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从3D设计切入泛家居,数联中国还需聚焦 智能家居发展路线图

2024-03-21 16:04
admin

文/唐人(品途专栏作者)

从数联中国这个创业企业的取名来看,就可以判断出它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企业。

初次听说数联中国,是一家由IDG投资做3D的创业企业找我咨询,话间谈到数联中国,因为他们曾经有合作。后来还应邀给一家家居企业写了个对数联中国的评价,那是完全根据互联网上看到的信息归纳的,似乎印象不是很好。

一次偶然机会拜访了数联中国,后来又专程拜访,和创始人周建中先生有较深入的交流,加上我在行业内各方面的信息来源,对数联中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数联中国的创业规划显然充满了理想。理想来自对如何用互联网对家居家装行业进行彻底的流程化改造的认识。

我常说互联网正在重造泛家装行业的业务流程,是因为我看到互联网信息互动的功能改变着家装消费(包括家居商品消费)的行为和习惯,同时也看到了互联网技术,特别是3D云技术可能重新塑造家装消费过程的逻辑结构,并改变家装消费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的链接方式。

数联中国认为互联网技术将改变整个泛家居行业,这其中包括房产、家装和家居商品销售等领域。在这些被传统行业隔断的领域之间,它看到了一个能够串联这些行业的共同平台--3D设计平台。在我所理解的数联中国的宏伟规划中,这个串联的设计平台,是从小区卖房开始的小区及细至户型的3D设计,到家装阶段的装修效果图及施工图设计,再到家居商品的3D体验显示等环节,全部都包含在这个无所不在的设计平台上。

数联中国是想打造一个泛家居行业的巨大平台,让各方在其平台上经营。用数联中国自己的话说,是打造一个泛家居行业的生态系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具想象力和极具挑战性的远大理想。

在数联中国的理想版图上,列举了这样一些业务板块:云设计、云商(使用数联设计系统的装修企业和材料商等)、高科(高科技显示屏系统)、数字化卖场、产业供应链、数字化房产、数字精装连锁店(提供海量装修设计图)和云教育(设计学校的教育合作)等(说明:括号内只是我对数联中国各业务板块的理解,非官方解释。)。其触角可以说是伸及泛家居行业的多个领域,其中串联这些领域的,依然是数联的设计平台。

如果不是深入研究,显然对数联中国的业务结构不能一下子就理解,更难理解这些业务板块背后的逻辑联系。

有道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创业需要理想,但也更需要现实。

经过过去一年多的布局,数联中国开始在寻找落地的机会。

这里暂时抛开数联中国的故事谈一谈家居家装电商创业中的最大问题:业务模式的聚焦和落地。

为什么这个问题重要?

一是因为当前家装电商这扇大门打开后,创业者看到的都是机会。家装过程很长很复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互联网创业的机会。这时选择最适合自己创业发展的机会就极为重要。

二是从创业发展过程来看,需要商业模式简单聚焦。我常说互联网企业必须一句话说清自己是谁,就是这个道理。业务越聚焦,业务模式可能就越简单,业务发展也可能就越迅速。

另一方面,业务越聚焦,网站定位也就越精准。这对网站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句话,落地需要聚焦,落地需要选择业务模式的突破口。

对数联中国来说,聚焦落地尤其重要。在泛家居行业设计平台的理想趋势下,数联中国似乎摆出了个“一字长蛇阵”,在相关的多个领域都布下了点,所以现在需要聚焦再聚焦,寻找有效的突破口。

纵观数联中国过去一年多以来,似乎一直在寻找这个突破口,但似乎也还未有根本性突破。

不过,数月前拜访数联中国,却看到了一款“神器”,这是被称为“移动家居4S店”的数字化屏幕,它利用3D技术,可以独立展示或与实体店交互展示家居商品,给用户更多家居商品的“3D虚拟体验”。

而“3D虚拟体验”正是我当前比较关注的家居电商发展方向之一。

我们都说家居电商发展需要线下实物体验,这很正确。但是,现在有更多的迹象表明家居商品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时需要线上的”3D虚拟体验“,即要求能够看到所购买的家居产品在消费者自己家里摆设出来是什么效果。而数联中国的这个"移动家居4S店”在为家居消费者提供“3D虚拟体验”功能的方向上,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尝试。

这些天,有句话一直在我耳边作响,这就是雷军对陈年说的那句话:”咱能不能,先做好一件衬衫?“这可能是每个创业者在聚焦自己业务时需要反复重温的一个经典的问题。

对数联中国而言,或许这个问题就是:咱能不能,先做好一个“3D虚拟体验”项目?

且把它做到极致。

抬头看天,低头走路。这就是创业者的理想与现实。

责编:吴梅梅

原创声明:品途网尊重原创作者及单位版权,本文为品途网原创内容,作者:唐人,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品途网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智能家居发展路线图

智能家居发展路线图

目录

基本历程回顾B端市场展望C端市场展望第三方数据报告根本问题的根本探讨

基本历程回顾

迄今为止智能家居从商业到民用,从概念到实物,从少数从业人员到万众创新,从控制到感知以至于智能经历了31个年头,未来值得期待…

智能家居发展路线图

智能建筑:1984年美国城市广场,1985年日本青山大楼

智能豪宅

智能单品

智能家电

智能小系统

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B端市场展望

商业应用是智能家居的诞生地,同时也是当前实际应用到的主要场景,将继续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市场的主流。

B端市场主战场—房地产精装修与渠道智装

B端市场展望Ⅰ—智能办公

B端市场展望Ⅱ—智能酒店

B端市场展望Ⅲ—商业综合体

第三章节,C端市场展望

民用是智能家居最广阔的市场,尤其是后装存量市场,很多需求亟待释放…

C端市场展望Ⅰ—壕消费升级

C端市场展望Ⅱ—智能排插

C端市场展望Ⅲ—客厅影院音响,给生活中增添一点乐趣

C端市场展望Ⅳ—家用机器人,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提升社会效率

C端市场展望Ⅴ—短程便捷出行,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升社会效率

C端市场展望Ⅵ—让生活充满爱

C端市场展望Ⅶ—无人机

“智能+”已涉及到方方面面

“互联网+”是软件和大数据,是横向整合“智能硬件+”既是硬件,又是软件和大数据,既是纵向提升,也必定会产生横向连接“智能+”是比“互联网+”更大的一次浪潮,也会把互联网+推向顶峰

明星跨界,智能是为了更快乐

第四章节第三方数据报告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处探索期,预计开始进入启动器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交易规模预测

在,随着主要的智能可穿戴计算系统平台及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完毕,下游设备厂商洗牌,基于健康大数据的服务类产品逐步成熟,产品差异化加大。,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预计市场规模依然会增到228亿以上。

被访者了解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信息渠道分布

被访者感兴趣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

被访者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关注因素

被访者感兴趣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功能

被访者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的兴趣集中在:健康指标的追踪功能(71%),其次是提醒(来电,生活提醒等)和GPS定位功能。除此之外,被访者对于通信、支持Wi-Fi、防水、防尘等功能的兴趣程度也相对较高。被访者对支持SIM卡支持App商店等功能的兴趣程度相对较低。

被访者可接受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价格区间

30%的被访者可接受价格区间在201-500的智能可穿戴设备。25%的被访者接受501-1000元的价格区间。23%的被访者接受1001-2000元的价格区间。约有7%的被访者可接受2001元及以上的价格来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

被访者计划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时间

33%的被访者暂时没有计划购买任何智能可穿戴设备外,剩下的被访者都有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计划。20%的被访者会在4-6个月内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其次是19%的被访者会在1-3个月内购买,15%的被访者会在6个月以上购买,13%的被访者会在1个月以内购买。

被访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前景评估

整体来看,受访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非常看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前景值得期待,超过7成受访者(72%)表示非常看好。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htt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