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分销模式走红背后,知识付费电商化再进阶 这4个大众心理洞察,或许能帮你在2018年制造爆款

2024-03-21 17:06
admin

如今外界对知识付费的讨论,早已升级为“知识付费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对于知识付费的正当性几乎不再存疑。而当知识付费成为一门生意之后,产业链条化就是必然,内容生产方、平台方、销售方和消费者各司其职。网易云课堂又推出了一门独家自制的付费课程。

熟悉的海报样式,熟悉的“全民分销”,熟悉的社交裂变……年初的“网易开年大课”、前段时间的新世相网红营销课,以及千聊、荔枝微课等打造的一轮轮效果喜人的内容营销,似乎都有着同样的“套路”,同样的逻辑。

知识付费平台们似乎找到了可以复制的推广模式,并且一次又一次在朋友圈制造了刷屏级的传播效果。一、知识付费的电商化试图找到知识付费课程屡屡刷屏的答案,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大家熟悉的三类产品:网红电商拼多多、一度火爆的直播答题、时下风靡的游戏小程序。在流量红利消失成为共识的时候,拼多多在三年不到的时间内做到了400亿的恐怖规模,较于淘宝、京东之类的“传统电商”,拼多多的创新之处可以归结为拼团、砍价和分享,无不是诱导用户分享到社交网络中。

曾经火爆一时的直播答题,同样有一个巧妙的设置,用户把专享邀请码分享给朋友,可以获得一次复活机会;这在最近风靡各个微信群的“弹球王者”等游戏小程序上得到了继承,游戏结束后可以分享到不同的微信群,以换取复活的机会。不难从中总结出共同的关键词:即社交裂变。在流量越来越集中,竞争门槛越来越高的时候,尽其所能地搭上社交关系,在一次次分享转发中裂变为病毒式传播,不失为流量获取的一条捷径。

尽管腾讯为此设置了近乎苛刻的标准,比如不允许诱导分享,不允许利益诱惑,不允许夸张的文案。

知识付费一轮接着一轮的刷屏,无疑指向了这样一个事实:蹭流量只是手段,电商化才是归途。其实在知识付费还处于混沌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分销”的尝试,典型的就是为罗振宇“代班”被外界熟知的樊登。创立于2013年的“樊登读书会”,很早就尝试过通过地方代理销售会员卡的玩法,与各地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公司签订代理合同,并将销售的一半分给代理商。

到2018年初的时候,“樊登读书会”的注册会员人数近600万,实际付费会员达300万,在全球设立了超过1500家分会,年收入过亿。如果说“樊登读书会”的崛起依赖的是线下模式,网易云课堂、喜马拉雅等玩家更具备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网易运营方法论》原价199元,促销价只要39.9元,并且采用了分销模式;新世相在被口水淹没前也曾成功运营过《成为不可替代的人》精品课,以99.9元的定价和一级分销的形式,分享可得49.9元;千聊推出的《掌握知识付费的底层逻辑》,同样采用了二级分销,一级分销可获得70%提成,二级分销可获得20%提成……从结果来看,《网易运营方法论》的参与人数在20万以上,新世相的职场课在24小时内卖了近8万份,千聊的课程也很快卖到了10万份。

和电商领域的拼多多一样,在流量成本越来越贵的情况下,利用“分销”的思路打通社交关系链,进而完成低成本的拉新。意时也和早期的电商一样,知识付费课程在野蛮生长之后,也在进行着自我进化:网易云课堂的行家课借鉴了上次刷屏的经验,《网易产品如何超车》给出了69元的定价和一定的全民分销分成,在定价和分销比例已经更短消息所打动。“撩文化”的盛行,要求我们在做用户洞察时装上一个“情绪显微镜”,从人们微小的举动中发现背后的情绪,并用有趣的方式进行表达。2016年底,瑞典音乐平台Spotify就大胆地“撩”了一把自己的用户。在美国、英国、丹麦等街头的巨幅广告牌上,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文案:在情人节播放了42遍《对不起》的用户,你到底做了什么?致1235位喜欢了“闺蜜之夜”歌单的兄弟们:我们爱你。

致NoLita的那位从六月就开始听圣诞歌曲的朋友——你真的是“jinglealltheway”对吧?3749个在英国脱欧日播放《我们知道今天是世界末日》的用户,坚持住啊。在Spotify这场营销上,是否也能看到2017年末网易云音乐《私人歌单》的影子?不过Spotify多了一些诙谐,而网易云音乐则更多是渲染怀旧感伤的氛围,它们的共同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都展现了对用户细微行为和情绪的关注,并且通过大数据让内容在撩拨的同时显得一本正经。人人身上都藏着多巴胺按钮为什么收纳、整理会让人心情愉悦?为什么运动后通常神清气爽?为什么热恋中的人多半容光焕发?因为这些行为刺激了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它会传递开心、兴奋的信息。在信息传播的层面,多巴胺可以有效提升某项信息在人们心智中的显著性并引起积极反馈,如果营销内容具有促进多巴胺分泌的作用,那它们获得用户关注度和好感度的几率就会提升。近日,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动画短片《负空间》,就展示了儿子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整理行李的技巧,而这个行为是父子感情的一个连接。

短片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到一大堆衬衫、裤子、袜子被迅速叠整齐并塞入行李箱中,严丝合缝,不留一丝浪费空间。

强迫症患者看到这样的画面多半大呼过瘾,普通人看了也有种满足感油然而生,因为这样的画面会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那么,哪些行为会刺激人们多巴胺的分泌呢?心理学认为,下图中涵盖的行为能够刺激人类多巴胺的分泌,刺激的程度与图表颜色深浅成正比。

?放眼现实中,那些火爆的产品和营销活动,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让你产生了多巴胺的分泌。2017年火热的几款产品,《旅行青蛙》中蛙崽不断给你寄回来的明信片,其实满足了你“收纳收藏”的欲望,《恋与制作人》则让女性用户尽情享受了“异性关注”(即便这种关注是虚拟的),风靡一时的直播竞答则让用户获得“竞争获胜”、“目标达成”、“随机奖励”的快感,这些爆款产品、活动的共同点都是能导致用户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的分泌还会产生“依赖”和“上瘾”的行为。

贩卖雌激素:乙女、佛系、吸猫抬头环顾四周,你会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到处荡漾着雌性荷尔蒙的世界。

球各地马卡龙色系的网红餐厅,让人仿佛置身少女心的海洋;伦敦时尚趋势预测机构WGSN称,粉色日益受到欢迎,并在2016年达到了顶峰;各类“二头身”、自带腮红的萌物(熊本熊、皮卡丘等),举手投足皆萌翻众人;《恋与制作人》受市场追捧,证明了“乙女向”游戏的光明前途(“乙女”概念源自日本,即年龄在14-18之间的少女);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猫图猫片,一向是各大内容平台获取流量的中坚力量…以上这些流行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答案是,相比于男性审美,它们更符合女性审美。

传统的审美曾经长期受到男性主导,通常与暴力相关,比如古希腊英雄的身上总是挂着肌肉、汗液与血液,高仓健竖着领口面无表情沉默抽烟的样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理想男性形象。但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容易受到女性喜爱的事物,显然更容易流行,在深受儒家文化审美偏好影响的东亚文化圈中尤甚。

日本著名女性杂志《an?an》就曾形容木村拓哉为“像处女一样清纯,像维纳斯一样温柔”,用词就像在赞美一个少女。

亢奋的雄激素喜欢征服、成功、胜利、占有,而雌激素则天然地对弱小、可怜、孤独、特异的事物倾注更多的精力。

弥漫着雄性荷尔蒙的竞争让位于与世无争的佛系,下一次,当你开发出一款产品或写好一个营销方案时,不妨先问问你身边的女性们,她们是否感兴趣。在中国社交网络走红的日本歌曲《不想从被窝里出来》,4分钟的视频只讲一件事:一只“二头身”、长着腮红的企鹅起床前的内心戏。

软萌的水彩设计风格,“被窝好柔软”、“暖炉超棒的”的撒娇体文案,戳中许多人内心的柔软,产生“这就是我”的共鸣。

社恐VS戏精:被释放的表达欲赛博空间的日益发达,解放了一大批患有社交恐惧症和自称患有社交恐惧症的灵魂。发布信息的低门槛和被鼓励(点赞、分享等产品机制),让人们越来越乐于表达自己,随手发布观点或分享生活点滴,即使他们在生活中依然是羞怯、保守的人类。数字媒体公司?SweetyHigh’s?去年针对600名Z世代年轻人(13-22岁的女孩)进行了一次“收送节日礼物习惯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58%的人希望收到的礼物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收获点赞和分享,在13-16岁的受访者中,52%的人表示希望收到自己愿望清单上列出的礼物,而非得到“惊喜”。

礼物,要晒得出的才是最好的,收到礼物时的“惊喜”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虚拟空间中的个人形象经营开始受到重视,拍照打卡快要成为一种仪式,“人人都是戏精”的时代正在降临。今年春节前,“2018汪年全家福”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用户通过简单的拖拽和组合,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专属卡通版“全家福”,看似是在进行“创作”,其实满足了用户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自己的需求:有猫晒猫,有娃晒娃,有男票晒男票——一定程度上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状态,并且是以一种卡通化的、不那么令人反感的方式进行。结语当互联网的毛细血管已渗透到全球一半的人口中,大众注意力的聚散起伏必将来得更加凶猛。注意力转移的频率飞速加快,如果不想被甩在后面,就必须走在前面,比起简单粗暴的爆款分析,弄清楚万变不离其宗的大众心理才是最佳捷径。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品牌营销策略http:///wlyx/ppyx/

相关文章

  • 淘宝7月之多巴胺色彩家直播挑战赛活动规则

    淘宝7月之多巴胺色彩家直播挑战赛活动规则 淘宝直播「多巴胺穿搭教学」赛道稀缺度数值已经设置为1.5,欢迎大家来参与多巴胺色彩家内容pk赛!一、活动概况活动介绍:淘宝直播7月【宝藏100兴趣青年show】之「多巴胺色彩家」直播挑战赛是在暑期针对多巴胺趋势的内容型直播间的线上选拔赛活动,参与活动即有机会获得资源位及流量奖励,快来报名参与吧~活动主题:2023年7月淘宝直播「多巴胺色彩家」直播挑战赛活动时间:7月11日——7月13日,每日18:

    2024-03-13 18:21
  • 没有多巴胺的一天,我都经历了什么?

    没有多巴胺的一天,我都经历了什么? 然而,这次却非常轻松,我终于能把所有的心智资源都投入到一个特定问题上。,不要误会,我当然认为我们需要腾出时间来进行这些娱乐,但不是每天都花好几个小时。,它能让你想清楚一些事情,任何觉得自己不开心、不堪重负、压力过大或者停滞不前的人都应该进行尝试。

    2024-03-22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