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动辄几百万甚至千万营销预算的大企业来说,说很多所谓成功的社交媒体营销案例是用钱砸出来的一点不为过,对于他们而言,社交媒体不过是另外一个“电视台”,另外一个“户外广告牌”,只不过多了些互动分享元素。而对于小企业来说,他们的营销预算非常少,甚至没有营销预算,但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人所知,比如我们前文所描述的这些小企业成功利用twitter的案例,正是因为他们的预算有限,而更这些帐号不会被盗,你的聊天内容不会被别人发现等,未来可能更多会涉及到购物安全、支付安全,我们会朝着这一条线做得更深。手机现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从安全角度来讲我们就要保护你的衣食住行不受到安全的威胁。
李崧:其实我们手上的工具并没有做成像Facebook或者微信这样超级APP的前置,所以一款APP的生命周期可能是在一个手机被抛弃以后就结束了。为了延续这些APP在用户手机上存活的时间,出现了工具矩阵。假设如果一款APP在一个手机上活70天,那么装两款可能活80天,装三款活90天,我们再进行变现的利润就更高一些。工具是和系统在赛跑,百度的几款产品像清理、电池都是安卓手机占内存比较多或者比较耗电,基于这个为基础。我们一直有一个危机意识,如果安卓系统开发足够好,不需要再清理,不需要再额外的帮助APP,这时候类似于系统APP的生存空间就小了。未来我更看好辅助系统的工具,比方说网络电话、文件管理、图片处理之类。
Question3
最近有没有看到市场上比较新的或者工具类冲出来?
施京松:我们作为第三方服务商的角度来讲,客户这边的产品规划我们很难去控制或者跟踪,但是我们这边能看到整个市场上的变化。之前这一年里面基本上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移动端更多的或者说大部分的投资方向其实并不是集中在工具而是生活相关的应用上面,我们接触到的很多用户,大型的系统级别的厂商确实是在做产品矩阵,通过多个产品的连续发布加强推广,包括互相导流等等形成内部的生态圈。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跟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产品,中国开发者开发的产品正在逐步走向海外,比如一些轻社交方向的,或者结合移动端完成线上线下连接的可以理解为O2O的东西出来。从某种角度来讲,针对的用户人群更特殊一点,尤其到各个国家的本土化、定制化的角度来讲要更复杂一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用户的黏性或者单个用户产生的潜在价值会更高一点,这是我们这边目前能看到的一个方向。
Question4
像360Security、百度出海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挑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王立伟: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遇到过太大的挑战。我本身从2001、2002年开始做海外互联网,为什么跟奇虎360这么紧密合作,而且整个公司的运作、产品的运作360完全不管?如果了解360或者了解周鸿祎的人可能知道周鸿祎他本身就是特别强势的人,基本上下面的发展他控制的特别严格,但是这件事来讲我们有完全的自主能力去发展。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年海外广告投放、积累用户、电视广告投放的经验,目前为止还没遇到过太大的问题。我们明年会面临一个问题,利润和规模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
李崧:可能是我个人碰到的问题,我一直在负责推广,刚开始的一年多时间内花了很多钱,用户量推的很大,一年多时间变现做的不是特别好,比较虚。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尝试了很多变现的方式,最后终于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我们再做推广、获取用户时就比较有底气了。
Question5
有没有看到客户遇到的一些困难
施京松: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现在出海的企业属于弄潮儿,没有什么大的挑战,在做出海的移动端开发者来讲,他们已经在国内摸爬滚打多年,经过国内各种不管是渠道还是BAT碾压等高强度的日益激烈的24小时竞争之后,出海市场对于他们来讲往往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相对轻松的又比较有明确规则真正的蓝海市场。如果一定要从中间找出一些挑战,我觉得可能有几个点:首先目前中国出海产品同质化相对来说比较严重,怎么样把各家的产品能够区隔开,针对当地的用户做更深的挖掘,这对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挑战。
其次,中国的移动端是通过投资高速拉起来的市场,生意最终会回到赚钱的本质上。怎么样真正去理解海外的市场,分地区分不同的用户分产品去赚该赚的钱,这是下一个所有出海不管是工具类还是游戏类产品应该考虑的点。如果一定说出海市场的挑战,相信今天的挑战跟两年之后比的话,今天根本就没办法算挑战。
Question6
怎么看待产品同质化这个事情?
王立伟:同质化肯定是现在普遍存在的,创业团队可能存在生存压力,一个是要有故事讲,毕竟同质化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抢这些用户也不难。就拿我们来讲,我们正式推广是从5月底开始到现在,差不多半年时间,现在DAU差不多到八千万。为什么说会选择跟360合作?当智能手机用户不再增长的情况下,清理工具类的产品肯定要下滑,随着手机越来越高端,用户对加速清理还有省电需求会越来越低,如果要做一个长久生意的话而不是去图一时的数据增长的话,从昆仑内部来讲我们还是选择做安全领域,这是长久的生命力。就算买两万块钱的手机,十万块钱的手机,都会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毕竟要上网要支付要和别人沟通。刚才说的同质化问题要分两个方面,你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果仅仅是几个大学生想解决生存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小的应用也能生存下去。现在拿融资也很难了,因为现在同类的产品太多,不过我还是推荐大家不要做工具了,去做O2O或者垂直的社区或者一些垂直电商,这个可能未来机会更大。特别是小的创业性公司,如果一个小的创业性公司没有钱你怎么推到几千万的DAU?你是推不到的。如果不到这个几千万的DAU怎么拿下一轮融资?你是拿不到的。但是你做垂直类的社交或者电商,反而可能会更容易去拿到第一轮甚至第二轮融资,更容易存活下去。
李崧:我觉得这种同质化的情况是不稳定的,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看到有更好的功能或者方式,很多产品经理让自己的产品变得更好,总之大家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像。做产品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点,比如我要做清理的话,这条路就要走到底。因为我的产品清理的效果就是比别人家好,做到极致的话就是一条出路。还有推工具类产品的话其实有一个时间成本,比方说我今年拿一个用户是三毛钱,到明年六毛钱七毛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工具出海成功案例分享
ApusVP罗娟分享:15个月5.1亿用户,Apus成长之路。
Apus是完美的用户系统英文缩写。为什么Apus要做用户系统?相信很多人用过苹果手机,苹果手机非常好用,三岁小孩都会用,但是苹果手机实际上之所以好用是因为把硬件、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系统三合一给用户带来超级体验。整个互联网时代有两个阶段,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在PC互联网时代实际上入口为王,谷歌只要掌握屏幕掌握键盘就可以掌握所有用户的入口,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太多了,比如手机、PAD、手表从上到下的可穿戴设备,要做的是连接。也就是说谷歌用操作系统把所有的用户所有的终端连接起来,Apus要做什么?Apus要跟谷歌互为生态,在整个安卓系统上做用户系统。如果要做用户系统的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用户系统包括哪些东西?实际最后研究了用户行为,我们觉得用户系统应该包括五大模块,首先用户需要跟手机做交互,那么需要有UI,用户交互界面是五大模块之一。另外,用户需要管理手机,也是五大模块之一。第三,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都要用APP,不管管理自己的APP还是再获取新的APP都需要管理。第四,所有的用户希望通过手机获取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内容,信息管理也是五大模块之一。第五,所有人用手机都是要打电话要做社交,通讯和社交管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五大模块是整个Apus的用户系统。
Apus是2014年6月份成立的公司,我们现在在Facebook上的粉丝大概有不到四百万,在Apus+上的粉丝五百万左右,整个Apus系统大概有2.5亿以上的用户,产品集群超过5.1亿用户。基于2.5亿以上的用户系统采样做的市场分布,在北美有大概10%的用户,在东南亚和南亚15%的用户。
如何高速打造产品?主要是四方面:公司战略、产品战略、销售战略、本地化。
公司战略有三点,顺势而为、新用户和刚需。什么叫顺势而为?大家经常听这个词,整个互联网其实分为三大市场,美国市场、中国市场、第三国家为主的新兴市场。美国市场实际大家都知道也非常成熟,有自己先进的理念、技术和产品,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类似,有很成熟的产品理念和技术,但是其实中国跟美国略微不同,中国很多产品是拷贝美国那边先进的理念技术,有没有创新?有。一般创新是拿过来以后,像大家会听到很多大佬说微创新,我们总结了一下,中国的很多创新其实是在商业模式上有非常好的创新。新兴市场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主,整个互联网大概会比中美落后平均二到五年,如果回到五年前的中国是不是觉得很多东西是可以做的,甚至可以知道你做这件事情未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会发现全部都是机会,遍地都是蓝海。我最近有几次去印度感受特别深,印度就像是几年前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你会觉得在当地是有很多东西都是想做的,是欣欣向荣高速增长的市场。为什么说顺势而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要出海?首先整个中国互联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年到2006年,这时候是整个国外企业霸占中国互联网市场,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是跟随,是一个拷贝和带领的角色存在。在2006年到2014年,整个中国互联网崛起,包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BAT基本也是那时候起来的,这时候的中国互联网已经可以自给自足,成熟到可以往外输出。2014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走两条路,垂直化和海外输出两条路。但是中国出海比美国的很多企业要更具有优势,因为你对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的输出,因为美国的文化是非常强势的,有一个标准,需要让全世界的人民去对照这个标准来习惯或者使用它的产品。大家使用美国企业的产品其实都有这种感觉,而中国的企业不是这样的,中国企业在做产品的时候包括针对中国不同的人群可能很多人都会花心思去想有没有特定的一些产品属性包括做一些个性化的定制来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中国整个骨子里的服务意识包括本地化意识其实要比美国的企业强很多。
公司战略第二点,抓新用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中国起来的这些大的公司其实根本就没有一家真正跟别人竞争抢别人用户抢过来的,大多数是找到一种新的需求点或者抓住一大批新用户。为什么要抓新用户?我们评估过老用户、新用户的获取成本大概相差20倍,老用户需要抢别人的,你需要重新教育他来认可你的品牌、使用你的产品包括习惯你的产品,这点是非常非常难的。但是新用户不一样,比如说用户现在正在拿着人生中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机,如果那里面有你的产品的话,他觉得就是智能手机的标配,他会认可你的品牌、你的产品,也会自然而然的使用习惯,别人抢你的用户也是非常非常难的。
公司战略第三点,刚需。大家都用过安卓手机,用了八个月到十个月其实会发现非常的慢,安卓手机最大的痛点是卡、慢,Apus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所有安卓用户的刚需。
产品战略,首先三点两致,有人可能在其他场合听过。痛点、亮点、甜点、精致和极致。痛点就是刚需,你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就留住了用户。亮点就是你的产品其实是需要特别闪眼的吸眼点把用户吸引过来,用户才能使用你的产品解决他的痛点。甜点需要有更多的运营,需要有更多的服务让用户跟的你黏性变大,这就是甜点。把以上三点做好的话,而且做到精致极致用户基本就抓住了。
第二点,好的产品都是运营出来的。数据运营、粉丝运营、内容运营,数据运营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包括你的APP上打点把所有的用户行为过一遍,调优再看数据,相信很多公司都在做。粉丝运营其实就两种粉丝,第一种喜欢你的粉丝,第二种不喜欢你的粉丝,我相信很多公司在粉丝运营的时候都会重点去跟喜欢你的粉丝沟通,做活动等等。我要特别说的是不喜欢你的那批粉丝怎么办?我们公司有专门的运营团队,天天跟这些粉丝打交道,我们需要把粉丝的所有问题、反馈包括抱怨各种各样搜集起来,我们每一个粉丝的问题都会给他回复,有的可以改告诉你改,有的不可以改也反馈告诉你为什么不可以改,长久来说那些给你提意见的粉丝觉得你的产品是有生命力的,他会觉得他的所有提议你都会看中,你的产品就算不改,他会觉得产品背后的人是有生命力的,是在认真听取他的意见跟他探讨,他觉得这个产品是他自己跟产品经理一起运营的。当这批不喜欢你的粉丝如果能够认可你,你往往会发现他最后会变成你的铁杆粉丝,比原来喜欢你的那批粉丝还要更衷心。
内容运营,好的产品不可能就几个产品经理几个内容运营就做好了,你需要做UGC走网络聚集效应才能把内容运营好。
竞品,我们很关注竞品也很尊重竞品,我们看竞品有任何一个改动就会反馈它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这样的改动是不是提供出来最好的,可以让我们的产品改动里面找到很多的灵感。
如何让产品自我推销。其实好的产品是自己会说话的,你得给它通道。比如你需要在产品里面加入更多的社交元素,你需要让产品增加更多的自我传播功能,这个产品经理都可以去设计的。
口碑营销和整合营销,口碑营销大家都知道,整合营销本身要重点讲一下,一般所有公司的产品都是串形的,想到一个产品的设计你再把产品做出来,再包装产品,做市场宣传,谈BD合作,它是一条串形线。但是我们公司在做的是什么?我们把这条串形线并行起来,我们做产品的时候把BD、市场、用户一起拉过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去想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所以我们每个产品出来都是已经想好它后期应该怎么推广宣传,应该怎么合作。我们公司每个礼拜都会有体验师,找各国的体验师过来跟我们一起聊产品一起来探讨市场上需要什么产品。
另外不做预装和一千万以下不推广,你做出一款产品要知道产品好与不好要马上了解,预装周期太长,如果做一款产品推预装,产品好不好不知道,等知道之后太晚。一千万以下不推广,一千万以下如果推广的话,我们不知道推广做得好还是产品做得好。如何做本地化?这都是出海公司天天在讨论的话题,一是找共性,其实每个用户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可以了解需求的本质。我们在用户所有的需求层面更深层次想一想他们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最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找到共性。
理解尊重当地文化,很多公司去做海外市场,更多的是把应用和服务做翻译,翻译成英文、西班牙文,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其实这个没有解决。要真正了解海外人每天在干什么,有什么爱好有什么习俗有什么节日。比如圣诞节,我们需要推圣诞节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整合营销案例http:///wlyx/zhyx/
相关文章
-
京东O2O是什么?京东做O2O有什么优势?
京东要清楚地解释O2O模式是什么意思,有些困难,每个人都在摸索、探索,尚无法明确定义此模型。,客观地说,与其他巨头相比,京东的O2O布局有点晚,行动范围也大大缩小了。,京东O2O模型基于在线大数据分析,然后通过广泛的离线实体店网络和快速交付来补充其优势。
2024-03-18 09:45 -
京东A级店铺是什么,如何提升京东店铺的层级?
在商详页内容编辑过程中,大图展示、实景图拍摄、GIF动态效果、视频、KOL用户代言等一系列内容都已是常规运营之一。,四、运营执行有的放矢,优先级不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特别优秀的企业,如小米、苹果、佳能、哇哈哈、沃尔玛,他们有所成都是得益于用户认同,但在连接用户的过程中,各企业所用的市场手段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如提起小米,用户往往想到的是品牌营销能力。
2024-03-18 09:31 -
京东店铺动态怎么发布(京东店铺动态发货技巧)
2.2 玩法介绍A. 基本概念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店铺头条推出早、午、晚市的概念,从时间维度固化频道内容,让用户 形成逛的习惯。,通过数据分析划分了如下时间段:早市——#早起的虫子被鸟吃#时间:每天6点-12点内容:主打促销类动态,促销、秒杀、上新、满减、主打销售的专题等动态(该时间段促销集 中,用户)午市——#午市闹哄哄#时间:每天12点-20点内容:主打资讯类专题动态,生活知识/热点新闻/场景
2024-03-18 09:30 -
京东店铺首页怎么装修(网店首页装修思路方案)
我将首页分为3屏:因为一般人滑动手机也就滑那么几下,如果让用户找不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用户很快就会流失掉。,分为3类:4. 常购清单 页面布局:分为常买(买过1次以上)、可能再会买(买过1次),后台应该是会把购买频次相对较高的商品放上去,比如生活用品、水果零食之类的,而不是把所有购买过的商品都列上去,那样不是很合理。,下一期我会对电商平台的商品详情页进行对比研究,欢迎关注。
2024-03-18 09:30 -
京东推广员怎么做?如何成为推广员?
在京东平台中有一种工作叫做京东推广员,京东用户们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去成为京东推广员,通过推广商品是可以赚取到佣金的,前提是推广商品成功,大家知道京东推广员怎么做吗?如果想要成为京东的推广员的话,和淘宝平台一样,也是需要再京东联盟中注册账号,并且申请成为京东推广员的。当成为京东推广员之后,就可以接取京东商家的推广链接,然后开始分享链接,赚取推广佣金了。想要做好京东推广员的话,是一定要有非常庞大的用户
2024-03-13 19:21 -
京东邀请新用户有奖励吗?奖励怎么兑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京东这个平台的奖励!一、京东推荐新用户有奖励吗?京东邀请有奖活动 邀请一个新用户下单可得30元。,活动期间,邀请者通过完成分享活动页内商品给未曾在京东下单的新用户,被邀请者浏览分享页后在京东完成首次下单的推广任务,则邀请者可以获得最高不超过20元的待结算奖金,(奖金金额为被邀请者实际支付金额不含运费部分)。,每期活动期间提现到小金库和兑换京东红包均有总额度上限,若本期额度被其他用户
2024-03-13 19:20 -
京东店铺层级划分标准,怎么优化层级?
在商详页内容编辑过程中,大图展示、实景图拍摄、GIF动态效果、视频、KOL用户代言等一系列内容都已是常规运营之一。,四、运营执行有的放矢,优先级不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特别优秀的企业,如小米、苹果、佳能、哇哈哈、沃尔玛,他们有所成都是得益于用户认同,但在连接用户的过程中,各企业所用的市场手段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如提起小米,用户往往想到的是品牌营销能力。
2024-03-13 19:19 -
京东到家推广员怎么做?京东到家有何优势?
京东到家推广员实际上就是做在帮助京东做推广,京东到家推广员和京东联盟推广员是不一样的,那京东到家推广员怎么做呢?对此有兴趣的朋友的不妨来看看。京东到家推广员就是想大伙儿推广京东到家APP,让大家注册京东到家APP并购买里边的商品,所以京东到家推广员还是少不了要邀请用户的,京东到家APP发出邀请方法如下:1、在手机桌面点击打开京东到家,进入京东到家后,点击“我的”。2、进入“我的”后,点击箭头所指的
2024-03-13 19:14 -
京喜店铺怎么提现?提现技巧是什么?
京喜是京东旗下的社交分享平台,加入京喜的用户通过分享店铺的产品链接,一旦有用户通过链接购买商品以后,就可以获得佣金。,由于京喜活动每天的现金池金额是限量发放的,如果现金池剩余为零时是没有办法提现的,所以建议用户趁早兑换,兑换比例可以在提现页面查看,而一般是100000:1。,所以想要从京喜账户里提现的小伙伴,一定要看好时间准点开抢,不然就落后于其他的用户了。
2024-03-13 19:10 -
京东全城购在哪?有什么优势?
京东平台为了让消费者下单以后,可以更快的拿到产品,正式推出了全城购的业务,将线上与线下打通起来,那么京东全城购在哪?,京东为了满足消费者任何时间、地点及任何方式购买的需求,而采取将线上电子商务、移动终端或线下实体进行整合而形成的产品销售与服务方式。,京东全城购业务也携手京东到家联合上百家全国知名连锁商超开展精准化社群营销,透过全渠道营销活动整合站内外资源,实现线上流量精准分发至门店,线下订单、客流
2024-03-13 19:09
热门标签
-
移动互联网下的 生活化媒体+社交媒体 对话黄晓南:揭秘品友互动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来龙去脉
2024-03-21 16:00
-
微信公众号可以变现了吗?微信创业分析 中国领先的程序化交易平台新数网络正式挂牌新三板
2024-03-21 16:00
-
粉丝经济催生自营销,企业逐渐摆脱广告转向维护粉丝 专访丨IMS新媒体商业集团CEO李檬:未来,没有效果的广告一定会死掉
2024-03-21 16:00
-
H&M社会化媒体营销案例分享 《移动出海分享周》第三期丨游戏类产品出海的那些事
2024-03-21 16:00
-
员工成为粉丝,让粉丝成为员工 《移动出海分享周》第四期丨电商出海的要害点在哪?
2024-03-21 16:00
-
回复一个小女孩的回信 《移动出海分享周》第五期丨渠道出海之Google四大神器
2024-03-21 16:00
-
社交网络是否在侵蚀你的工作效率?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第二期丨点入王新:最大程度的扶植整个行业的发展
2024-03-21 16:00
-
微博、微信、贴吧之后会怎样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第三期:力美舒义
2024-03-21 16:00
-
“罗辑思维”成长经历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第一期丨新数网络张翔:多去合作才能探索新的方向
2024-03-21 16:00
-
陈坤微信主页实行会员付费制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第四期:米迪徐毅
2024-03-21 16:00
-
今日头条成长背后的故事 专访丨力美陈昱: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的关键是"抢地皮"
2024-03-21 16:00
-
小企业巧用Twitter社交媒体营销的9个案例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指点传媒曹彤
2024-03-21 16:00
-
小企业吸引社交媒体用户的7个小技巧 对话丨每刻风物CEO王汉洋: 90后创业并不是作秀
2024-03-21 16:00
-
社会化营销的六大心理学法则 一年100多场发布会,“会神”乐视是如何炼成的?
2024-03-21 16:00
-
网络小说赚钱新招,网络小说通过微信赚钱新的模式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快友林森
2024-03-21 16:00
-
如何为企业做一个社交媒体营销方案 《海外风云》第三期|有米Adxmi陈坚豪:移动出海市场足够大,格局未定
2024-03-21 16:00
-
社交网络营销的10项建议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爱点击唐敏
2024-03-21 16:00
-
如何沉淀营销,获得的客户 专访丨力美陈昱:移动程序化场景营销的关键是"抢地皮"
2024-03-21 16:00
-
让大众激动,生意已经成功了一半 追访商业传奇之 《中国数字营销二十四功臣》 派悦科技王锋
2024-03-21 16:00
-
善用微营销,将内容营销价值最大化 《移动出海分享周》第一期丨西山居:阵痛带来的本地化经验
2024-03-21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