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为什么褚橙成功了,而柳桃和潘苹果却渐行渐远? 惠普向苹果投降、出售pC业务 三星联想围观

2024-03-21 16:39
admin

为什么褚橙成功了,而柳桃和潘苹果却渐行渐远?

来源:北大纵横

导读:“褚橙、柳桃、潘苹果”在去年推出时曾经一度成为业界佳话,成为品牌人格化、故事营销等的典型案例。那么,实际中,褚橙、柳桃和潘苹果的品牌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聚划算首页主推褚橙、柳桃、潘苹果三款水果的团购,并打出“三果志”的主题,再次把这三款企业家命名的水果推到消费者、大众及媒体的风口浪尖。“褚橙柳桃潘苹果”在去年推出时曾经一度成为业界佳话,成为品牌人格化、故事营销等的典型案例。那么,实际中,褚橙、柳桃和潘苹果的品牌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先来看下本次聚划算是如何推这三个水果的:

三款主图,也正是每款水果品牌主打的理念。

褚橙:励志、坎坷、传奇

柳桃:企业家、产业报国(其他几点太虚)

潘苹果:公益、家乡、名果

然后我们看下上线首日截止22点40分的销售情况:褚橙8400多单,75万销量;柳桃476单,4.6万销量;潘苹果187单,1.6万销量。可以看出这是几何级别的差距。撇开聚划算不谈,这三款水果在11月初就已经开始销售。褚橙的销量是一直很好,柳桃一直很一般,而潘苹果的表现就有点差了。潘苹果今年在淘宝新开的官网销售也只有几十单左右,而且店铺的动态评分很低。

其实褚橙的成功并非只是品牌的人格化和故事营销,那些只是表面现象,而对表象的复制往往是很难成功的。我们先来看下褚橙是如何成功的,又是如何人格化和故事营销去溢价的,然后再来看下后二者为何没能复制成功。

褚橙:内功为基,故事开花

褚橙能够长期热卖,其根基是这个橙子真的好。我在去年的文章《褚橙第一,本来第二,谁会成为下一个?》就总结了褚橙成功的根基:一是褚老认真做事一心专研的态度;二是果园的流程管理;三是跟果农的共同创富。这些是保证褚橙品质的基础。种不出好果子,你再励志也没用。

市场上一般的脐橙售价一般在每斤4-7元,而褚橙的售价在每斤15-16元,跟美国进口脐橙和澳洲进口脐橙是同一价位。通常情况下,价格定高了,相应的市场就会变小(如上图的市场价格曲线)。而褚橙在高价位依然能够取得不错的销售量,则是通过品牌人格化和故事营销,将理性的价格曲线向外平移到一个“非理性”的价格曲线。褚橙的内功奠定了图中实框的基础,然后通过品牌的塑造进一步把市场变大。

柳桃:牵强嫁接,打错方向

柳桃的推出并非柳传志的本意(其本人甚至不喜欢这么做),是去年媒体电商本来生活撮合而成的“褚橙柳桃”的推广方案。但是柳传志跟柳桃的关系也只是一个投资者的关系,并不像褚橙那样是十年的生产者和经验者。这种情况下人格化的品牌塑造就显得很牵强。

在产品的定价上,柳桃也是跟褚橙很像。市场上江山猕猴桃和黄心猕猴桃的售价在每斤7元左右,红心猕猴桃和周至猕猴桃的售价在每斤18元左右。柳桃的定价是每斤32元左右,直逼进口佳沛猕猴桃的38元每斤。过高的定价使得本身市场的基础就变小了,通过牵强的品牌人格化,只能细微的影响非理性的价格曲线。另一点褚橙和柳桃品牌的细微不同

同样作为企业家,支持褚时健的多少有一种对体制不满的表达,而对体制不满者的受众面是很大的;而柳传志更多的是一个现有体制内的成功企业家,支持者多数是机场成功学的追随者,而这些人大部分不买水果。

潘苹果:好心被互联网思维给毁了

潘苹果同样是去年提出的,当时是潘石屹为家乡的滞销苹果公益代言。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被“互联网思维”给拧巴成了潘苹果,这就有点走错方向了。

首先,无强烈内在联系的人格化品牌命名跟上面的柳桃一样有点牵强,这就很难造成非理性价格曲线的位移;其次,潘苹果的定价同样是跟褚橙柳桃类似,市场上花牛苹果每斤6-9元,潘苹果每斤15元跟进口蛇果价格类似,这样就缩小了市场份额的根基;最后,同样作为企业家,潘总所属行业决定了其公众形象的争议性,本来公益代言可以为其公众形象加分,但是之后潘苹果的推出和过高的定价使得公益代言的色彩渐淡。这种情况下,非理性的价格曲线会产生反向的位移。

这就是为什么褚橙成功了,而柳桃和潘苹果却渐行渐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探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之路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奇虎360离职员工:我眼中的霸道总裁周鸿祎下一篇:任正非:44岁被骗200万被离婚如今华为千亿TAG:褚橙柳桃潘苹果

惠普向苹果投降、出售pC业务三星联想围观

pC争霸战:惠普向苹果投降

www.yingxiao360.com来源:《信息时报》

乔布斯带领苹果击败李艾科执掌的惠普,成为市场的pC之王。

palm是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前身,可惜反遭后辈淘汰。

信息时报综合报道全球最大个人计算机生产商惠普(Hp)前日宣布惊人战略转型计划,包括“全部或部分分拆”个人计算机(pC)业务,并将放弃起步不久的平板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业务。评论认为Hp此举既是向“后pC时代”低头,也是向苹果公司“投降”,亦有评论指出,Hp无法获得消费者欢心,只能走上老对手国际商业机器(IBM)避走软件及解决方案的道路。

调研机构19日公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在今年第2季里,苹果击败惠普成为移动pC市场之王。pC包含了笔记型计算机和平板计算机。报告显示,苹果第2季移动pC出货量达到1360万台,市占率升至21.1%,ipad平板计算机出货量占苹果整体出货量将近80%。

这次可说是新总裁李艾科上任近1年的重大战略转变。今年2月他曾表示pC业务“给Hp巨大竞争优势”,言犹在耳,前日他却改称,分析市场数据和趋势后,“要想在消费产品领域取得成功,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而我认为我们可以把钱放在更好的地方,具体说就是企业业务部门。”

pC盈利少苹果一半

所谓企业业务,即以企业为目标的大型解决方案。在转型计划3大方向中,其中一项就是斥资102.5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Corp.,是Hp72年历史中最大收购之一,旨在进一步进入利润更高的公司数据分析业务。

事实上,目前Hp的pC业务仍有盈利,截至7月31日的财季利润为5.67亿美元。但利润率只有不足6%,而且营收也有下滑迹象。这与苹果Mac计算机据估计达15%的利润率形成强烈对比。

再者,消费者正放弃手提电脑,改用苹果iphone和ipad等移动装置,Hp未来要靠pC赚钱将更困难。Hp企图进军平板与智能手机,去年方斥资12亿美元收购移动装置业界元老palmInc.,获得相关操作系统WebOS。

惠普购palm推Touchpad失败

外界之前一直盼望WebOS能为智能手机杀出血路,但今年7月推出的平板Touchpad销量不振,项目无疾而终。李艾科前日表示,不满Hp平板和智能手机业务表现。Hp将承担10亿美元重组费用,以便关闭有关业务。

前Hp高层盖斯认为,Hp撤出pC业务是结构问题,而非管理不善:“一个有能力的管理者可能使利润率提高一两个百分点,但这无法改变整个行业状况。”Gleacher&Co.分析员马歇尔认为,在pC、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机市场上,Hp已被苹果“踢出局”。王裳

惠普战略转型3大方向

1.10月开始停产Touchpad平板计算机及品牌智能手机,但将为操作系统WebOS“探索其他可能性”

2.考虑于12至18个月内分拆或出售pC业务,意味到明年底市面或不会再有惠普pC

3.计划斥102.5亿美元收购英国企业云端运算软件公司AutonomyCorp.

联想宏基有意收购?

有业内消息人士认为,对亚洲科技公司来说,惠普pC业务或过于庞大,难以将其整个收入囊中;但若惠普决定分拆该业务,潜在收购方将会现身,银行业消息人士称,其中包括惠普在亚洲的竞争对手联想集团和宏基(Acer),鸿海等其他代工商亦都被视为可能有意收购惠普pC业务。

分析师估计,惠普旗下personalSystemsGroup估值约100亿至120亿美元。研究咨询公司Ovum分析师勒什表示,以pSG的规模,单凭一家公司不可能将其整个买下。王裳

palm寿终正寝

惠普计划叫停平板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后,去年被惠普收购的palm可说是时候寿终正寝。惠普去年斥资12亿美元收购palm后,利用其WebOS操作系统推出一系列平板和智能手机。然而,面对苹果iphone、ipad和GoogleAndroid产品这些强劲对手,惠普和palm只能哀叹生不逢时。

palm1992年成立,是掌上计算机市场开拓者之一,其“个人数码助理”(pDA)可说是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前身。虽然2007年从苹果挖走ipod硬件工程师鲁宾斯坦出任总裁;2009年初推出pre触屏手机和WebOS,风头更一时无两,可惜palm始终未能追上智能手机发展步伐,加上公司多番易手,严重影响产品开发。王裳

■相关链接1:惠普叫卖pC业务三星、联想暂围观

www.yingxiao360.com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惠普宣布有意脱手个人计算机事业部门的消息近日震惊业界。昨日(8月24日)最新的消息显示,惠普对该业务的估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联想和三星作为呼声最高的接盘者,双方昨日都有相关消息传出。三星电子方面表示无意接手惠普的个人电脑业务,而联想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陈旭东对外分析认为,从抢占市场份额的角度看,惠普分拆pC对联想属于利好消息,但对于联想是否接盘,他并未表态。

惠普pC部门估值超百亿美元

惠普CEO李艾科上周四(8月18日)宣布将分拆或出售其pC业务部门。

“pC业务确实没有什么前途。”信达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IT分析师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应该是惠普作出上述举动的主要原因。

CSDN总编辑刘江认为,剥离pC业务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赚钱。pC业务是惠普所有业务里面利润率最低的,运营利润率仅为5.9%,其他业务利润都是百分之十几,所以惠普继续从事这个业务不太符合股东利益。

昨日最新的消息显示,惠普对pC部门的估值在百亿美元以上。据国外媒体报道,惠普个人系统部门执行副总裁托德•布拉德利(ToddBradl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分拆或出售的pC部门,当前的估值应当超过该部门年营收的四分之一。数据显示,惠普pC部门上一财年的营收达407亿美元,按照布拉德利的说法,惠普pC部门的估值应超过100亿美元。这一估值也符合相关机构的判断。瑞士信贷此前分析认为,惠普该业务价值120亿美元,它的出售将是2002年惠普收购康柏以来pC业最大的交易。

资金或成联想难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三星在pC整机、智能手机领域具有多年积累,软件方面也具有实力。如果收购惠普pC业务,三星能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从而与苹果进行正面竞争。

“三星对pC业务很重视,今年从惠普挖了一部分人,其资金实力强于联想。”上述IT分析师认为,三星接盘此项业务的可能性更大。

尽管据国外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昨日表示,无意收购惠普公司旗下个人电脑业务。但近日与广达、仁宝和和硕等中国台湾厂商进行接洽,对这些企业的代工能力进行评估,并希望将部分订单外包给后者,此举又被外界分析认为三星电子已经在做接管惠普pC业务的准备。

惠普剥离pC业务被联想认为对自身是一大利好。联想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陈旭东在昨天举办的新兴市场策略沟通会上表示,惠普剥离pC业务是公司战略上的选择,这与当年IBM出售pC业务类似。他认为,惠普的这种策略对联想的影响将是正向的,“不仅对联想,对其他厂商而言,也是抢占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他并没有就联想是否会收购惠普pC业务发表评论,但他表示,惠普pC业务对联想的补充性不是特别大。

“联想如果接手,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会更大。”上述IT分析师认为,联想本来市场份额就大,如果再接盘惠普的pC业务,能够产生规模效应。联想在收购IBM后,经过多年的消化和整合,目前各项业务基本走上了正轨。如果收购惠普pC业务,对于联想来说当然有一定吸引力。

根据IDC发布的全球第二季度pC销量数据显示,惠普和戴尔仍占据着全球pC出货量的前两位,市场份额分别为18.1%和12.9%,联想列第三,占据了12.2%的市场份额。

不过该分析师认为,资金或许是联想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资料显示,联想目前手上握有的现金在38亿美元左右,如果要拿出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来收购,或许要寻求财务融资等途径来解决。

除三星、联想外,华为对惠普该项业务的收购兴趣也被业界提及。后者一直都对收购欧美公司兴趣很高,但碍于美国以国家安全考量,始终难以成行。市场分析认为,如果惠普以分拆消费性pC的模式出售,可以降低美方疑虑,这也给了华为机会。

■相关链接2:戴尔CEO讽刺惠普分拆pC业务

来源:新浪科技

戴尔CEO迈克尔-戴尔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22日上午消息,据美国科技资讯网站CNET报道,在惠普曝出将剥离pC业务的重磅消息后,戴尔CEO迈克尔-戴尔(MichaelDell)在Twitter上进行了讽刺性评论,不过该评论也遭到了惠普的反击。

戴尔8月18日在Twitter连发两条微博称:“惠普……他们称之为‘分居’,但我感觉是‘离婚’。”“如果惠普将其pC业务剥离……或许他们会将其命名为康柏?”

惠普当时并未回应戴尔的评论,他们可能正忙于调整Touchpad的定价以快速清理存货。

或许是看到无人回应,戴尔又在8月20日发了一条微博:“再见,惠普。我对于你们无法再在pC界有所作为感到遗憾,但是我们将比以往做的更好。你会怎样向惠普说告别呢?”。

不过戴尔的此次评论得到了惠普的注意,惠普随后在Twitter中反击称:“迈克尔-戴尔,还没你想象的那么快,我们现在仍是全球第一大pC制造商。我们的团队仍将全力以赴。”

戴尔随后在Twitter上发布第四条微博对惠普进行反击:“惠普正全力以赴地在一个未知的时间内将pC业务移交给未知接收者,或采取未知策略。”

戴尔是科技界著名的“大嘴巴”。他曾在1997年建议,苹果应该关闭公司并将钱还给股东。而如今苹果市值达到3300亿美元,而戴尔只有260亿美元,不到前者的8%。(晓明)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中国“电影业教父”:韩三平下一篇:新“民企500强”出炉华为、沙钢、苏宁、联想位列前四TAG:惠普向苹果投降惠普苹果pC业务pC三星联想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方案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

  • 美要求英国引渡前Autonomy创始人 涉诈骗惠普数十亿

    美要求英国引渡前Autonomy创始人 涉诈骗惠普数十亿 新浪美股讯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美国当局已正式要求英国方面引渡前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创始人迈克尔-林奇(MichaelLynch),因其在八年前与惠普的111亿美元并购交易者涉嫌欺诈,令惠普损失数十亿美元。,惠普目前正向林奇和Autonomy前首席财务官苏霍万-侯赛因(SushovanHussain)寻求50亿美元的赔偿。,林奇否认了这些指控,称惠普对此次收购管理不善,并正在提起反诉。

    2024-03-22 09:13
  • 惠普再次拒绝施乐收购要约:价值被大大低估

    惠普再次拒绝施乐收购要约:价值被大大低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9日上午消息,据外媒报道,惠普公司再次拒绝了施乐控股公司主动提出的收购要约,称这笔潜在交易“大大低估了“这家PC制造商的价值。,本周一施乐表示,他们已经获得了240亿美元的融资,希望收购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托的惠普公司。,”施乐方面表示,花旗集团、瑞穗金融集团、美国银行为该公司提供了本次融资,这家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诺沃克的打印机制造商希望以3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惠普

    2024-03-22 08:56
  • 抵御施乐收购 惠普将公布更多信息为股东创造价值

    抵御施乐收购 惠普将公布更多信息为股东创造价值 ”这份声明令华尔街进一步确信,惠普将在不久的未来回购股票。,”自去年11月施乐首次提出收购以来,惠普董事会已多次拒绝这笔交易。,不过她也表示,以每股26美元展开收购“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

    2024-03-22 08:46
  • 惠普回击施乐敌意收购:通过股东权利计划

    惠普回击施乐敌意收购:通过股东权利计划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21日早间消息,惠普正在回击施乐的敌意收购。,惠普本周通过了一项股东权利计划,让施乐的收购变得更困难。,上周,该公司提名了惠普董事会的11名候选人,以协助完成这笔交易。

    2024-03-22 08:41
  • 惠普将向股东返还160亿美元 寻求抵抗施乐收购

    惠普将向股东返还160亿美元 寻求抵抗施乐收购 施乐表示,该公司将在“3月2日前后”以每股24美元对惠普发出现金和股票收购要约。,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诺沃克的施乐公司也开始了代理权之争,提名11名惠普董事会候选人以帮助完成交易。,惠普表示,如果股东在四月份投票反对挑战者,他们将开始看到收益:仅今年就会回购80亿美元股票。

    2024-03-22 08:40
  • 文件披露惠普施乐谈判细节:伊坎曾欲亲自收购惠普

    文件披露惠普施乐谈判细节:伊坎曾欲亲自收购惠普 ”文件显示,维森丁更希望惠普使用其股票来收购施乐,但现金也可以接受。,惠普本周宣布了一项新的独立战略,包括在未来三年内回购150亿美元股票。,该公司还表示,他们已经与施乐取得联系,探讨是否可以通过某种合作方式为惠普股东创造价值。

    2024-03-22 08:37
  • 施乐继续进攻:宣布要约收购惠普全部流通股

    施乐继续进攻:宣布要约收购惠普全部流通股 上周,惠普宣称将向股东返还160亿美元,以此证明公司可以独立生存。,尽管如此,惠普高管还是愿意与施乐坐下来讨论,看看有没有可能将两家公司合并。,施乐拒绝回答敏感问题,除非惠普签署保密协议、完成尽职调查。

    2024-03-22 08:36
  • 惠普拒绝施乐350亿美元收购要约:公司价值仍被低估

    惠普拒绝施乐350亿美元收购要约:公司价值仍被低估 施乐此前发出的初步收购要约被惠普以同样的理由拒绝,随后在上个月将收购报价上调2美元,至每股24美元。,惠普董事长奇普·伯格(ChipBergh)表示,这项收购要约将令惠普股东不得不投资于一家合并后债务高到不负责任的公司。,在施乐上个月提高收购报价后,惠普称其将会实施一项“毒丸”计划,以阻止投资者对惠普的持股比例超过20%。

    2024-03-22 08:33
  • 惠普拒绝施乐提出的收购报价 称仍被低估

    惠普拒绝施乐提出的收购报价 称仍被低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5日晚间消息,据路透社,惠普周四拒绝了施乐提出的约350亿美元收购要约,称该要约仍低估了这家个人电脑制造商的价值。,惠普上月将报价提高了2美元、至每股24美元,此前这家PC制造商拒绝了对该公司的收购要约。,在提高报价后,惠普曾表示将实施一项“毒丸计划”,以阻止投资者在该公司累积超过20%的股份。

    2024-03-22 08:33
  • 惠普再次敦促投资者拒绝施乐收购要约 称将带来灾难

    惠普再次敦促投资者拒绝施乐收购要约 称将带来灾难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6日早间消息,惠普再次要求投资者拒绝施乐的收购提案。他们表示,在新冠疫情引发经济动荡之际,这一复杂的合并将给这家PC巨头带来“灾难”。“根据目前的情况,按照我们一贯的信托责任,我们认为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注意力和资源投入到与施乐的交易沟通中。”惠普周三在发给投资者的公开信中说,“自从施乐发起主动换股要约并提名董事以来,全球、社会、经济和金融环境都已发生巨变。尽管如此,施乐还

    2024-03-22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