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万达云解散了,与 IBM 的合作泡汤了;目前大裁员中18年时间,他将只有1名员工公司做到年入33亿

2024-03-21 15:52
admin

昨天后台接到爆料,万达云员工收到公司通知:销售、市场、解决方案等部门解散。目前万达云员工在200人左右。

HR口头通知,其中上海销售总监已经签署协议,开始的时候要求员工自己写离职申请,算自己离职,没有任何赔偿。经过沟通后,工资发放至本周五,赔偿半个月的工资。

据称上海部分员工已经签署离职协议。云头条联系了多位万达云高管,有的已离职,有的拒绝评论。

问询解散理由时,回答如下:

3月19日,万达与IBM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原计划是帮IBMCloud落地中国,然后和IBM共同负责销售,半个月前万达网络科技集团的CEO去美国和IBM协商具体合作内容,估计是谈崩了,才有今日的大裁员。

当时的主要内容是: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与IBM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万达网络科技集团进入公有云业务领域,为企业提供IBM的云服务。通过合作,客户可以通过万达获得IBM云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及IBMWatson人工智能系统、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IBM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罗睿兰当时出席了签约仪式。详情点击《万达获得IBM在中国云服务运营权,将推Watson人工智能》

其他补充资料:

在12月19日,网络媒体报道与万达云同属万达网络科技集团的飞凡电商平台裁员70%,万达回应称,此举系正常员工优化调整,70%的数字无从核实。

据了解,整个万达网络科技集团目前任职员工在6000人左右,会裁员至800人。

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旗下包括飞凡信息公司、快钱支付公司、网络信贷公司、征信公司、云公司、海鼎信息公司、迈外迪公司、ETCp公司等。(来自其官网)

经查询,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官网:www.wanda-tech.cn未在国内备案,使用的香港阿里云

万达云实际人力关系和经营主体公司为:新飞凡(上海)云计算服务有限公司

注册信息如下:

股东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经工商查询,未查询到注册为万达网络科技集团的公司名称,但是有一家同样以曲德君为法人的,2013年在石景山区注册的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个人认为这既是对外宣传的万达网络科技集团。股东同样为上海万达网络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另外提醒大家一下,国内有一家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海公司,1995年成立,同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与大家比较熟悉王健林旗下的万达没有任何关联。

18年时间,他将只有1名员工公司做到年入33亿

他曾一无所有,用18年时间,

将一家只有1名员工的公司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剃须刀企业,现在身家220亿!

微信公众号:快刀三侠一刀队长

这是一个关于剃须刀的故事。但是,李丐腾给我们远比剃须刀更锋利,更深刻,也更鼓舞的创业思维。当我们面对70年代生的李丐腾时,心头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震撼,这种感觉就如雪莱在诗里所写的:像一片烈焰的轻云,掠过蔚蓝色的天心。

飞科有太多不可思议。

2016年4月18日,飞科电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一年后,飞科电器日前交出了第一份年度报告。据报告显示,2016年度飞科电器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20.89%,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22.23%。

成功之路,不缺乏鲜花,更是布满荆棘。1999年,摆过地摊、修过摩托车、当过焊工的李丐腾创办飞科电器,公司除了他只有1名员工。18年时间,他坚持用最好的材料、最新的设计、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卖最高的价钱,飞科便一飞冲天,几乎成为中国剃须刀的代名词。与此同时,曾经一无所有的李丐腾转眼成了身家220亿的老板。

不走寻常路

李丐腾出生在浙江温州楠溪江深处一个叫李大屋的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困,考上了大学的他却付不起上学的钱。1992年,高中毕业后,母亲为他拼凑了七八十元钱,让他出去自谋生路。在随后的几年内,李丐腾打过油,卖过牛,当过仓库管理员,修过摩托车,过着白天打工晚上摆地摊的生活。

到了1998年,已经27岁的李丐腾在温州一家百货公司的专柜里看到一款飞利浦的“双头旋转式剃须刀”,两千多元的价格让他目瞪口呆。李丐腾忽然意识到这里蕴藏着巨大商机。

“当时温州的剃须刀产量已经占全国一半左右,但是国产剃须刀质量差、档次低,被戏称为“拔毛机”,中高端市场几乎是被国外大品牌所垄断。”李丐腾下定决心:用国内最好的材料、最新的设计、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卖最高的价钱,走同行不想也不敢走的路。

找到切入点后,1999年,李丐腾托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刻了一副剃须刀模具,并创办了自己的剃须刀公司,公司取名“飞科”,有以科学的方式腾飞之意。不久,中国第一只双头电动剃须刀正式面世。三头旋转式剃须刀也随之研发成功,并批量生产。

饥饿销售法

1999年初,李丐腾带着自己工厂生产的“飞科”牌剃须刀来到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他的第一把电动剃须刀定价是37元,而当时市场销售的电动剃须刀的价格一般只有7元。经销商一张张冰冷的脸让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来了一次透心凉。

李丐腾跑遍了义乌所有大大小小的经销商,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拒绝。有的经销商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温州产品我做了好多年、名气比你大的厂家,价格比你便宜得多。你这么贵的东西谁敢卖。”

李丐腾把自己关在小旅馆里,感慨万千,关起门来翻来覆去地想了两天。当他再次出现在这些经销商面前时,显得信心十足:“我的价格高那是因为我用的是国产最好的配件,做的是中国最好的剃须刀,价格当然要比别人高。”

几个经销商着实被他的话惊住了。李丐腾更是豪气万丈地表示:卖不出不用付钱。几个经销商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李丐腾要了几把剃须刀。

其实,李丐腾心里很清楚,国产双转头剃须刀就独他一家,而且价格不足飞利浦的四分之一,对比之下,自然会有很多人选择飞科的剃须刀。

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就有经销商亲自打电话来向李丐腾订货。

经销商有了积极性,但应该怎么继续把这个市场做大呢?聪明的李丐腾想了一个很简单却很有效的办法。

有一次,某经销商要订购1000个双转头剃须刀,李丐腾故意说暂时缺货只能先提供300台,这下经销商急了,马上要求李丐腾加班给自己再生产2000个。放下电话,李丐腾开怀大笑。李丐腾以饥饿销售法制造了市场火爆的场面,并以此迅速打开了在经销商中的知名度。就这样,越来越多的经销商亲自来向他定货,一时间顾客络绎不绝,李丐腾的收入也是直线上升。

2001年12月,李丐腾就凭借剃须刀给他带来的丰厚盈利,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奔驰车。

快鱼吃慢鱼

2001年是飞科公司创办的第三年,按常理是企业原始资金积累的时候。然而,李丐腾却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又一次做出了惊人之举,投巨资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做广告。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此时的李丐腾清楚地看到,中高端市场已经向他洞开,如果此时不抓住机会,打下自己的江山,一旦与国外品牌过早进入消耗战,胜败将难以逆料。李丐腾说,做生意就像打仗,过去战场上通行的法则是“大鱼吃小鱼”,现在则被作战要素动态聚合的“快鱼吃慢鱼”取代。企业之间的较量也是如此,刚刚起步的飞科,只有“以快打慢”,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并在强势的进取中,实现产品、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要素的整合和改进。

飞科上央视开创了中国剃须刀行业的先河。从此,“强劲动力,飞越科技新境界”成为孺妇皆知的广告词。

2002年,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拓展中国中高端剃须刀市场,抗衡国际品牌,飞科集团又一次率行业之先,第一家斥巨资在全国各城市的大型卖场、超市做终端形象,淡出批发市场,并第一次在全国建立省区办事处与售后服务网点。

历经几年的努力,目前飞科公司在全国已经拥有超过10000多家终端卖场和300多家地级市场管理网店及4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飞科”剃须刀已经成为国内市场覆盖率最高、形象终端卖场最好的品牌。销售和售后服务不断的完善,使“飞科”成为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第一品牌。

之后,飞科连续在央视投放了7年广告,广告金额高达数亿元之巨,这样强势的造牌运动,在中国产业界也堪称“罕见”。现在人们一提起剃须刀,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飞科”品牌,而说起“飞科”品牌,人们也自然想到中国的剃须刀。“飞科”已经成为了中国剃须刀的“代名词”。

强势的品牌运作,使“飞科”在国内消费者心中声名鹊起,并先后荣获首批“中国剃须刀十大知名品牌”、“中国五金名品”、中国剃须刀行业首枚“中国驰名商标”以及中国电动剃须刀行业标志性品牌。几年来,产品销量急剧上升,飞科的发展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

拆掉企业“围墙”

知品度、美誉度的上升,令飞科剃须刀一直供不应求。2003年初,每天都有无数的客户打电话、发传真甚至直接到厂里等着要货。此时工厂的生产能力已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有的老客户打电话求李总发货,由于实在无货可求,李丐腾只好关机了事。

不及时成功就是失败。抱定“兵贵神速”的李丐腾想到了找工厂帮着做贴牌生产,并且看上了两个年产值几千万的剃须刀厂。

面对亲自登门的李丐腾,对方一口回绝:“我们合作以后,你模具和生产能力供上去了,那时候再抛开我们,我们没了市场,又失去了你们的订单,这工厂就算废了。”

为了消除工厂的顾虑,李丐腾亲自把代表自己公司核心技术的产品模具和60%的订单交给他们生产,并保证给他们10%的利润。到目前,飞科集团先后在上海、宁波、厦门、温州等地设立了8家OEM工厂,签约了五六百家配件供应商。产能短缺问题迅速得以解决。

近两年来,国内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许多小企业开始感觉到生存艰难,但是成为飞科OEM工厂的两家温州剃须刀企业,却在过去的四年中,企业规模和产值翻了两番多,而且企业利润也一般企业高出许多。

学会与人共享财富是老板最艺术的工作。李丐腾说,在飞科企业里,从普通员工到高级管理人员,不是参与“提成”就是参与“分红”,我把合作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都看成是老板。大家共同创业,共同分享,这样的企业才能整合资源。

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使飞科集团最终成为市场的赢家。

国货大战洋品牌

央视广告为飞科招徕了生意,也招徕了麻烦。

2004年5月,十几个人来势汹汹,扬言要封掉飞科。原来,“飞利浦”中国公司的代表,向温州知识产权局状告飞科,并请其来帮着拍照、打假、封厂。面对这样的情形,李丐腾镇定应对:“这是我的公司,你不能拍照和摄像,你侵犯我的商业机密,我可以告你。”

“飞利浦”一纸诉状把“飞科”告上了法庭,理由就是飞科所生产的双头剃须刀侵犯了“飞利浦”的专利。

此时,连“飞科”的经销商们都认为这场官司李丐腾输定了。

但是,李丐腾解释,“其实我这个跟‘飞利浦’的完全不一样,他是两个头我也是两个头,就像汽车有四个轮子一样,汽车不可能做得像牛一样,或像发电机一样,那是不能开的。所以不能说我侵权。”按专利法,产品外观专利保护的是产品形状、图案和颜色,跟产品的结构和用途无关。

李丐腾马上为自己的一款“飞利浦”没有的剃须刀型号申请了专利。其后,李丐腾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请求宣布“飞利浦”的外观设计无效,“因为它跟以前的剃须刀雷同。”

国家知识产权局最后宣布,“飞利浦”和“飞科”的专利都是有效的。2005年11月,北京高院做出终审判决,宣告“飞利浦”起诉“飞科”侵犯专利无效。“飞科”赢了这一场战役。

这场一年多的官司,不仅没有遏制住飞科,反而让飞科的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不能不说是李丐腾的意外收获。

“以前我们被飞利浦以侵犯专利诉讼,现在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法律部来处理侵害飞科专利的官司,每年要打10来起官司。”李丐腾的角色则已由“被告”变成了“原告”。

打造最有价值的“百年品牌”

伴随市场需求的增加,高速发展与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显而易出。

现在的企业要学会整合资源。像在温州这样人多地少的地方,征地的难度很大,所有产能都靠自己来投资更不现实。李丐腾说,飞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运营”和“技术研发”,有了这两个要素,其它的可以通过虚拟经营和资源整合来实现。

2005年8月,飞科公司开始从单一的剃须刀产品向个人护理小家电发展,推出了电熨斗、电吹风等小家电产品。

在企业用地等方面受到制约的情况下,为使规模扩张不受影响,飞科集团公司再次率行业之先,做出了这样一次尝试:将公司计划生产的电熨斗和电吹风等小家电产品向全国进行招标,做外包贴牌生产。不料,国内许多小家电生产企业都来参与了竞标。最后,宁波的一家知名企业夺走了飞科集团单子。

据了解,宁波的这家小家电生产企业是国内的知名品牌,年销售额达10多亿元。该企业的负责人说,这么大的企业之所以愿意做贴牌加工,正式因为看中了“飞科”的响亮品牌和良好的企业经营模式。

这次尝试的成功,为飞科集团今后如何快速做大做强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2008年,飞科公司又直接收购了5家同行企业,组建了无区域集团公司,并与多家国内知名加工企业进行合作。飞科集团正式跨入了以技术研发和品牌运营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管理企业。

李丐腾说,随着企业越来越大,就越需要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飞科集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打造百年基业的企业管理模式。那就是,集团总部将以产品研发和品牌运营为核心,产品将通过集团下属子公司或OEM企业来生产。这样飞科集团以后总部的机构设计将非常精简干练,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

李丐腾认为,这样的企业未来发展才会非常的健康,而企业发展健康是百年基业的基础条件。未来再通过一定时间的技术研发、品牌运营和不断的努力,飞科品牌也完全可以像耐克、可口可乐等洋品牌那样,以品牌输出去赚外国人的钱。创造一个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最具价值的“百年品牌”。

写在后面

这是一个关于剃须刀的故事。

但是,李丐腾给我们远比剃须刀更锋利,更深刻,也更鼓舞的创业思维。

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似乎只能望着马云、马化腾的背影望洋兴叹,望着雷军、贾跃亭们的高深莫测而更加迷惘。

创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创富传奇正在成为天方夜谭式的传说。

机会对李丐腾而言并不公平。但是,李丐腾以过人的商业嗅觉,在一个我们已经熟视无睹的传统小家电上,以一己之力打开了事业的天空。而且,在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高举高打,趁势出击,迅速登上了中国剃须刀的品牌巅峰,体现出了良好的机辩能力和战略意识。更为可贵的是,李丐腾懂得与人分享财富,通过广泛的OEM,以虚拟经营突破了自身资源的严重短缺,实现了产业的爆炸式增长。

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李丐腾的成功如此传奇,又如此的真实。当我们面对70年代生的李丐腾时,心头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震撼,这种感觉就如雪莱在诗里所写的:像一片烈焰的轻云,掠过蔚蓝色的天心。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新零售崛起京东、阿里纷纷加码线下零售体系布局下一篇:达康书记出新作?但这次却不愁GDp了TAG:飞科电器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方案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