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一把互联网剃须刀5年卖66亿,吉列最担心对手 互联网立法或未来五年将进入立法规划

2024-03-21 15:57
admin

一把互联网剃须刀如何5年卖了10亿美元,吉列最担心的对手

来源:投资界

今天说一个互联网公司颠覆传统老炮的案例。

剃须刀的颠覆!现在市场上卖的最多的就是宝洁集团旗下的吉列剃须刀了,占据约85%的市场份额,各种大牌明星上阵。

但是,有一个互联网剃须刀,打法很奇葩,也很颠覆,不靠明星,不靠线下渠道。

这个公司叫DSC,老板曾是个喜剧演员。

最近,联合利华花1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这家成立了5年、估值6亿多美元、还未盈利的初创公司DSC(DollarShaveClub),正式进军男性剃须用品市场,震惊了整个行业。

DSC上线第一天就获取了5000个包月会员,两天之后便超过12000人。至今一共融资1.635亿美元,估值6.15亿美元,有320万用户。

一把互联网剃须刀如何用新打法颠覆剃须刀巨头?

一个喜剧演员嫌剃须刀片太贵,自己买太烦,怒而创业。

DSC公司是一家男性剃须刀O2O公司,成立于2011年,为用户提供剃须刀包月供应服务,每个月1美元,就可以得到5个双刀片刀头,价格越高,相对应的刀头就越好,最贵的套餐每个月9美元。

为什么选择做剃须刀O2O?

DSC创始人兼职CEOMichaelDubin说,商店里卖的剃须刀实在是太贵了,让年轻人们如何受得了?并且还要到店里去,自己挑选。还有大品牌以所谓的高科技为由提高价格,这些都很多余。所以,Dubin认为,人们怀有不满情绪的地方,其中一定有文章可做。

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沉默寡言、在纽约学了8年多即兴喜剧表演的男人说出来的话。

2001年,Dubin从艾莫利大学毕业,先后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时代华纳工作过。在时代华纳的时候,他担任销售主管,负责开发网络资源,期间他建立并上线过一个旅行者社交网络Leapfro.gs,但是没活多久。

不靠明星打广告却一夜爆红,吉列为之颤抖!

该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用户每月只需支付订购费用(快递费和手续费需要额外收取),即可享受定制剃须刀的“送货上门”服务。不仅如此,在剃须刀的基础上,DSC还推出了男士美容产品套餐,销售男用护肤水、保养品以及造型类产品,女性脱毛产品也是有的。

按照DSC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每周换一个刀头,一个月4个。

吉列的刀片最好的5刀片锋隐(FusionproGlide)刀头每个5美元左右,一个月下来20美元;而DSC套餐中,每个月9美元就可以使用6刀片Executive刀头,折合每个2.25美元。

2014年吉列也推出了一个包月服务——吉列剃须俱乐部(TheGilletteShaveClub)。到2015年第三季度,吉列剃须俱乐部在剃须刀O2O市场的份额增长到21%,DSC的份额则高达54%。

到2015年12月,吉列甚至起诉DSC,称DSC的剃须刀使用的材料和润滑设计盗用了吉列的专利。

一家成立5年多的小公司,联合利华甘愿花10亿美元(约66亿人民币),几乎是DSC2016年预期销售额的5倍,且这家公司尚未盈利。行业巨头吉列因为它而不得不寻求改变,霸主地位受到威胁。

DSC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答案是:社交媒体!

搞病毒营销:创始人做网红

DSC公司的成功,要回溯到2012年初,48小时获得1.2万个订单,可以说是一夜爆红。

当时DSC的一夜爆红,靠的是社交网络媒体的力量。Dubin为了做推广,上传了一段视频到YouTube网站上,结果就变成病毒式传播了。这段视频收获了超过2200多万次点击观看,并为DSC直接带来了200多万包月用户。

这段视频是Dubin自己策划、制作并出演的,成本不到4500美元,是他的朋友帮忙拍摄的。

那短视频毒到什么程度?都有客户要求DSC的客服代理给他们讲笑话了。

Dubin说,即兴表演是DSC取得成功的一大关键。所以,Dubin亲自拍摄了不少的广告片,一直保持幽默风趣的风格,他就是一个段子手!

DSC做这件事的方式,Dubin也认为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方式,定时把你所需要但是常常会忘记购买的东西邮寄给你,收到邮件的时候永远有一种满足感。

Dubin则是通过制作视频内容的方式,以一种很有趣的方式把这些东西全部展现给了潜在的客户群体。也是表演艺术与商业的有机结合。

Dubin说,“我们要应对的挑战是打造一个品牌,一个人们用着舒服的品牌。我们会通过制作各种内容的方式来实现它。”

用客服征服客户

很多DSC的用户把自己在DSC上的交易po到了Twitter和Reddit上,也有很多人把自己使用DSC剃须刀的过程拍成视频发到YouTube上。为什么?

除了自制的诙谐搞笑的商业宣传片,DSC在社交媒体上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那也是相当了得。

美女亲自使用刮腿毛!!!

有一次,一个潜在的客户在Facebook上向DSC公司发起了一项不寻常的挑战——拧魔方,赌注不贵,一个月的DSC最高档位套餐,要求在两分钟以内完成挑战。

第二天,DSC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条1分25秒的视频,是一位狂热的DSC客服员工站在公司标语“俺们家的剃须刀老好用了!”(OurBladesAreF***ingGreat.)旁自制的应战视频,在Facebook上迎来一片喝彩。

这条视频凸显出DSC想要树立的形象:酷,有趣,为了取悦一位客户愿意做任何事情。

几十名专门接听客户电话、回复邮件、在线咨询、处理社交媒体留言的客服代理是DSC打通客户的重要途径。

但是这样的客服策略可一点也不简单。每周,DSC都要进行一次客服代理的培训。

DSC说,客服代理与用户通话的时间是让客户有一种被重视、真正属于一个独特的俱乐部的感觉的唯一机会。为了让自己的客服代理对这一层理念理解的更深刻,DSC为客服代理发放一部分资金,为他们购买礼物,让他们觉得自己在DSC工作就像在家一样。

有一次,破天荒的有一位女客户跟DSC的客服抱怨说自己没法给自己的腿剃毛,因为她怀孕了,是双胞胎,她连脚趾头都看不着,DSC的一位客服代理立马给她寄了一套免费的修脚套装和好几本育婴书籍。虽然对她抱怨的问题没啥太大帮助,但是,贴心啊!

把吉列的火给撩起来了,然而Dubin的终极目标竟然不是成为下一个吉列,而是成为剃须刀界的星巴克,打造一种文化,一个生活方式品牌。

要把服务产品做到爆,就一定要有服务质量,口碑大于一切。O2O不是啥新名词了,但真正做好的有几个?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还珠格格”三大女星18年后齐聚,谁的吸金能力更强?下一篇:进击的内容,造就x新榜解析Ip的影响及未来TAG:剃须刀互联网剃须刀

互联网立法或未来五年将进入立法规划

互联网立法有望进入未来五年立法规划

第一赢销网财经

垃圾信息、身份假冒、侵犯隐私……互联网安全问题让人担忧,急需健全的互联网法。然而,目前互联网领域能称之为“法”的只有两部,但颁布时间都比较早。部门规章倒是有800多部,但交叉冲突,惩戒力度低。为此,国务院召开了互联网立法会议,互联网立法或将进入未来五年立法规划。

互联网立法有望进入未来五年立法规划。

昨日下午,受国务院国新办委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召开互联网立法问题专家座谈会,就我国互联网立法目前面临的问题、互联网立法原则、互联网立法体系基本结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透露了上述信息,个人信息保护和垃圾信息规制问题也是专家们讨论的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品新认为,未来互联网领域有四部法律急需出台:电子证据法、网络安全法、网络管辖法律和个人信息保护法。

我国互联网规范起始于1993年。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领域的立法呈现出“上层法律少,下层部门规章多”的局面。目前,在互联网领域位阶较高、能称之为“法”的只有两部:即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颁布的《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4年颁布的《电子签名法》。而部门规章有800多部,由于条块分割,各部门规章之间多有交叉或冲突,且惩戒力度低。同时,现有互联网立法还呈现出管制性色彩浓厚的特征。

对此,长期关注电子证据领域的刘品新认为,中国互联网立法的误区就在于此,互联网部门规章大多应急而生,有的部门法规还成为部门领导的政绩,互联网立法缺乏全局性的统一法律。同时,现有互联网法规体现出来的“管制内容多、权利保障少”亦成为影响互联网立法舆论抵触情绪的原因之一。

刘品新称,为了得到民众对互联网立法更多的理解,应该“转化思路,减少规制性法律,增加民众权利保障方面的规定,特别是言论自由等权利的保障”。

“最早2003年中办发27号文件称要起草《信息安全法》,十年过去了到现在还在讨论。工信部每年大概收到的人大代表议案中至少十分之一与信息安全法相关,而每年我们都以同样的措辞予以回复‘该建议基于人大代表多年的调研而成,望一定重视,认真答复’。人大代表在换,但这个议案每年都会收到。”中国电子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在座谈会上称,立法要考虑新问题的出现,但是也要意识到很多问题不是仅通过立法和法律就能解决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目前我国互联网立法最大的误区在于,“在互联网立法领域,不是问题搞成问题,真正是问题反而没搞成问题”。刘德良表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互联网立法。

第一,互联网是现实世界的“映照世界”,现有的大部分法律可以在互联网通用,不分网上网下。第二,局部来看,在基本规则已经确立的前提下,一小部分内容需要适当修改或司法解释作小的修改以适应新变化。第三,由于互联网实践的发展,在法律上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空白才需要考虑补充增加。但这类只占极少部分比例。

对于互联网立法的趋势,座谈会上,来自研究机构、高校学者、律师行业的代表先后发表了不同看法。

刘德良认为,从技术中立原则看,互联网用户的信息本身就是用于社会交流与传递。在大数据时代,用户信息被搜集和利用在所难免,用户的偏好信息被商家获知还是利于双方的。因此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信息泄露,而是保障信息合理利用,防止滥用。这需要处理好信息保护和利用的平衡。滥用最集中地体现于垃圾信息、身份假冒、侵犯隐私问题等。未来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要以司法规则为主,鼓励私人维权。

“互联网领域的立法工作应该区别对待,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代表的基础性法律的立法进程应该加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世楫在座谈会上提出,“有些法律跟立法司法环境、法治理念同步推进,可以缓一缓。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法律关系要尽快明确。”

消息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史玉柱内部高管会议上讲述的巨人经营思想下一篇:诺基亚7月11日或发布4100万像素EOS拍照神机TAG:互联网立法互联网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培训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