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阿里和滴滴放弃救火:垂危ofo能走多远?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原标题:股东阿里和滴滴放弃救火:垂危ofo能走多远?)
“您当前已排到第10749759位,排队退款期间可正常用车。”12月19日,一名媒体人在朋友圈晒出ofo退款系统截图,他还是很惊讶于这一千多万名用户的后知后觉,毕竟关于ofo的资金困难消息已经数次被曝光过。
如果以每人99元押金计算,ofo需要退还的资金缺口已经超过10亿元。连日来,在ofo位于北京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总部,聚集了大量前来办理退押金的用户,现场排起长龙。这对于该公司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
“现场退押金情况和线上退押金并无区别。现场并不能直接退押金,用户需填写一张表,包括身份证与手机号码等信息,ofo承诺1-3个工作日退还押金。”ofo公司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
但是,其承诺的1-3个工作日退款并没能执行。此外,ofo公司原CpO(首席产品官)陈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已经于今年7月离职,美国市场的运营情况并不清楚。这意味着,ofo的海外业务已基本停摆,其陆续从印度、以色列、中东、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英国、韩国、日本等多个海外市场撤出。
在寒冬里,不管是用户、供应商还是投资人,留给ofo的时间都已不多。绝处逢生,并不是人人都有的运气。
资金告急
自从摩拜单车在4月份出售给美团点评以后,ofo便多次陷入资金断裂传闻。公开信息显示,至少有9家公司因合同纠纷将ofo告上法庭,涉及物流运输、房屋租赁、广告费用、拖欠货款等多种事由,部分案件已达成和解,尚有多起仍在审理之中。
与此同时,ofo还涉及多起劳动合同纠纷。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2018年8月至11月,ofo的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已被20次列入被执行人名单,涉及执行标的超5360万元。东峡大通在深圳、杭州、唐山等地的分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曾被工商部门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今年8月,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称自2017年凤凰自行车与ofo方面签订了《自行车采购框架协议》后,双方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但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凤凰自行车6815.11万元的货款。上海凤凰已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ofo偿还货款及违约金。目前,对于这一案件的进展,凤凰集团相关人士并不愿意对记者透露更多,称一切以法院公开信息为准。
真正让ofo的资金危机陷入临界点的,是从本周开始的退押金风波。对于公司给出的三天内到账的回复,一些用户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事实上,行业内对于用户押金,并没有提出过善终的方案。从2017年开始,酷骑单车、町町单车等就接连被曝出押金难退事件。今年1月,处在破产边缘的小蓝单车被滴滴收购,但是,用户的押金被转换为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用户仍然无法直接获得现金退款。
在此之前,ofo对于用户退押金的请求已经拖延了几个月不等。公司管理层的态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去年年底,ofo创始人戴威曾要求资本“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一年过去了,戴威在内部信中已经从当初的坚持变成了求生欲,“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12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ofo挪用用户押金已经是事实。押金无论是存放在银行账户,还是第三方支付工具账户内,都属于商家可控的范围。但是,在行业内仍然缺乏第三方监督,能否做到专款专用,基本上还是靠公司的自觉性。这对于用户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海外业务停摆
除了国内用户押金告急,ofo海外的业务均已陷入停摆状态。2017年3月3日,原Uber总部中国产品负责人陈为加盟ofo出任首席产品官(CpO),负责ofo共享单车的产品设计及数据研究工作。同时,她还在美国负责ofo的海外事务。
在陈为加入的下半年,可谓是ofo最风光的时期。2017年7月,ofo公司刚刚拿到7亿美元投资,很快便在西雅图、圣地亚哥、华盛顿等城市投放了近4万辆自行车。摩拜单车也紧随其后进入了美国市场。
但是,其一入场就面临不小的压力。2017年3月,美国短途出行平台LimeBike获得12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这是一家以“共享滑板车”为主营模式的创业公司。今年6月初,Lime完成2.5亿美元C轮融资,谷歌风投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领投,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快成长为独角兽的初创公司。LimeBike公司创始团队来自原昆仲资本美国团队,LimeBike创始人Brad为原昆仲资本美国硅谷管理合伙人,前腾讯美国总经理。联合创始人Toby也来自复星昆仲资本美国。
与网约车相比,滑板车所需时间和费用都更少,其便利性和收益比也远超共享自行车。一名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华人用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滑板车按照时间来收费,比国内共享单车收回成本需要的周期快得多,“骑行125分钟,收费18.75美元,而且没有任何补贴和优惠。”
相比而言,高歌猛进的ofo,不管在国内还是国际,成本都很高昂。去年10月,领英在美国硅谷举行了一场招聘会,登场演讲的企业包括阳光保险、ofo等中国企业。当陈为在ppT中展示ofo的日订单超过1000万时,台下的听众都为之沸腾,他们感慨着中国速度,也被这家年轻充满活力的公司所打动。
彼时,陈为计划在美国、欧洲和亚洲都配置产品、设计和QA团队。但是,对于公司能否长远发展至八年、十年甚至更久,她已经提前给出了答案。“对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大家把去中国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说实在的,有哪家公司能够保证你工作八年到十年?唯一能保证你的,可能只有进到谷歌、亚马逊这些已经存在很多年的公司。”
距离那场大规模招聘还不到一年,陈为已经以“个人原因”为由离开了ofo。从6月开始,ofo从欧洲、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德国、西班牙和以色列等市场退出。刚刚过去的10月,ofo宣布将在月底停止在日本市场的服务,从今年3月28日进驻算起,仅仅生存了6个月。
一名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共享单车的红利还在国内市场,应该专注于做透做深。“海外市场带来的增量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存在不可预估的风险。以前一窝蜂的出海潮,其实说白了是在给投资人画饼讲故事。”
股东博弈
撤回海外业务、拖欠押金,一定程度上也在说明ofo仍在努力求生。
对于解决方案,其背后的股东,无论是滴滴还是阿里巴巴都没有公开表态。10月9日,媒体爆出滴滴出行将收购ofo小黄车的消息。结果,当日晚间,滴滴官方便发出了措辞坚决的否认说明,“滴滴从未有过收购ofo的意向,也承诺未来将继续支持其独立发展。2016年对ofo的C轮至E轮融资中,滴滴每轮均有参与,累计共投资3.5亿美元。但作为投资人,滴滴从未、并承诺未来也不会行使一票否决权。”
这一态度可谓十分明确。目前,问题的核心仍然是滴滴与ofo的博弈。一名熟知共享单车运作内情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共享单车已经不是资本关注的热点。无论是滴滴还是美团、阿里,对共享单车的需求,都是作为流量的入口和交易场景,很难作为单独的模式存活。另外,从滴滴、美团点评的现状来看,共享单车都已经很难再成为主流的业务模式。
今年年初,滴滴旗下共享单车业务青桔上线,计划斥资数十亿投放600万台共享单车。但是,在已经饱和的一线城市,均已叫停了共享单车的增量投放。因此,滴滴在深圳、武汉、郑州等城市的投放接连受挫。对于ofo采取何种姿态,滴滴方面并没有给出答案。
目前,ofo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也没能等到救火的资金。ofo的疯狂扩张起源于,滴滴承诺其将拿到软银十多亿美元规模的投资,但是最后这笔资金并没有到位。“ofo和滴滴的矛盾就是这么来的,ofo给了滴滴太多的权益,包括大股东、一票否决权、核心高管的派驻等。”知情人士透露,可以说投资方左右了ofo太多的思路,然而,如果一家公司的行为是针对投资人,而不是针对市场和用户,就很难走远。
今年2月,ofo先后两次将其共享单车作为抵押物,向阿里借款17.66亿元。据媒体报道,2017年金沙江创投总经理朱啸虎清空ofo股份时,阿里接盘了大部分额度,在ofo的持股比例达10%左右,并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拥有一票否决权。
不过,有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澄清,阿里巴巴在ofo并没有一票否决权。“如果阿里有一票否决权,也不至于拖到现在这个局面。现在,即使阿里巴巴想兜底也不可能了。”
从备受资本宠爱的独角兽,走到今天的四面楚歌,ofo不过用了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曾经高调吹捧的投资人,也不再发声,没有人为数千万用户的押金负责。无疑,这个案例给了整个互联网行业一个深刻的教训。
两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都认为,ofo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走向破产。“共享单车其实是大规模低毛利的生意,模式要靠管理来提升毛利空间,本质来说,它是一门管理的生意。尤其是现在集中退押金,公司账户是肯定不够支付的。像易到那样,找到新的接盘人的机会并不多。如果找不到,可能就是破产。”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日本史上最大、全球第二大IpO诞生:软银移动上市下一篇:没有了TAG:阿里滴滴投资者不想再烧钱了拟促使Uber与滴滴休战讲和
投资者不想再烧钱了拟促使Uber与滴滴休战讲和
来源:TechWeb.com.cn(北京)
(原标题:Uber太“败家”!投资者想和滴滴出行休战讲和)
7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Uber和滴滴出行为争夺中国市场这块“肥肉”,竞争不断加剧,为向消费者和司机提供激励措施,而大把烧钱。消息人士透露,Uber为扩大在华市场份额不惜再投入10亿美元,投资者有意阻止这一计划,希望休战和解。
据彭博社报道,如今Uber的投资者对这场“烧钱”的竞争坐立不安,并开始采取措施结束这场“战争”,进行“停战”谈判,目前两家公司的投资者们已经在讨论潜在的交易。达成合作协议的潜在障碍是如何“分蛋糕”,是将Uber中国卖给竞争对手,还是达成利润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Uber发言人拒绝就此置评,滴滴和其公关公司Brunswick也尚无回应。
目前,滴滴出行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据领导者地位,在全国400多个城市有运营,然而Uber则计划今年在华业务扩张到100个城市。今年5月份,苹果以10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这也是滴滴迄今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尽管Uber的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Kalanick)和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TimCook)据说是朋友。(周林)
本文来源:TechWeb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汉能薄膜上半年盈利去年曾亏122亿港元下一篇:京沪高铁业绩曝光:去年赚60亿每人次或贡献50元TAG:投资者Uber滴滴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公司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
-
新手SEO基础知识之nofollow属性
它的出现为网站管理员提供了一种方式,即告诉搜索引擎"不要追踪此网页上的链接"或"不要追踪此特定链接。,搜索引擎看到这个标签就可能减少或完全取消链接的投票权重。,nofollow正是Google、Yahoo、MSN为了应对垃圾链接(Spam)引入的一个属性,此标签目前被广泛在采用。
2024-03-22 10:47 -
ofo再出退押金新招:想退99元,先消费1500元
来源:36氪如今一提起小黄车,总会与押金难退画上等号。,长期深陷负债泥潭,至今仍拖欠着超过1500万用户押金的ofo小黄车公司,在近日又推出了一个退押金新花招:在App首页上线了“天天返钱”的活动,告知用户“无需排队,直接退还押金”。,早前就有媒体通过每日实测发现,ofo小黄车的日均退款人数在3500人左右,而目前仍有约超过1500万用户在排队等待退押金。
2024-03-22 09:15 -
用户怒了!买1199才退2.1元押金:ofo新套路太狠了
“卖身”融资、大规模裁员、缩减海外业务、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一系列负面消息层出不穷,还曾因北京总部人去楼空被传“跑路”。,但“现金+金币”的支付模式决定了买东西还需另外付费,因此最终并未获得用户买账。,如今,金币商城改名“小鹿有货”,ofo再次寄希望于“消费+返现”的形式“消化”押金,恐怕也很难成功。
2024-03-22 09:14 -
ofo花式退押金惹争议,消费上千元才能拿回押金
近日,ofo在App主页推出“天天返钱”活动,声称购买淘宝、京东等平台的商品比双11还便宜,并提醒用户“不用排队就可以提现押金”。,据悉,此活动吸引了不少用户参与,但想要拿到这笔钱,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不过,随着今年二、三季度美团主营业务连续获得盈利,王兴表示,美团将在具备成长性的新业务上加大投入,也会加大在单车业务上的投入以带来更多线下曝光,这意味着王兴将重返这一赛道。
2024-03-22 09:14 -
ofo硬核翻盘指南
最近ofo在App主页搞了一个天天返钱活动,其实就是分享商品链接成交后返佣金。,还可以在活动现成售卖讨债周边获得收入,一举两得!而且!而且!这种晚会都是可以冠名的!可以售卖赞助商名额!想想看,本次晚会目由XX药酒赞助播出,助力ofo受害者退还10000人押金,XX药酒,青春的酒,友谊的酒,喝XX药酒,你和ofo的受害者,都是好朋友,喝XX药酒,全都活到五十九!本次晚会由张总王者微商团队赞助播出,助
2024-03-22 09:13 -
ofo小黄车追不上同行 把退押金玩出了“花样经”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笔钱可没那么容易拿到手。,那么即使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了很多钱,消费者是不是提现也要排队?在押金都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返钱的承诺如何让用户信任是一大问题。,同时,如果出现返钱困难,消费者在指定电商平台购买东西遭受财产和人身损害,究竟是追究电商平台责任还是ofo方责任也是模糊的。
2024-03-22 09:13 -
记者实地探访:ofo昔日办公点人去楼空 如今去向成谜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11月,ofo曾透露将办公地点搬至距离理想国际不到一公里的互联网金融中心。,据悉,从2014年创立至今,ofo的办公地点变更了多次,几乎一年一次。,记者在28日上午10:00至16:00期间数次拨打ofo官网的客服电话,均显示正忙。
2024-03-22 09:13 -
评论:ofo的"奇思妙想" 不该用在坑人上
说不定拿回来的押金,其实在购物时已经悄悄地被ofo薅回去了也不一定。,去年,ofo和互金平台PPmoney合作,就曾引发广泛争议,最后不得不火速下线该活动。,对这一行业管理规定,ofo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其置之不理的态度。
2024-03-22 09:12 -
戴威的坚守与ofo的下一站
去年12月中旬,ofo出现押金难退的现象,当时刘旭也没在意,认为过一段可能就恢复了。,如今的小黄车,押金问题悬而未解,创始团队成员也开始各寻出路,创始人戴威很久未公开露面,外界不免产生种种猜测。,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1月17日,戴威、张巳丁、薛鼎仍是ofo主体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股东。
2024-03-22 09:07 -
北京市交委立案调查ofo小黄车 你的押金退回来了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李少婷每经编辑陈俊杰5月27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官网发布通知,公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共享单车)行业2020年第一季度运营管理监督情况,ofo小黄车的运营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因数据传输中断,已被市执法总队约谈并立案调查,并要求其限期整改。,核查结果显示,哈啰单车存在严重违投情况,车辆报备率仅为6.5%。,《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新浪微博中仍有大
2024-03-22 07:52
热门标签
-
全球共享出行巨亏:Uber亏损中谋上市 滴滴烧钱不止 投资人爆料滴滴、Uber谈判内幕:两周修成正果
2024-03-21 16:58
-
网约车平均抽成19% 滴滴表示:除去各种费用,平台倒亏2% 滴滴司机偷拍空姐门:网络直播岂能无底线
2024-03-21 16:58
-
滴滴发内部员工信:宣布整合升级成立两轮车事业部 兼职车主不断撤离滴滴平台 共享经济陷补贴魔咒
2024-03-21 16:58
-
共享出行主战场重回两轮:滴滴与哈啰殊途同归? 滴滴渴望盈利:疯狂收割用户 用户渗透率下滑
2024-03-21 16:58
-
滴滴:有争议的开放日与安全攻坚300天 滴滴会不会蜕变为新的“出租车公司”?
2024-03-21 16:58
-
滴滴顺风车内部人士:下线11个月 不敢问何时上线 滴滴独角兽时代:收割市场的时候到了?
2024-03-21 16:58
-
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硝烟弥漫 滴滴等资本争相入局 ofo共享单车获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战略投资
2024-03-21 16:58
-
分享品牌营销的品牌维护 领会品牌营销的效果不好怎么办
2024-03-21 16:58
-
简述品牌营销的认知误区 分享知识品牌营销做品牌管理
2024-03-21 16:58
-
简析品牌营销需要注意的问题 领会品牌营销如何做到更加精准
2024-03-21 16:58
-
揭秘品牌营销的价值能提升吗 简述品牌营销制定
2024-03-21 16:58
-
解析品牌营销需要注意的问题 分享品牌营销常见的一些方法
2024-03-21 16:58
-
分享品牌营销提升品牌竞争力 领会品牌营销框架搭建
2024-03-21 16:58
-
揭秘品牌营销的几个原则 简述品牌营销的效果好不好
2024-03-21 16:58
-
分享资讯品牌营销的常识 分享品牌营销的方法
2024-03-21 16:58
-
简析各行业品牌营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分享知识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形象
2024-03-21 16:58
-
解析品牌营销中品牌建设的环境 分享知识品牌营销的要素
2024-03-21 16:58
-
揭秘品牌营销需要遵守的原则 分享资讯品牌营销中品牌策划的环节
2024-03-21 16:58
-
分享知识品牌营销需要遵守的原则 品牌营销的精准策划方法
2024-03-21 16:58
-
揭秘品牌营销制定要素 分享资讯品牌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2024-03-21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