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个依托于社交关系链的聊天应用,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一个集社交、支付、购物、通讯、理财等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庞然大物了。今天的微信,积累了6亿多用户,在2016年除夕当天,能让4.2亿人参与到收发红包活动中,峰值竟达到每秒40.9万个。微信的用户目前还在增打造了微信开放平台,并在公众号后台添的海量用户中搜索寻找自己的目标用户。当然,对于那些过于依赖微信的创业公司而言,一旦微信将这些接口关闭,它们真的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死去。不管怎么说,微信的确帮助很多创业公司活了下来。
除了帮助扶持创业公司成长外,微信也催生出了一大批以微信营销为生的职业或者群体。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自媒体、微信营销与微商。
自媒体
以前运营过社区,写过博客的那一批人,它们或者是在社区网站工作,或者就是自己出于兴趣运营自己的博客,而很少有人把社区和博客当做一份独立的职业看待。想想也是,靠社区和博客,最多也就能打开点知名度,增时代,由于微信平台,重新开始奋战,开辟家园。当优质内容能换回可观利益(金钱和粉丝)的时候,一部分人率先炒了老板,开始自己给自己打工,而他们仰仗的资本便是他们的笔和脑,当然也包括以前积累下的名声与追随者。于是,自媒体人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而当一群人都这样想这样干的时候,自媒体也就成了一份正式职业。所以,追根溯源,微信功不可没。
微信运营
如果说自媒体和自媒体人的出现,针对的是微信给个人发展带来的变化,那么微信运营或者说新媒体运营这个职业,则是微信给公司层面和行业层面带来的变化。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营销,况且微信有这么庞大的用户数,没有营销简直就说不过去。所以,那些错过了互联网营销火热时代的企业们,不惜一切代价要抓住微信营销这棵救命稻草。当然他们也根本不用花费什么力气,只要够资格,申请个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了。
有了微信公众号还不算完,还必须有人来维护运营它,而这个人的职责就是:整天开着微信公众号后台,东抄抄,西找找,编出一篇文章填到后台里面;或者搞个抽奖活动,发发红包什么的···总之,他们就是要拉来并维护好用户,对打开率负责,对转化率负责,为100000+的宏伟目标而努力。于是乎,他们就成了人们常说的标题党,整天抠标题、抠字眼、抠标点、抠排版…真是为了用户爹娘和老板的满意笑脸拼了老命。这就是微信运营人员,这个职业就是微信运营。
微商
到目前为止,要说微信造就的最广泛、最庞大、(曾经)最火热最后又慢慢熄灭的群体可能就是微商了。
还记得2014年到2015年中后期的那段时间吗那段时间,互联网行业里面最热的几个词汇中必然会有“微商”这个词:严肃媒体的头条经常被分析微商的文章抢占,像《微商,变相的传销!》、《微商,一个新经济模式的崛起》什么的,这些文章虽然层出不穷,或贬低或褒扬,但都是翻来覆去的嚼,没有什么新滋味;新闻网站也发挥自身优势,拿出像《穷二代靠微商致富,开上豪车,住上洋房!》,《傍大款女屌丝用微商,做自己的“白富美”女王!》的文章标题,博人眼球。
当然,就算你不关注媒体行业,也不关注新闻动态,但在刷朋友圈的时候,肯定也会看到几个好友不是整天在叫嚷着卖面膜,就是兜售着进口化妆品。那个时候,整天看着他们频频在朋友圈露脸,听着他们的创富神话,感受着他们的嚣张气焰,你是否也因为忍受不了他们的“得意洋洋”而按下了删除键幸好,今天他们都快销声匿迹了,而你的朋友圈里面也清净了不少吧
这就是微商,一个起于微信又消失于微信的职业。他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结语
以微信营销的从业者们,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进行着内容营销。但俗话说得好,盈满则亏,水满则溢,做什么事都要有个限度,营销也是这样。目前微信公众平台上确实存在营销过度的现象,这从人民日报批评微信公众号过度营销吸粉就可以看出。
当然,微信方面也不是全无作为,比如最近微信公众平台下发了《关于整顿滥用客服接口和模板消息接口行为的公告》,以前微信也规定过,未经他人许可抄袭他人作品的公众号,将有被封号的危险。这对于那些整天搜肠挂肚想内容的微信运营者们来说应该不算什么好消息吧。
最近还听说微信将推出付费阅读功能,而这对于自媒体人来说,绝对是重大利好了!
微信是个强大的工具,后续还能造出几个职业,还能养活多少群体还有多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还是边使用边观察吧!
文/小贼
轻松掌握+8百万(+8Million)
移动应用对接:+85,000
微信支付用户:约4亿(~400Million)
微信主要功能
微信使用人群分析
性别-男女用户比例64.3%:35.7%(约1.8:1),用户以男性为主。
年龄
微信用户普遍年轻,平均年龄在26岁。
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
86.2%的用户在18-36岁。
职业
绝大部分微信用户的职业来自: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职业。
80%中国高资产净值人群(high-networth)使用微信。
微信对社交的影响力
每日活跃用户
微信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
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
使用微信后,用户新增好友比例(图示)
微信作为中国微信用户强大的社交工具,接近一半活跃用户拥有超过100位微信好友。
57.3%的用户通过微信认识了新的朋友,或联系上多年未联系的老朋友。
移动信息消费行为
手机流量消耗
54%的用户认为使用微信后,移动流量的用量增流量使用占到全部流量30%以上。
用户手机流量的使用分布
微信成为近30%用户手机上网使用流量最多的应用。
用户在微信上的流量为所有应用中的最高,远高于微博,购物,视频,地图,邮件等服务。
微信对娱乐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微信表情
56.5%未使用过微信表情
38.3%免费使用微信表情
近五成用户使用过微信表情。
5.2%的用户为微信表情付费买单。
微信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娱乐53.6%
公众平台20.0%
购物13.2%
出行11.3%
餐饮2.0%
微信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110亿元(US$1.76)
其中娱乐消费时最大支出,规模为58.91亿元(US$943)
微信打车的用户消费比例
在微信打车用户中,每月消费100元(US$16)左右的用户比例达到34.3%
微信提供的公共服务
2015年第一季度末,通过微信已实现大部分城市的当地社会公共服务,包括公共交通、生活设施缴费、医疗、市政等服务。
微信“摇一摇”功能也被扩展,继而使得商家可以为用户提供优惠券等促销活动。
微信支付和钱包
微信支付和钱包功能通过新年红包等交互活动获得了用户的广泛欢迎。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关注比例
29.1%自媒体
25.4%认证媒体
20.7%没有关注
18.9%企业商家
5.9%营销推广
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
企业和媒体的公众账号是用户主要关注的对象,比例高达73.4%。
公众微信号的主要用途
用户关注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41.1%,其实是方便生活36.9%和学习知识13.7%。
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付费比例
公众平台账号服务收费偏向于低单价模式。
42.1%的用户每月消费低于10元。
总体社会影响力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全网营销http:///
相关文章
-
京东也上线购物车分享功能:链接可直接发送到微信
京东App分享功能可以直接发送至微信、朋友圈和QQ等,对方点击链接就能打开,不用麻烦地复制口令。,更难受的一点是,微信还将口令信息折叠,没办法直接长按复制,让淘宝购物车分享变得复杂、难用。,每年双11的时候,很多小伙伴很想买点东西,但又一时间想不起来要买啥,或者不知道那些商品最优惠。
2024-03-18 09:44 -
京东退款到微信要多久?运费谁来承担?
1,京东微信支付取消订单之后,会有一个审核时间,一般自营的会在几个消失之内审核,第三方卖家审核时间不定,可能是几分钟也可能是几天,甚至还有强行发货的,所以可以在申请取消订单之后马上联系卖家,请其进行退款操作;2,商家发起退款操作之后,钱会返回原支付途径,如果是零钱是即时到帐,如果是借记卡是1-3个工作日,信用卡是2-5个工作日;3,零钱是否到账可以在下面的界面查询,借记卡和信用卡是否到账可以通过电
2024-03-13 19:20 -
如何提高京东店铺流量?附免费流量获取有哪些渠道?
2、优化标题和主图,定的标题要准确,主图一定要有亮点,这两个一个是关系到宝贝引流的精准程度,一个是关系到你的宝贝点击率,而且要优化好照片,少修改。,3、选择适当的付费推广,这也是在考验店铺综合运营能力,只有综合能力好的店才能获得更多流量。,4、从其他自媒体做内容营销,吸引流量到店铺;用流量数据飞鸟电商助手配合人工补量,优化浏览、收藏、加购、转化、好评这些个数据,因为这些数据表现越好,系统就认为这个
2024-03-13 19:03 -
白条分分卡可以微信转账吗?利息高吗?
由于白条分分卡是系统自动分期的,因此是不支持用户取消的,如果不想使用的话建议不要在微信或者支付宝场景进行绑定。,白条分分卡使用额度实际上就是白条额度,因此需要用户按时进行还款,不能逾期了,否则的话是会在征信报告上面留下污点记录的。,若是正常还款,那么上报信用数据也就没有什么关系的了。
2024-03-13 18:33 -
京东小金库可以用微信转入吗?可以提现到微信吗?
京东小金库是作为京东商城的金融服务平台,它可以用于消费者购买一些相应的商品。同时大家也可以在京东小金库中进行一些金融增值服务交易的,而微信作为现在很多网购平台都会使用的支付工具,那么京东小金库可以用微信转入吗?可以提现到微信吗?京东小金库可以用微信转入吗?不可以的,京东小金库是不支持直接使用微信充值的。因为目前微信跟京东小金库是没有关联的,用户需要给微信先绑定银行卡,在下载并按照成功的京东金融AP
2024-03-13 18:24 -
京东汽车二维码挪车贴是什么?怎么用?
据悉,车主用户可通过微信搜索“京东汽车挪车贴”进入小程序,点击立即领取并跳转至商品商详页,完成购买。,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即可选择用电话或微信的方式通知车主挪车。,另据了解,今日,京东汽车与天能电池达成战略合作,共推低碳绿色环保出行。
2024-03-13 18:17 -
京东可以引流到微信吗?京东推广方式有哪些?
原理:当我们想提升某一款宝贝排名,但宝贝综合数据都落后于同行,最后我们把各个维度数据都补到行业平均线上,那么京东给你的排名会比平均线上的竞争对手高。,注意事项:这里推荐大家去做京东优质补量数据,切记别搞那些螺旋,必须按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去提升,只有这样才才是安全的,还有你为产品做补量,那么这个补量数据是必须做的,如果基础的数据都没有做好,即使你怎么操作也不会有效果。,3、朋友圈营销微信是京东推广最直
2024-03-13 18:08 -
京东e卡怎么提现到微信?京东e卡使用注意什么?
微信搜索抖抖收或者团团收并关注公众号;点击卡券回收进入首页;进入电商卡列表选择京东e卡,提交订单;选择面值后输入卡号卡密提交订单;订单完成,回收成功。,3、在京东购买商品时京东E卡所支付金额不再开具发票,其不影响产品保修,告诫需要报销的人请谨慎购买。,6、京东E卡手机端必须升级到客户端3.9.9版本及以上才可以使用。
2024-03-13 18:00 -
京东快递在京东APP端口尚未开放微信支付公告
据测试发现,从京东物流微信小程序和京东商城两个渠道寄件和购买商品,均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据了解,2012年,京东集团全资收购网银在线,获得支付牌照。,数据显示,优惠活动期间,民生银行在京东线上线下场景的新增绑卡量同比增长427%,活跃用户同比增长高达90%,促进释放市场消费潜力,1元消费补贴可为小微商户带来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
2024-03-13 17:55 -
京东闪付支持小米Pay付款政策
有媒体获悉,京东的商品支付页面中出现了Mi Pay。,官网信息显示,Mi Pay是基于天星金融・钱包App(原小米钱包App)使用的一种手机支付方式,可在支持银联闪付、银联付款码、手机App应用内支付、碰一碰银联标签支付等场景使用。,测试发现,从京东物流微信小程序和京东商城两个渠道寄件和购买商品,均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2024-03-13 17:53
热门标签
-
微信营销,99%的人不知道的货源选择方法 微商淘宝卖家必看,微信官方对微商的态度
2024-03-21 19:26
-
微信营销专家真的懂微信营销吗 微信购物周年记,移动电商生态裂变
2024-03-21 19:26
-
“微信营销”你所不知道月入过万的技巧 2015年最新微信数据背后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2024-03-21 19:26
-
微信营销的技巧! 为什么别人的微信、微博能拥有千万级用户
2024-03-21 19:26
-
微信分销平台能否为O2O带来转机 用淘宝引微信精准粉
2024-03-21 19:26
-
微信营销定位精准客户的几种方法 淘宝已经第N次试图打破微信屏蔽
2024-03-21 19:26
-
微信一天三千粉丝五倍的销售额是怎样实现 马化腾:如何用“灰度”机制逼出一个微信
2024-03-21 19:26
-
微信营销的注意事项 你了解多少 除保护原创,微信需给自媒体新的变现方式
2024-03-21 19:26
-
微信和微博的差别|原来是这样的 支付宝用了「整容液」,变大众点评和微信
2024-03-21 19:26
-
你可能不知道的微信营销黄金法则 微信不是微商的救命稻草
2024-03-21 19:26
-
值得学习借鉴的微信营销成功案例! 企业搞微博微信社交媒体营销能让人购买
2024-03-21 19:26
-
做微信营销必须知道的八个技巧 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要合并,做法明智吗
2024-03-21 19:26
-
微信广告产业链中的四方博弈 浅析支付宝朋友和微信的功能逻辑
2024-03-21 19:26
-
快消品如何做好微信营销 Uber与微信纠纷:此之谓微信的灰度管理
2024-03-21 19:26
-
攻破微信屏蔽淘宝天猫!微信营销、淘宝成交,2017年新玩法! 关于微信公众平台,如何让粉丝不取消关注
2024-03-21 19:26
-
如何做好微信营销 微信小号如何从0做到8万用户
2024-03-21 19:26
-
企业如何利用微信营销做好推广 杜蕾斯微博微信运营秘籍大公开
2024-03-21 19:26
-
微信短信双路切换,双十一商家日省过万的高效营销方案 微信运营者,必须走过的那些坎坷之路
2024-03-21 19:26
-
朋友圈广告刚露脸,微信文案先火了 微信营销丨朋友圈三要素:内容、结构、节奏
2024-03-21 19:26
-
微信的最佳变现方式是在朋友圈之外 朋友圈刷屏越来越难的日子里,这可能才是突破口
2024-03-21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