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不作死就不会死,互联网公关为何事故不断 《花花公子》是如何被互联网杀死的?

2024-03-21 15:58
admin

摘要:这几天的互联网,就像是一档蹩脚的综艺节目,插科打诨,风波不断。上周五,小蓝单车宣布解散,创始人李刚随后在媒体36Kr上发出公开信道歉检讨,重提“六月宣传事故”引发的融资受阻是主要原因。还不到一天时间,

这几天的互联网,就像是一档蹩脚的综艺节目,插科打诨,风波不断。

上周五,小蓝单车宣布解散,创始人李刚随后在媒体36Kr上发出公开信道歉检讨,重提“六月宣传事故”引发的融资受阻是主要原因。还不到一天时间,李刚显然已经察觉到这封信里的话术不够妥当,随后默默地修改了原信件,然而各种八卦消息却早已流传在各大媒体上了。

而国民品牌的华为也烦事缠身,近日热销的Mate10被网友发现某教的特别功能。随后,在微博上引发网友围观。华为产品线副总裁解释,仅是针对特定区域的个性化设置。新浪微博CEO王高飞也出来打了圆场。本来,舆论已经趋向缓解。但这时华为公关一份强硬的声明,引发网民再度围观,让负面舆论再次升级。

再往前,校园贷出身的趣店在纽交所上市,市值破百亿美元。由于投资人不甘心闷声发大财,高调发文讲述自己的造富故事,引发质疑。随后,公关发出声明谴责诽谤、CEO罗敏出面回应时口不择言,公关见势不妙,又以牵强理由取消了后面一系列的CEO专访。迄今为止,趣店股价持续跳水,跌幅超过30%。

回顾这一系列的公关事故,很多源头都是微不足道。但最后都以无法收拾收场,真是应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其实这些公关的问题主要在于两点:一,用力不够;二,用力过猛。

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时间是排在第一位的,所谓的挽救的黄金48小时,抓紧处理。这一点排在手段、内容前面。所以,大多优秀的、最后得以扭转乾坤的危机公关案例开头总是反应及时,以真诚的的态度来开场,安抚好公众的情绪,先对人,再对事。例如备受网民追捧的海底捞公关,在被曝光后,安抚员工,面对大众,以“总之都是我们高层的错”的诚恳态度扭转事态。

小蓝单车是典型的用力不够的案例。在6月份,一帮没有任何政治时事常识的90后,搞出了一出奇葩的宣传活动,触及到了高压线。但是,据说相应的公关公司前去寻找合作,进行危机处理,也被拒绝了,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于此严重性认识不足,觉得无需紧急处理,结果根本无法收拾,直接影响了后续融资,间接的导致了项目的关张。

而华为以及趣店事情上,是属于典型的用力过度。公司在面对舆论时,第一反应是先维护组织利益,不顾舆论情绪导向。无关的吃瓜群众的之所以变成围观群众,成为事件愈演愈烈的推动者,是因为其争论的目的已经不在于真相,而在于道德争论和情绪宣泄。所以,当用户在亟需安抚和尊重的时候,企业想的却是所谓对错的争论,这就是鸡同鸭讲。

在危机时刻,面对媒体和大众的一般是公关人员,但背后却是他们的老板。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里,内部对公关部门,要么不够重视,甚至很多是市场和产品人员兼职。因为公关是一项很难具体量化工作成果的的岗位,而互联网公司,最热衷的部分便是根据数据来说事。要么没有真正授权,只是老板的发生的管道,没有任何决策权。所以,公关人员在公司的地位,往往趋于边缘化。但是,公关确实作为公司与外界的连接点,是面对舆论的排头兵,由于角色的尴尬性,往往来不及或者不敢做出反应。

上面提到的三个事件,已经随着热点的降低逐渐平息,围观者被新的事件吸引,逐渐散去。但是只要还不改变公关的尴尬局面,这样的事故还会源源不断。

《花花公子》是如何被互联网杀死的?

《花花公子》是如何被互联网杀死的?

来源:澎湃新闻网(上海)

上周,美国老牌色情杂志《花花公子》(playboy)公布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从2016年3月起,这本自创刊以来就依靠“香艳”吸引眼球的杂志将不再刊登全裸的女性照片。

playboy公司CEO斯考特•弗兰德斯(ScottFranders)在公布这一消息时称,刊登女性全裸照片这种做法已然过时,“现在你只需要上网轻轻一点就可以免费获得你想象的到的色情内容。”

压死传统色情工业的三根稻草:互联网、新法规、企业打压

科技媒体TheVerge刊文称,虽然没有了香艳肉色的《花花公子》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尚且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正是这次《花花公子》改版背后的原因”,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令《花花公子》不再有全裸的“兔女郎”,更令曾经那些像playboy公司那样依靠传统的色情作品谋生的合法发行商更难盈利。要知道,如今的“裸露”可能仅仅只需要随便的几下Google搜索就唾手可得,而你所获得的结果可能还和《花花公子》内页里有些“乏味”的照片很不一样。

事实上,现如今互联网中的色情内容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用户借助Tumblr、Reddit、pronHub这样的平台自主生成和上传的内容,在这一领域里,法规缺失,盗版泛滥。而另一类,则是像《花花公子》这样合乎法规的色情内容,他们在线下往往有着传统的色情工业,但却在如今的环境下越来越难以糊口。

TheVerge报道称,网络色情作品往往很难用来盈利,更不必说各国政府和企业在网络色情盗版行业的大力打击了。

2002年,Visa和MasterCard信用卡公司就曾出台政策规定,如果你想要在网上使用信用卡购买色情作品,你必须遵守一堆规定,支付一系列费用,这就最终导致了许多主流支付平台不再愿意和色情作品生产商进行合作。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美国司法部在随后宣布一项新法规称,凡是所有此类色情作品必须全部存档,这也就意味着许多色情行业下的公司无力支付越来越高昂的维护存档的费用。

随后,互联网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网络色情资源似乎成为了压死他们的其中一根稻草。

然而,随着色情内容由开放的互联网涌入移动应用中,这一领域的情况仿佛变得更为复杂。

据报道,苹果公司明令禁止他们所通过发布的应用(Apps)中出现任何全裸图案。而在2010年,playboy公司首度推出了属于他们的应用程序,只不过这是一个《花花公子》的“阉割版”应用,因为这上面不会有任何全裸照片。但playboy和许多其他色情内容发行商依然找到了一些钻空子的机会,在那些无需在应用商店上线的“网页版应用”中,这些被禁止的内容依然存在且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商业机会。

非法网络盗版色情产品成最大挑战

然而,《花花公子》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那些“硬核”的色情内容现在可以触手可及那么简单。

TheVerge分析称,那些喜欢《花花公子》里较为隐晦的色情内容的消费者会永远存在,而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那些提供网络免费色情作品的人们和playboy公司遵守的并不是同一套规则。当这些遵守法规的色情产业发行商被各种法规和商业环境所重创的时候,一些色情盗版商却在胡作非为,使得那些生产成本原本就日益昂贵的色情作品更加贬值,也令那些遵纪守法的发行商更难盈利。

比如,在2012年,《花花公子》曾因知名女星林赛·罗汉(LindsayLohan)登上封面成为再度一炮打响,但几乎就在杂志发行后的几小时内,这些裸照就遍布互联网被广泛传播,也因此减少了该期本该有的销量。

所以这一次,《花花公子》终于决定,穿上衣服,走上主流的道路。

对于无数美国男性,甚至是全球男性读者来说,这一决定似乎意味着一个传统情色时代的陨落。1953年,休·海夫纳(HughHefner)一手创办了《花花公子》杂志,而它的创刊号封面则是当时的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MarilynMonroe),更因此一炮而红。1972年,《花花公子》曾在它的鼎盛时期获得一期700万册的销量,而如今,它的销量则一度低迷至80万册。

TheVerge不乏无奈地评论道:“《花花公子》诞生于那个‘硬核’色情仍属违法的时代,休·海夫纳却点燃了一场革命,在他的创造的这样一个产品中,性和裸露变得那么上等和高级,似乎也变成了隔壁的邻家女孩都可以接受的活动。然而几十年后,社会却开始取缔这些合法的色情生产商,却让那些对守法不感兴趣的人们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主宰。”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周其仁、张维迎等深夜聚议专车管理办法下一篇:靠模仿和情怀已经不行了2016手机战国七雄之争TAG:《花花公子》花花公子

相关文章

  • 互联网让《花花公子》玩不下去了 欲5亿美元出售 下一代互联网大佬的九个人选

    互联网让《花花公子》玩不下去了 欲5亿美元出售  下一代互联网大佬的九个人选 当然,除了情·色内容,《花花公子》其他内容的影响力也无法掩盖,比如,名人专访、新闻时事评论等,其采访的名人包括马丁•路德•金、约翰•列农和史蒂夫•乔布斯等,其整体言论倾向自由主义。,《花花公子》2015年10月宣布,即次年3月开始,该杂志纸质版将不再刊出全·裸·女性图片,此前,《花花公子》网站已经停止发布裸·照,而且取得成功,这使该网站访问量增谁最像

    2024-03-21 15:57
  • Playboy花花公子官网

    Playboy花花公子官网 是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媒体集团企业,出版多种刊物,亦有电视、电影等业务。,将生活中瞬间美感凝固于服装,这一艺术形式中,充分展现您自己的独特个性与品格,而在未来,仍将继续这一宗旨,除仍以欧陆风格为主外,亦融合东方文化精粹,结合全新的服装设计理念,创造中国都市男女心中独具魅力的服装。,除服装以外,PLAYBOY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恤衫、领带、袜子、内衣内裤、文具等。

    2024-03-20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