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可以说是粉丝经济的代表品牌,网络上有大量的文章分析了小米的品牌,产品,粉丝,微创新,饥饿营销等等。其实不管大家怎么说小米,小米实际上来说是一家自有品牌的垂直电商公司,只是小米不论在产品软硬件,品牌和粉丝推广上都非常有创新。今天笔者给大家分析一下,雷军都用了哪些社交工具来推广小米,来圈小米的粉丝。
再说小米如营销秘籍
一、微博:雷军推广小米的主战场
现在大部分自媒体都在唱衰微博,好象已经没有人用微博了,微博快倒了。其实从ALEXA排名来看,微博的排名还是在上升的,说明[color=rgb(105,105,105)!important]用户数还是在增也不会推微论坛了。
雷军用小米论坛这个自留地把一批铁杆粉丝圈了进来,让他们不断给自己产品提改进意见,可以获取大量的用户反馈信息。同时也让用户觉得自己是主人,给他们家的感觉。
四、微信:雷军推广小米的新战场
雷军和黎万强都在微信上开了订阅公众号,不过没有做到每天更新,雷军最近一篇文章是1月23日的,大概1个多月没有更新了。黎万强的最近一篇文章是1月19日的,也1个多月没有更新了。
他们的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基本都是原创,如果不是专门做自媒体的,要保持每天原创非常难。这也是为什么微博上的大V很少能够在微信上非常成功的原因之一,大V都不太想转别人的文章,每天写原创又很难。
但是微信是用户订阅,被动接受信息,你不经常更新文章,用户就不会和你互动,帮你转发,那你增上都设立了服务号,基本能够实现在网站上实现的功能。去年11月的时候,小米手机3出来的时候,也在服务号上做过预订手机的活动,反响也非常不错。
不过因为服务号只能一个月给用户推送一条信息,估计这些服务号的粉丝对比在微博上的粉丝应该不会太多。
不管是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都查不到详细的粉丝数,不过从更新量和功能来说,感觉雷军在微信上做的动作没有微博上多,所以说微信这个新战场,小米做得一般。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也许微信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交工具来圈粉丝,推广自己品牌,比如最近VIVOXplay3S在微信上0.35秒卖出1000台手机,他们前期就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做了大量的预热和圈粉工作。
五、其他新战场
现在还有不少新社交工具,比如微米,微视,来往等等,基本没有看到小米有太多的动作在这些新的社交工具里。
除了小米手机在微视上有大概2万粉丝外,别小看这2万粉丝,昨天小米手机在微视上分享了一个微视频,也有15万的播放。微视也许会是未来一个社交媒体新星。
总体来说雷军几乎用了所有的社交工具来圈小米的粉丝,不过重点还是在微博,QQ空间上和论坛上。
套用波士顿矩阵法对小米圈粉所使用的社交工具来划分的话,微博和QQ空间,论坛是小米圈粉的现金牛,微信是小米圈粉的明星产品。
其他手机厂商,垂直网站,垂直电商也许能够从小米所使用的社交工具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工具,把自己的粉丝圈起来,在粉丝经济中才不会被淘汰。
有米SDK遭苹果下架:是冤家错案,还是罪有应得
苹果19日紧急下架了256款移动应用,这些APP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有米公司提供的SDK插件。有米SDK此番遭苹果下架是冤家错案,还是罪有应得,今天F姐将和大家来进行一番推理。
F姐带你提前看
苹果19日紧急下架了256款移动应用,这些APP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有米公司提供的SDK插件。有米SDK此番遭苹果下架是冤家错案,还是罪有应得,今天F姐将和大家来进行一番推理。
事件回顾
苹果19日紧急下架了超过250多款移动应用,这些APP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有米公司提供的SDK插件,据移动网络安全机构SourceDNA发布的调查报告,有米提供的SDK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可以绕过苹果审核机制搜集用户的隐私。
SourceDNA还发现,有米的数据收集行为似乎已经存在两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有米甚至利用新的技巧隐匿收集数据的行为以绕开苹果的安全检查。
接到SourceDNA的报告后,苹果方面也回应称:“我们发现一批App涉嫌使用私人API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包括邮件地址、设备认证信息以及路由数据,而这些App都使用了有米开发的第三方广告SDK。此行为违反了我们的安全和隐私准则,凡使用有米SDK的App均将做下架处理,新App如果使用了该SDK也将遭到拒绝。”
有机构数据称,上述被撤架软件累计下载次数超过了100万次,而苹果官方目前也开始积极帮助应用开发者修改代码来获得重新上架的机会。
有米的回应:曝光后先否认,网站被攻击
事情被曝光后,有米两次发布声明回应,先是对这次被苹果下架的开发者表示歉意,希望“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后,给予合理的赔偿。”第二份声明中则表示自己“严格遵守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从未在经营过程中采集任何直接的个人身份识别信息(如手机号码,邮箱等),或泄露、兜售任何个人用户信息。”同时否认自家SDK插件是由于部分媒体片面报道的“安全漏洞”等问题遭苹果下架,而是“主要作用于帮助广告主、开发者防作弊”。
随后其网站就被攻击了。
今天F姐就跟大家聊聊有米SDK遭苹果下架:是冤家错案,还是罪有应得。
为什么要获取这些信息呢?有米回应:保护广告主白白流失的广告成本
本次事件中,有米官方表示自家的SDK主要是帮助广告主、开发者防作弊,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杜绝一个广告在一个设备上被反复下载,从而保护广告主的白白流失的广告成本。
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一直相当混乱,移动应用推广中的点击欺诈、虚假激活等问题大量存在,损害广告主和媒体的利益。而为了过滤作弊流量,许多广告平台利用硬件序列号等信息分析每一台设备是否为真实用户的设备,保证广告主的应用都安装到真实用户的设备之中。另外方面,作弊流量被过滤后能使得广告主的预算更多地分配到正常媒体之中,保证正常媒体的收益。
有米如何利用被收集的数据,成为问题的争议点
对很多App来说,私有API不是不能用的问题,而是不得不用的问题,以Google语音搜索感应识别为例,在原始的SDK使用规范中,使用这些技术的App将无法通过AppleStore的审核。而事实上,如果严格遵守SDK规则的话,开发者是无法开发出GoogleVoice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开发者调用私有API做了什么。
上图解释了有米为什么会调用私有API获取用户信息。尽管有米叫屈,表示自己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也不会泄露用户的信息,广告为了精确投放,不可避免的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但获取的用户信息则被上传到有米的服务器,有米只是保证了信息没有被泄露,但是究竟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别人不得而知。
植入SDK包获取个人信息,已成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赢利潜规则
实际上,从几年前就陆续有媒体和相关人士在网上爆料移动互联网广告公司靠SDK包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进行赢利的事情,并有相关从业者称这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在2012年的时候有新浪博客用户发布多篇文章炮轰某公司收集用户隐私,涉嫌数据欺诈广告主,并发布详细验证证据。
有米受罚,或许因其触碰了苹果的钱袋子
苹果的AppStore是iPhone手机、iPad平板下载App应用的唯一正规渠道(越狱用户除外),苹果对此拥有规则制订权,它能够拒绝它所不认可的App上架。由于私有API技术并不是成熟和通用的开发者手段,可能会引起部分App的不稳定。而且,还可能触碰某些苹果偏于敏感化的产品生态利益,所以长期以来受到苹果的严格管制。
事实上,由于苹果的审核机制不透明,许多使用了私有API技术的App也被审过通过,如GoogleVoice这样的应用。甚至苹果预装官方App应用iBooks也被曝出使用了大量私有API,致使第三方应用无法实现亮度控制和调用字典等类似的功能。
此次事件中,谁最无辜
软件开发者是无辜的
SourceDNA的报告中表示,很多app对此并不知情,因为开发包是以二进制代码的方式提供给开发者,采集到的用户信息也并未上传到移动软件的后台,而是上传到了有米广告平台的服务器上,因此开发者比较无辜。
20日下午有应用开发者在微博上反映有米后台宕机了。
是否是愤怒的开发者为泄愤对有米网站实施了DDoS攻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次的事件确确实实让这些应用开发者无端受到了牵连。媒体报道的题目都是这样:“国产APP被苹果下架:山寨应用涉嫌窃取隐私信息”、“苹果下架250余款应用涉嫌收集用户隐私”……不了解内情的读者很容易误读是应用开发者窃取用户隐私。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些使用了有米SDK的开发者并不知情,一切数据都是通过私密API获取,然后通过有米的中国服务器发送。
我们用户才是最无辜的
上文中我们了解到获取的用户信息被上传到有米的服务器,有米只是保证了信息没有被泄露,但是究竟怎样利用这些数据,别人不得而知,换个说法就是它把我们的信息用到任何地方,包括买卖,我们都无从可知。
某公司客户总监曾对媒体说:“只要媒体(应用软件)里加入我们的SDK,我们就会抓取到这个用户的很多数据,他的手机的型号,他的手机的MAC地址,包括他日常的消费习惯。”另一公司更直言:“我们根据WIFI3G和服务器可以锁定任何地域,我们可以精确到某一幢楼的某一个房间。”真是让人感觉后怕。
可以说当前我们用户的信息是处于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之下的,因此此事件中最无辜的其实是我们用户。
但是假如没有了有米这种类似的移动平台,好多app都不会生存到今天
软件开发者为什么要用有米的SDK,则是利益相关。由于国内比较保守的软件付费习惯下,使得很多应用开发者要生存就只能只走免费下载+增值服务,或者植入广告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软件开发者在开发软件的时候使用有米提供的SDK,开发出的软件就带有广告,然后软件开发者就能通过广告获得收益,正是基于这种环境,才诞生了有米所代表的第三方移动广告平台。
据网络数据,在中国类似有米这种移动广告平台已经累计帮助几十万开发者有饭吃。具有米公司宣传片中称有85%使用手机APP的用户都被有米覆盖,而公司的服务对象包括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网易、京东、昆仑游戏、宝洁、大众汽车、广发银行、唯品会等在内的60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而使用有米SDK的还有我们熟知的大热游戏“找你妹”、“爸爸去哪儿2”、“消灭星星”、“会说话的汤姆猫”、“2048”等等。由此可看出,这种移动广告平台所涉及的开发者之多。
如果没有了这种平台,可能很多优秀的app都难以生存到今天。再加上一些App和广告公司虽然运用了私有API技术,却并没有涉及侵犯用户隐私和违反行业安全法规,因此我们不能够一杆子否定整个行业。
有米SDK此番遭苹果下架:是冤家错案,还是罪有应得,我想各位看官心中自有公道,F姐也不便多说什么了,只希望后期行业能够得到进一步完善,让我们用户的隐私、开发者的利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
-
不要让社会化媒体“自动化” 快速奔跑的独角兽!有米科技2015年终盘点
如果让我们选择两个词来形容有米的2015年,那么必定是新布局、再启程!,7月有米科技旗下游戏事业部斩获江苏卫视热门综艺节目《真心英雄》IP,并推出同名休闲竞技类手机游戏,探索影游合作。,10月20日有米科技荣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组金奖,总裁李展铿获副总理刘延东接见。
2024-03-21 16:01 -
Social Consu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SCRM 有米科技CEO陈第入选创业邦“30岁以下创业新贵”榜单
据了解,与陈第同时入围本年度“30岁以下创业新贵榜”的创业新贵还有知名自媒体大V同道大叔、keep创始人王宁、卷皮网CEO黄承松等。,“移动广告+游戏联运”是行业首创,有米成立“偶玩游戏”及“闪电鱼游戏”,它们分别切入重度手游联运及休闲游戏代理联运市场,依托广告平台的渠道资源推广游戏以分成的模式合作,目前均有千万级别月流水。,连续五年,有米连年翻倍增长,2014年实现收入4.09亿元,净利润超过4
2024-03-21 16:01 -
不要比消息速度,要做角度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之有米广告叶文胜:顺势而为、保持敏锐,做一家创造实效价值的移动广告技术公司
这里面都包含有行业中较为前沿的一种趋势探索,也为其他公司进行了模式实践。,所以整体仍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我们会继续保持敏锐、脚踏实地,为各方合作伙伴创造实际价值。,欢迎关注中国新媒体Fmarketing专注领域以行业评论分析为主深度专访、专题互动为辅偶尔卖个萌、耍个逗比快和我们来约吧!
2024-03-21 16:00
热门标签
-
“米粉经济学”揭秘 专访力美传媒副总裁别星: 四大全资子公司打造移动数字营销生态圈
2024-03-21 16:00
-
小米如何成功开展社交媒体? 对话丨秒针系统高雅:“中国特色”的程序化广告生态下,广告主应如何抉择?
2024-03-21 16:00
-
以杜蕾斯成功案例分析,看社会化营销转变的3个特点 《广告技术公司“双11华山论剑”》第一期:悠易互通花芳之鸳鸯刀
2024-03-21 16:00
-
社交媒体营销发展可能的5大趋势 广告技术军团们的出海战绩,告诉你老外的钱到底好不好赚?
2024-03-21 16:00
-
一张图告诉你,小企业如何玩转社交媒体 《移动出海分享周》第二期丨畅聊工具类产品出海
2024-03-21 16:00
-
移动互联网下的 生活化媒体+社交媒体 对话黄晓南:揭秘品友互动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来龙去脉
2024-03-21 16:00
-
微信公众号可以变现了吗?微信创业分析 中国领先的程序化交易平台新数网络正式挂牌新三板
2024-03-21 16:00
-
粉丝经济催生自营销,企业逐渐摆脱广告转向维护粉丝 专访丨IMS新媒体商业集团CEO李檬:未来,没有效果的广告一定会死掉
2024-03-21 16:00
-
H&M社会化媒体营销案例分享 《移动出海分享周》第三期丨游戏类产品出海的那些事
2024-03-21 16:00
-
员工成为粉丝,让粉丝成为员工 《移动出海分享周》第四期丨电商出海的要害点在哪?
2024-03-21 16:00
-
回复一个小女孩的回信 《移动出海分享周》第五期丨渠道出海之Google四大神器
2024-03-21 16:00
-
社交网络是否在侵蚀你的工作效率?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第二期丨点入王新:最大程度的扶植整个行业的发展
2024-03-21 16:00
-
微博、微信、贴吧之后会怎样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第三期:力美舒义
2024-03-21 16:00
-
“罗辑思维”成长经历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第一期丨新数网络张翔:多去合作才能探索新的方向
2024-03-21 16:00
-
陈坤微信主页实行会员付费制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第四期:米迪徐毅
2024-03-21 16:00
-
今日头条成长背后的故事 专访丨力美陈昱: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的关键是"抢地皮"
2024-03-21 16:00
-
小企业巧用Twitter社交媒体营销的9个案例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指点传媒曹彤
2024-03-21 16:00
-
小企业吸引社交媒体用户的7个小技巧 对话丨每刻风物CEO王汉洋: 90后创业并不是作秀
2024-03-21 16:00
-
社会化营销的六大心理学法则 一年100多场发布会,“会神”乐视是如何炼成的?
2024-03-21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