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中国铁建叫停磁悬浮产线 比亚迪转向海外抢单 比亚迪:内部大变革 创始元老杨龙忠辞职

2024-03-21 16:57
admin

中国铁建叫停磁悬浮产线比亚迪转向海外抢单

来源:证券时报(深圳)

(原标题:中国铁建叫停磁悬浮产线比亚迪转向海外抢单)

证券时报记者刘凡

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投资项目产能监测预警、对城轨的产能进行调控等政策,给当前大热的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降温”。两个月后,调控令效果已出现,包括比亚迪(002594)、中国铁建(601186)在内的单轨项目布局均有所调整。

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铁建叫停在长沙的磁悬浮车辆生产线。5月25日,中国铁建对此给出了明确回应,表示磁悬浮车辆确实存在生产过剩,此举也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举措。

目前,中国磁浮机车仅有的2条生产线分别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所有。中国铁建主要是负责工程的,生产车辆并不是其主要业务。2016年,中国铁建开始了在磁悬浮生产线的布局。

除了中国铁建,另一家轨道设备生产公司——比亚迪的布局也在发生变化。比亚迪日前中标巴西萨尔瓦多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金额约25亿雷亚尔(约合6.89亿美元),这将是当地历史上首条跨座式单轨。据悉,本次招标的轨道交通线路将跨海修建,兼具治理城市拥堵和发展旅游两大功能,线路总长约20公里,将连接萨尔瓦多市和西莫兹费尔霍市圣约翰岛。据介绍,该工程将分两期建设,一期约4.6公里,二期约15.4公里,预计分别在2020年中和2020年底建成通车。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后补贴时代,比亚迪自2016年开始加速对云轨业务的布局,将其作为一大战略方向。此前,比亚迪已获得了多地的订单,对外披露进展也非常顺利。在最新一期的投资者调研中,比亚迪表示,“云轨市场需求依旧很大,但是今年年初国家收紧了对轨道交通的审核,目前我们的项目需要申报发改委审批。”

事实上,地铁投资建设过热、轨道交通产能过剩等在业界早已有共识。记者查询到,2017年的国际轨道交通专业发展峰会上,参会专家曾专门就轨道交通产能过剩展开讨论。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长春客车董事长王润曾透露了一个数据——单轨车仅是城轨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种类,中车6家主机厂每年城轨车的总产能就达到了10000辆以上,而市场需求仅是中车产能的70%左右。

2018年3月,国家发改委专门发布了上述《通知》,明确提出,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健全投资项目备案规则和程序,严格执行项目代码制度,制定城轨车辆及牵引、制动、信号系统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城轨车辆产能利用率低于80%的地区,不得新增城轨车辆产能,企业申请建设扩大城轨车辆产能项目,上两个年度产能利用率应均高于80%。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现在轨道交通体现公益性,普遍亏损,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来进行补贴,会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这样也是实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值得玩味的是,5月23日,中车唐山宣布第五代新型磁浮工程样车在位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试验线运行试验成功。同日,中车株洲亦对外宣布,时速200公里中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方案通过业内评审,其样车有望在

有轨道交通专业人士指出,短期来看,国家对轨道交通车辆的产能监管会对几个核心的厂家造成影响,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确实已出现“降温”的意味,但长期可避免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也有利于倒逼企业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国美王俊洲联合董明珠等推定制智造版图浮出水面下一篇:没有了TAG:中国铁建磁悬浮比亚迪

比亚迪:内部大变革创始元老杨龙忠辞职

创始元老杨龙忠辞职:比亚迪内部变革攻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船大难掉头,大公司的调整需要更加长的时间。”虽然比亚迪制定的三年调整期已经进入尾声,但比亚迪公司内部人士10月8日称,本部与事业部之间权责的调整仍将继续。

调整期带来的变动延伸到了高层的任用。9月27日,比亚迪公司收到其三大创始人之一、副总裁杨龙忠的书面请辞信。“尽管杨负责IT业务,但作为比亚迪的创始人,其离职对于比亚迪整个集团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位长期关注比亚迪的人士称。

据本报记者采访获悉,杨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比亚迪内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其中涉及到本部部分权限下放到事业部,而考核的指标直指利润。离职前杨的另一个身份是比亚迪营销本部的总经理。

比亚迪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变革不止在IT产业群,还延伸至汽车产业群。“尽管汽车产业群本部与事业部的关系与IT产业群不一样,但其内部关系的调整我们也在研究当中。”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吴经胜对本报记者说。

比亚迪今年年初启动了内部控制规范,而IT产业群管理模式的调整,被认为是汽车产业管理模式调整的前奏。比亚迪上半年年报显示,IT产业群和汽车产业群内部控制规范试点单位第一阶段流程梳理工作基本完成。

创始人被问责

“由于个人原因,本人已于昨日辞职。”9月28日杨龙忠公开发布信息称。事实上,此时杨早已卸任比亚迪高管。比亚迪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杨于1995年2月加入比亚迪,担任副总经理,此后任副总裁及营销本部总经理,并担任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理事。而8月底比亚迪发布的2012年半年报已经显示,杨龙忠只担任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理事。

杨龙忠的离职被认为是其为近年IT业务的持续下滑承担责任。据比亚

迪2011年年报显示,其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由于最大客户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比亚迪遭受持续低迷。2011年,比亚迪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营业额同比减少3.97%;今年半年报显示,该业务营业额同比进一步下滑11.62%。

杨龙忠于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的同学。据比亚迪的半年报显示,杨龙忠持有比亚迪7872万股,持有限售股5904万股,位居股东榜第七位;其持有的1968万股比亚迪A股,使其位居流通股股东榜第四位。

早在今年6月30日其限售股解禁后,杨龙忠便开始套现,但其时套现的还有副董事长吕向阳等在内的6名比亚迪高管,累计成交5453.64万股,成交金额8.69亿元。其中杨龙忠在7月27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比亚迪股份834万股,成交均价14.16元,套现1.2亿元。

此后有比亚迪高管在解释杨套现的初衷时表示,杨并不是不看好比亚迪的发展前景,而是个人投资的需要。“他近期购置了几套物业,需要几千万资金。”

按照首发承诺,杨的股票今年6月30日将有25%解禁,本期解除限购股股数为1968万股,其套现股数占解禁股数的42%。减持之后杨龙忠仍持有比亚迪7029.6万股。

调整的阵痛

杨龙忠的离职实际上是比亚迪调整期的阵痛,与去年其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离职类似,原功臣以及所建立的经营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开始阻碍变革。

经过近三年的调整期,比亚迪业绩并没有明显改观。其披露的201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225.82亿元,同比增长0.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6.9万元,同比下降94.09%。其中汽车业务销售收入同比上升12.72%,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则同比下跌11.62%,二次充电电池及新能源业务也同比下跌5.54%。

基于IT业务的低迷,王传福两年前就计划对旗下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变革,首先进行调整的即为涉及IT产业群和汽车产业群的19个事业部与本部的权责关系,实际上就是对事业部进行放权与收权。

“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状况和公司的发展阶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模式调整也是必然的。其中涉及到以前由个人维护大客户,而现在更需要公司和团队来维护。”比亚迪内部人士说。

据比亚迪方面透露,随着国内外制造业竞争加剧,公司IT各事业部自身由于缺少销售这个重要职能,导致竞争力不强,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但杨龙忠直指管理调整不合理。今年年初他表示,KpI(关键绩效指标法)很重要,它不仅是业绩的考核指标,更是将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和落实的过程,可以规范或引导部门和员工的行为,所以一定要科学合理。如果事业部KpI仅有利润指标而没有ROA(资产收益率)等其他指标,事业部就容易只盲目增加投入而不顾投入产出比,只重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公司和股东伤不起!”他说。

但此后变革强制推行,据比亚迪发布的《关于高管辞任的补充信息》显示,“为提高IT事业部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主动变革,下放部分销售职能到各事业部内,加强以利润为中心的事业部考核力度,使IT各事业部真正成为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利润中心。”

变革内部控制体系

比亚迪三年调整期,大多围绕其最大业务汽车板块进行。2010年,比亚迪汽车业务占整体销售额的53%,成为比亚迪集团第一大业务和集中力量发展的板块。

9年的发展让其形成了庞大的汽车业务体系,在其总共19个事业部中,汽车板块的事业部占9个,为第十一到第十九事业部。

比亚迪汽车此前的调整涉及到了销售网络、裁员、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商品规划等方面,但并未涉及比亚迪诸多事业部以及遍布全国的多家子公司之间的权责调整。迟迟未能推进的原因是因为涉及各部门的核心利益,被认为是最艰难的调整。但推进势在必行,2009年比亚迪内部矛盾的集中爆发,其中原因之一也被认为是对内部组织的失控。

尽管吴经胜认为,因为运营模式不一样,此次对IT业务板块的调整并不适用于汽车板块,但其并不否认比亚迪汽车对于内控体系的大规模调整正在进行。“关于汽车业务,本部与事业部权责的调整模式正在研究当中。”

创始元老杨龙忠辞职:比亚迪内部变革攻坚

杨龙忠的离职证实了内部控制调整的艰难程度。比亚迪早前已经成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委员会,力图通过以委员会的力量明确内部控制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工作职责,健全项目组织机构。

按照计划,比亚迪将在2012年全面完成内控建设。委员会成立了内控工作组,并在咨询公司协助下,调研公司层面及流程层面控制,梳理重要业务流程,编制风险清单;查找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编制风险控制矩阵,识别并记录公司层面及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点。

据比亚迪方面透露,目前公司处于内控建设阶段,内控建设工作组在IT产业群和汽车产业群的第一阶段梳理已经完成。在IT产业群推行后,加强事业部考核力度将可能进一步推行到汽车事业部,在相对独立的事业部管理体制中加强问责机制,进而掌控全局。

基于汽车多个事业部并不涉及对外销售,与IT事业部模式存在差异,并不能直接采用该模式,但“更好的内控模式正在商讨中。”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丁磊:我们的使命不是满足于赚钱下一篇:Facebook投资人:我眼中的创业者TAG:比亚迪杨龙忠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方案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

  • 驰援抗疫 比亚迪医用级免洗手消毒凝胶日产30万瓶

    驰援抗疫 比亚迪医用级免洗手消毒凝胶日产30万瓶 新浪科技讯2月20日晚间消息,比亚迪2月8日宣布援产口罩、消毒液,仅8天之后,其医用级免洗消毒凝胶就实现量产,首批下线的消毒凝胶已于2月16日当天发货,优先提供给了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比亚迪口罩则在次日正式量产下线。,据负责该产品研发、生产工作的比亚迪中央研究院院长宫清介绍,比亚迪免洗手消毒凝胶是以乙醇为主要杀菌剂,乙醇含量大于70%,配以水性高分子凝胶材料以及甘油、水及香精等制备而成,同时具备

    2024-03-22 08:41
  • 《财富》年度中国商人揭晓:“无为英雄”王传福

    《财富》年度中国商人揭晓:“无为英雄”王传福 研究生毕业后他直接留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26岁时就被破格提拔为该院301室副主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处长。,仰融在2002年秋天包机飞到西安,给秦川抛出一份高达200亿元的投资计划,并已经和省级政府领导签署协议。,这一天电视里出现最多的词汇是雾霾和PM2.5,北京一度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含量高达1000微克以上,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40多倍。

    2024-03-22 08:32
  • 王传福:新能源车企一味追求电池能量密度不理性

    王传福:新能源车企一味追求电池能量密度不理性 据王传福介绍,比亚迪刀片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长续航的优势。,从降本路径来看,头部企业均选择精简结构设计来降低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在此番言论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不论是电池密度还是市场份额,均已大幅落后于宁德时代。

    2024-03-22 08:21
  • 业绩暴跌、主业不振,比亚迪想靠芯片“恰饭”?

    业绩暴跌、主业不振,比亚迪想靠芯片“恰饭”? 文/陈邓新编辑/许伟来源:锌刻度(ID:znkedu)人间四月天,比亚迪仍被寒意笼罩。,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王传福信心满满:“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技术沉淀深厚,差距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平,当前IGBT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国外厂商处于垄断地位,弘大芯源董事长章威纵对此深有体会:“目前,国内的IGBT的最主要技术瓶颈为可靠性问题和电

    2024-03-22 08:11
  • 比亚迪成全球最大口罩生产商 每秒产231只!

    比亚迪成全球最大口罩生产商 每秒产231只! 继打开日本市场之后,比亚迪口罩进军美国市场也获得相关授权。近日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官网获悉,比亚迪子公司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KN95口罩已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可在美国市场销售。近日,根据美国广播公司以及《洛杉矶时报》消息,比亚迪已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10亿美元口罩订单,折合人民币约70亿元。不得不说,比亚迪生产口罩还是很成功的,据比亚迪官方介绍,截止到4月17日,比亚迪

    2024-03-22 08:09
  • 电池与口罩,谁能救比亚迪?

    电池与口罩,谁能救比亚迪? 亿欧汽车就降薪一事向比亚迪求证,对方回复称:近几年,公司一直在施行绩效奖金动态调整和竞争考核机制,根据公司情况、团队和个人业绩贡献,对各级人员的月度绩效奖金进行动态调整;推行竞争考核机制,优胜劣汰,鼓励人员内部流动。,”李超对刀片电池很有信心,其使用磷酸铁锂材质达到了三元锂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好,体积利用率高,“足以与宁德时代掰手腕”。,补贴滑坡,比亚迪骑虎难下,只能临时采取措施自救,通过提高燃油

    2024-03-22 08:02
  • 加州口罩认证未过?比亚迪:有关文档 质量没问题

    加州口罩认证未过?比亚迪:有关文档 质量没问题 5月13日,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在发给英国泰晤士报的一份声明中称,它已于5月4日告知比亚迪,在对其中国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后,对N95口罩作出“不可接受”的评级。,该研究所表示,拒绝比亚迪的口罩认证基于若干因素,但不能说明详细原因,因为按照联邦规定要对信息保密。,国际安全设备技术协会主席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Johnson)表示,新冠疫情危机引发假口罩泛滥,这也让个人防护装备的认证变得复

    2024-03-22 07:59
  • 比亚迪10亿美元口罩订单交付再延期 最快下周完成认证

    比亚迪10亿美元口罩订单交付再延期 最快下周完成认证 澎湃新闻记者崔珠珠综合报道比亚迪10亿美元海外口罩大订单交付再次被延期。当地时间6月2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截至6月1日,比亚迪口罩仍未通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认证。对此,比亚迪北美分公司方面称,该笔口罩订单并没有因此被取消,已获得第二次延期,口罩最快可在下周获得认证。比亚迪于4月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超过10亿美元的口罩订单,加州将向比亚迪采购3亿个N95口罩和1亿个医用外科

    2024-03-22 07:49
  • 做汽车界的“华为”,比亚迪离这个梦有多远?

    做汽车界的“华为”,比亚迪离这个梦有多远? 与此同时,比亚迪“汉”也将首次搭载刀片电池,给众多“迪粉”带来一个重大惊喜。,然而从2010年开始,销售部门裁员、高管出走、高层大量套现、产品质量遭质疑等新闻接踵而至。,而且相比何小鹏、李斌、李想三人“化干戈为玉帛”,抱团取暖,一直不屑与互联网造车势力相较的比亚迪,似乎更显孤立。

    2024-03-22 07:44
  • 比亚迪成A股市值最高车企被指成色不足 近12月销量负增长

    比亚迪成A股市值最高车企被指成色不足 近12月销量负增长 股市热车市依旧不暖中国新能源汽车能翻盘吗作者:李溯婉武子晔[国产特斯拉Model3在6月销量环比增长35%至14954辆。,而比亚迪自2019年7月销量下滑以来,截至今年6月依然未摆脱负增长,因此被质疑作为A股市值“第一车企”有些成色不足。,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道,特斯拉未必势不可挡,今年下半年众多车企陆续推出电动车,这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在安全、续航、价格等方面加速

    2024-03-22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