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投78亿战投万达电影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
实际上,从2017年出售文旅和酒店资产到对万达商业的主营业务进行改革,再到如今为万达电影引入新股东,一位接近万达集团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还有万达集团转型的迫切需求。正如王健林在年会上所说,万达集团2018年还要持续转型,首当其冲就是加快轻资产的步伐。
(原标题:阿里、文投78亿战投万达电影)
业绩抢眼的万达电影,如今又迎来两位重量级合伙人。2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巴巴”)、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投控股”)与万达集团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阿里与文投合计出资77.94亿元收购万达集团持有的万达电影12.77%股份。随着大量资本涌入电影行业,为应对国内电影市场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手握优质终端的万达电影在近两年不断加快着整合、转型的步伐。而此次阿里巴巴、文投控股的入局,又将对万达电影接下来的市场版图产生怎样的影响?
大佬进场
自去年7月停牌以来,万达电影的一举一动备受外界关注。2月5日,万达电影发布权益变动提示性公告称,控股股东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投资”)以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公司6000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11%)转让给文投控股出资设立的有限合伙或信托制基金;此外,还以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公司9000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7.66%)转让给杭州臻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希投资”),而臻希投资的关联方为阿里巴巴集团。
公告显示,此次标的股份的转让单价为51.96元/股。其中,万达投资转让给文投控股标的股份转让总价为31.176亿元,转让给臻希投资的标的股份转让总价为46.764亿元,二者合计为77.94亿元。至此,二者分别成为第二、第三大股东。
去年5月,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中文名称“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由“万达院线”改为“万达电影”,证券代码不变。一次简单的更名,足以显现出万达集团在电影上的布局,绝不可能止步于院线。
从资本层面上看,在海外市场动作频频的万达集团,近两年开始联手博纳影业的知名电影公司,不断加码在国内影视上游的布局,也被业内视为战略布局开始转向国内的信号。
而对于此次合作,万达电影方面表示,文投控股的控股股东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投融资平台,双方将在院线加盟、电影映前广告、影片投资、影院设备管理运维等业务方面开展全面合作。阿里巴巴在文娱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万达电影拥有布局广泛的影院网络及丰富的影院运营经验,双方将在电影发行、影片投资、在线票务平台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资源整合
从表面上观察万达电影对此次战略投资的描述,相较近78亿元战略投资,万达电影更为看重与阿里巴巴及文投控股进行资源整合、业务协同。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实此次战略投资反射出了现阶段万达电影的实际发展情况。
今年1月,万达电影发布2017年度经营简报,多个业绩数字均继续保持增长。但纵观万达电影近四年的经营数据可以发现,万达电影的营业收入、实现票房、观众人次的增长速度均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营业收入从2015年同比增长49.85%,变为2017年同比增长18%,实现票房和观众人次的增长率也分别从49.6%和48.9%变为15.7%和16%。
在万达电影增长率下降的同时,其他院线也在奋力提升自身业务。据“一起拍电影”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包括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中影南方新干线在内的多家院线票房增长率均超过万达电影,有的甚至是万达电影的两倍,这意味着万达院线的领先优势正逐渐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电影现已将业务目标从院线辐射到更大领域,即电影、电视剧的投资、制作和发行,网络游戏的发行和运营等,且万达电影目前还在筹划收购万达影视的资产重组事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从院线终端起家试图进入上游领域的万达电影,难免会面对不少挑战。
新元文智创始人刘德良表示,“两家战略投资公司均在影视出品发行等上游环节积累了一定市场影响力,同时也投资收购了一些影视公司,再加上阿里巴巴旗下还有淘票票及衍生品等业务,文投控股也有耀莱影城等影院业务,通过战略合作在资源层面进行业务协同,能够进一步强化万达电影在院线终端、出品发行等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帮助万达电影拓展业务规模”。
提速转型
万达电影股份出让,引入投资人,这不免让人想到一周之前引发市场关注的万达商业引入重磅级战略投资人事件。1月29日晚间,万达集团对外公布腾讯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万达屡次遭遇风波,负债成为压力之源。在年会上,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坦言,今年万达集团还将继续降低企业负债,且采用一切资本手段,这里包括出售非核心资产、保持控制权前提下的股权交易、合作管理别人的资产等。
如今,万达集团出售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这与王健林提到的“保持控制权前提下的股权交易”这一项完全符合。因此,为了达到“两到三年时间,将企业负债降到绝对安全水平”的目标,为万达电影引入投资人的分析也随之浮出水面。不过,对于该说法,万达集团官方网站的解释是:“转让万达电影股份主要是为万达电影引进具有战略价值的股东,并非单纯回笼资金,相信两家战略投资者与万达电影之间的互补效应会对万达电影长期利好。”
实际上,从2017年出售文旅和酒店资产到对万达商业的主营业务进行改革,再到如今为万达电影引入新股东,一位接近万达集团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还有万达集团转型的迫切需求。正如王健林在年会上所说,万达集团2018年还要持续转型,首当其冲就是加快轻资产的步伐,其中就提到“万达电影、宝贝王、文化旅游这些轻资产公司也要加快发展速度”。这里需要着重提出的是,在谈及为万达电影引入文投控股时,万达集团官方信息显示,“文投集团利用丰富的土地和旅游资源与万达集团开展文化旅游合作”,这一表述的背后,也是万达在文旅业务板块输出品牌和管理的轻资产图谋。
其次,就是要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王健林最先提到的就是影视产业。他指出,继续保持高增长,补上内容短板,实现影视的企业中长期目标。根据万达集团的计划,2018年文化集团的收入目标是733亿元,其中影视集团收入目标581亿元,相较2017年的532亿元,同比增长目标为9%。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作者:记者卢扬阿茹汗郑蕊/文张彬/制表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无人货架创始人:我低估人性的贪婪,高估了白领的素质下一篇:没有了TAG:阿里万达电影空降兵几占半边天百度阿里腾讯都在“挖”谁
“空降兵”几占半边天BAT都在“挖”谁?
第一财经日报刘琼梁佳
核心提示:在硝烟四起的互联网江湖中,梳理互联网三大巨头企业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高管们的来源会发现,除了创始团队与公司内部培养的人才,引入的高管人才也占据相当比例,特别是在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正在为它的新版图招兵买马,试图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娱乐业分一杯羹。
上月,阿里巴巴收购并控股文化中国(01060.HK),并将其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如同在其他领域的布局一样,阿里巴巴一旦涉足新领域,必然大肆招揽行业内的“大佬”高管,也将引起一大波行业人事“地震”。
而影视业的人事震动已经开始。有报道称,中影集团原高管张强将出任阿里巴巴影业集团CEO,张强曾分管中影股份的策划部门、电视分公司及营销分公司,并且还曾被认为是中影集团董事长的接班候选人之一。
除了在影业集团引入“强将”,今年5月有外媒报道,百事公司前高管吉姆·威尔金森日前加盟阿里巴巴,负责领导后者的国际企业事业部。威尔金森曾经担任百事可乐公司的全球企业沟通执行副总裁,以及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幕僚长、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的资深顾问等职位,评论认为,威尔金森对于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可以起到顾问的作用。
在硝烟四起的互联网江湖中,梳理互联网三大巨头企业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高管们的来源会发现,除了创始团队与公司内部培养的人才,引入的高管人才也占据相当比例,特别是在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为何BAT有如此强大的人才磁场?它们又是如何挑选和招揽高管人才的?
聚吸“高能量”外部人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BAT高管中的“空降兵”,发现来自三部分。
一部分是来自谷歌、微软、NEC、eBay、甲骨文等知名的国际科技公司和华为、中兴、联想等国内科技公司,如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腾讯联席首席技术官熊明华,也曾在微软公司任职9年;全面负责百度研究院的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博士,曾是谷歌开发团队XLab中的一员。
另一部分是来自知名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行、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阿里集团首席财务官武卫加盟前,曾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公司的审计合伙人;腾讯执行董事刘炽平,曾任麦肯锡的管理顾问以及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百度副总裁梁志祥加入百度之前,就职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君合律师事务所。
第三部分是来自通用汽车、摩托罗拉、中国电信等其他知名国内国际大型公司的专业人才,百度人力资源副总裁刘辉就曾任摩托罗拉公司全球人力资源副总裁;阿里巴巴小微金服集团首席财务官井贤栋加盟前,曾任广州百事可乐CFO;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曾担任阳狮中国的执行合伙人。
当然,还有一些不拘一格引入的其他类型的专业人才,如阿里巴巴集团秘书长、首席风险官邵晓锋,曾任杭州市公安局刑事侦察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如今正帮助阿里巴巴加快推进资源的合理与公平配置,和最大限度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
外来人才只是BAT高管人才中的一部分。以阿里巴巴为例,其招股书显示,马云、蔡崇信、陆兆禧、彭蕾等27人组成了阿里合伙人团队。其中,创始人、和公司一同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2004年前进入公司的非创始人管理层)以及从外部引进的专业管理人才大致保持了2∶4∶4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的18名创始人中,有7人进入了阿里合伙人团队,分别是马云、蔡崇信、吴咏铭、彭蕾、戴姗、金建杭和蒋芳;而在2004年前进入公司、由公司自我培养出来的合伙人共有9位,分别是陆兆禧、姜鹏、彭翼捷、童文红、王帅、吴敏芝、张建锋和张宇等人,再加上2005年入职的程立,他在博士阶段就开始在阿里巴巴的实习。
此外,还有11名阿里合伙人是在2004年之后进入公司的,系公司从社会各界引进的高层次管理人员,涉及财务、法务、技术等各个专业领域。名单中包括樊治铭、胡晓明、井贤栋、刘振飞、邵晓锋、TimothyA.Steinert、王坚、武卫、俞思瑛、曾鸣、张勇等。
内部培养人才控局
相比国际公司,BAT这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究竟具有怎样的优势呢?
“一方面,足够强大的BAT可以有充裕资金能够请得动行业的顶尖人才;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的行业特色决定了其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进入全新的领域,企业内没有现成的有经验高管人才可供选择,所以在一些领域会更多地选择外界人才。”人力资源资深专家、肯耐珂萨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彭令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而对于这些高管人才来说,BAT这样的企业也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或许还能冲破此前的职业瓶颈,所以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比如,阿里巴巴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商业生态系统,它通过线上收购,涵盖了互联网上所有主流的商业模式,包括电商、游戏、搜索、社交;在线下,通过对银泰商业、文化中国、华数传媒、恒大足球、21世纪(医药)等公司的入股和收购,进入娱乐、传媒、体育、医疗等领域,这些新领域都需要外部引进人才。
然而,无论是上述全新领域引进的高管人才,还是互联网领域本身引入的外来人才,是否能在企业中很好地生存下去,是企业未来更大的挑战。“如果企业原先的团队包容性不够强,或者是文化理念差异悬殊,引进的人才也有可能水土不服。”胡彭令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虽然相当部分高管来自外部,但内部培养人才还是依然控制着阿里巴巴的主要阵地。2013年年初,阿里调整组织架构,为25个小事业群,是阿里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25个小事业群分别由9位阿里高管统领,包括姜鹏、张勇、张宇、吴咏铭、张建锋、陆兆禧、王坚、叶朋、吴敏芝。其中陆兆禧、姜鹏、张建锋、张宇、吴敏芝都是阿里培养的“内部人”,加上创始人之一的吴咏铭,共占据六大重要岗位。
而阿里现任CEO、马云的继任者陆兆禧也是在阿里内部一步步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陆兆禧历任华南大区最高负责人、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任支付宝总裁、淘宝网CEO兼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直到2013年3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宣布,任命陆兆禧为集团CEO。
“内部培养人才熟悉公司文化、忠诚度高,对企业业务发展历史比较了解,犯错的机会更少,”上海一家软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潘丽达说,“当然,各家公司内部培养人才与外来引进人才的比例各不相同,并没有硬性比例可以照搬,关键要看能否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互联网助力人才快速发展
以往,GE、宝洁等领军企业往往会成为行业的“黄埔军校”,BAT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领军者,是否也面临着培养好的人才流失问题,它们又是如何留住人才的呢?
“行业不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速度,以及竞业规定等游戏规则完全不同,”潘丽达说,“互联网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也需要人才积淀。它保留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给员工长期的期权激励,所以可以看到不少互联网企业的员工加班加点也非常乐意,因为公司的市值越高,个人的收益越大;此外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予员工一个创新平台和提升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
互联网人才成长的特点是,作为新兴行业,它的人才都是快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比如1983年出生的李明远,从BBS版主,到百度实习生,再到事业部总经理,直至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他用了短短不到十年时间。
相比传统行业如GE、宝洁等制造业按部就班、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只要有创新开拓精神,对产品有很好把握,对市场需求有敏锐的嗅觉,就很容易让年轻人在互联网行业快速成长起来。”任仕达(中国)IT行业业务经理张晶晶说,其他传统行业很难想象3年能做到市值超过100亿元,而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就做到了。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日本商业怎能不牛:一生悬命与职人精神!下一篇:中石化传为油品销售业务引资千亿20公司竞投TAG:BAT空降兵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推广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
-
新飞凡拟注销 王健林的“电商梦”终破灭
上海丙晟科技两大股东分别为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和林芝腾讯(来源“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海丙晟科技两大股东分别为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和林芝腾讯(来源“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尽管王健林在万达集团2018年工作总结会议上表示,之前(飞凡)做得不太成功,后来和腾讯合作,成立了丙晟科技,就是在探索把这件事做好。,他提出过一些战术方向,比如帮助商户提升系统、做会员营销与沉淀,数据整合,但没有被很好地执行。,“此番注
2024-03-22 07:45 -
数字认证助力万达集团HR转型,打造高效人事全流程
“人在家中坐,合同线上签”,是今年万达集团内部广为流传的一句话。2020年2月,万达集团“人力资源电子签约平台”上线,员工只需要1部手机,3分钟就可以完成入职全流程。HR再也不用忙于准备纸质材料、打印合同、培训员工、现场签约、扫描归档纸版合同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而员工也不用专门拿出半天时间在现场办理入职流程。引入电子签技术的万达集团,如同一架数字化的高速列车,向着更群,同时,设立专项检查小组,对各
2024-03-22 07:05 -
万达电影携手京东 跨界战略合作版图再扩张
在线下,十一国庆档期间,用户可以在全国近600家万达影城的售票机屏幕上,扫描二维码购买此卡。,作为行业领军者,万达电影始终坚持开放融合,顺应市场趋势,持续推进会员+品牌战略精准实施。,京东PLUS自上线以来一直保持着对会员体系的精耕细作,持续发力、招式不断。
2024-03-21 21:43 -
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腾讯奖励万名员工每人一台华为折叠屏手机;B站升级HDR10真彩画质|Do早报
今年4月底,B站开启4K超高清创作者招募计划,已经吸引科技、生活、舞蹈、影视等众多UP主参与创作。,【苹果Epic发表联合声明:不想陪审团介入反垄断纠纷】据报道,苹果和EpicGames近日告知负责双方之间反垄断纠纷一案的法官说,他们不希望该案件在陪审团前进行审理,以及他们希望法官自己进行裁决。,游戏开发商EpicGames和iPhone制造商苹果公司最近向加州奥克兰的地方法院法官伊冯·罗杰斯(Y
2024-03-21 21:39 -
万达商业IPO不能再拖了,1800亿债务压顶
至此,万达商业将近6年之久的A股IPO排队之旅,告一段落。,因此,万达商业回A股IPO一直都是王健林最操心的事。,其实,早在2014年万达商业便已经登陆了香港市场,甚至成为当年港交所最大IPO,当时IPO的资产包中,包含大量商业、住宅等重资产项目。
2024-03-21 21:08 -
万达接近清空AMC股权,AMC资产负债率近八成
美国最大院线运营商AMC娱乐控股表示,在其2020年创纪录亏损46亿美元后,大连万达集团已放弃了对该公司的控股权。,在实现王健林建立全球电影渠道的“小目标”上,AMC娱乐的确得力。,不过,截至今年6月30日,AMC娱乐总负债仍高达75.6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也将近八成。
2024-03-21 21:01 -
王健林称将和万达高管全部换乘红旗车,万达是不是要造车了
这是自8月20日双方在长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中国一汽与万达集团推动双方战略合作落地的第一步重要措施,树立了国有企业与优秀民营企业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新标杆。,本次合作启动仪式上,双方宣布,万达将与红旗及红旗伙伴共同成立汽车服务公司,依托万达旗下遍布全国的商业广场和文旅项目建设“全新红旗商超体验店”,利用高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汽车展示体验、更加便利的线上线下销售体验、方便快捷的维修
2024-03-21 20:42 -
万达集团和国家怎么了,中国有多少万达广场
8月1日上午,建国门的万达总部,两名万达高管尹建武、金震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被朝阳警方带走。一年前万达的股票就大跌,网上纷纷出现“万达到底怎么了?”的质疑声。一个多月前又发生两起员工坠楼事件。最近,又出现了两位高管涉嫌利用职务谋取私利的丑闻,ABS项目受挫等事件。可见万达最近的日子不太平。早在2018年4月,万达审计部接到举报开始调查此案,案件共牵扯20余人。经调查,作案方法是以房产销售有困
2024-03-21 20:41 -
2018年度电影票房已破500亿,前五目前排行如下;微博禁止14周岁以下 万达电影市值缩水167亿,王思聪却在微博撒钱百万!
1、子弹短信回应AppStore下架:两条资讯被投诉涉及图片版权问题2、网传滴滴收购ofo意向书曝光,双方均予以否认3、腾讯失守2.8万亿港元大关,跌出全球市值TOP10科技公司4、“不限量套餐”被认定为虚假宣传,三大运营商纷纷更名5、自如租房小程序上线,按城市个性化推荐房源6、华夏幸福增发1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定息债券,多家房企融资“过冬”7、报告:中国已诞生14只AI“独角兽”,总价值达到405亿
2024-03-21 19:52 -
网站推广和公众号营销怎么打造网红店? 王健林又被谣言:公众号称其拟出境时被拦截
公众号文案推广要具有的特性:1,标题要更公众账号“顶尖企业家思维”刊登题为《王健林:淘宝不死,中国不富,活了电商,死了实体,日本孙正义坐收渔翁之利(荐读)》文章,冒用王健林的名义恶意诽谤、污蔑淘宝网及网购电商。,万达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造谣的人成本太低,又能吸引粉丝和流量。,八点君对此类谣言自然是深恶痛绝,也同时支持万达集团对于造谣公号给予起诉,并进行相关索赔。
2024-03-21 19:28
热门标签
-
阿里54亿入股居然之家 家装板块竞争加剧 阿里缺席首批民营银行 或因拒线下模式:优势全无
2024-03-21 15:55
-
阿里蔡崇信:做管理最看重的领导力要素就是“胸怀” 签了协议不出资,阿里蚂蚁金服对内蒙君正提起仲裁
2024-03-21 15:55
-
居然之家或为上市铺路 获阿里等16家机构联合投资 娱乐产业大时代来袭:阿里百度进入 影视众筹盈亏之道
2024-03-21 15:55
-
阿里宣布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王磊接任张旭豪任CEO 马云对阿里高管的要求 看后不得不佩服!
2024-03-21 15:55
-
阿里腾讯背后的竞争版图 阿里四季度财报详解:交易额7870亿 净利润59.8亿
2024-03-21 15:56
-
阿里VS腾讯:新零售的十年之局 马云收购一年面临6亿港元亏损 阿里影业财务烦恼
2024-03-21 15:56
-
利润下滑,文娱亏损,马云如何圆阿里“娱乐产业梦”? 起底告阿里律所:和解费分走30% 多次围攻中概股
2024-03-21 15:56
-
腾讯、阿里的新零售之争到底谁会赢? 王中军:阿里做电影和我无关 电影业BAT难最大
2024-03-21 15:56
-
阿里倡议下罗汉堂正式成立!马云:希望罗汉堂也能存在300年 最励志的职场女性!阿里“传奇前台”出任菜鸟网络总裁
2024-03-21 15:56
-
阿里继续高歌猛进,CEO张勇如何成为马云的底气? 阿里金融上市启航,再造一个阿里 估值3000亿
2024-03-21 15:56
-
阿里注册“阿里爸爸” 大企业为何要山寨自家商标 想跳槽去阿里?对不起,马云说今年不招人
2024-03-21 15:56
-
阿里蚂蚁金服估值超1500亿美元 全球用户8.7亿 BAT第二季度财报对比:阿里收益反超腾讯 业务增速放缓
2024-03-21 15:56
-
阿里速卖通布局中东 与亚马逊正面竞争 王石:阿里腾讯对我的刺激都不如优步
2024-03-21 15:56
-
不造车的阿里如何 跑赢汽车变革的下半场 马云发布致股东公开信:5000字详解阿里战略
2024-03-21 15:56
-
百度投资新潮传媒21亿 博弈阿里分众联盟 优酷土豆投身阿里 视频网站盈利困局未解
2024-03-21 15:56
-
马云:希望未来500个好公司 200个CEO来自阿里 阿里拿着10亿要和北京的超市对着干
2024-03-21 15:56
-
阿里反腐记:7年“下课”6位高管 阿里投资100亿 培养20万农村青年回乡创业
2024-03-21 15:56
-
不造车的阿里 如何跑赢汽车变革的下半场 双11狂欢背后,是10000名阿里人彻夜不眠
2024-03-21 15:56
-
张勇谈阿里组织架构调整:学会用人做事,不仅做事用人 BAT三季度财报:阿里最赚钱 一个季度赚了228亿
2024-03-21 15:56
-
阿里CEO张勇:6年前马云送8个字,让我受用至今 阿里新晋四位合伙人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4-03-21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