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改造大润发效果初现,下一个可能是麦德龙
36氪文|彭倩
编辑|乔芊
阿里巴巴并未打消入股麦德龙的念头。
2月14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阿里巴巴正与德国零售批发商麦德龙展开新一轮谈判,或收购其中国业务的部分股权。
36氪就此事向阿里巴巴求证,对方称:“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麦德龙中国相关负责人则回应财联社称:“麦德龙在寻找合作伙伴,此事处于早期阶段。”
这是时隔近两年后,再次传出阿里巴巴入股麦德龙的消息。
据《商业观察家》报道,在2017年11月宣布收购大润发之前,阿里巴巴曾与麦德龙进行股权合作方面的洽谈,但最终交易未达成。其援引消息人士称,阿里巴巴当时希望直接以入股麦德龙欧洲母公司的方式而并不仅是其中国公司,来整合双方中国业务。阿里巴巴此举是为了在合作中获得更大控制权,但当时麦德龙对阿里巴巴缺乏信任,并且原中国区总裁席龙作风强硬,态度较为傲慢,对中国市场的格局和理解都有偏差,洽购因此失败。
对于此次续谈入股传闻,双方的回应均留有余地。麦德龙甚至言明其的确在为中国区业务寻找合作伙伴,这至少表明双方均有合作意向。
第一次洽购并未成功,阿里巴巴为何仍愿意吃麦德龙这口“回头草”?
麦德龙成立于1964年,是德国最大、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的零售集团,主营大型超市(即大卖场)。1995年,麦德龙通过与上海锦江集团合作建立连锁商场的合资企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到
从数据上看,麦德龙在中国的发展远不及家乐福和沃尔玛。麦德龙中国主打高端付费会员制,在C端客户中难以推广,这导致其主要客群为B端客户(即中小企业),而B端生意很难为其带来爆发式的营收增长。此外,麦德龙还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市场扩张策略,门店数量十分有限,这令它在中国市场难以打开知名度。
阿里看重的显然不是这些并不出彩的商业数据,相反,这些劣势可能也是优势。
麦德龙的高端付费会员体系虽然令其在中国市场“曲高和寡”,却能为阿里巴巴完善88VIp会员体系提供借鉴作用。如果说阿里巴巴两年前拿下主打低价策略的大润发,是为了最快最广泛地打入线下大卖场业态,获得市场增量,那么如今想要拿下麦德龙则是跟做88VIp会员的思路相符,即开始重视对市场存量的运营。
麦德龙门店虽少,但其地段和模式却是很大的诱惑。与家乐福和沃尔玛主打低价策略、广铺网点不同,麦德龙主打高端零售市场,其在中国的92家门店几乎都位于一二线城市市中心的黄金地段。这不仅有利于阿里搭建高端消费场景,还能与阿里此前入股的平民化大卖场大润发互补,构成完整的大卖场生态,补全消费场景。
麦德龙的门店优势不仅在于其位置,还在于其模式。其仓储式大型门店,能为阿里提供更加优质的供应链资源,和天猫超市、盒马等实现互补。
从更大的背景来看,阿里、腾讯等对线下流量和场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麦德龙是中国市场少数还没有站队的线下零售巨头,阿里如果得到这个盟友,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竞争实力,也能对已将沃尔玛和家乐福拉入战队的腾讯起到制衡作用。采用入股的形式,也是一种折中的做法。此前阿里改造大润发(如淘鲜达业务)也只限于体系内投资的公司,体系外的公司则难以渗透。
麦德龙若与阿里达成交易,则是为了挽救不断下滑的业绩。
麦德龙在中国的生存状况也不理想。
中国是麦德龙亚洲市场的重要阵地,门店数量(中国:全球=92:757)仅次于最核心的德国、法国等市场,但营收占比较低。在中国市场,麦德龙与富士康做过消费电子连锁卖场、在上海开过名为“合麦家”的便利店,但都不成功。
由于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始终未打开局面,还面临全球业绩不断下滑的危机,麦德龙曾多次被传将出售中国区业务减负。不只阿里,腾讯和复星集团等都与其闹过“绯闻”。
但可能性更大的买家仍是阿里。
虽然洽购仍未敲定,但阿里已与麦德龙进行不少业务层面的合作。2015年9月,麦德龙和阿里巴巴宣布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在供应链、跨境电商、大数据方面进行转型;2016年4月麦德龙正式入驻天猫超市。
麦德龙董事长兼CEOOlafKoch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曾表示接下来将在中国开展新零售相关业务,但其作为一个传统零售商,并不具备融合线上线下的技术条件,在中国本土寻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也是十分合理的方式,而阿里一直在进行线下布局,入股大润发、联华、新华都等国内知名商超,并投入近千亿元,大润发的改造成果也为同行树立了样本。
从竞争的角度而言,麦德龙在中国最大的两个对手沃尔玛和家乐福都成了腾讯的盟友,这也加大麦德龙和阿里合作的可能性。
无论买家是不是阿里,麦德龙出售股权一事基本尘埃落定。
药店求废电子码阿里健康市值300亿成空壳?
药店群起求废电子码阿里健康市值300亿将成空壳?
来源:中国经济网(北京)
(原标题:药店群起求废电子码阿里健康市值300亿将成空壳?)
日前,紧随湖南养天和大药房的一纸诉状,A股上市企业老百姓、一心堂、益丰大药房纷纷发表声明,反对现行的药品电子监管码。一场围绕电子监管码的利益风波愈演愈烈。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的运营者,阿里健康也逐渐成为矛盾焦点。有观点认为,电子监管码给一个自身有利益诉求的企业商业化运营,有数据垄断之嫌。随着事件的发酵,近日又有媒体曝出食药监总局将收回阿里健康对电子监管码的运营权。不过,阿里健康随后回应称“并未从国家食药总局收到停止运营药品电子监管网的任何通知”。
就目前来看,电子监管网业务对于阿里健康意义重大。2015年7月阿里健康发布全年业绩,收入3718万港元,同比增幅35.3%。其中,电子监管网业务收入为3718万港元,同比增49.2%。同样,阿里健康发布的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2015年中期财报显示,集团主要业务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收入同比增长14.61%至2137.1万港元。盈利能力提升主要由于运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的收入增加。除电子监管网的业务,公司的其他收入仅有991.4万港元,大多来自于利息收入。不难看出,阿里健康绝大部分收入来自药品电子监管网。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截至2月5日,阿里健康港股市值约为314.65亿港元。有业内人士认为,以目前阿里健康的收入状况来看,一旦失去对药品电子监管网的运营权,阿里健康无异于一家空壳公司。不过,一位移动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移动医疗前景广阔,但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现在还不能完全以业绩论成败”。
阿里健康卷入电子监管码风波
据《北京商报》报道称,1月25日,养天和大药房董事长李能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起诉食药监总局。诉状直指食药监总局勾结中信21世纪(现更名“阿里健康”)强制推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实质上是“官商勾结,出卖国家公信力,为利益集团谋取不法利益”。
事情源于养天和大药房对药品电子监管码的不满。据悉,养天和等多家药店的门店因拒绝将所经营药品扫码上传到阿里健康运营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因此被责令停止营业,取消经营资格。养天和认为此举严重违法行,故上诉法院,。
一石激起千层浪,养天和大药房的诉状在业内引发连锁反应。1月30日,A股三大药房连锁上市公司老百姓、一心堂、益丰大药房联合发布声明称,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码“不合法、不合理、不公平”,“属于重复建设的不良政策”,反对现行的药品电子监管码。
据悉,2015年底,食药监总局“2015年284号公告”和“2015年176号通知”大大加强了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权威。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凡是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Sp认证的药企,一律停止药品经营活动。并要求地方食药监局对未认证的企业逐一审查,停止企业的药品经营活动。对实施电子监管的药品,企业应当按规定进行药品电子监管码扫码,并及时将数据上传至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系统平台。
按照李能的说法,高额投入是其拒绝药品电子监管码的重要原因。李能表示,接受药品电子监管码后,需要购买扫码枪和秘钥,并投入高昂的后续维护费用。仓库门店两进两出,每个环节都要将每盒药品扫码,需额外投入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养天和拥有540余家门店,首期投入就要1200万元,门店越多投入费用就越高。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原有的批号、条形码如果管理的好,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再推行电子监管码有重复建设之嫌。
实际上,业内关于电子监管码的争议由来已久,而随着事态的愈演愈烈,药品电子监管网的运营者阿里健康也成为矛盾焦点。据悉,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正是由阿里健康运营。在养天和大药房的诉状中也出现了“官商勾结,出卖国家公信力,为利益集团谋取不法利益”等控诉,剑指阿里健康。
阿里健康涉嫌数据垄断?
阿里健康并非养天和大药房起诉的被告,但却难逃舆论的漩涡。1月28日,阿里健康股价暴跌近20%。
不过,在1月28日,阿里健康发布公告回应称:并未从国家食药总局收到停止运营药品电子监管网的任何通知。
此外,对于公众关于阿里健康“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说法,阿里健康公告称:阿里健康是药品电子监管网的受委托技术运营商,并非药品电子监管网的所有权人,原因是药品电子监管网的所有权一直归国家食药总局所有。阿里健康仅提供技术支持及维护服务。
历史资料显示,阿里健康能获得电子监管网的运营权与此前的一桩收购直接相关。2014年1月23日,阿里巴巴层宣布联手云锋基金,对中信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有限公司进行总额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收购后者54.3%的股份。中信21世纪正是药品电子监管网的运营者。
据悉,监管码的监控流程为,每一盒药品都会设一个码,从生产线打码、复码,到第一批出库进入大经销商库房时,都要打码再入库,到二级经销商时再打码入库,证明这盒药品到我家了。直到零售商、药店、医院环节,仍需要打码,显示药品的流通信息。业内认为,阿里健康拥有了这套体系,就掌握了中国药品领域最真实、最大的数据库。
在史立臣看来,这种电子监管码业务给一个自身有利益诉求的企业商业化运营是不合理的。“从一定层面上讲,阿里健康掌握这些药品的流通数据,就在药品数据上获得垄断地位,而它又是药店的潜在竞争者,有失公平”。
另据北京商报报道称,在药店看来,阿里借食药监总局之手挤垮门店,电商是最大受益者;掌握了所有药店的大数据,可暗中收取“服务费”、“信息保护费”等灰色收入,还存在“裁判踢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数据仍在食药监总局手中,阿里健康没有通过这个项目牟取任何私利,两者有数据保密规范。一位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士表示,长远看,若大数据被食药监局之外以营利目的为主的企业拥有,将威胁企业和产业的信息安全。一旦信息被泄露,将危害全体国人,关乎国人健康的数据安全。
300亿市值公司将成空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电子监管网令阿里健康遭受非议的同时,也为其贡献了极大比重的收入。
2015年7月阿里健康发布全年业绩,收入3718万港元,增幅35.3%。财报显示,电子监管网业务收入为3718万港元,同比增长49.2%。
无独有偶,阿里健康发布的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2015年中期财报显示,集团主要业务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收入同比增长14.61%至2137.1万港元,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6.3%上升至22.4%。阿里健康解释称,盈利能力提升乃主要由于运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的收入增加。除电子监管网的业务,公司的其他收入仅有991.4万港元,大多来自于利息收入。显然,阿里健康目前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药品电子监管网。
若阿里健康能继续拥有运营权,其电子监管码方面的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因为按照CFDA下发的一号文,CFDA将继续强化电子监管码的管理作用。
然而,北京商报的一则消息则指出,1月27日,食药监总局召集了众药企召开紧急座谈会,副局长孙咸泽亲自坐镇,与企业商讨实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纠纷解决方案。在孙咸泽的总结发言中提到,会认真采纳意见,形成意见上报国务院,“会把药品电子监管码运营权从阿里健康收回”,并称下一步采取何种措施,需待收集各方意见后再对症下药。
一旦失去电子监管码运营权,阿里健康无疑面临极大的窘境。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此前曾被业内寄予期待的天猫在线医药业务曾计划并入阿里健康,但事情却出现变故。
2015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和阿里健康达成最终协议,将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以换取阿里健康新发行的股份和可转股债券。
这无疑是阿里健康下一个有希望成为盈利点的项目。不过,此后的阿里健康又发布公告,收购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日期将由2015年12月31日延后至2016年3月31日。
阿里健康在其官网的介绍中表示,作为在线医药服务和医药O2O的先行者,阿里健康正在打造完整的线上线下一体的医药健康服务网络。但是在其产品与服务构成的四大版块中,只有药监码(电子监管平台、数据服务平台)属于主要营收贡献者,而药品零售(药品O2O)、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平台、家庭医生、医疗网络、会员健康服务)、健康保险(互联网保险服务)很多都不产生营收甚至很多还属于烧钱布局阶段。
此外无法忽视的是,电子监管网的运营并非一本万利的买卖。阿里健康方面曾向媒体透露,在电子监管码方面,其实需要有很大的一笔投入,涉及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支出。阿里健康2014年年报显示,其用于产品开发支出为1.28亿港元,截至2015年9月31日,用于产品开发的支出为4.51亿港元。
对于诸多疑问,中国经济网记者曾致电阿里健康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一切以公司公告、声明为准。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臧允浩责任编辑:郭瑞超_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消息称魅族正洽谈10亿美元融资下一篇:魅族中央电视台春晚投放弹幕广告TAG:阿里电子码阿里健康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
-
京东618和双11哪个更便宜?哪个折扣力度大?
从去年开始,消费者就已经明显能从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感到618的存在感变强了。从各地报纸头版写下的以“618”为答案的试题,到密集的明星互动,到满天飞的红包和,以及地铁和公交站随处可见的海报。无论是对于平台还是品牌来说,618已经成为一场对标双十一的购物狂欢。 那么,京东618和双11哪个更便宜?哪个折扣力度大呢?毫无疑问,商家关注销量,消费者关注促销力度。而今天,官爷带大家理一理京东和阿里在购物节战
2024-03-18 09:45 -
拼多多拼单模式:强关系社交下的流量转化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上零售额7.18万亿元,阿里巴巴独占4.6万亿元。那么,为何在阿里巴巴一家独大的电商领域还能持续不断地产生新的独角兽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些独角兽产生的背景。 流量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BAT之所以能成为行业巨头就是因为拥有强大的流量分发能力,小米、今日头条能成为后起之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游戏的流量
2024-03-18 10:53 -
当低垂的果实被摘完时,拼多多该如何发展呢?
外界普遍认为,假若阿里也能掘金微信社交生态,那么拼多多将失去一个强大的差异化优势。,2019年6月开始,拼多多引入大量数码、美妆、母婴类一二线品牌,并将商品价格压低10%-20%,差价由平台补贴。,简言之,就算在补贴和营销上有所收缩,但拼多多的高投入之路也远未走到尽头。
2024-03-18 10:44 -
拼多多股价跌了多少(拼多多股价最新走势)
段永平曾评价:“我只是说过我相信黄峥,但对整个团队没了解过,对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也一直没搞懂。”当“亏损换增长”的故事不再性感,拼多多需要一个更精彩的新故事。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程璐编辑|李薇头图摄影|邓攀自2018年上市以来,拼多多股价随着平台用户数的增长一路高歌猛进。但自今年2月26日股价触及212.6美元高点后,拼多多的股价开始走向下坡路。按照8月11日收盘价89.61美元计算,拼多多股
2024-03-18 10:29 -
拼多多不能一件代发吗(拼多多支持一件代发吗)
有些商家想在拼多多开店,但是自己没有货源,也没有工厂和供应商,于是想做一件代发,比如去阿里巴巴上批发。,这个过程,我见过很多商家都是自己在那里复制粘贴,而有部分聪明点的的拼多多商家,会用小帮软件机器人来做,在阿里巴巴批量导出买家订单的动作交个软件机器人,能节省不少工作,软件机器人支持各大主流电商平台订单批量导出,包含拼多多,淘宝、天猫、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当当等。,比如拼多多商家可以去阿里巴巴
2024-03-18 09:55 -
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有哪些优势?(阿里巴巴国际站客户经理发展前景好吗?)
阿里巴巴国际站现在有很多小伙伴们从事做销售的工作,但是大家对于这个工作的薪资待遇,大家并不是很了解,而且现在生意也并不好做,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目前出口跨境电商分为跨境B2B和跨境B2C,我个认为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代表跨境B2B依然会是重点,而且“数据出海”下的数据贸易潜力会非常大。根据阿里巴巴官方最新统计数据,阿里巴巴国际站从2016年到2023年,国际站活跃买家增幅超过33%,支付买
2024-03-14 16:31 -
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有哪些优势?(阿里巴巴国际站详情页如何制作?有哪些技巧?)
阿里巴巴国际站现在有很多小伙伴们从事做销售的工作,但是大家对于这个工作的薪资待遇,大家并不是很了解,而且现在生意也并不好做,阿里巴巴国际站销售工作怎么样?目前出口跨境电商分为跨境B2B和跨境B2C,我个认为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代表跨境B2B依然会是重点,而且“数据出海”下的数据贸易潜力会非常大。根据阿里巴巴官方最新统计数据,阿里巴巴国际站从2016年到2023年,国际站活跃买家增幅超过33%,支付买
2024-03-14 16:31 -
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面试技巧是什么?如何面试?(阿里巴巴国际站基本知识有哪些?入门知识介绍)
2. 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面试一般一个礼拜还没有通知你二次面试就是被PASS了阿里的每个岗位都是不同的,一般都是1~2周前期还有培训。,其实做外贸有很多渠道,主要还是找到合适的,建议你在打开国际市场之前,需要定位出口市场和目标客户,一方面通过Google找到进口商或者制造商,有针对性的给客户发邮件,主动开发;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大量的免费B2B来宣传公司产品。,你会怎么做?2、现在只剩下四个小时你会怎么
2024-03-14 16:31 -
阿里巴巴商家入驻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入驻?
入驻阿里巴巴淘货源的准备工作1)注册一个淘宝账号,请求成为商家,支付宝要实名认证。,2)了解入驻淘货源的相关规矩:a.参加买家保证并注册了阿里巴巴我国站诚信通会员;b.注册阿里巴巴我国站买家保证服务且保证金可用余额≥3000元;c.90天内的纠纷率要低于0.01%;d.近30天内至少有一单交易;e.不能有严重侵权行为;f.供货商买家服务能力BSR指标(货描评分/发货评分/响应评分)≥4.3分,且诚
2024-03-14 16:28 -
阿里旺旺卖家版和千牛有什么区别?哪个好用?
它可以帮助卖家与买家进行实时沟通,解答问题,处理订单等。,另外,阿里旺旺卖家版和千牛在用户界面和使用体验上也存在差异。,它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服务,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经营店铺。
2024-03-14 16:28
热门标签
-
阿里前高管:创业期 领导最重要责任是什么? 花60亿巨资重塑口碑网,阿里放弃“新美大”之后
2024-03-21 15:56
-
阿里CEO张勇:牢记这6句话 别让蛀虫影响我们 阿里拟向银行贷款261亿 用于规模扩张
2024-03-21 15:56
-
马云9月退休:再花15年做教育,把在阿里赚的钱花出去 如果饿了么并入阿里,外卖O2O会变成啥样?
2024-03-21 15:56
-
阿里CEO张勇:领导者,应该这么做…… 阿里宣布交易额3万亿 巴伦周刊质疑错了吗?
2024-03-21 15:56
-
阿里回港二次上市:将和港股股王腾讯强势对垒? 圆通pK申通争夺国产快递上市第一股 阿里系半年净赚5亿
2024-03-21 15:56
-
拿了阿里46亿又要拿100亿!申通创始人撤退 阿里CEO明确淘宝未来方向:社区化、内容化和本地生活化
2024-03-21 15:56
-
阿里宣布收到蚂蚁金服33%股份 将进行更紧密协同 AB站搅局影业 二次元战场阿里、腾讯系博弈加剧
2024-03-21 15:56
-
今天,阿里「请」大家喝星巴克 阿里及蚂蚁金服12.5亿美元投资饿了么 成第一大股东
2024-03-21 15:56
-
150亿当上分众二股东 阿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大地院线的转型困局:傍阿里筹10亿 多道难题待解
2024-03-21 15:56
-
物流管理系统 背靠阿里仍持续亏损 百世物流渐被抛离 58同城持续亏损 欲借转转pK阿里闲鱼或面临阵痛期
2024-03-21 15:56
-
网文派:苍天白鹤从起点中文网到阿里文学 马化腾:若十年前封杀淘宝小店主 就没今天的阿里
2024-03-21 15:56
-
这个企业托起了市值 3.2 万亿的阿里帝国 卖阿里 2100亿买进ARM 软银孙正义为何要开始一场豪赌
2024-03-21 15:56
-
腾讯、阿里财报齐发,后支付时代金融科技市场产生了什么变局? 控股权被边缘化 阿里或意欲打折出售新美大股权
2024-03-21 15:56
-
阿里开发“鹿刻”短视频,试图赶上一波流量红利。 阿里娱乐洗牌:高晓松离实务虚 古永锵被架空
2024-03-21 15:56
-
星巴克联手阿里,能拯救日益下滑的订单量吗? 前阿里CEO卫哲:创业如何找到马云背后蔡崇信
2024-03-21 15:56
-
网传阿里即将投资抖音,抖音拆分后仍不缺金主! 阿里开始盯上线下超市!21.5亿收购三江购物32%股权
2024-03-21 15:56
-
阿里CMO董本洪:你要运营流量,更要运营超级用户 阿里健康陷盈利困境 半年报营收高速增长却亏损
2024-03-21 15:56
-
为实现阿里物联网战略,自研AI芯片并大肆投资芯片公司 财务总监CFO三重境界:阿里财务大BOSS蔡崇信亲述那些事
2024-03-21 15:56
-
阿里全面进军IoT,语音将是人与IoT最自然的交互方式 马云:希望未来500强里 200个CEO来自阿里
2024-03-21 15:56
-
“盒马的侯毅是阿里的张小龙”,怎么理解,才不会跑偏? 阿里女掌门彭蕾:企业是心力 脑力 体力考验
2024-03-21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