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为什么喜羊羊品牌逐渐衰竭?

2024-03-21 17:46
admin

但其他人认为,喜羊羊品牌已处于阶段性透支阶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一直被视为国产动漫行业近年来最为成功的一个典型。不仅其动画片在超过75个电视台播放过数轮,拍摄的五部“喜羊羊”动画电影也总共获得了超过6亿的票房,同时该系列还创造出超过60亿规模的衍生品市场。

《喜羊羊与灰太狼》可以算是现阶段国内人气最高的国产动画片,近日却传出其中有部分暴力画面,语言粗俗等问题遭遇央视质疑。专业人士分析,喜羊羊品牌衰竭的背后,或许真是因为它的高人气。

《喜羊羊》系列今年出品的第5部电影《喜气羊羊过蛇年》,其电影票房收益已经有走下坡路的趋势。数据表明,喜羊羊系列电影前4部票房尽管在增长,但增长率却不断下降。第5部电影甚至出现了首次负增长,相比第四部下降23.8%。“相比前作,剧情结构变化不大,狼抓羊,可是狼永远吃不到羊,这样的模式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市场反响自然大不如前。”艺恩咨询一名分析师告诉新金融记者。

媒体认为,表现出颓势,与喜羊羊品牌多次的转手有关。

此外,由于早期《喜羊羊与灰太狼》蹿红之后,彼此发展理念不同,原《喜羊羊与灰太狼》核心创作团队流失情况严重。早在2008年3月,《喜羊羊与灰太狼》总导演黄伟明离开原创动力。2010年,总编剧黄伟健也离开原创动力。

在取得喜羊羊品牌独家运营权后,收购喜羊羊的公司的业绩也并未有明显的增长。据该公司2013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额为5923万港币,亏损额则由去年同期的5280万港币扩至1.94亿港币。

“动漫产业盈利困难,虽然喜羊羊的商业运作模式比较成熟,但同样有类似的问题。内容肯定是不赚钱的,更多是依靠衍生品授权获得利润。”广东明星创意动画有限公司创始人、原《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导演黄伟明说。而衍生品授权这块,相比合作方,无论是电视台,还是电影院线,“喜羊羊”品牌方都处于弱势,几乎没有议价能力。

未达预期,意马国际选择再度转让喜羊羊品牌,甚至以2年前收购价将其出售。此次,接手方则为奥飞动漫。完成后,奥飞动漫将取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版权及商业运营权。

“外面一些声音称,喜羊羊已经成为过气的资产,认为奥飞动漫此次收购不值,但我觉得这次收购很划算。”黄伟明表示,此前这个品牌在不同的人转手情况下,资本运作层面想法偏多一些,而缺乏一些实质性的对品牌形象、内容的构建,这使得外界有唱衰之声。但如果能重新理顺未来的发展思路,以品牌为主,再授权衍生产品开发,衍生产业链中图书、玩具、服装等都得到版权费用,喜羊羊发展起来潜力很大。

但事实如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这只羊是如期般走向国际,还是中途夭折,看国内动漫界的人如何去运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