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后流量时代,99%品牌都是花钱耍流氓!!! “王菊”逆袭的启示:弱势品牌该如何找到你的“菊内人”

2024-03-21 16:51
admin

品牌应该做的是打开消费者心“门”,杜绝盲目自嗨,撩动年轻人的心,直击痒点,有热度的地方就有营销。

马云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今天很残酷,明天会更残酷,但是后天会很美好,不过大多数人会死在明天晚上。

这句话木兰姐深以为然,水深火热的2019年,活下来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敢于创新。

产品和体验是决胜关键

德鲁克先生讲过,企业只有两个基本功能:

一是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二是通过市场营销,成为顾客心里的首选,这个非常重要。

所以企业如果要突破第一步,实现从0到1,你要做对一个点:产品创新。

笔者认为,产品创新往往是从选择另一条赛道开始的:发现一个“非我不可”的市场需求(洞察到用户一个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花点时间为什么让大家会认为耳目一新

花点时间以日常鲜花为基础,使用订阅模式,用户不需要选花。从随机、单次、贵的节日用花,到定时的、多次的,便宜的每周一花,定位也从以前的悦人变成了现在的悦己。

对于传统的鲜花行业而言,这是一种更热议,最终连营销、创业、科技等垂直类媒体也上踊跃的拉票和积攒人气,此时的王菊或许早就离开《创造101》,作为参努力的传播他们对王菊“反明星”人设的喜爱,许多吃瓜党是无所谓《创造101》留下的是王菊还是李菊,当一小撮人极尽所能的去推动一件事时,“墙头草”的吃瓜党里,许多本来不觉得王菊有何特别之处的菊外人,被频繁安利之下,也就上了船。

因此弱势品牌在做营销时,一定要做到让你的“菊内人”主动起来,为你在全网进行各种曝光。

要知道,喜欢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们常会被他人所影响,当然这不代表吃瓜群众是傻子,在互联网普及这么多年的时间,大部分吃瓜群众对于内容是机器发布还是真人发布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

互联网最早的时候,很多品牌依靠假粉(机器人或水军)能够掀起话题,并带来大众的关注。如今这一手段不仅不能帮助品牌创造影响力,甚至还会引起副作用。

三、问题关键:找到“菊内人”而不是发明“菊内人”

上文天浩分析了找到菊内人,和发动菊内人影响吃瓜群众的重要性。那弱势品牌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菊内人呢

只需要四步,如果能够做到,基本上可以把你的菊内人发掘出来。

第一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现在很多弱势品牌之所以泯灭于舆论之中,不是自身没有亮点,而是盲目的贴靠主流品牌打出的概念,导致在用户心中缺乏特色。假若王菊放弃自身特色,一味的贴靠主流女团形象去卖萌和乖巧,结果肯定是引不起“菊内人”的共鸣,早早被淘汰。

定位理论认为品牌的实质是如何在顾客认知中与众不同,应对竞争,赢得顾客。但这种论调过于夸张品牌的影响力,就拿王菊而言,不喜欢王菊的人,无论怎么去营销和推广,他们都会坚定不移的不喜欢。所以说,找到定位的目的,不是为了影响用户的心智,而是让适合你的用户可以按图索骥。

因此,在此前的定位理论里,企业更多的是想什么定位更容易影响用户的心智。对于弱势品牌而言,自然是想办法学习模仿大品牌。如果转换给思维,将品牌影响用户,变为品牌寻找对的用户,这一切就会变得合理的多。

第二步:讲好自己的故事

定位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向需要你的用户去“表白”。

要知道,大部分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们有一定的判断力,不会轻易被洗脑。坦诚、共鸣和价值观是连接品牌和用户间最好的桥梁,靠欺骗手段引来的认可,都会在真相大白的那一刻灰飞烟灭。

王菊走红中,无论是她本人的自黑,还是在选票环节夸张自己获选意义的“煽动”,都是围绕黑马、欧美范的明星这一人设来讲故事。一个正确的定位,一定要配合一个符合的故事,否则就会出现营销和品牌无法统一到一个点上的尴尬。所以,如何讲述你自己的故事,是弱势品牌触达“菊内人”的关键,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媒介被碎片化的这个时代。

第三步:找到一个适合的发声平台

虽然王菊的百度指数一度超过《创造101》,必须承认的是,假如没有这个选秀舞台,也就没有王菊今日的声名鹊起。任何一个弱势品牌,形象的从0到1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最早的时期,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小成本的筛选到第一批种子用户非常重要。

不过平台的选择也要根据自己的“人设”来决定,以王菊而言,正是因为在女团选秀节目里,她的自信和坦诚才会有正向的反应,毕竟女团中多角色定位是常态,粉丝认为让有特点的王菊加入到女团里并无不妥,能丰富女团的形象。

假若是纯粹的歌手选秀舞台,观众对王菊的宽容态度就会急转直下,会以“明星”的尺度来要求王菊。

所以,弱势品牌在选择平台来进行定位打造时,一定要考虑好平台问题,是选择微博朋友圈还是抖音这要结合定位、故事内容和不同平台的用户特性,综合来判定。

第四步:不断制造话题,在吃瓜党筛选菊内人

做到以上三步,基本上就可以把你选的平台上已有的“菊内人”给聚拢到你的品牌之下。在拥有了基本盘之后,弱势品牌想要“翻身”,只靠这一小撮人,绝对是不可能的。初期在合适的平台筛选自己的“菊内人”,是出于投入产出的考虑,以低成本快速完成基本盘的积累,为后来有效利用这些真粉给品牌打call提供了基础。

然而,在更多地内容平台中,还有许多潜在的支持人群。

许多从菊外人转为菊内人的网友中,有的人是因为一时的学业或工作忙碌没时间看选秀节目,有的人或者根本就不喜欢综艺节目,还有的人可能是偶尔看看《创造101》一直没有发现王菊的人,但在人人都在网络的时代,他们不在综艺节目上,一定在其他的内容平台上活跃。

因此不断的制造话题,会穿透平台的局限,向更多的平台扩散,让基本盘再一次得到扩充。而基本盘的扩充,又为下一次的话题打造积累基础,以此模式不断的复制,菊内人会越来越多,受影响的吃瓜群众当然也会同步增长。

王菊的特别,是弱势人设的一次完美逆袭,这种反常规的走红路径,给予人极大的好奇感,继而引发了王菊效应。

弱势品牌在其中应该借鉴其成名的规律,将促成王菊的成功因素引入到品牌营销上,冲破已被主流品牌把控的大众消费认知,直达需要你或认可你价值的人群,再由这小撮死忠粉发酵,不断的制造话题扩大基本盘,循环往复让品牌的价值最大化。

本文由@师天浩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