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网站营销案例:逆势增长236%,跟谁学的私域运营拆解

2024-03-21 20:00
admin

在线教育赛道竞争激烈,选手们如何在在线教育运营过程中吸引用户、取得流量增长、实现用户留存?其中,私域运营已成为众多玩家的关注重点。

然而,基于微信生态的流量玩法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改变。本文作者结合跟谁学的运营动作对如何做好私域运营进行分析,一起来看一下。

烧钱、堆规模、融资、再烧钱,似乎成了国内在线教育行业这几年蒙眼狂奔的一个常态。

然而当整个行业都在烧钱跑规模的时候,有一家机构却逆势实现了盈利,它就是「跟谁学」,今年4月份已正式更名为「高途集团」。

不仅如此,成立于2014年的高途,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在美上市,同时也是国内首家甚至是唯一一家盈利的K12在线教育公司。

2020年,高途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1亿元,同比增长了236%,全年经营净现金流持续为正,而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增速和规模,和高途高效率的运营转化密不可分。

早在公司成立没多久的2015年,高途就意识到了流量红利终将见顶的趋势,同时也看到了整个微信生态的潜在优势,并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微信生态流量矩阵。

有关机构专门做了一个统计,高途旗下的6个公司主体,光微信公众号就多达157个,这还不包括全国各地区分公司的公众号。

再小程序,以及数以千计的个人微信号、微信社群,当其他教育培训机构还在公域淘沙的收获,高途围绕微信生态几乎搭建出了自己的流量王国,整个活跃用户预估超1000万。

然后凭借各种投放引流、群裂变、群转化、1对1微信私聊转化等一系列运营动作,不仅使得高途的获客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同行,付费转化率也高于大部分竞争对手。

高途这种流量打法,其实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追捧的私域流量运营,只不过当时还没出现这一说法。

但是随着趋势变化,个人微信弊端越来越明显,比如封禁第三方工具、打击营销行为、查停账号、运营低效等等,而依托个人微信的微信社群自然也大受影响。

这个时候,腾讯及时把企业微信推到了台前,由于具备丰富的客户管理功能和官方背书,企业微信在私域流量运营方面,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高途自然也不例外。

不论是出于精细化管理客户,还是降低获客成本和账号安全等因素考虑,企业微信对于高途在原有基础上去更好地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显然百利而无一害。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高途是如何基于现有的微信生态做私域运营的。

1.活动流程图

2.第一步:渠道引流

在没有使用企业微信之前,高途的流量路径基本都是先沉淀到微信公众号,然后再引导到个人微信号或者微信社群。

因为个人微信号的承载能力有限,如果流量过大的话,就会先把用户拉到微信社群里,然后再把用户上。

但是企业微信的承载能力远超个人微信,前面已多次提到过,所以高途现在的大部分引流活动都是先直接把用户然后再进行邀请进群的操作。

这样做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即使用户退群了,他还在你的私域流量池里,而个人微信因为服务号推送

高途旗下至少157个微信公众号组成的庞大矩阵,自然是用来给企微私域导流最优先的渠道之一,同时也是用户了解各类课程活动信息的重要途径。

用户通过任何方式关注了其中一个公众号,几乎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推送,不是让用户报名体验课,就是让用户参与裂变活动获取奖励。

而且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成人,以及各类学科,高途几乎都无所不包,无死角覆盖了用户的学习需求。

如果用户不为所动,公众号还会通过推送「过期提醒!」「xx老师等您很久了~」等话术,来提高用户的banner,非常醒目,很直接有效的一个私域引流方式。

4)邀请好友裂变引流

还有一个引流渠道就是通过邀请有礼的方式,引导用户把专属海报自己的社群、朋友圈,以及个人好友中去,这也是高途一直屡试不爽的裂变引流路径。

高途的获客成本一直被同行羡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途在裂变上玩得炉火纯青,

当然,在引流这块,高途外部投放的动作也做了许多,包括在一些影响力大的公众号做活动文章推送等等。

3.第二步:流量的承接

至于流量承接这块,因为高途要基于企业微信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所以想要报名体验课的意向用户,第一时间都是让他们先添不过,根据用户学习需求的不同,高途采用了不同的企业微信号来做承接。

比如想学英语的用户,就会,一对一私聊推送的时候,也都是和英语相关的信息。

有意思的是,用户有时候是因为「BBC纪录片资源」这类福利,说明引流的方法确实是多种多样。

而想给孩子报小升初课程的用户,就会上,社群。

借助社群运营实现用户的高价课付费转化,是高途最常用的一种运营方式,因此用户随时可见各种邀请入群的链接:「不买课没事,先进群再说!」

进群的用户也会第一时间得到辅导老师热情招呼,给大家做课程安排说明,有任何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随时私聊,这也是让用户先添的好处。

免费体验课结束之后,送上祝福的同时,也会及时提醒用户进行付费转化,领取海量福利。

4.第三步:运营转化

然后,再来看看在运营转化的过程,高途都做了哪些动作。

1)朋友圈活动推送

首先,彼此添昵称尾巴自带企业标识,发朋友圈的效果会更好。

如果是个人微信号发的一条朋友圈广告,一般人都会先质疑其真实性,但企业微信明显会给用户一种官方背书的信任感。

高途发的这两条朋友圈都是为老师的视频号引流,一个是结合了互联网节日,一个则是为自己的名师体验课做曝光。

2)1对1贴心私聊

之前好多私域运营案例中,很少看到企业会花时间1对1给用户发消息,大多数都是在社群推送各种消息。

但高途在这点上却做得非常好,辅导老师不仅会给用户推送各类课程的详细信息,而且当用户没有上体验课的话,还会把课程回放链接直接发给用户,即时用户没有回复。

这对于用户来说,可以说太贴心了,如果稍微有点意向,可能都会被打动,因为服务太到位,太负责任了。

3)利用节日活动引流促转化

在社群里,高途还很好地把学习和相关公益节日「世界读书日」结合了起来。

一方面借助直播增大多数都是把用户拉进群之后就不管了,很少再做过1对1的私聊,尽管简单的一个群发可能就可以完成。

即便有做过的,也没有像高途做得这么细致贴心的,就算是最简单的免费体验课,都能让用户感受到极致的服务体验。

而要想把用户从体验课转化为正价课,服务恰恰就是最重要的,高途在这点上很好地诠释了私域精细化运营的要点。

2.1类课程1个企微二维码,用户分层做到极致

对于做K12全学科教育的机构来说,由于年级、学科太多,运营起来确实很复杂,所以做好用户分层就很有必要,这对于后续的私域精细化运营也很重要。

而高途在这点也是比较到位,基本上每1类课程都设置了一个二维码,用户根据自身需求之后,就会被拉进对应的企微社群里。

做好了用户分层,后续运营起来才会更轻松、更有效。

当然,整个私域运营过程中,还有其他一些优点,比如话术比较有温度、节日和活动转化结合比较好等等,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了。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竞争生态已深耕多年,深刻明白其重要性,毕竟微信是目前日活用户最多、高达12亿+的一个app,把微信生态作为流量运营的核心所在,无疑还是相对最好的选择。

但这不意味着基于微信生态的流量玩法永远不变,相反,随着个人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高途又找到了企业微信这条赛道,企微私域注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各个企业新的争夺场地。

相关文章

  • 抄袭、盗版、流量存疑,跟谁学是下一个瑞幸?

    抄袭、盗版、流量存疑,跟谁学是下一个瑞幸? 花了几千块钱给孩子买课,并不是想看讲师花费大量时间朗读作文选当中的素材。,”有理由猜测,跟谁学官方对于盗版的问题,并未察觉或重视,亦未制定相关措施或者追责办法。,被灰熊形容为“好得不真实"的跟谁学,尽管一直在“自证清白”,但是唱衰之声已经此起彼伏。

    2024-03-22 07:55
  • 高途课堂启动“渔公益”项目 向贵州赫章县捐赠1000万元网课

    高途课堂启动“渔公益”项目 向贵州赫章县捐赠1000万元网课 跟谁学副总裁罗斌代表高途课堂向赫章县中小学教师捐赠价值1000万元正价网课(9月10日消息)为开拓教育公益事业、助力教育扶贫,在全国第36个教师节当天,在线教育机构跟谁学旗下K12品牌高途课堂正式启动“渔公益”项目,前往贵州省赫章县,向兴发乡民族光彩小学等赫章境内的乡村中小学校捐赠价值1000万的网课课程。这也是跟谁学自疫情期间向武汉及全国捐赠正价网课之后,首次向贫困地区捐赠正价网课。据介绍,作为

    2024-03-21 22:02
  • 高途课堂开启万人校招计划 面向北京等十二城应届毕业生

    高途课堂开启万人校招计划 面向北京等十二城应届毕业生 据介绍,高途课堂2021全国联合校园招聘涉及十二座城市,分别为北京、郑州、武汉、西安、太原、南昌、石家庄、成都、长沙、沈阳、重庆、广州。,高途课堂崇尚“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学习生长”,在管理上严格执行“打赢胜仗七步法”,即高目标、严要求、强执行、抠细节、拿结果、勤反思、得进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在线教育人才,取得了领先的行业地位。,今年以来,聚焦“在线名师大班课”的跟谁学市值不

    2024-03-21 22:00
  • 跟谁学宣布进行战略升级:将旗下所有K12业务全部整合至高途课堂

    跟谁学宣布进行战略升级:将旗下所有K12业务全部整合至高途课堂 DoNews10月10日消息(记者程梦玲)10月9日,跟谁学在旗下App首页推送了《致跟谁学中小学学员的一封信》,宣布进行重大战略升级。,信中指出,跟谁学表示在保持原有课程安排和教学服务不变的情况下,跟谁学品牌下的中小学在线课程和服务,将统一聚合至“高途课堂”品牌。,同时,“高途课堂”品牌将进行全面升级,原两大品牌的主讲名师、辅导老师、教育教研体系全面融合和打通。

    2024-03-21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