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品牌老化,再怎么玩跨界也没用! 未来5年,品牌传播需要思考的5件事

2024-03-21 16:51
admin

本文主要以大白兔、旺旺等“热衷”于玩跨界的老品牌为例,讲了一个观点——品牌概念老了、产品概念跟不上了,怎么玩营销手段都没辙。

在刚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休闲零食领域,三只松鼠以率先破亿的成绩成为食品品牌排行榜的第一名。而在休闲食品领域深耕多年的旺旺,此次双十一的表现却十分平淡。

近年来,旺旺为了盘活品牌、拯救业绩,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在跨界营销这条路上。

2018年双十一的时候,旺旺与国内原创服饰品牌塔卡沙TYAKASHA,玩了一场社交话题爆棚,赚足了眼球的跨界营销;2019年上半年,还联合奈雪的茶推出联名奶茶,为“百花齐放”的跨界,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其实,在Z时代成长、国潮风席卷的大背景下,传统品牌带着一颗求生欲强烈的心,纷纷奔跑在跨界路上的场景,已是屡见不鲜:泸州老窖与气味图书馆联名出香水,Rio跟六神花露水、英雄墨水做联名鸡尾酒,冷酸灵跨界小龙坎出火锅味的牙膏,999皮炎平跨界彩妆出口红……

当然,这不排除部分传统品牌出来跨界,也就是为了花钱砸个水花,让消费者看个热闹,也刷个存在感。但在频繁以跨界刷屏的传统品牌里,大白兔和旺旺,确实是真情实感的想让“老坛”装上“新酒”。

气味图书馆除了与泸州老窖除了香水,也与大白兔联名推出过的香氛系列产品,此外,大白兔还与歌帝梵、乐町、美加净等品牌有过跨界合作,在天猫上搜一下大白兔联名款,还可以看到与这些品牌联名的相关产品展示在商家的页面上。

可一时的热闹过后,旺旺或者大白兔,却并没有因此“回春”,品牌那些为“自救”而刷新消费者感官的跨界,也成了一时喧嚣的“自嗨”。

玩了那么多跨界,为什么传统品牌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呢

消耗自己的情怀,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跨界营销对于品牌的最大益处,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传递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

但跨界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营销上,要么是混脸熟增好感,要么是聚流量拉销量。

不严格的说,大白兔和旺旺这两个品牌,可以算得上拥有贯穿了国人三四代人回忆的知名度,这样老少皆知的品牌,出来玩跨界,靠拢年轻的消费者,这本是一件好事。

所以,从2015年,大白兔以每年跨界合作1至2个品牌的节奏,开始用更年轻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而且这些跨界,都覆盖在年轻人消费品率最高的化食品饮料、化妆品以及服饰这几个领域里。

在这近4年来,每年一轮又一轮的跨界中,大白兔从最初勾起几代人的回忆,让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为之打CALL,迅速拉动高曝光与话题的疯狂,到后来这种声音越来越小,以至于最近,大白兔先后与快乐柠檬、GODIVA巧克力在上海开出联名快闪店,推出了20元左右的奶茶、55元的大白兔冰淇淋,在最初几天勾起消费者的新奇之后,也“泯然大众”矣。而后是网络上随之而来的吐槽:“黄牛泛滥,口味一般”、“大白兔,你变了!”、“大白兔奶茶没有大白兔的味道。”

那些和大白兔合作过得品牌,又是怎样的一幅光景呢

2018年5月,大白兔与气味图书馆联名推出的香氛系列产品,上线12小时,香水销量就超过9607件,沐浴露销量超过10849件。同年9月,大白兔与美加净合作推出了售价为78元2支的润唇膏,第一批上线920支,在上线后1秒后,全部售罄,而在当年双十一期间,累计销售超过了10万支。

可是大白兔自己得到了什么在2019年63分钟就破千亿的天猫双十一,大白兔官方旗舰店上,粉丝数不足6万,全部产品按销量排序,第一位产品的数据显示4815人付款。

要知道,据阿里研究院统计,近一年时间,在天猫平台上,老字号品牌被搜索的总次数超过10亿次,老字号的消费者超过8600万人,购买老字号的90后消费者,也已超过了320万人。

这样的购买力下,大白兔的数据显得何其难看

在跨界中“要做人群中最旺的那个仔的”旺旺,也遭受了跨界的接连“暴击”。

与国内原创品牌TYAKASHA塔卡沙的从T恤、卫衣、裤子到帽子、袜子等等的联名系列,被网友吐槽“穿上后可以直接去超市帮忙卖货了”,更有网友调侃“这是拜年套装吧”

而旺旺推出的日化用品,牛奶味的牙膏、洗面奶、面膜、雪饼气垫等等产品,在微博上引发热烈的讨论之后,最终的产品评价却指向“形式大于实质”。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2017品牌足迹报告》显示:旺旺是中国消费者买得最多的四大品牌之一,市场渗透率达67.7%,但消费者触及数却呈负增长。

不管是大白兔还是旺旺,拥有着触达几代人的知名度,也就意味着品牌的老化,频繁出来跨界,向年轻的市场靠拢,这种焦虑与挣扎虽清晰可见,最终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阿尔巴德定理只学一半,看到需求,却不满足需求

经济学有一个阿尔巴德定理,是指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

大白兔和旺旺的焦虑与挣扎,恰恰是阿尔巴德定理只学一半:看到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所以拿着自己积攒了几代的情怀,频频出来叫卖,好像是说着,看啊,年轻人,我们也可以做到与时俱进。

可年轻的意思是什么

年轻并不是说年轻人爱在哪个领域消费,就找个对应的品牌做跨界,就可以叫年轻了。服饰就贴个logo,美妆就换个包装,食品就两个融合一下,这种手段,叫做“迎合”、“讨好”、“没特色”,这种的跨界,恰恰跟年轻人想要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相悖,又如何能赢得年轻人的市场

大白兔迫切想在跨界路上找到一个年轻的定位,可是大白兔用来承接跨界带来的流量的产品,却是60年了都没怎么变的那几颗奶糖。走了千万条跨界的路,却不肯认真走好产品的路。

旺旺倒是做而很多尝试,近年来,一年产生的新品总量超过100个,但大部分都反响平平,支撑旺旺总体营收的,依然还是旺仔牛奶和以雪饼为代表的米果类产品。旺旺2018财年总毛利润不超过94亿元,其中,旺仔牛奶贡献利润29.52亿元,米果贡献利润12.01亿元。

在食品饮料上,广告与口感是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法则。跨界营销是玩嗨了,可是产品呢口感呢消费者可以为一时的情怀,包容口味一成不变的产品,但却不会一直因为情怀,为那些没有征服自己味蕾的产品买单。

况且,大白兔奶糖已经60年了,旺仔牛奶也卖了20多年了,这个时间,市场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数据,2017年我国糖果产量为331万吨,较2016年的352万吨下降了6.0%;2018年我国糖果产量下降为288万吨,同比降幅达到13.0%,下降幅度较大。

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健康也成了人们对饮料食品选择的重要指标。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品牌年轻化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在饮料行业,饮用水成为销售大头,除此之外,饮茶和果汁也成了国人最爱的选择,从市场分布和销售额来看,都高于碳酸类饮料。

在市场的变化之下,品质化、健康化的食品品牌层出不穷,并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各种可以替代糖果的糕点、茶饮在市场风行,走出了喜茶、奈雪的茶这样的独角兽企业;休闲食品领域里,当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坚果等食品的时候,三只松鼠已经成功上市;而牛奶的选择,更是有了风味奶、纯牛奶、酸奶等等多样的选择。

人们已经不爱吃糖了,但大白兔还是只有糖;人们已经可以选择天然牧场的高品质牛奶,可以选择咬起来同样咔吱咔吱的健康坚果了,但旺旺拿得出手的,还是只有用奶粉冲调出来的复原乳,和要靠春节拉动的雪饼大礼包。

旺旺和大白兔应该很失落,为什么明明这么努力的靠近消费者,却所获无几可是消费者应该更失落,为什么明明拥有知名度这么高的品牌,却偏偏只拿来贩卖情怀

除了阿尔巴德定理只学一半,大白兔和旺旺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产品与营销的本末倒置。

当品牌老化了,第一件事,不应该是先打磨好的产品,再出来做跨界营销吗就算跨界营销,“童年回忆”也不是一件值得长期拿出手做营销的点,一个人从小长到大经历的品牌多得是,根本就不差一个大白兔或者一个旺旺。

营销更重要的是,要为品牌注入有辨识度的内涵,就像奥利奥的玩乐、MM豆的有趣,可乐成了快乐肥宅水。

没有产品支撑、没有品牌内涵加持,玩再多跨界,也无非是消耗原本的品牌情怀与好感度,在消费者从最初的期待到最后的厌倦之后,在互联网7秒钟的金鱼记忆力里,被彻底忘记。

现在,招牌还存,情怀还剩,可是时间却不多了,大白兔们,拜托,别再迷茫了!

作者:易不二;公众号:螳螂财经(ID:TanglangFin),泛财经新媒体,《财富生活》等多家杂志特约撰稿人,重点关注:新金融、新零售、上市公司等财经金融等领域。

本文由@螳螂财经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未来5年,品牌传播需要思考的5件事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一、未来5年,营销的主要问题在于产品还是在于传播

没有同质化的商品,只有同质化的认知。“同质化“一直被用来形容产品的毫无特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哲学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两件一样的商品。

如果真的存在“同质化”,那也只是我们的认知“同质化”。“认知同质化”是比真的同质化更要命的一件事。全知全理解的决策太难了,因此于消费者而言,“客观”是不存在的。

不管你的产品和其它的产品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消费者的认知觉得你们是一样的,那么你们就是一样的,消费者也会以此认知为依据做出购买决策。

所以,广告人们请不要偷懒,不要把广告效果不好归罪到产品不行上,广告效果不好只能说明你的广告有问题。不管困难有多大,广告人的专业和责任不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吗

看完上面一段话的品牌主们,请不要着急鼓掌称庆,如果你的产品真的足够优秀,想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卖不出去,哼,挺难的。

产品即传播,传播即产品。

优秀的产品自传播是这个时代的特性。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卖手机的厂商,如果的你的手机充一次电可以用十年,那么我相信你只需要开一个小小的发布会,你的手机可能就被预定完了。

所以,正是因为你的产品不够优秀,你的品牌传播才困难重重,是你不够优秀的产品为广告公司们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说到这里,我们再反向思考一下“传播即产品”。

关于这个命题,我想先引用许舜英女士的两句话。

第一句:“并不是广告把商品“表现”出来,而是广告“使得”商品“存在”。

第二句: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之前,就先消费了广告。而要使广告被消费,广告本身也必须“商品化”。

翻译一下,广告并不一定要依附于商品,也可以创造一种意境去容纳它,构建它,经过广告构建的商品,更加温暖,更加有体验感,而这种体验感本身也是消费者消费的一部分,构建体验的过程即商品化的过程。

许舜英也说过:

“所有的解读都是一种误读。”

二、未来5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行为会如何变化

从“需要”到“想要”到“该要”。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十年,在丰富的物质刺激与教育之下,社会整体的消费素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在这个新的层次中,消费者逐渐从被动的“需要”思维转变为主动的“想要”思维。部分拥有更高消费素养的消费群体,甚至进入了超然的“该要”思维。

从“需要”到“想要”的转变,一方面意味着人们对的物质欲的集体释放与满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们对改造自己现有生活状态的期待。

中国几千年以来,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如此多的人希望通过外力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中国的消费社会是一个极端不平衡的社会,当社会整体进入想要型消费社会时,另一部分富裕的消费群体已经进入了该要型消费社会。

这部分消费群体已经彻底摆脱了物质对自己的影响,他们已经可以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并知道什么样的商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他们不再理会品牌营销所附加的任何标签,他们只在乎商品本身的基本使用价值和体验。

从“需要”到“想要”到“该要”,这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上的变化。相应的,我们也可以从消费行为的角度来观察未来的消费者。

越来越短的产品使用周期,越来越快的品牌转换周期,越来越长的品牌鄙视链。每一件商品被制造出来,它的使用寿命大体是固定的,因此消费者的平均使用周期也是固定的,但是随着购买力的提高,人们学会了浪费。

许多商品的使用寿命还没结束,消费者就已经更换为新的产品。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在相对更短的时间内,习惯了同一品牌给自己带来的满足,当这种品牌不能继续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时,消费者就会选择尝试新的品牌。

也就是说由于产品使用周期缩短,使得品牌转换周期变快。如果继续将这条时间线拉长,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消费者一生使用过的品牌,而这些品牌按照时间顺序就构成了品牌鄙视链。

人的消费水平和能力一般是逐渐提高的,人们也倾向于选择比现有更好的品牌和商品。因此,在整个消费周期内,我们可以隐隐看到这种品牌鄙视链的存在。

品牌鄙视链的存在,暗示着消费者的行为倾向,除了获取零经验的消费者,大多少品牌的新客户都是从其它品牌转换过来的。而且在某个未来的时刻,他们还会转换到其它品牌去。

从这个品牌链条来看,消费者哪有什么品牌忠诚,所有的品牌都是消费者的过客。因此品牌必须了解自己的消费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三、未来5年,商品与品牌的哲学关系是什么样的

未来,品牌不再是没有内涵的空洞符号,它将承载这个公司对商品哲学的理解。所谓商品哲学,即商品存在的意义,也就是厂家生产这个商品的原因以及消费者购买这个商品的原因。

在这种理解中,包含了品牌对工业技术的理解,对设计美学的理解,对群体心理的理解,对消费趋势的理解等等。未来品牌传播的任务就是要传播这种见解,并且让消费者认同它。这种过程就像一个学术大家在向众人宣扬自己的学说,有实力的学术大家可以招揽一批追随者,没有实力的学者则淹没在历史潮流中。这种行为极端一点就类似于宗教。

品牌为什么需要重视商品哲学呢

因为它是创新的来源,也是消费者认知的核心。品牌要想创立自己的学说并且具有吸引力,那么它必须对商品哲学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见解必须是其他人没有提出的,而且这个见解必须具备深入人心的能力。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惊叹于你的见解,记住你的品牌,并且成为你的追随者。

提出商品哲学这个问题,就是希望所有的品牌,不论是那些成功的品牌还是普通的品牌都要记住,消费者追随你,购买你,不是因为你的品牌和产品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认可了你对商品哲学的见解。

如果有一天他们发现你的观点过时了,或者你不再代表你的观点,再或者他们发现了新的更震撼的观点,那么消费者们终将会离你而去。

四、未来5年,创意传播的逻辑是什么样的

广告创意策略的讯息层、洞察层、关联层、表现层。广告创意的产出历来没有标准的流程,我一直也以为是没有的。后来,在学习ML的神经网络算法时,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去归纳这种流程。这个切入点就是算法分层。

首先是讯息层:对商品包含的一切可售卖特征进行拆解,包括功能、规格、设计等亮点。同样的方法,拆解竞争对手、消费者等与之相关的讯息。这些讯息将成为后面几层算法的数据原料。其次是洞察层:洞察层是寻找讯息层中具有突出特征的讯息,筛选的标准是这些讯息是否可以打动用户,是否可以揭示真相。洞察层的讯息具备凝练和解释的能力,创意人员需要深度的思考才能发现它。然后是关联层:不同的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洞察,但是不是所有的洞察都可以将消费者与商品紧密的关联在一起。很多广告的洞察非常棒,但是它不能和产品紧密相关,这就导致了消费者只记住了广告而没有记住品牌和产品。最后是表现层:表现层是最具艺术感的层次,同一种讯息,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些广告直白,有些广告委婉,有些广告为了证明一句话,可以耗资百万拍摄一部微电影。

五、未来5年,如何去塑造一个持久品牌

一方面,品牌要有真实感,也就是消费者愿意相信品牌的存在。只有消费者相信品牌的存在,消费者才会愿意去记忆这个品牌。那么如何构建这种真实感呢

首先,品牌的真实感来源于品牌在某一刻触动了消费者的心灵,然后就是彼此牵连,一方为另一方放下戒备,敞开心扉的过程。其次,品牌的真实感来源于品牌联想,也就是说消费者想到这个品牌就可以联想出很多与之相关的细节,或者说符号。最后品牌的真实感来源于背后所承载的故事,有些品牌代表了民族复兴的故事,有些品牌代表了未来科技的故事,有些品牌代表了反抗权威的故事,这些故事背后总有价值观和性格在起作用。

价值观用来凝聚人心,性格特征用来接近心灵。所以,构建品牌的真实感真真是一种文学艺术,……(也有人将它称作品牌的IP化)另一方面,品牌要成为一部连续剧,让消费者变为追剧的人。

当前,很多品牌的传播策略都非常的散,这是一种对传播资源的浪费。

如果做一个比喻:

一般品牌好比短视频,看过、笑过之后就忘了,消费者只能体验到短时的快感。知名品牌则好比电影,有过绚烂的故事,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一旦消费者知道结局后,他们最终还是会转到其它电影上。伟大的品牌应该是一部没有结尾的连续剧,在这部连续剧里,高潮迭起,情节跌宕。每一款新产品的推出,就是一个小高潮。

新产品使用的技术和材料可以拍成一段故事,主导产品生产的设计师和研发人员也可以拍成一段故事,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和感受同样可以拍成一段故事……所有的,一切可感知可记忆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这个剧本里的角色或者道具。

而且,细节越丰富,情节越生动,这个剧本就会越真实。品牌成为连续剧的好处就是,消费者会被整个故事所吸引而不断的追随下去,这种快感才是品牌忠诚的来源。

个人感受广告理论总是被现实肢解,广告效果的真相永不见天日。作为一名广告人,最痛苦的地方就是经常游离于希望与绝望之间。在你最兴奋、最有激情的时刻,它会打击你。在你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刻,它又来挑逗你。……反反复复,永无止境。

有人说,一个问题在心里留存久了,总有一天会有答案,那么你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本文由@苏苏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

  • 京东店铺类型有哪些(五大店铺类型分享)

    京东店铺类型有哪些(五大店铺类型分享) 京东—国内第二大电商零售平台,《财富》世界五百强之一;18年全年交易总额超1.7万亿元,全年平台活跃购买用户达3.344亿,目前线上已经合作的商家超过20万家。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合作京东,实现了互利共赢,但是,对于还在观望京东市场的商家来说,发展线上已经是一条不得不走的道路了,在入驻选择的时候不知道平台的销售模式有哪几种,也不知道自己选择哪种销售模式较为合适,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今天,小编将为大家

    2024-03-18 09:45
  • 京选展位是什么?有那几种类型呢?

    京选展位是什么?有那几种类型呢? 京选展位是京准通旗下一款按展示次数进行付费的推广工具。,它利用京东首页、频道页等高流量页面进行广告内容的投放,让品牌直接、高频率地曝光在顾客眼前。,CPD的计费方式为按照广告展现天数收取费用,可自由选择时间,自主投放。

    2024-03-18 09:45
  • 京东商城的都是正品吗?有假货么?

    京东商城的都是正品吗?有假货么? 京东店铺从大的分类来说,有两种,一种是京东自营,一种是京东招商。这些年随着京东的规模越来越大,进驻平台的商家越来越多。由于商家越来越多,商品的进货渠道自然也是呈现多元化。如果是京东自营的,你想想他们肯定有统一的原厂采购渠道和流程;但是如果是招商的商家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那京东商城的都是正品吗?有假货么?大家如果要区分商品是不是正品的话,其实很重要的点是通过店铺的名称来区分。京东自营店 如上图所

    2024-03-18 09:45
  • 京东店铺类型有哪些(企业店铺和个人店铺的区别)

    京东店铺类型有哪些(企业店铺和个人店铺的区别) 日知舟又收到询问京东京喜入驻的问题,对于刚触网的新手来说,对入驻京东的相关内容还不够了解,尤其是京东店铺类型傻傻分不清,知舟君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京东店铺有哪些类型。   一、旗舰店  旗舰店是指卖家以自有品牌(商标为“嗯”或“TM”状态),或由权利人出具的在京东开放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的独占性授权文件(授权文件中应明确排他性、不可撤销性),入驻京东开放平台开设店铺。  旗舰店可

    2024-03-18 09:45
  • 京东代运营公司哪家好(电商代运营公司top10)

    京东代运营公司哪家好(电商代运营公司top10) 1.唯品淘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杭州唯品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品牌提供全域全链路服务的电商生态运营服务商,由原天猫资深专家小二创办,公司的核心成员是来自于阿里巴巴、淘宝的内部资深小二,最快时间帮助客户整合电子商务资源,助力品牌与销量提升。,4.青木科技青木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1年,是个双总部的六星级服务商,准备分别设立在广州、上海,而且在桂林、温哥华、杭州、香港设有分子公司

    2024-03-18 09:30
  • 京东数坊需要费用吗?如何开通京东数坊?

    京东数坊需要费用吗?如何开通京东数坊? 通过数坊不仅可以知道我现有的用户来源,还可以针对4a或流转人群,去看他们通常活跃在哪里,这就是:1.近期活跃触点–人群的动态画像。,2.通过数坊洞察、对比近期活跃触点,开拓投放思路、助力营销决策。,3.了解不同人群在过去一个月出现的活跃触点,帮助品牌追触到群体,更便于做定位。

    2024-03-13 19:18
  • 京东申请开通新品牌要什么条件?如何申请?

    京东申请开通新品牌要什么条件?如何申请? 因此不少电商创业者都想要入驻京东商城,拥有一个好的开店起点。,入驻京东平台对于平台肯定是需要有相关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京东申请开通新品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一、京东申请开通新品牌要什么条件?京东商家申请开通新品牌可通过店铺内发起,在线提交资料并线下寄回相应资质文件。,3、填写品牌信息及上传电子版资质文件品牌名称格式:中文名(英文名),当没有中文/英文名称时,品牌名/中文名/英文名统一填写仅

    2024-03-13 19:16
  • 京东超级品类日买东西划算吗?怎么买?

    京东超级品类日买东西划算吗?怎么买? 在京东商城上面也会开展各类活动,这也让不少卖家都十分欢喜,因为参加了这些活动,也可以促进销量,而京东超级品类日也是京东的一个常见的大型活动,在此活动上买东西划算吗?1、京东超级品类日是京东联手各行业内诸多品牌打造了多个“超级品类日”,涵盖数码电子、日用百货、美妆护肤、家用电器、腕表、鞋靴等多个领域,持续奉上优质商品和优惠价格,让消费者享受贴心、便捷的购物体验。,2、如果购买的是京东预售商品,那么就

    2024-03-13 19:12
  • 2021最新京东电脑数码店新增/关停类目标准大全

    2021最新京东电脑数码店新增/关停类目标准大全 为提升商家整体服务品质和经营能力,也对电脑数码店铺新增/关停类目以及品牌做出了相应调整,具体如下:1、考核对象适用于京东正常启用状态的主营类目为电脑数码的POP店铺、FCS店铺。,具体品类品牌的行业GMV中位数以京东后台统计数据为准。,不想京东电脑数码店类目被关停,千万不可出现无效品类哦。

    2024-03-13 19:11
  • 京东卖家入驻条件是什么?证明材料有哪些?

    京东卖家入驻条件是什么?证明材料有哪些? 在京东上面也有不少卖家是想要入驻该平台的,但是这也要求各位卖家们提前来了解一下京东卖家的入驻条件和证明材料,然后将其都做好准备,自然也可以帮助各位成功入驻。一、招商对象1、品牌:京东枚举的重点招募品牌、也可以推荐优质品牌给京东,部分类目不限定品牌招商。2、企业:合法登记的企业用户,并且能够提供京东入驻要求的所有相关文件,不接受个体工商户。3、资质要求详见:《京东开放平台招商基础资质标准》及各类目资

    2024-03-13 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