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格力称“人均万元”销售任务是虚构 格力电器实施"焦土战术"?收购失败后全员涨工资

2024-03-21 16:50
admin

格力称人均万元销售任务虚构谁在逼董明珠下任务

来源:证券日报(北京)

(原标题:格力称“人均万元”销售任务是虚构谁在“逼”董明珠下任务?)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连任后,格力的改革路将怎么走,其6000亿元的销售目标又如何实现,备受外界关注。近日有消息称,格力重启“全员销售”任务:每位员工年销售任务1万元,卖多有佣金奖励。

对此,格力电器内部人士回应《证券日报》记者称,“这次内部确实实施了全员销售政策,但没有考核任务,卖得好会有奖励。”同时,其对外界部分传言进行了澄清,“网络上传言的‘1万元销售任务’是不存在的。”

也有接近格力人士表示,“此次活动仅是格力在销售渠道上的一次拓展,近两年格力还会在销售渠道和体系上进行一些尝试和改造。”

“全员销售”起风波

此前消息称,今年2月1日起,格力电器启动全员销售活动,在公司8万员工回家过年期间,向亲朋好友介绍推荐格力电器的产品。该消息一出,引发业界热议,有人认为员工销售对格力的整体业绩来说作用甚微,更有甚者认为其折射出格力电器为完成销售目标内部压力巨大。

《证券日报》了解到,实际上,格力电器的“全员销售”已启动近一个月,格力还为员工专门开发了一个分销商城系统,员工有专属的店铺二维码,而格力的“全员销售”活动也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员工卖出台数多会有奖励,不达标也没有惩罚。

近日,格力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万人万店,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一文玩转全员销售平台》,文章显示“为贯彻落实2018年度干部会议上董事长关于‘全员销售’的重要指示,格力商城在春节期间,推出‘春季超级推荐月’活动,员工在‘全员销售平台’向朋友推荐格力优质产品”。

格力电器的“全员销售”活动由此正式开启,而董明珠也进行了明确指示。

不过,格力内部人士也直言:“销售业绩确实对业绩影响不会很大,但这是鼓励员工积极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的一种尝试。”

根据格力电器刚刚发布的业绩预告,2018年格力电器预期营业总收入2000亿元-2010亿元,净利润为260亿元-270亿元,同比增长16%-21%。同时格力电器财报显示,公司目前有大约有8.5万名员工。

照此计算,如每人销售1万元,则格力电器员工能创造的销售额为8.5亿元,这相较于格力2000亿元左右的营收来说,的确不值得一提。

不过格力内部人士认为:“‘全员销售’仅是公司对新营销模式的探索,员工业绩如何并不那么重要。”

据了解,这并非格力电器首次启动“全员销售”模式。前几年,格力曾针对手机、净水器、冰箱等产品鼓励员工共同进行销售。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全员营销”的背后,是格力电器想要借着员工的人脉,提高在互联网生态上的存在感。

迫于压力?

去年,董明珠曾在股东大会定下目标:到2023年,格力电器营收达到6000亿元。

对于格力而言,要在短短5年内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为了加快目标实现,在营销模式和体制上,董明珠很早就有意改革。董明珠去年就曾称,要对格力的销售管理体系进行大幅变革,并在干部会议上表示,“2018年,(格力)销售管理要彻底变革”,在格力内部人士看来,“全员营销”也是格力在营销模式上的一次新的尝试。

从主营来看,空调营收占格力电器总营收比例高达83%。但早已走过高速增长期的空调业,在去年空调冷年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都出现了增速下降。目前,格力正在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等板块发力,并挖掘其他多元业务。

业内观察人士丁少将认为:“空调行业在2017年达到增长高点之后,2018年以来逐步进入盘整,高基数之上继续高增长基本无望,行业遭遇增长天花板。格力推‘全员销售’,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销量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新的销售模式,优化原有的经销模式。当然,指望用全员销售的方法冲击6000亿元销售额目标还不现实,公司更多的还应是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以及对员工的积极性进行提高。”

而在复杂多变的

格力电器老对手美的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曾坦言,过去的增长红利,如人口红利、互联网红利等,现在都已成过去。如今,增量的红利要向存量裂变的方向发生转变。

无论对格力还是美的来说,老本行空调市场竞争加剧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更多业务板块和全球市场拓展,在互联网等渠道上有更大的作为,都是摆在其面前所必须要经历的挑战。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一大批"故宫系"商标申请待审?故宫商标“嫡庶有别”下一篇:没有了TAG:格力

格力电器实施"焦土战术"?收购失败后全员涨工资

格力电器实施"焦土战术"?收购失败后全员涨工资

来源:华夏时报(北京)

(原标题:格力电器实施“焦土战术”?收购失败后全员涨工资)

面对随时可能上门的“野蛮人”,格力电器在加紧时间构筑防御工事。11月24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从2016年12月起,在现有月工资的基础上,格力电器将对入职满3个月的全体员工,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在这么一个敏感点上,格力电器究竟打的一副什么牌,不禁让人疑惑。

在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复牌之后,格力电器的股价并未迎来大跌,反而在盘整几日后,交易量出现连续放量,股价也一路飘红,从停牌前的19元涨到11月25日收盘价27.23元。有分析人士指出,格力电器或已成为险资举牌的“标靶”。

涨薪背后的暗流涌动

“从纯粹的财务投资角度而言,险资举牌格力是不错的选择,但若以控股为目的,那么不确定性将会比较大:成本最低135亿元,最高则高达470亿元。”财经大V曹山石表示。

根据海通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低估值、高分红、现金充沛;二是中等市值、高ROE(净资产收益率),半数公司的ROE在10%以上;三是股权分散,被举牌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占比中位数为21.8%。

11月23日格力电器以涨停报收。11月24日晚间,一则署名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关于公司全员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的通知》开始在网上流传。后经格力电器公告证实,文件属实。

关于加薪的原因,文件中表示格力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付出,为了和劳动者共享创新成果,提供员工幸福感才作出这个决定。

格力电器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证实称:“此次加薪涉及7万名左右员工,公司人均效率在不断提升,所以要和大家共享劳动成果。”如果按格力员工人数7万人来算,格力电器每月将增支7000万元。这意味着一年格力将新增加工资开支8.4亿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格力电器一直实施高分红策略。据统计,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309.64亿元,分红率高达40.71%。虽然此次加薪对于格力电器员工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此举还是引起了部分股东的担忧。

有股民在格力电器股吧中指出,公司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29亿元,若按照去年股息率计算,此次加薪也就意味着公司把去年的分红金额发给了职工。此外,加薪也意味着全年利润受影响或有所下滑,分红收益率可能会变低。

虽然格力电器董秘办并未回应记者此次加薪是否与年底分红有直接关系,但仍有部分股民对10月31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关于“格力没有亏待你们!”的一席话相联系。

民生证券分析师马科表示,短期公司分红率将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下滑。一方面未来3年股东回报规划已通过;另一方面,公司分红也是包括管理层在内的部分股东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目前看短期内公司并无重大投资项目,分红率保持高位是大概率事件。并认为,终止收购有可能产生补涨行情,看好公司投资机会,格力蓝筹实力依旧。

实施“焦土计划”?

不久前,格力电器曾计划以130亿元的总价收购珠海银隆,并定向配套募资不超过100亿元,其中格力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募资23.8亿元,部分格力员工参与这次募资计划。但后来整个方案流产,格力电器又把员工的资金退给了员工。有分析人士表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原本冀望通过定增巩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但这一计划最终遭到中小股东抵制。作为家电行业的龙头,格力电器被人觊觎应属正常,尤其是其账上趴着的900多亿元现金,更是让人垂涎。

11月24日格力集团发布公告称,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董监高持股变动数据显示,格力电器董秘望靖东于11月21日增持公司股份24800股,增持均价23.01元/股;于11月22日增持公司股份5900股,增持均价23.27元/股;于11月23日增持公司股份125100股,增持均价24.77元/股。格力电器股票24日收盘价26.38元/股,望靖东增持股份已产生相当部分浮盈。

董秘在此节点买入公司股票值得玩味。现代公司实行“资本民主”原则,而股份回购则是实施反收购,维持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武器。为了维护目标公司股东的利益,公司通常以股份回购的方式抵御恶意收购。当公司以高于收购者出价的溢价进行股份回购,一方面提醒公司股东注意公司价值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收购方的收购成本,并且通过对外界股东的回购,公司大股东或管理层持股比重相应提高,控制权进一步加强。此外,储备大额现金的公司易受收购者的青睐和袭击,在此情况下,公司将大量现金用于股份回购,可减弱收购者的兴趣,这是反收购策略中的“焦土战术”。从而有利于形成上市公司和股东的“双赢”格局。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烧钱多年后,刘强东做了这个决定:京东物流将向第三方开放下一篇:夏华:业者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很可怕!(经典)TAG:格力电器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公司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

  • 高瓴417亿入主 格力管理层有珠海明骏三分之一决策权

    高瓴417亿入主 格力管理层有珠海明骏三分之一决策权 此外,本次权益变动后,上市公司将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是一家专业化、市场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投资机构。,因此本次交易后,珠海明骏有权提名三名董事,无法达到格力电器董事会人数的二分之一以上。

    2024-03-22 09:12
  • 416亿交易动不了董明珠的奶酪?无实控人系高瓴初衷

    416亿交易动不了董明珠的奶酪?无实控人系高瓴初衷 家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道,退一万步讲,即使高瓴资本主观上想换掉董明珠,也较难实现。,但李亚认为,如果内部的管理层能力不足,股权分散,反倒不利于发展,此时大股东要发挥作用。,如果内部的管理层能力强,就算是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也该多些放手,“这有点像坐跷跷板。

    2024-03-22 09:09
  • 董明珠与格力电器的转折时刻

    董明珠与格力电器的转折时刻 此前,为了给董明珠吃下定下丸,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曾公开表示过,要“让企业家坐在C位上”。,董事长朱江洪和总经理董明珠对此却毫不知情,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接到市政府通知,称美国开利集团要到格力电器搞尽职调查。,系统版本和软件跑分都是这款手机的硬伤,销售量不容乐观,还有人披露“格力1代产量消化很明显,就是压给了客户”。

    2024-03-22 09:07
  • 复盘2019:格力电器混改已落地 多元化还会远吗?

    复盘2019:格力电器混改已落地 多元化还会远吗? 随后关于何人接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热议,甚至一度有传言称,董明珠将接手公司。,格力电器董事、执行总裁黄辉还表示,公司目前在车用空调领域也有布局,主要服务新能源电动汽车。,此外,格力电器还一改往日高姿态的风格,自11月份起,两月内四次重磅推出让利优惠活动。

    2024-03-22 09:01
  • 高瓴资本三大战役:入局蓝月亮、百丽国际、格力电器

    高瓴资本三大战役:入局蓝月亮、百丽国际、格力电器 张磊经过详细地调研后直接甩出3亿美元,“没有这么多钱这个事做不起来,不然就是他没看懂”。,此后两家企业经常举办研讨会,蓝月亮还将洗涤剂外包装重新设计,目的是能够更加匹配京东的快递包装箱。,事实上,滔搏早在1990年就开始经营运动服饰业务,私有化之前已经成为国内龙头的运动鞋服零售商。

    2024-03-22 08:58
  • 家电双雄齐推债务融资 美的格力合计规模380亿元

    家电双雄齐推债务融资 美的格力合计规模380亿元 此前不久,美的集团(000333)也已公告,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总额不超过200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将用于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因此,对于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为何在此时推出百亿规模以上的债务融资?有分析人士表达了疑惑。,在公告中,美的集团也表示,申请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目的包括“保证公司产业规划有序实施”。

    2024-03-22 08:37
  • 董明珠名下成立医疗装备新公司 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

    董明珠名下成立医疗装备新公司 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 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董明珠,注册资本为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实验室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技术咨询。,3月19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格里旗下公司石家庄格力电器小家电有限公司发生经营变更,新增消毒器械。,另据新京报报道,4月1日,从京东物流方面获悉,近日京东物流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打造三款组合式机器人,可助力完成机场、商超、

    2024-03-22 08:15
  • 格力电器60亿回购护盘无力 10亿元自救前景难测

    格力电器60亿回购护盘无力 10亿元自救前景难测 蓝鲸TMT记者齐智颖格力电器在2020年Q1走得并不顺利,净利预计下滑70%,仅二月就亏200亿元,股价更是“跌跌不休”。尽管董明珠抛出至多60亿大回购方案,但其股价并未迎来明显回升。与此同时,格力布局多元化的脚步并未停息,格力电器将在医疗设备领域投资10亿元。此前,格力电器曾跨界布局手机、新能源汽车、芯片等领域,但几乎均未见成效。疫情压力下,10亿投资能自救吗?疫情期间,家电行业迎来“至暗时刻”

    2024-03-22 08:09
  • 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股价“赛跑” 市值还有500亿差距

    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股价“赛跑” 市值还有500亿差距 原标题:美的集团与格力电器股价“赛跑”,市值还有500亿差距5月8日上午,美的集团(000333.SZ)的股价曾一度超过格力电器(000651.SZ),随后格力电器的股价又反超美的集团,两大白电龙头的股价“赛跑”折射了疫情后时期的实力较劲,它们也一起带动了家电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股价上升。截至收盘,格力电器当天股价上升5.34%至56.99元/股,美的集团当天股价上升4.31%至56.33元/股,格力

    2024-03-22 08:02
  • 招标事件再发酵 格力美的恩怨何时了

    招标事件再发酵 格力美的恩怨何时了 来源:北京商报原标题:招标事件再发酵格力美的恩怨何时了“对于诽谤或者恶意竞争,我们是不提倡的。”7月5日,在被问及与同行竞争关系时,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日,格力在中国移动招标案中被指“造假”,随后发布声明直指广东某某同行企业借此事件诽谤,有消息称这家企业就是美的集团。作为多年的竞争对手,格力和美的在过去十几年从未停止过“互撕”,举报、打官司、口水仗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在当前空调

    2024-03-22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