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暗战上海电气海立股份控股权争夺战升级
来源:投资者报(北京)
(原标题:格力电器暗战上海电气海立股份控股权争夺战再升级)
日前,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立股份”,600619.SH)连发多条公告称,控股股东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将进一步增持股份,其持股比例升至25.22%。同时,其二股东杭州富生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生控股”)及四股东葛明决定合计转让所持公司11.14%的股份,这导致原本复杂的股权争夺战再添谜团。
值得一提的是,二股东曾站队上海电气,作为第三大股东的格力电器想要控股海立股份的难度无疑加大。
第一大股东“霸气”增持、第二大股东“悄然”退出、第三大股东“豪气”持续举牌,而作为主角的海立股份如何看待这一切的发生?除此之外,控股权之争将会给海立股份造成怎样的影响?格力电器的入股是否会给公司带来变化?就此,《投资者报》记者向海立股份发送采访提纲,该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复杂的五角关系
作为海立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上海电气原本在去年8月曾有意出售所持海立股份的全部股权,但最终由于“协议转让股份的条件尚不成熟”,最终被终止。
这一结果,让一直对海立股份“虎视眈眈”的格力电器立即产生兴趣,于是格力电器便在去年8月29日至9月19日买入海立股份5%的股票。
此外,格力电器还在今年4月23日至7月4日期间增持了海立股份4331.55万股,持有股份比例上升至10%,形成了二次举牌,不仅与第二大股东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仅有不到160万股的差距,与持有1.75亿股的第一大股东上海电气的持股比例差距也缩小到10.22%。
格力电器的举牌似乎让上海电气对海立股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从有意卖出变为希望增持控股。于是在今年8月初,上海电气希望通过发行不超过10亿元的定增方案来提高持股比例,以此来抵制门口的“野蛮人”——格力电器。
可令上海电气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定增被否,这就意味其计划落空。对于这一结果,市场的反应甚是欢喜,8月3日,海立股份开盘一路走高,以涨停价12.96元报收。
定增不成,上海电气又开始了增持。9月底,上海电气已完成增持,合计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5.22%。与此同时,海立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富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葛明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方式协议转让海立股份11.14%的股份。
无疑,二股东和四股东的退出,为上海电气和格力电器之间的较量提供了“擂台”,使得股权争夺战日趋“白热化”。
股权争夺的焦点
上海电气和格力电器争夺海立股份股权的背后,到底争的是什么?
据了解,海立股份于1992年8月12日成立,同年11月16日于上交所上市。旗下共有9家企业,形成了“压缩机、电机、驱动控制、冷暖关联”四大关联产业板块业务,产品遍及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
海立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跻身全球前三的空调压缩机公司,拥有国内规格品种最齐全的压缩机产品线。根据产业在线统计及海立调查综合分析数据,2017年海立转子式压缩机销量2235万台,占据中国压缩机行业12.53%份额;在非自配套市场,海立压缩机以30.30%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
要知道,压缩机对于空调而言可谓“心脏”,在空调制冷不可缺少的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中排第一。其作用是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
而格力电器想要在空调领域称霸,其自身的压缩机产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据了解,仅在2017年格力电器就耗资10.7亿元购买海立股份的压缩机。因此对于格力电器而言,如果拿下海立股份,可解燃眉之急。
在众多行业人士看来,海立股份的确是空调压缩机产业中的最佳标的。毕竟空调压缩机具有一定技术门槛,在当前市场上,压缩机的资源是有限的。
值得一提的是,海立股份拥有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空调压缩机行业内唯一的国家认可实验室,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2017年,海立股份在研发方面的支出超过4亿元。
显然,格力电器如此“豪气”地举牌、争夺股权,所争夺的资源非压缩机莫属。
家电行业研究专家梁振鹏表示,从产能和技术来说,海立都是很先进的。若能成功收购海立股份,格力电器将在压缩机、电机、驱动控制、冷暖关联等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最终谁将获得控制权?
眼下,海立股份的争夺战再升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二股东富生控股及四股东葛明的11.14%股份尤为关键,谁能获得这部分股权,或许谁就能获得控制权。
对于上海电气来说,由于其目前持股比例已经达到25.22%,如果其选择独自吃下这11.14%的股权,将使得持股比例超过30%的红线而促发收购要约。
而对于格力电器来说,倘若拿下这11.14%的股份,加上此前二次举牌的10%股份,其持股比例将至少达到21.14%,直逼上海电气的25.22%。
对于最终谁能获得海立股份控制权一事,有投资者在股吧里发布了一篇名为《致海立股份大股东上海电气集团的一封信》的文章,该文章对大股东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问,称格力并非作为野蛮人出现,其入股海立股份是一种“行业整合”行为,不知道上海电气为何要百般阻挠。
那么,到底谁获得控制权对海立股份更有利?究竟谁能获得海立股份的控制权?我们将持续关注。■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乐天玛特遭遇中国市场大败局将何去何从?下一篇:没有了TAG:格力电器上海电气海立股份美的董事长方洪波:美的格力两格局已形成谁也超不了谁
方洪波:美的格力两格局已形成谁也超不了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现在智能系统到底有什么商业应用都还没有明确,连商业模式各个企业目前都还是在摸索阶段,并且我不认为它在短期内会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所以未来的智能化我还是认为是单机的智能硬件可能会发展得比较快。
从何享健手中接棒以来,作风一向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甚少接受媒体公开采访。面对多次明嘲暗讽,美的以烦事少理的态度处置;但当格力董明珠与小米雷军的10亿对赌闹得沸沸扬扬之际,美的却选择牵手小米。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放到了今天极速变化的时代再适合不过。曾几何时,美的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白电两强,但时移世易,如今的三大白电集团已各走各路,就正如方洪波所说的,“未来能否脱颖而出就要看各自的造化”。
美的、格力:“谁也干不掉谁”
《21世纪》:现在美的以谁作为标杆?
方洪波:我们并没有说以谁做标杆,前两天开年中经营会议,我说我根本不跟竞争对手较劲,我们是跟这个时代在较劲,就这么简单。
传统家电行业来说,我们已经算是走得比较靠前了,因为这些年以来我们都在转型,实际上是从2011年就开始走了,前几天我们开了一个管理层务虚讨论会,讨论5年后的我们会是怎么样,但不是说真的要讨论5年后的我们。回过头看5年前的我们,2010年参加了千亿盛典,那个场面多盛大,千亿盛典当时跟现在美的的整个战略、整个经营策略、经营方向,包括人员团队、结构、思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只是一个小的微型样本。往宏观上说,像中国5年前风光的都是山西煤老板、两桶油、钢铜铝矿产这些,各大论坛上的演讲嘉宾多半是房地业大佬,当时正是房地产行业火爆的时候,这些房地产的大佬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应该怎么样。但你看5年后的今天,这些行业这些人都去了哪里?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是BAT、小米的时代了。
从过去5年的变化就可以看到,未来5年说不定变化比过去还要大,各种可能都有。所以我多说一句,美的现在已经不提谁是标杆了,唯一的标杆就是时代,要跟上时代。现在的80后90后都是新生的消费主力,你不搞掂他们你就不行,这就是变化。
《21世纪》:目前空调行业的格局基本上就是格力、美的主导,但是为什么这些年下来,空调行业还是没有出现一些大的并购整合,吃掉几个?
方洪波:中国的产品要在世界上有竞争力,就要形成高度整合,无论是家电还是其他产业,高度化整合无法实现,就说明市场化竞争程度还不足够,所以行业龙头挑头打价格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这个行业有好处。
在我看来,传统上空调行业的制胜之道无非是多年的口碑,也就是所谓品牌,是过去十年、二十年不断抓产品形成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互联网产品思维,它多少年前就开始做了,这种口碑优势是累积的。另一个优势是既有的渠道,从公有到私有,从传统零售店到国美苏宁专卖店。拿美的空调来说,无论是内销、海外,产品质量,未来的布局、国际化、技术、研究等等都不输竞争同行,但是品牌积累还需要漫长的积累,所以过去5年我们都是在做这个。至于渠道,线上渠道大家的机会如今是一样了,线下我们也在做专卖店,这个也需要慢慢积累。我并不是要超过谁、赶上谁,我有我的空间就行了。空调行业格局是这样,美的、格力两大家格局已经形成了,谁也超不了谁。
《21世纪》:去年的空调价格战对美的有没有影响?具体是怎么样的?
方洪波:对我们可能会有些份额影响,但现在全年来看我的份额是稳定的。如果我不是过去那样壮士断臂,竞争同行去年一个价格战就把我打败了。但现在你怎么打我依然不倒,因为我的造血功能很强,我现在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我现在账上的现金、票据各种加起来接近800亿,把所有的商业运作扣掉后我自有资金就400亿,所以竞争对手怎么打我都不怕,我的盈利能力就放在那儿,一年100多个亿的税后净利润。去年行业打价格战,我们宁愿牺牲一点市场份额也不要跟你打,因为打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制造业仍有机会
《21世纪》:跟小米合作是出于什么原因?你会担心这个行业将来也会出现像小米这样的颠覆性企业?
方洪波:不管它先进不先进,从一开始我跟小米的合作我就说,我需要的是它无形的思维,其次是在智能家居上还会有一些合作,可以共同做一些产品,所以根本上不是说要学小米的模式。但最起码它的用户和产品思维是先进的,所以我们主要还是想引入它的思维,我们也在不断学习。
其次,我一直坚持认为,因为美的不是一个小企业,我们要有自信,不能一点自信都没有,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因为这个时代是移动互联时代,软件有软件企业优势,硬件有硬件企业的优势,美的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了,就是看我们能不能跟得上。你跟得上就不惧怕任何人,不需要跟任何人模仿模式或是竞争,跟着时代进步很大程度是取决于你自己如何做。
《21世纪》:无论是智能家电、智能硬件还是机器人,你如何把这个价格降下来,做到普及和商业化?
方洪波:现在智能系统到底有什么商业应用都还没有明确,连商业模式各个企业目前都还是在摸索阶段,并且我不认为它在短期内会有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所以未来的智能化我还是认为单机的智能硬件可能会发展得比较快,比如说洗衣机未来可能就是一两个按键,一按下去它就可以感应到你衣服的重量、颜色,在单机的突破上面可能会快一些。所以我们布局也挺广的,围绕人工智能方面我们也相信会走在前,包括你讲的那些智能产品、智能语音,我们都有但是暂时还不想多说。因为你提供给消费者一个产品或者某一项服务,这个产品和服务一定要给消费者带来价值和有体验,所以为什么要讲用户体验,体验现在就是营销,体验好了做什么广告都不需要。
《21世纪》:包括华为、小米都把制造转移到印度、巴西等海外去,美的庞大的制造业链条,有没有加速往外走的长远规划?
方洪波:传统家电制造业来说,实际上我们在新兴市场的布局是最早的,也是最完善的。巴西、印度、埃及、白俄罗斯,这些地方我们全有,现在我们在弄印尼,布局还会进一步加快,我们内部把做国际市场叫做“三个八战略”,第一批八个国家,第二批再进八个,第三批再进八个。国际化肯定会有各种风险啊,早几年埃及动荡,现在巴西贬值,我们在变化中不断调整。
在新兴发展中市场,我们有做自有品牌也有收购当地品牌,在欧美发达市场我们肯定是做并购。
力争三年后脱颖而出
《21世纪》:你觉得美的在三年后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企业?能否描绘一下在你的引领下美的未来会变成怎么样?
方洪波:用现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希望可以做到三大家电企业里面最早脱颖而出的那一家,这是我自己定的目标。在三大家里面脱颖而出这是肯定的,但还要看你怎么看,单谈盈利能力,美的和格力在全世界都已经很强了,现在三大家都有点胶着,但我相信未来三大家中会有一家脱颖而出,但是是谁,就要看每个人的造化了。
《21世纪》:今年以来业界普遍反映当下中国的实体经济不景气,你对未来中国的实体经济持一个什么预期,乐观还是不乐观?
方洪波:中国的实体经济近期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整体上我还是非常看好的。中国具备的所有优势,像大量的人口规模、国内庞大的消费力,都是其他市场所不具有的,它不仅可以给你试错的机会,也可以形成规模的积累。其次中国经济已经形成庞大产业集群,供应链优势,全世界的智能硬件就是在深圳珠三角这边采购的。中国还有现代化的庞大物流体系,比如说港口机场等作为支持,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总体上我还非常有信心的。
另外,中国企业我也是非常看好,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均GDp从8000到1万美元时带动整个产业结构、消费者的升级都是不用说的。中国企业还有很多优势,可能低成本优势现在没有了,但是还有大规模的资本优势,各种私募、社会资本,还有一些是企业自有资本等,另外中国企业的治理大多数是倾向美国的治理风格,这种风格会比较灵活,所以整体上感觉中国企业的机会很好。关键就是取决于我们怎么做,做到了就成功。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叶碧华戴远程责任编辑:NF059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O2O创业公司形成泡沫家政O2O鼻祖Homejoy宣布倒闭下一篇:拉卡拉CEO孙陶然致电商创业者:不存在不赚钱的商业模式TAG:美的方洪波格力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策略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
暗中拿下晶弘全数股权 格力规模扩张赌约再加码 伊利股份格力电器暴涨 万科式收购2.0版本来袭
2024-03-21 16:50
-
揭秘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 解析品牌营销如何做到更加精准
2024-03-21 16:50
-
带大家了解品牌营销提升品牌竞争力 简析品牌营销的策划工作怎么做
2024-03-21 16:50
-
简析品牌营销需把握的关键点 简析各行业品牌营销如何做到更加精准
2024-03-21 16:50
-
详解品牌营销的市场调研 领会品牌营销的效果好不好
2024-03-21 16:50
-
简析各行业品牌营销的目的 简述品牌营销的认知误区
2024-03-21 16:50
-
简析各行业品牌营销的要素 简析品牌营销如何大家品牌形象
2024-03-21 16:50
-
领会品牌营销的定位 简析品牌营销的品牌维护
2024-03-21 16:50
-
分享品牌营销的价值能提升吗 解析品牌营销的作用都有哪些
2024-03-21 16:50
-
简析品牌营销的误区 简析品牌营销的方法
2024-03-21 16:50
-
分享品牌营销注意事项 详解品牌营销的市场调研
2024-03-21 16:50
-
简述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 简析品牌营销打造品牌知名度
2024-03-21 16:50
-
分享资讯品牌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解析品牌营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4-03-21 16:50
-
领会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可信度 揭秘品牌营销的认知误区
2024-03-21 16:50
-
揭秘品牌营销的规律 领会品牌营销如何找到目标用户
2024-03-21 16:50
-
分享品牌营销中内容营销 简析各行业品牌营销塑造品牌形象
2024-03-21 16:50
-
简析各行业品牌营销完成品牌打造 详解品牌营销的策划工作怎么做
2024-03-21 16:50
-
分享资讯品牌营销做品牌管理 品牌营销的重要性
2024-03-21 16:50
-
领会品牌营销制定 详解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4-03-21 16:50
-
凡客被指到了危险时刻? 凡客CEO陈年回应现金流为负传闻:已完成2.3亿美元融资
2024-03-21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