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马云泡吧用银行卡结账 支付宝官方微博火速回应 新浪门户衰退:倒逼微博商业化 谁能挽救新浪?

2024-03-21 19:49
admin

马云泡吧用银行卡结账支付宝官方微博火速回应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1月11日消息,近日,马云出现在重庆某酒吧小酌,不过因为太出名,很快被大家认出,待了1个小时左右,马云就离开了酒吧。本次消费的金额大约在1300元左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马云并未选择支付宝支付,而是刷了银行卡。

对此,支付宝官方微博账号回应称:“每个人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都是自由的,也都是应该被尊重的,自己的员工也不例外。”

以下为支付宝官方微博回应截图: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刘强东内部信宣布京东构架调整:组建三大事业群下一篇:没有了TAG:马云

新浪门户衰退:倒逼微博商业化谁能挽救新浪?

新浪门户衰退:倒逼微博商业化谁能挽救新浪?

21世纪商业评论

核心提示:新浪深入骨髓的广播型大众媒体的基因如果无法改掉,在互联网上便会走向没落。

岁末年初,关于新浪的市场传闻忽然多了起来,先是阿里要入股新浪微博,然后是新浪要换帅。对于前者,新浪讳莫如深;对于后者,新浪微博则动了雷霆手段,相关微博逐一删除。这家一度沉寂的公司借微博之力,让世人对它刮目相看,而后又由于商业化不利的困扰,成为舆论焦点。

然而,新浪深入骨髓的广播型大众媒体的基因如果无法改掉,在互联网上便会走向没落。重新审视这家号称中国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发现:已过了爆发增长期的微博尚有可为,不过要经历一场蜕皮之苦,才有些许希望。新浪必须世俗化。

无主的公司

由于新浪内部派系林立,管理层在必要利益的刺激下,未必是铁板一块。

如果把一线网络公司定义为“年收入过亿美元、市值过10亿美元,且有公众层面上的知名度”,新浪将是这堆公司中唯一一个创始人已经离去的公司。多年以来,新浪的主事者换了又换,不断有外来力量介入——这和新浪缺少一个真正意义上能话事的创始人有关。

资本力量的来来往往,不仅造成了新浪一把手(董事长、总裁、CEO)的频繁更迭,还造成公司内部派系林立:四通派、北美派、台湾派、元老派,等等。与其它网络公司的内部派系不同,新浪的派系并不围绕某个主心骨。比如,盛大有所谓凡事要争取桥哥点头,腾讯有所谓马化腾重视的项目资源更容易倾斜,但新浪由于没有一言九鼎的创始人,其CEO的第一要务是平衡内部各种利益。

多年来,股权分散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新浪的经营发展。2000年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其前五大股东的股权只占39.9%。其后,在逼退了盛大的恶意收购,以及谋求与分众合并未果之后,新浪转而把改变股权结构的希望寄托于MBO(管理层收购)。

2009年9月,以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利用高超的财技完成MBO,以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560万股新浪普通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不过,新浪并非从此就有了明确的主儿。

以曹国伟及另外五位高级管理者多年的薪资,筹集1.8亿美元并非易事。2010年4月,新浪向SEC递交文件中显示,这1.8亿美元中,有7500万美元来自三家私募基金(中信资本、红杉中国、方源资本)。这三家私募基金在为MBO而设的壳公司“新浪投资控股公司”中握有三个董事席位,新浪管理层则握有四个董事席位。对此可以解读为:新浪管理层通过4比3的优势,事实上完成了对新浪的控制。

但由于新浪内部派系林立,管理层在必要的利益刺激下,未必是铁板一块。而且曹国伟对新浪的情感远远比不上杨致远对雅虎那种自家小孩的情感。在曹国伟当政但还没MBO之时,新浪甚至干起了频道外包的生意(比如旅游频道一度外包给一家旅游类垂直网站)以求得短期报表的光鲜。但完成MBO后,管理层把眼光放得稍微更远一些,不会再做这种短视行为,不过管理层和创始人依然是两回事。

管理层对新浪的持股也在减持中,美国SEC在2012年12月底的最新文件显示,新浪投资控股公司减持了100万股新浪股票,由此该公司和曹国伟所持有的股份降低到4.8%。管理层早已不是新浪的第一大股东,截至2012年4月30日,新浪的第一大股东为T.RowepriceAssociates,INC(持股9.65%),第二大股东为富达基金(8.82%)。

衰退的门户

门户的衰退,核心是“计价模式”的衰退。

微博用户到底有多少?

曹国伟最近披露,新浪微博拥有4亿个账号,不过微博的真正用户数究竟有多少呢?我们对新浪微博的“微相册”功能的使用人数做了连续跟踪,估算结果显示:新浪微博的账号总数可能只有1亿。

从2012年9月16日23点跟踪到10月8日,新浪微博的微相册总使用账户数不过6200万,由于这个数字每日呈现单边增长,故而很难认为这是每日相册使用人数(日均使用数基本不可能出现每日单边增长的情况)。问题是:微相册使用账户数和微博总账户数之间的关系为何?

按照微博的机制,单个用户只要传过头像或传过图片(包括勋章展示),微相册就会被自动激活。因此说微相册是微博用户排名第一的使用功能,是毫不夸张的。那么,二无用户(没头像没图片)的数量到底有多少?

如果以一个不算太科学的抽样方法来看,微博粉丝者最多为姚晨(2500万),最少者为0,如果利用随机数生成器从0到2500万中生成五个随机数17554059、5450585、8201019、71080、3590883,分别指代五个拥有这么多粉丝量的用户,然后寻找拥有这些粉丝数的用户(或最接近这个粉丝数):周立波(17556530)、苏群(5462547)、俞敏洪(8214452)、张宏良(75471)和郝海东(3591404)。

再次使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1-50中间的五个随机数(新浪微博只展示用户的50页粉丝),分别得到的数字是3、16、26、46、48,人工统计在五位用户中的五页粉丝里的二无用户数,总计85个。五个用户各5页,每页20名,总共500个粉丝,即在500个用户中,二无用户比例是17%。

换句话说,6000多万的微相册使用账户数,加上占比17%的二无账号,在2012年10月上旬,微博总账号数不超过1亿。再按照每日增长20余万的频率,即便到2012年年底,微博都不会有4亿个账号的可能。排除造假说谎,唯一的解释是:微博删除了大量第三方营销账号所制造的机器粉丝(又名“僵尸粉”),但在统计中,却把这些数字算在了总账里头。按照此前有媒体报道,有些营销账号一夜之间可以生成20万僵尸粉,所以有3亿被杀掉的僵尸粉,也是有可能的。

对此研究,新浪基本没有回应,却用了一个颇可玩味手法:微相册使用人数不再披露,改用“10000000+”这样模糊的数字来替代。

不可否认,微博最强劲的增长势头已过。事实上,微博对IM(即时通讯)并没有构成太多威胁,即便微博如此增长,根据CNNIC最近一次(2012年7月)的报告,IM应用首次成为中国网民应用率第一的服务。

就门户这个业态而言,新浪一度是中国头号商业力量。2005年,在几个网络公司中,新浪的广告收入是最高的。直到2010年,新浪的年度广告收入仍处于诸门户之首。但问题在于,相当依赖品牌图形广告形式的门户,实在是过于传统了。

报告》显示,品牌图形广告的份额最近两年在逐步缩小,2008年尚有近五成的市场份额,2011年则下降到36%,2012年估计只有三成出头。相比之下,搜索广告则从26%上升到32.5%。在品牌图形广告类目中,新浪不是一家独大,还要和另外四家门户(搜狐、网易、腾讯、凤凰)分食这个不断下降的市场。

中国互联网有一个特性——美国的现在即中国的未来。从美国市场的表现来看,2011年,搜索广告以47%的份额对应品牌图形广告的22%份额。品牌图形广告的未来表现不容乐观。

当然,门户不完全是品牌展示广告,还有相当多的富媒体广告,也有视频贴片广告(新浪有一个视频频道)。但即便以这个业态来衡量,门户的前景也颇为不妙。在上述艾瑞的报告中,门户在2011年的市场份额已滑落到15.5%,相应崛起的是搜索(36.8%)、独立视频站(6.7%)和电商站点(17.5%)。另一家调研机构DCCI甚至在2012年12月称,淘宝的广告收入已超越中国网络广告收入最强者百度。而无论是搜索、视频还是电商,新浪都非常薄弱。

门户的衰退,核心是“计价模式”的衰退。无论是新浪的报价单,还是实际执行的广告单,新浪的主要广告计价方式是CpT(按时长收费)——比如,一条banner挂首页一个小时需要多少广告费,并辅之以CpM(按展示量收费)。这种计价方式一般容易被财富500强这类巨型公司接受,主要用于形象塑造。而中小企业更偏好于CpC(按点击付费)、CpA(按用户行为付费),以及CpS(按销量付费),它们更在意实际效果,由此可能慢慢远离门户模式。

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CpT计价方式所占份额从77.6%下跌到67.4%(电商、视频贴片都包含CpT计价方式)。事实上,CpT是一种很传统的计价方式,电视贴片和报纸刊印广告,都是按时间收费的。传统媒体的衰落,本质上源于广告计价方式越来越不为广告主所接受,门户的衰落,也在情理之中。

而形势更为严峻的是,在门户这个类目中,垂直门户对水平门户形成了巨大冲击。虽然垂直类门户的计价方式也很传统,但它们得益于“垂直”,用户群体更为清晰(比如搜房、和讯等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网站)。数字显示,2011年垂直门户的广告总量达到80.7亿元,超过了水平门户79.5亿元的水平。

门户完全是背风而立,而这种模式中一度执牛耳的新浪,也早已不复当年之风光。

即便不算百度依靠竞价排名+CpC计价模式迅速超过诸家门户,遥遥领先。单是搜狐经过多年的追赶,2011年就在广告收入上超越了新浪。而到了2012年,前三个季度的季报显示,腾讯的广告收入已超过新浪近8000万美元。新浪目前在广告收入上,只能位居老三。

与其它几家门户不同的是,腾讯、网易分列中国网游第一第二的位置,搜狐除了游戏之外,还有风头正劲的搜狗。而新浪极度依赖广告收入,基本上占到总收入的70%—80%。但早年的新浪并不如此。查阅新浪自2003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各季财报可知,在2006年之前,广告收入占比从来没有超过五成,更多的收入来自Sp——短信收入。

不过在今天,Sp同样是没落的业务。随着中移动对Sp业务的整肃,以及智能手机兴起,Sp业务整体开始滑落。一位新浪员工表示,新浪无线部门中与Sp业务相关的员工遭遇裁员,是很正常的事,毕竟这块业务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了。

在投资领域,出身CFO的曹国伟并没有展示出人们期待的投资技巧。除了对在线卡拉OK平台9158的低调投资还有些增值空间外,其余皆乏善可陈。以每股6美元的价格购入麦考林1100万股,当下只剩0.5美元,账面亏损6000万美元。2011年8月新浪又以6640万美元投资土豆9.05%股权,如果不是优酷土豆发生合并,同样会出现难堪的账面亏损。

这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公司,迫切需要一个“杀手级产品”来重获新生,并帮助MBO之后的管理层借股价之力获取利益。新浪选择猛烈转型。

被遗弃的产品

微博早期鼓吹的简单而美,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新浪曾有一个名为“互动社区事业部”的部门,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曾经是一个叫霍亮的技术型人才。这个部门孕育过两个产品:新浪空间、新浪朋友。

这两个产品都是模仿Facebook的SNS架构,从技术角度而言相对复杂,用户上手可能也需时日。在微博最红火的时候,曹国伟接受访谈时提到新浪最终否决了“新浪朋友”这个产品而用“新浪微博”,原因在于“互联网产品一定要是一个区隔明确和简单就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事实上,这些功能在后来的微博演进中,被一一加上。微博早期所鼓吹的简单而美,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

而“新浪朋友”被丢弃的真正原因在于,彼时,国内已经有两个人气度很高的SNS架构网站:人人和开心。人人有大批大学生用户,开心则依靠偷菜、抢车位等社交游戏非常红火。另外,搜狐也在研发社交产品“搜狐白社会”。新浪在SNS市场上,并无胜算。

但微博则不然。一方面市场上没有太过强劲的对手,早期所谓四大微博站(饭否、叽歪、做啥、嘀咕)其实都是创业公司在做,体量和新浪比起来不值一提。在“新浪朋友”内测中,新浪发现,一些热点话题总能积聚很多人气,呈现了极强的媒体特征——而这一特性,正是新浪的强项。弃SNS而就微博,是情理之中的选择。

不过有鉴于Twitter的一些教训,新浪还是和政府部门做了较长时间的沟通。新浪运营博客频道已经展示出其内容把控能力,政府最终放行。而这一举措,事实上也在新浪内部掀起了一次小小的震荡:互动社区事业部与桌面产品事业部合并,霍亮离去,彭少彬上位。

霍亮是在新浪10年的老员工,而彭少彬则不然。2007年新浪收购了一款名为“魔方”的客户端产品,同时也把产品创始人彭少彬一并整合进新浪,并设置了“桌面事业部”这个部门,由彭少彬负责操盘一些桌面产品,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动静。一位资历较浅且公认并非技术高手的人,却替代了一位资历深又是技术出身的老员工,旋即引起非议。但曹国伟当时的声望如日中天,最终彭少彬走马上任,出任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名义上对微博负总责。

倒逼的商业化

陈彤将一个社会化媒体做成了大众媒体。

在微博增长放缓的时刻,新浪正式启动商业化进程,这是形势使然。观察新浪自2009年三季度上线微博以来的各季财报,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仅运营开支这一项的增长率,整体上已超过了总收入增长率,鉴于国情,新浪配备了千人以上的团队从事人工监控内容的工作。根据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其运营开支总计7920万美元,占据总收入一半,且收入增长率已经落后于运营开支的增长率。

微博与社交网络(SNS)其实差别很大,本质上属于“社会化媒体”,与SNS的关系图谱不同,它属于兴趣图谱:人们因为兴趣而聚集一处,有值得引起兴趣的事,人们呼啸而来;事件一过,便一哄而散。

两者的交集在于“社交功能”,微博私信、评论机制的确有社交的成分,但本质上的媒体属性决定了两点:其一,它很难分拣用户,因为处于兴趣而来的用户,并不愿意对自己的属性交待过细——这和社交网络完全不同,为了建立关系,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在社交网络上填写各种自己的信息。其二,基于无法分拣用户,势必导致广告属于“广播式广告”而无法定制化,故而广告主依然是大型企业主,最终导致微博和门户形成左右互搏的竞争关系。

国外的Twitter已有较强的媒体影子,它的广告主只有2000个,与Facebook的230万广告主不可同日而语。而微博,在媒体出身的新浪一手运营下,显现出更强的媒体性质。新浪强于运营话题,但同时这种强势也让新浪微博在“大众媒体”的路上越走越远。彭少彬是名义上的微博总负责,但实际上,新浪微博由陈彤一手带大,这位创建了中国门户模式以及新浪博客频道的内容总编辑,将一个社会化媒体做成了一个大众媒体。

趁势而起的第三方微博营销公司,从商业角度讲,成为新浪的劲敌。这些营销公司开价不高,很容易吸引到一些原是新浪客户的广告主通过付费来运作官微(或炒作自己的品牌)。新浪一开始有赖于它们提升微博人气,但现在也必须对营销公司有所控制。新浪采用招抚和剿杀两个手段,先是聚集一批营销大号制定了一个“自媒体自律公约”,然后开始大规模清理营销账号。另外还开通了一个微任务平台,吸引普通用户收费发微博;同时模仿Twitter的“promotedtweet”模式设置企业置顶微博,吸引广告主向新浪支付营销费用。市场上甚至传出消息:新浪要求过50万粉丝的营销大号与其进行二八分成的业务合作,否则将使这些微博中的外链失效。无论是新浪还是新浪微博,均未对此辟谣。

动作很多,但事实上收效甚微,根源还是出在“计价模式”上。新浪不愿意使用类似CpC、CpA、CpS之类的计价方式,认为这种方式对媒体平台是一种伤害,因为这类计价方式基本不考虑“展示”效果。置顶微博甚至发明了“CpF”方式,企业主要根据自己的粉丝数来向微博缴费。这让很多企业主碰到了两难的问题:粉丝数太少,官微不好看;僵尸粉所构成的粉丝数面子上是好看了,但却要白白花费自己心知肚明的冤枉钱。

2011年年中,曹国伟提出了微博的六大商业路径,分别是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收费。一年多过去了,这六个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建树。而新浪的股价已从高峰时期超过125美元跌落至目前的不到50美元。

未知的未来

决策层认识到:门户老人们恐怕无法担当起变现的职责。

新浪在微博上已使尽全力,一方面马不停蹄地开发类似“微刊”、“微人脉”等应用,力图在某个局部形成突破。另一方面,微博背后的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有一个投资基金,频频投资于一些新创的公司,包括电商导购站拖拉网、社会化搜索引擎云云搜索等,力图打造出一个微博生态。但即便是新浪自身,目前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总额也不过7亿美元,投资基金的规模不会太大,投的又都是早期项目,短期内很难看到太大的商业结果。

目前就新浪而言,最大的变数莫过于“阿里入股新浪微博”这一传言。从阿里方面一些员工处得知,阿里颇有些志在必得的意思,对微博的估值并非市场传言的20亿—30亿美元(事实上,新浪整个公司目前的市值不过30亿美元出头,将微博估值30亿美元,就等于认为新浪门户为0),而是“高得多”。

新浪历史上就有引入新股东,形成管理层洗牌的惯例,曹国伟这次极有可能通过引入阿里,加强自己对整个新浪的控制力。

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如果敲定,微博就有了一个“电商”的方向。巧合的是,2012年12月21日,新浪微博联手小米手机,做了一次所谓“社会化电商”的活动。这种活动看似宣传意义更大于实质意义——因为小米手机本来就有一机难求的市场认知,小米本身无需这样的限购活动帮忙。因此这很有可能是新浪在电商领域进行的一次演练,包括新浪的支付工具“微支付”。从技术角度而言,新浪需要一个实例来打通整个过程,为阿里入股新浪的谈判增加一点筹码。

网上有评论说,新浪微博一旦被阿里入股,将会成为一个大号的“美丽说”,微博会到处飘荡着淘宝店的广告,这个网站的意义就降低了。微博过去被赋予了一个商业公司很难掌握的政治性期待——微博,改变中国。

事实上,新浪的核心资源——名人资源,自进入Web2.0时代以来就没变过。利用名人效应,新浪博客以极快的速度击退了来自博客中国的挑战,又以极快的速度建立起新浪微博的势头,以至于有“佛挡杀佛魔挡杀魔”称号的腾讯,都望洋兴叹。但名人资源特别容易形成高调性的媒体属性,博客在这方面还不是太明显,微博就表现得淋漓尽致。连姚晨都被戏称为“公知”的时候,新浪微博在商业化问题上,就变得尴尬起来。

2012年底,曹国伟在年终邮件里宣布,2013年新浪的战略核心是“移动为先”,主要业务划分为门户和微博两大板块,并首次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架构重建——由杜红负责门户,陈彤向其汇报;王高飞负责微博,向曹国伟汇报,形成了曹一帅统两将的局面。

这个调整,陈彤的位置在下降,但杜红也不再为微博承担什么责任。因为杜红出身于做广告大单的销售,可能并不太利于新浪微博整体向“小而多的广告主“转型。新浪董事会似乎对杜陈二人都不太看好,于是出身技术长于商务合作的王高飞接下了这一重担。

此外,新浪将建立独立的产品创新部门,负责创新产品和项目的孵化,由彭少彬负责,彭向曹国伟汇报。可以看到,向曹国伟汇报的人更多了——这不见得是曹势力更庞大的结果,而有可能是新浪内部利益的割裂更严重了。

未来,某个外力也好,某个具体的当家人也好,其实都很难在真正意义上“照耀”新浪。这家公司深入骨髓的广播型大众媒体基因不改掉,在互联网上便会走向没落。新浪必须世俗化。门户有门户的商业生存之道,虽然不会成为商业上一流的公司;而微博,向大号“美丽说”发展,于它自身的商业而言,没什么不好。

新浪,已无可能被照耀。微博,虽已过爆发增长期,但尚有可为,不过要自身经历一场蜕皮之苦,方才有些许希望。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泰囧》十亿事件:华谊自负成就光线股价1个月涨80%下一篇:宝洁老了?TAG:新浪门户微博商业化微博

信息转载自网络,更多相关信息请点击:微博营销方法http:///shhmt/wbyx/

相关文章

  • 朋友圈自网络媒体互联网此前的转化率技术支持时间表也颇中具感染力

    朋友圈自网络媒体互联网此前的转化率技术支持时间表也颇中具感染力 微博自媒体解析,新浪出大招逆袭微信其实逆袭的不仅仅是微信,360提供的巨大PC流量其实挑战的是百度百家,而UC带来的手机端流量,则对微信和其他新闻客户端带来巨大冲击,也将会成为前人栽树,微博乘凉,咽下不重视自媒体发展的苦果。我们上新浪看新闻,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或者认可新浪的某个人,而是因为这个网站上可以看见最新最全的新闻。线下活动组织线上用户参平台上,此次陈坤推出了自己《行走的力量》系列书籍,这可以

    2024-03-22 08:56
  • 瑞幸App和小程序双双宕机 网友:倒闭前把优惠券用完

    瑞幸App和小程序双双宕机 网友:倒闭前把优惠券用完 新浪科技讯4月3日下午消息,瑞幸昨日晚间承认数据造假22亿元,今日该事件进一步发酵。,13点45分时,瑞幸咖啡官方微博发布回应称,程序员小哥哥正在紧急抢修中。,今日有用户在社交网络上调侃,虽然曝出了造假丑闻,但瑞幸的相关补贴并没有取消。

    2024-03-22 08:18
  • 新浪收到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感谢信

    新浪收到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感谢信 近日,新浪公司收到了来自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传组的感谢信。,新浪在微博、新浪网、新浪新闻三大平台集中上线“武汉战疫”专题并置顶呈现,实时聚合官方信息、引导市民正确防护、疏导网民情绪、澄清网络谣言;同时,搭建肺炎患者援助平台,发起微公益捐款,组织4.9万名医生开展在线问诊。,新浪表示,非常感谢武汉市委、市政府对新浪及微博的认可!未来,将继续坚守初心,传递温暖与正能量,在武汉

    2024-03-22 08:09
  • 开启下一个十年:新浪5G峰会诚邀创业者共话5G新机遇

    开启下一个十年:新浪5G峰会诚邀创业者共话5G新机遇 2020年,中国5G商用一周年,5G用户突破1亿大关,创造全球新纪录。,标准、芯片、终端、应用......中国通信企业一改此前数十年的跟随者角色,在5G时代迎来超越和引领。,与此同时,我们也诚邀5G产业相关创业公司加入到嘉宾阵容之中,用你们极具创造力的项目为5G产业助力,带来新的可能性。

    2024-03-22 07:32
  • 新浪同意以每股43.30美元被私有化,在美上市已20年

    新浪同意以每股43.30美元被私有化,在美上市已20年 私有化意味着新浪将从一家上市公司变成私人公司,从而在美国退市。,今年7月6日,新浪获得初步不具约束力的私有化提案,报价为每股41美元。,在2011年,公司曾经因微博的兴起而暴涨至147美元。

    2024-03-21 21:42
  • 新浪第四张网络小贷牌照:旗下P2P易e贷转型获批

    新浪第四张网络小贷牌照:旗下P2P易e贷转型获批 日前,江西省金管局发布一则批复,同意江西东方融信科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融信”)依法转型为全国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抚州市新浪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具体名称以市场监管部门核定为准),批复显示,抚州新浪小贷的初始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且为实缴货币资本),经营范围为:发放网络小额贷款;与贷款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天眼查App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新浪新媒体咨

    2024-03-21 21:19
  • 新浪微博如何做推广? 微博营销是如何吸引粉丝的?

    新浪微博如何做推广? 微博营销是如何吸引粉丝的? 一、首先是要坚持新浪微博营销的作用对于有些人来说很有效果但是有些人也认为一点效果都没有,坚持了几天就再也不问津新浪微博了,所以我们针对这种不同的情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获得编辑推荐一方面来自已有的影响力,像李开复等明星人物,另一方面则来自“业内关系”,卢松松的一位朋友就之前因为被新浪微博推荐到IT名人堂里,短短一周粉丝量就已经过万。,在草根大号迅速崛起的时刻,也恰恰是新浪微博急需拓展自己影响力之时

    2024-03-21 19:59
  • 五步完成新浪微博模板设置 你了解使用微博的好处吗?

    五步完成新浪微博模板设置 你了解使用微博的好处吗? 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类的社交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至此背景图片就完成了,上传图片,设置为居中、不平铺,设置自己的背景颜色(我的是#87CEF,内容背景(#F0F0F,保存OK。

    2024-03-21 19:59
  • 常用新浪微博产品推广策略 微博认证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进行微博认证

    常用新浪微博产品推广策略 微博认证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进行微博认证 自从新浪将微博做大之后,微博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在互联网上已经开启了全民微博的时代。现在微博的价值认可度已经超过了博客。微博广泛横向扩散不受太多限制性的传播方式可以给网站带来更多的用户。简洁,明了,切中要点是微博文字传播的特点。我感觉微博推广非常好,现在很多人都用它也进行产品推广,效果也相当的不错。下面就为您介绍常用新浪微博产品推广策略:着就是要关注别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你的

    2024-03-21 19:59
  • 专业企业微博营销策略欣赏 新浪微博上的认证信息有什么用处

    专业企业微博营销策略欣赏 新浪微博上的认证信息有什么用处 2012年,无论是用户、媒体还是营销,都见证了“微时代”的来临。,企业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达到企业微博营销目标的过程,从基层应用到高端的步骤分别是规划、倾听、参与、互动、网络、建立、管理。,六、微博9种微博信息语法字、图片、视频、音频、链接、@、##、app、表情。

    2024-03-21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