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揭秘:富士康郭台铭与比亚迪王传福的恩怨情仇 比亚迪:业绩大幅下滑 汽车业务败局已定?

2024-03-21 16:57
admin

揭秘:富士康郭台铭与比亚迪王传福的恩怨情仇

来源:IT时代周刊

今天,我们对比亚迪的理解,更多停留在汽车上。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事实上,十年前,比亚迪效仿富士康,引发了一场为时多年的官司,最终结果是富士康没有讨到便宜,土生土长的比亚迪躲过了灾难。无奈的郭台铭,开始将富士康大量内迁,催生了富士康郑州工厂、成都工厂等。

至今也无人知晓,王传福2002年末受邀去台湾拜访郭台铭时,怀揣着哪般心态。但当时的实情是:比亚迪只是一家做手机电池的小企业,而富士康已是手握几十亿美元订单的世界级代工航母。

随后的情形让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仅用了几年时间,王传福迅速“克隆”出与自己近乎相同的手机代工产业链,并成为最难缠之敌。更让他恼怒的是,从2003年起,富士康400多名员工跳槽比亚迪,大量机密文件神秘摆在王传福案头。

2006年,无法容忍的郭台铭,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将对方告上法庭。一场看似胜负鲜明的官司,除比亚迪几位员工入狱,最终定论无果。更为蹊跷的是,每到重要关头,比亚迪总能化险为夷,从容脱身。

商业机密引发的纷争

“山寨顶多只是抄袭、模仿外观,有人查还会躲躲藏藏。比亚迪不只是抄袭,甚至派商业间谍窃取我们的资料,然后毁灭证据。”郭台铭谈及比亚迪,就气不打一处来。

“几年前,王传福来找我,希望鸿海帮他做电池壳,我还带他参观富士康的工厂,结果他看到我们赚钱,就挖走我400多个干部,偷走上万份文件。”郭台铭为当时的热情深感后悔,认为正是这次机会才让王传福起了“歹意”。

2006年5月4日,富士康的网检系统检测到王伟等富士康员工向比亚迪发送了大量的系统文件,公司当即报警。富士康随后请求深圳中级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法院在比亚迪的办公地点查扣复制了该公司员工柳相军和司少青的计算机硬盘内容。证据显示,该硬盘中有富士康文件头字样的Word文件,以及富士康相关主管人的签字。

据知情人士回忆,原来在富士康担任主管的柳相军和负责编制工艺流程文件的司少青,2005年7月从富士康跳槽比亚迪。而从此前的6月10日起,柳相军就已开始将“富士康手机业务一季度指标状况”等商业秘密直接寄给王传福。另外,柳相军到2005年5月底时才申请离职,而他与比亚迪行政总裁李柯已先期进行过重要的工作讨论。

2006年6月,鸿海集团两个子公司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及鸿富锦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向香港高等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控告柳相军、司少青等人在跳槽到比亚迪后,泄露富士康的商业机密,并索赔500万元。

2007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委派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在北京为“富士康诉比亚迪恶意侵犯其商业秘密案”进行司法鉴定。在听证会上,富士康指控,比亚迪2006年手机制造的营收超过51.35亿元,较2005年的19.06亿元增长了169.3%,较2004年的9.39亿元更是增长了4倍多,这种爆发式增长极不正常,与公司的商业秘密大量流失、大量员工跳槽,在时间上是相互吻合的。

一个月后,第一批鉴定报告出炉:移动硬盘中有116份富士康文件,其中68份是非公知信息。据悉,第一批鉴定报告有7000多页、33卷,重50多公斤。但比亚迪方面坚持认为,鉴定报告及相关附录的大部分系富士康单方面呈交的,公司对此毫不知情。

2008年3月14日,富士康迎来转机,当地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后发现,案子可能涉及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富士康撤销对比亚迪在内地的民事诉讼,转为刑事诉讼。3月20日,比亚迪前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夏佐全被拘留。

24日、31日,司少青和柳相军先后被判处1年零4个月和4年有期徒刑。出乎意料的是,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夏佐全在拘留后的第4天因证据不足被释放,而另外两名获刑员工,在定罪前已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属于个人犯罪,与比亚迪无关。

两个男人的战争

郭台铭,1950年出生,自幼家境贫寒。作为家中的长子,他靠半工半读结束了在一所海员学校的课程后,于1973年出资10万元新台币,跟朋友在台北县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几个月后,原有股东抽身而出,鸿海成了郭台铭一个人的企业。

熟悉郭台铭的人都承认他是一个商业天才,感叹其超强的市场敏感度和顽强的毅力非一般人所能比拟。据悉,为了开拓美国市场,郭台铭曾在雨中苦等客户4个小时;为了跟大厂商做生意,他曾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足迹踏遍美国32个州……他对客户看得最重,“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

不过,郭台铭人性中的弱点也比较明显。和他共事过的一些台湾业界人士评价他“专断、高傲、独裁、摒弃民主……”而作为一家“家长制”企业,富士康的企业文化也打上了太多郭台铭的烙印,大小决策都得由他一手拍板。

富士康几乎所有中高层都来自台湾,这种不平等的文化,也激起了内地员工们的反感。据悉,从台湾派来内地的4000名高管,他们的工资相当于5万名内地员工的工资总和。

和郭台铭一样,王传福的出身环境也不好。王1966年生于安徽无为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早逝,他靠姐姐跟哥哥的接济,才艰难地完成中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学业。创办比亚迪前,他曾是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当他看到当时作为款爷标志的大哥大手机一部就要卖3万多元时,王传福认定手机充电电池大有可为,于是用借来的250万元资金在1995年创建了比亚迪。

但唯一不同的是,王传福在同事和员工眼里很随和,他中规中矩的大分头让人觉得很亲切。不过,这并不妨碍王传福在公司树立威信,他不按常理出牌,带领比亚迪一次次从竞争对手口中上演虎口夺食。

还让人感觉王传福与郭台铭不一样的是,前者深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富士康,员工地位不高,出差后要报销相关费用,必须把每笔支出交代得一清二楚,而公司高层花钱却大手大脚,无人过问。而在比亚迪,高管和员工一样,出差一律都坐经济舱,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及会议。在对待员工上,王传福也不像郭那样苛刻。

正因为王传福敢于蔑视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认为创新来自于整合,这种思维解放了比亚迪的思想,并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常人不敢想的奇迹。王习惯埋头做事,不喜张扬。即使两家公司的官司闹得满城风雨,他自身的曝光度并不高。不知不觉中,这位郭台铭曾经不入法眼的人,正在对富士康完成颠覆。

现在,轮到王传福开始漠视富士康,他认为自己的公司在技术上强过对方,富士康仅是一个模具加一个手机整机代工,而比亚迪有电池、汽车,涉及到众多核心技术。他甚至幻想,2025年,比亚迪汽车要做到世界第一。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女鞋之王”达芙妮:去年关店827间营收下滑近两成下一篇:阿里CEO明确淘宝未来方向:社区化、内容化和本地生活化TAG:富士康郭台铭比亚迪王传福

比亚迪:业绩大幅下滑汽车业务败局已定?

比亚迪汽车业务败局已定

来源:商界评论

关于比亚迪的好消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越来越少?

遥想2008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通过“美中能源控股”斥资18亿港元,以8港元认购2.25亿股比亚迪增发的H股新股,相当于总股本的9.89%。2009年7月30日,交易正式完成。由于巴菲特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市场掀起了持续的“比亚迪热”,不到三个月时间比亚迪H股就创出88.4港元新高,而从签约算起也不过一年出头,巴菲特18亿港元认购的股票市值达到181亿港元,浮盈1005%!

然而从那时起,比亚迪的好日子似乎就到头了,接下来的2010年,比亚迪一直在销量持续下降和糟糕财报中苦苦挣扎,期间经销商退网风波更是暴露了比亚迪深层次的问题。2011年2月26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的2010年财务报告显示账面盈余达130亿美元。由于所管理的资产庞大,按百分比计算的收益率仅为13%,低于标普500指数15%的涨幅。这是巴菲特连续第二年跑输大盘。而在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里表现最差的无疑要数比亚迪(01211.HK),全年累计下跌40%。

2011年9月26日,比亚迪H股盘中跌破11港元,从2008年入股算来年化收益率仅有11%。2011年中报披露,比亚迪前六个月实现收入约2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净利润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63%;净资产收益率亦从13.82%巨降至1.43%。

比亚迪陷入了难以止跌的梦靥中。实际上,比亚迪目前的利润仍然主要来自于传统汽车领域,其真正竞争力不是新技术领先实力,而是将中国劳动力优势发挥到极致所创造的特定生产研发方式。而眼下,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光环不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破灭,比亚迪前路已无光明。

汽车业务败局已定

比亚迪业绩大滑坡首先是受到汽车业务拖累。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比亚迪80万辆的销售目标修正至60万辆却仍然没有完成。2011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和销售额分别下降23.37%和26.51%。比亚迪起家有五大法宝:山寨、手工、纵向一体化、压货和忽悠概念。第一法宝是山寨别家获得市场成功的品牌,不仅节约了成本,更回避了风险。F3抄袭丰田花冠、F6照搬丰田凯美瑞获得成功后,利欲熏心的比亚迪居然瞄准了奔驰超级跑车和保时捷卡宴!尽管奔驰和保时捷不屑与比亚迪计较,但开模具、布置生产线、安排销售渠道这一切的一切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S6、S8、G3、L3、M6……山寨的“标的”越来越高,一厢情愿的比亚迪已经失去了把握消费者心理的耐性;第二法宝是能用人工的地方不用机械设备,虽然节约了巨额投入,但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前几年疯狂倾销的F0、F3、F6陆续出了保修期,山寨货原形毕露与汽车“新三包”政策出台前后夹击。好时光里没赚到钱的经销商,不退网难道等着给车主修车、应对投诉?第三个法宝是纵向一体化,从发动机、保险杠、空调、灯具、安全带、安全气囊到电子配件,也就是说,除轮胎、玻璃外几乎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绝不让肥水外流。其实这根本不是比亚迪的创新,而是被所有老牌汽车企业抛弃的陈年旧货;第四个法宝是建网压车,某款车销售稍好就建个网,无度发展了上千家经销商,然后拼命压车,造成产销两旺的虚假繁荣。任何汽车企业不可能靠坑害经销商健康发展,仅此一项就可断定比亚迪只有死路一条!最后就是玩概念,新能源、巴菲特……时至今日,比亚迪子虚乌有的“先发优势”早已丧失殆尽,2011年上半年说得出去的建树只有:交付200台纯电动大巴K9和250台纯电动出租车E6。

比亚迪汽车业务最坏的时刻才刚刚开始,经销商全线亏损、大面积退网,裁员“传言”此起彼伏。根据2011年新版三包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如果车辆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修理两次或者主要零部件更换两次仍存在隐患,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车;如因产品质量问题修理时间累计超过35天或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5次的,消费者可要求更换整车。新三包规定也许会成为压垮比亚迪“手工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透过中报看比亚迪

根据2011年比亚迪中报,汽车业务与手机业务分别占其营收的45%和44%,前者同比下滑26%、后者获得3.4%的增长(低于CpI),而起家的电池业务只剩下一成多份额。电池收入虽然取得18%的增长,毛利率却降低了14个百分点。汽车业务在2010年同期的份额曾经达到54%,如今跌至45%是某种意义上的倒退。

到2011年6月未,比亚迪的流动负债已近31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分别达到90亿元、93亿元和75亿元。而流动资产不到200亿元(正常情况下流动资产应为流动负债的两倍)。而且流动资产中现金只有48.4亿元,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分别达到73亿元和50亿元。

一切迹象说明比亚迪的资金链已相当紧张。有意思的是50亿元应收账多半是经销商拖欠的,前5位分别是欠账18亿元、10亿元、3亿元、1.4亿元和1.2亿元;而欠4979万元、3238万元和1777万元的几家经销商已进入破产程序。这不能不说是向经销商压库的恶果。

对汽车企业来讲,经销商纷纷破产,倒霉的日子还远吗?尽管汽车业务不景气而且资金链紧张,比亚迪扩张之心仍炽。中报披露的12项在建工程总预算高达200亿元。这些项目在拿地审批之时都是向各地方政府立了“军令状”的,想停都停不下来。巴菲特的错误教训

巴菲特在投资领域的成功经验被奉若神明,遗憾的是其对比亚迪的投资违反了自己一贯的原则(巴菲特自己也承认这点)。比如巴菲特投资一向稳健,不赶新潮、不追概念,因而没有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后“裸泳”,但却被比亚迪的新能源概念忽悠了;再如,巴菲特几乎从不投资二线品牌,但比亚迪算几线?还有巴菲特从不赞成企业多元化,假如可口可乐要去造汽车、搞房地产或生产平板电脑,巴菲特定会在股东会上投反对票。但比亚迪同时搞充电电池、手机部件和汽车三项业务,巴菲特却“失言”了。如今汽车业务江河日下,部件业务停滞不前,赖以起家的电池业务毛利率巨降14个百分点……比亚迪又开始吹“山寨卡宴”销售前景如何好、储能电站如何牛,但香港投资机构已经开始用脚投票。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巴菲特也不是没有失误,例如近年来对康菲石油的投资。不幸的是,巴菲特试图以一个错误纠正另一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可以谅解、值得同情,第二个错误暴露的就是投机者本性了!2010年9月27日,巴菲特、芒格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深圳参加比亚迪商务年会。巴菲特在压轴讲演中称赞比亚迪是“年轻、蓬勃、前景远大的公司”、“选择比亚迪是明智的选择,经销商们选择比亚迪也是明智的选择”……还对比亚迪抄袭某款日系车的山寨之作大加赞赏,声称真想马上下单买一辆!巴菲特甚至肉麻地将王传福誉为“爱迪生与韦尔奇的结合体”!

巴菲特留下一堆溢美之辞离开深圳时,比亚迪H股在60港元以上。一年之后的2011年9月26日,比亚迪盘中跌破11港元。这还仅仅只是开始,比亚迪业绩将会进一步滑坡,经销商退网及裁员不可避免,照此趋势8港元都不会到底儿。而且由于巴菲特名气大,持股量大(占H股的28.37%),一旦有减持动作二级市场必然一泻千里。投资走眼不丢人,但自己看错还要忽悠别人就不对了。巴菲特怎对得起一年前迷信股神高价买入比亚迪的香港投资人?

这些年来,“巴善人”的公众形象维护得一直很好,其实他有时也使阴招、损招,台湾首富郭台铭因与比亚迪知识产权纠纷而公开叫板巴菲特,质问老巴为何投资一家不诚信的企业,为何只驾着比亚迪电动车秀一圈,而不敢开着它上下班。结果,美国税务机关突然立案调查郭台铭的税收问题,吓得郭台铭不敢作声。

在比亚迪问题上,料想巴菲特也有全身而退的安排。比如找个“友好”的国际投行机构接盘,2.3亿美元对谁也不是个大数。比亚迪的单子帮老巴一把,回头他们基金投的公司老巴也进点,股价噌噌涨,数亿美元浮盈转眼到手。不过,股神以这种方式全身而退,还是不免尴尬,算不上保住了晚节!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腾讯、360挑战百度加入搜索引擎争夺大战下一篇:汉王:童话破灭5个季度亏损市值蒸发124亿TAG:比亚迪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公司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

  • 驰援抗疫 比亚迪医用级免洗手消毒凝胶日产30万瓶

    驰援抗疫 比亚迪医用级免洗手消毒凝胶日产30万瓶 新浪科技讯2月20日晚间消息,比亚迪2月8日宣布援产口罩、消毒液,仅8天之后,其医用级免洗消毒凝胶就实现量产,首批下线的消毒凝胶已于2月16日当天发货,优先提供给了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比亚迪口罩则在次日正式量产下线。,据负责该产品研发、生产工作的比亚迪中央研究院院长宫清介绍,比亚迪免洗手消毒凝胶是以乙醇为主要杀菌剂,乙醇含量大于70%,配以水性高分子凝胶材料以及甘油、水及香精等制备而成,同时具备

    2024-03-22 08:41
  • 《财富》年度中国商人揭晓:“无为英雄”王传福

    《财富》年度中国商人揭晓:“无为英雄”王传福 研究生毕业后他直接留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26岁时就被破格提拔为该院301室副主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仰融在2002年秋天包机飞到西安,给秦川抛出一份高达200亿元的投资计划,并已经和省级政府领导签署协议。,这一天电视里出现最多的词汇是雾霾和PM2.5,北京一度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含量高达1000微克以上,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40多倍。

    2024-03-22 08:32
  • 王传福:新能源车企一味追求电池能量密度不理性

    王传福:新能源车企一味追求电池能量密度不理性 据王传福介绍,比亚迪刀片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长续航的优势。,从降本路径来看,头部企业均选择精简结构设计来降低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在此番言论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不论是电池密度还是市场份额,均已大幅落后于宁德时代。

    2024-03-22 08:21
  • 业绩暴跌、主业不振,比亚迪想靠芯片“恰饭”?

    业绩暴跌、主业不振,比亚迪想靠芯片“恰饭”? 文/陈邓新编辑/许伟来源:锌刻度(ID:znkedu)人间四月天,比亚迪仍被寒意笼罩。,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王传福信心满满:“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技术沉淀深厚,差距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平,当前IGBT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国外厂商处于垄断地位,弘大芯源董事长章威纵对此深有体会:“目前,国内的IGBT的最主要技术瓶颈为可靠性问题和电

    2024-03-22 08:11
  • 比亚迪成全球最大口罩生产商 每秒产231只!

    比亚迪成全球最大口罩生产商 每秒产231只! 继打开日本市场之后,比亚迪口罩进军美国市场也获得相关授权。近日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官网获悉,比亚迪子公司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KN95口罩已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可在美国市场销售。近日,根据美国广播公司以及《洛杉矶时报》消息,比亚迪已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10亿美元口罩订单,折合人民币约70亿元。不得不说,比亚迪生产口罩还是很成功的,据比亚迪官方介绍,截止到4月17日,比亚迪

    2024-03-22 08:09
  • 电池与口罩,谁能救比亚迪?

    电池与口罩,谁能救比亚迪? 亿欧汽车就降薪一事向比亚迪求证,对方回复称:近几年,公司一直在施行绩效奖金动态调整和竞争考核机制,根据公司情况、团队和个人业绩贡献,对各级人员的月度绩效奖金进行动态调整;推行竞争考核机制,优胜劣汰,鼓励人员内部流动。,”李超对刀片电池很有信心,其使用磷酸铁锂材质达到了三元锂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好,体积利用率高,“足以与宁德时代掰手腕”。,补贴滑坡,比亚迪骑虎难下,只能临时采取措施自救,通过提高燃油

    2024-03-22 08:02
  • 加州口罩认证未过?比亚迪:有关文档 质量没问题

    加州口罩认证未过?比亚迪:有关文档 质量没问题 5月13日,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在发给英国泰晤士报的一份声明中称,它已于5月4日告知比亚迪,在对其中国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后,对N95口罩作出“不可接受”的评级。,该研究所表示,拒绝比亚迪的口罩认证基于若干因素,但不能说明详细原因,因为按照联邦规定要对信息保密。,国际安全设备技术协会主席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Johnson)表示,新冠疫情危机引发假口罩泛滥,这也让个人防护装备的认证变得复

    2024-03-22 07:59
  • 比亚迪10亿美元口罩订单交付再延期 最快下周完成认证

    比亚迪10亿美元口罩订单交付再延期 最快下周完成认证 澎湃新闻记者崔珠珠综合报道比亚迪10亿美元海外口罩大订单交付再次被延期。当地时间6月2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截至6月1日,比亚迪口罩仍未通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认证。对此,比亚迪北美分公司方面称,该笔口罩订单并没有因此被取消,已获得第二次延期,口罩最快可在下周获得认证。比亚迪于4月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超过10亿美元的口罩订单,加州将向比亚迪采购3亿个N95口罩和1亿个医用外科

    2024-03-22 07:49
  • 做汽车界的“华为”,比亚迪离这个梦有多远?

    做汽车界的“华为”,比亚迪离这个梦有多远? 与此同时,比亚迪“汉”也将首次搭载刀片电池,给众多“迪粉”带来一个重大惊喜。,然而从2010年开始,销售部门裁员、高管出走、高层大量套现、产品质量遭质疑等新闻接踵而至。,而且相比何小鹏、李斌、李想三人“化干戈为玉帛”,抱团取暖,一直不屑与互联网造车势力相较的比亚迪,似乎更显孤立。

    2024-03-22 07:44
  • 比亚迪成A股市值最高车企被指成色不足 近12月销量负增长

    比亚迪成A股市值最高车企被指成色不足 近12月销量负增长 股市热车市依旧不暖中国新能源汽车能翻盘吗作者:李溯婉武子晔[国产特斯拉Model3在6月销量环比增长35%至14954辆。,而比亚迪自2019年7月销量下滑以来,截至今年6月依然未摆脱负增长,因此被质疑作为A股市值“第一车企”有些成色不足。,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道,特斯拉未必势不可挡,今年下半年众多车企陆续推出电动车,这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在安全、续航、价格等方面加速

    2024-03-22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