牌价值,针对年轻消费者的诉求,挖掘出新的卖点。“连其最强势、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产品黑芝麻糊屡屡曝出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度都已深受打击,更何况是新开发的产品,更难赢得消费者。”

■分析

要想蜕变需聚焦优势创新

对于南方黑芝麻的发展前景,业内分析指出,企业内部团队老化,经营理念陈旧,运营体系水平、质量内控体系存在不足,“产、供、销三方面都有问题,再加之屡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使得企业自身内外交困”。

不过作为拥有多年品牌影响力的糊类食品生产企业,南方黑芝麻仍有机会在未来两年实现蜕变重生,但前提是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聚焦自身的优势,进行品牌年轻化,即如何对接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并进行产品创新,渠道补强,并焕发团队的活力等。

本文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作者:王叔坤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智慧生态·互联共荣”荣事达荣电集团渠道2017营销峰会隆重召开下一篇:ZARA等快时尚巨头频繁关店跑马圈地后疲态显现TAG:南方黑芝麻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http:///

相关文章

  • 顶级文案中创造和用户共鸣的四个方法南方黑芝麻跨界迷路:冠名产品滞销 物流园区亏损

    顶级文案中创造和用户共鸣的四个方法南方黑芝麻跨界迷路:冠名产品滞销 物流园区亏损 最近两年南方黑芝麻为了冲破业绩瓶颈期,做出了很多努力,一方面从产品革新和食品相关产业寻求增量,另一方面,大胆跨界,哪怕是与主业毫不相干的锂电池业务。,尽管跨界带来的风险颇高,但受主业增长压力,南方黑芝麻已将锂电池业务作为战略性板块,并认缴3亿元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为了拉近与新生代消费者的距离,南方黑芝麻推出了黑黑乳产品,并毫不手软地冠名、赞助多档综艺节目。

    2024-03-21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