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茅侃侃的无悔结局:这一代创业的头脑死于焦虑郭台铭吐槽大学生动手能力差 工信部长:给点时间

2024-03-21 15:51
admin

一周前,王炎在微信上问茅侃侃的近况,他从新闻上知道对方遇到了不少烦心事。茅侃侃没有就着这个话题往下聊,开始跟他扯到了吃吃喝喝,也聊到游戏,“游戏价格真贵,跟抢劫一样。”王炎与茅侃侃认识了7年,他感觉到了对方在有意回避当下遭遇的困境。

没有人发现异常。而等人们反应过来时,他已经离开了,年仅34岁。直到1月24日晚,众多好友开始在他的朋友圈留言悼念。这位曾经名噪一时的创业者,被媒体贴上了诸多的

1

茅侃侃身边的朋友说,在过去的几年,茅侃侃一直生活在焦虑之下。创业的奔波之苦,再中都说过,刚开始朋友们也很害怕,一直劝,但因为他本人特别阳光和幽默。“我根本不认为他真的会自杀。”

平时爱发朋友圈的茅侃侃给世人留下的最后一条内容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这是《前任3》里的一句歌词。他还专门在回复好友的关心时,配上了一张捂脸的表情。很多媒体将这句话用在了标题上,似乎在暗示着茅侃侃创业失败后的一种决绝和坦然。

▲这是茅侃侃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据茅侃侃的一位好友透露,茅侃侃怀念的是他深爱多年的女朋友。去年七月底,在公司陷入寒冬时,茅侃侃选择和女友分手。他用了近乎自我折磨的方式结束恋情——故意惹女友生气,让她和自己分手。“他不想让女生跟着自己受苦,他不止一次在喝醉后,说出女友的名字,尽管分开了,他却无时无刻不在想念。”

“侃侃真的是我这二十多年,遇到的最爷们的人,他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北京男孩,他会自黑,说自己丑,会在和朋友吃完饭,不管多远绕多少路,都一定要让司机挨个把朋友送回家。”

这个朋友说,他根本没有想到侃侃会自杀,平时开点玩笑都没有放下心里,本以为他只是不开心,逗他笑就好了,“并不知道他真的是病了。”

2

茅侃侃的去世,也让背后的资本方祥源文化置于风口浪尖。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茅侃侃一直在为自己的电竞项目奔波。

2015年9月,茅侃侃与上市公司万家文化成立合资公司万家电竞,并出任CEO。但电竞业务的发展一直不理想。尽管从2016年11月以来,茅侃侃的团队就没有再用过祥源文化方面的资金,但烧钱的游戏业务并没有外界想得那样美好:他们出品了不少项目,但万家电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数字接近2000万。

赵薇夫妇被证监会处罚之后,万家文化的控股股东2017年8月易主,接盘者是祥源集团,新的资本方态度很明确:持续亏损的游戏电竞业务不符合祥源文化的发展战略,“不利于上市公司年度利润目标的实现”。并且希望万家电竞能在10月中旬剥离出去。

祥源文化表示愿意拿出100万的资金解决员工安置问题,但这只是杯水车薪。10月31日,60位万家电竞的员工,到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万家电竞人去楼空的办公室。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10月中旬,茅侃侃开始做破产清算,也是在这个期间,公司因为房租和电费问题,导致无法办公。

茅侃侃曾表示,至少在两三个季度左右时间才能完成新游戏上线。但资本等不及了,万家电竞在2016年给母公司带了超过1000万的亏损。

他试图照顾所有人的情绪。他知道撕逼是双输,没有人会愿意和他合作。但在双方沟通了两个月,茅侃侃发现,虽然对方态度诚恳却没有任何实际落地的可能。“讲真,我没有看到任何实际意义上的配合,但我看到的只有让我多替上市公司考虑一下。”茅侃侃在朋友圈公开回应。

9月底,他把房和车抵押了,去借了一笔钱,优先保障员工的五险一金和房租。但上市公司出于审计的考虑,又让他把钱原路退回。

他照做了,这是他的救命钱。

茅侃侃在朋友圈中说: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没有再使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了,而且当时提出的方案是希望通过阶段性的融资,一方面让产品在改进的过程中团队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降低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减轻上市公司的压力。

“上市公司换大股东后,战略方向出现变化,游戏太烧钱,上市公司怎么补啊。”茅侃侃的一位合作伙伴感慨。

“他不止一次和我说过,他真的很爱做游戏,他的游戏马上就要做出来了,现在资金链断裂。他的人生就在这一刻。差一点就翻盘了。”茅侃侃一位多年的好友说。最终,他没有等来翻盘,而更多的糟糕情况需要他去面对。

茅侃侃晒出过他与祥源文化董事长的邮件往来,可以清楚地看到,夹杂着妥协、不甘和无奈。这种矛盾将他推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逐利的资本看到了继续投资的风险,果断缩手了,而置身其中的茅侃侃一直希望能够把产品上线。

经历了不断博弈和妥协,他发现,依然无能为力。

3

茅侃侃出生在北京部队大院,6岁时,他就从下海的父亲那里得到了一台进口的Apple,12岁玩转各种软件的安装和拆卸,15岁成为瀛海威时空最年轻的BBS版主。瀛海威是中国最早的商业网站。

他没有走传统的成长路线,念完初中就辍学了。望子成龙的父母并不甘心,满怀期待地把他送到四川绵阳科技城的一所重点高中继续上学。让母亲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不到一年,这位少年时十分乖巧的儿子以想工作为理由再次提出退学。

▲茅侃侃早年曾著书《像恋爱一样去工作》,俞敏洪曾为其撰写腰封。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转而去学了当时时髦的计算机技术。他很有天赋,在两个月时间,拿下了微软MCp(微软认证专家)、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DBA(微软认证数据库管理员)三项认证,当年在全亚洲18岁拿下三项认证的只有两人。

接下来三年里,足足换了有一打工作。从小网站、游戏公司、电视台、一直换到政府事业单位;从研发、策划、市场、宣传一直做到节目制作。还自己开了家公司,给人家外包研发项目。

他的第一次成名来自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报道,集结了一批生于80年代的创业者,虽然对茅侃侃的报道只有一千多字,但让他从此生活在聚光灯下。

80后创业者开始受到媒体的追捧,也得到了央视的关注。当时《对话》栏目的制片人罗振宇为了录制节目,找来一批80后创业者,其中包括23岁成为CEO的茅侃侃,以及戴志康、高燃、李想等四人,他们后来也被称为“京城IT四少”。媒体的这种毛病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当老的一批明星创业者销声匿迹之后,新的一批年轻创业者再次被捧起。

▲曾经的“京城IT四少”。图片来源于网络

央视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节目刚播出半小时,茅侃侃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一个小时200多条祝贺短信塞满了手机。

然而,与之前巨大的荣光不对称的是,茅侃侃在成名之后的经历并不如意。

2006年底,茅侃侃的Majoy产品试营上线。这款真人实景游戏因为定价过高在市场遇冷,而当时真人CS异军突起,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Majoy连年亏损,财务报表惨不忍睹,大量人员离职。

两年后,茅侃侃摔手机而去。“老子不干了你自己玩去吧,你们能耐你们自己搞。”据他自己回忆,抑郁症也是从十年前开始的。获得了大量媒体曝光的茅侃侃,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各种“玩完”的可能,严重失眠的他不得不使用安眠药入睡。

踏上电竞之路是2013年之后的事情。而立之年的茅侃侃加入GTV,担任副总裁。GTV也在2014年的净利润翻了四倍,成为全行业利润最高的一家,但大好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反而成了茅侃侃又一段噩梦的开始。“好好的公司变成了烂壳”。

万家电竞成了他创业路上的最后一个项目。重重压力之下,他最终被压倒了。长久以来,在创业的焦虑和苦闷之中,有不少人被带到抑郁的边缘。即使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佬,任正非、徐小平和张朝阳,也都传出在抑郁症的深夜里徘徊。正如本·霍洛维茨在描述创业维艰时写的那样,“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三十几年来,叛逆是茅侃侃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表现得如此从容和周全。

郭台铭吐槽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工信部长:给点时间

郭台铭吐槽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工信部长:给点时间

来源:观察者网(上海)

(原标题:郭台铭吐槽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工信部长:给点时间)

【观察者网综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于2017年3月18-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

工信部部长苗圩和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等人出席了19日论坛,并作发言。

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

据媒体报道称,在中国制造2025与推进结构性改革单元提问环节,郭台铭向苗圩提问称:“我们最近希望说能够征求到将近两万个大学生下工厂,可现在都是用大数据、云计算来算这些模具。学校的教育跟实际的现场有很大的差距,这些人才如果不下基层政府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鼓励跟奖励?”

对此,苗圩回答说,每年政府都要为近8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想办法,但制造业需要的具有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工人却极缺。教育体制确实需要改革。“我们现在培养的大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知识层面很多,动手能力很少,我们当年读大学时还得去工厂实习呢。过去我们在学校学习前还要到工厂去实习,亲自动手操作,现在很多学校已经没有这个安排了,都是在纸上谈兵”。

苗圩称,必须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培养力度,“中国不需要800万大学毕业生都去做工程师、科学家,更大多数的毕业生是要从事生产工作的”,苗圩称,“郭先生还得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逐渐把短板补起来,如果没有一批掌握高技术实操的工人,中国要想建成制造强国,这也是一句空话而已”。

苗圩还说,“中国制造2025”有11个配套性文件,其中有一个文件就是制造业人才发展指南。

工信部部长苗圩

此外,据证券时报称,苗圩还在其发言环节就中国制造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在谈到创新问题时,苗圩表示,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目前还存在执行不到位问题。支撑企业开发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还不够,能力还不够强。欢迎更多国家、企业、机构参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分享发展机遇。

在谈到制造业发展问题时,苗圩称,社会有大量的资本找不到投资的方向,制造业又需要大量的投资,特别是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投资又找不来钱,所以社会资本避实就虚的现象必须得改变。

而且,我们银行资本很多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而只在体外循环,以钱生钱,这种运行模式是很危险的,这就是泡沫,如果不改变这种现象,尽管短期内银行的效益会非常好,但是积累起来这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

目前,市场中甚至还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连一些制造业企业赚了钱都想着去资本市场获利,而不是投入到制造业中。政府将致力于鼓励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制造业收入是很低的,我们鼓励企业向两端发展,向研发领域、服务业发展,增加企业收入。”

在谈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时,苗圩说,ARJ21-700新型涡扇支线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C919大型客机完成大部分地面试验即将首飞;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全球首颢量子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完成世界首次420km/h交汇试验。

要充分的依托企业来联合高校和研究院所,加快推进新材料、机器人等创新中心的建设,指导和推动省级的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的应用示范,破解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不足这方面的难题。

政府将继续实施核高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飞机、两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重点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的重大工程,加快论证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重大工程,加快车联网的推广和应用。

附:郭台铭和苗圩对话实录

郭台铭:

有关“中国制造2025”,中国从制造的大国到制造强国。我们富士康集团在中国超过百万个制造,也是传统产业,但是我们也在做科技产品的制造。我们最近发现了一个问题,产业升级最主要是人的升级,最近国务院出台了人才下乡、下工厂,叫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对,我们最近希望说能够征求到将近两万个大学生下工厂,结果我们发觉了一个现象,大家下到生产线去工作、动手动头脑,对我们来讲,需要对他们的观念进行改造,因为学校的教育跟实际的现场有很大的差距。其实最近我们在做模具,我们有6万个模具的基础工人,可现在都是用大数据、云计算来算这些模具。我想这些人才如果不下基层政府有没有什么政策可以鼓励跟奖励?

苗圩:

郭先生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有11个配套性的文件,其中有一个文件就是制造业人才发展指南。确实,现在我们遇到一个情况,每年政府要对接近800万大学毕业生花很多的精力,为他们的就业想办法。但是同时我们制造业里面,特别是具有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工人,这个队伍市场极缺。这就反映了我们教育体制要改革,我们现在需要大部分的人才还是适用型的人才,更多的能够到工厂去、到车间去,能够直接从事生产线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但是遗憾,我们培养出的很多大学生不具有这方面能力,知识方面很多,动手能力很差。连过去我们在学校30多年前还要到工厂去实习,需要亲自的来动手操作,现在很多的学校里面已经没有这个安排了,都是在纸上谈兵,都是没有接触到工厂的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在教育体制上一定要进行改变,要加大职业教育的培养力度,中国不需要800万都去做工程师、科学家,去研究。但是中国800万更大多数的毕业生是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也有一个专门的规划,但是调整起来需要有一个过程。我想郭先生还得给一点时间,我们逐渐的把这方面的短板补起来,如果没有一批高技术的工人掌握了高技术实操的工人,中国要想建成制造强国,这也是一句空话而已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网约车充值万元户变“僵尸”易到难退款被监管点名下一篇:互联网科技公司员工的中年危机:过了40岁该去哪里?TAG:郭台铭大学生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公司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

  • 一个80后创业精英的故事(茅侃侃是谁)

    一个80后创业精英的故事(茅侃侃是谁) 近十年沉淀,他终于找到了与这个世界达成和解的方式。,他们4人均出生在80年代,20岁出头便有了自己的公司且事业蒸蒸日上。,6岁时就从下海的父亲那里得到了一台Apple进口货,从此对计算机爱不释手。

    2024-03-21 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