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985博士放弃造车去“种地”转而投身农业科技领域

2024-03-21 20:22
admin

或许在每一个人的青年时代,有个问题总会时不时地冒出来: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4年,24岁的祝清震想清楚了这个问题:

2013年,刚从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的他入职了一家拖拉机制造公司的研究院。在这份工作中,祝清震第一次接触到拖拉机及农业机具的研发工作,也了解到了我国农业装备发展落后的现状。

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虽然走出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小乡村,但是想努力去改变家乡的那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祝清震说。

2014年,决定以农为业的祝清震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开始从事精准农业相关的科研工作。如今8年过去,祝清震已从一名农业研究新手走上了教学岗位,目前他正在江苏大学从事农业工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正因此,当看到拼多多举办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时,他立马激动起来,因为这正是他想要探索和深耕的领域。

2021年8月,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正式启动,祝清震依托原先在北京的科研项目合作关联,组建起了一支名叫“农圣大脑Horti-AI”的队伍(以下简称为“农圣大脑队”)并报名参赛;现在这个团队正作为四支决赛队伍之一,在云南昆明进行最后的角逐。

蓝天白云下,鲜红欲滴的番茄正在温室大棚中纵情生长,它们正见证着一个故事——一群年轻人如何通过努力让农业同样拥有未来。

事实上,祝清震从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举办时就开始关注这一赛事。2020年,拼多多举办了第一届农研大赛,全球顶尖的青年数字农业科研团队都参与其中。但可惜的是,第一届大赛的命题是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草莓种植,祝清震团队中并没有草莓种植方面的相关专家,无奈只好作罢。

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命题是,这与祝清震团队拥有丰富番茄种植的优势相匹配。因此,祝清震召开了紧急项目组会议,组队参与了这场比赛。

“农圣大脑队”一共有9名成员,其中有3名博士和6名硕士。他们均具备丰富的农业科技相关经验:

和主要从事最优控制系统开发的工作,长期致力于温室智慧化建设;主要从事农业环境信息监测、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等研究;长期从事番茄种植及示范工作,熟悉设施环境中番茄的栽培技术及连栋温室等主流温室控制平台;主要从事农业物联网、农业模型及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

“农圣大脑队”成员结构(不完全列表)|图源赛事方

最终团队的架构符合预期的能力组合:按照专长和分工,“农圣大脑队”分为三个小组,包括控制系统组、人工智能组和草莓种植组,分别由祝清震、孔建磊和肖丽娟担任小组牵头人。

祝清震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信息化专家赵春江。为了培养更多的农业工程方面的人才,博士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暂时离开导师前往江苏大学任教。除了在江苏大学讲授《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精准农业》等课程外,祝清震目前还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人工智能组的组长孔建磊2016年从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博士毕业。结合学院的学术优势以及个人兴趣,孔建磊的博士论文选题为“人工林环境采育目标数据处理及分类方法研究”——这个传统农业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交叉的前沿议题,似乎为几年后他参群,有问题及时沟通,以解决各种突发问题。

除了规定的农作物品种发生改变,相较第一届农研大赛,第二届农研大赛还有一个关键的变化——首届比赛中,青年科学家们利用作物生长模型、卷积算法等AI技术提升产量。而在第二届比赛中,选手们则需要利用传感器、光谱、算法模型等,探索种植出更高产量、更高品质的农作物。

大赛为进入决赛的4支队伍分别提供一个独立温室及对应的环境控制应用接口,队伍可以远程调节温室内的水肥、光照、二氧化碳等生长环境要素实现无人种植,最终成果由专家团队和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测定、评出获奖队伍。本届大赛总奖金池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将全部用于支持优胜参赛团队。

为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又多又好”的目标,通过讨论,“农圣大脑队”确定了解决方法:

“农圣大脑队”综合解决方案|图源赛事方

利用知识图谱将种植经验知识化,即用图的方式直观表现番茄种植知识之间的关联;

用机器视觉识别为精准决策提供依据,即借助相机进行神经网络监测,实时监控作物的生育期、需水情况、果实和花朵情况,从而进行精准的温室控制;

采用可视化温室集群智慧管控云服务系统,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自动控制相关设备,实现番茄种植托管的理念,从而保证温室大棚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

“农圣大脑队”可视化温室集群智慧管控云服务系统|图源赛事方

之所以祝清震想要参加大赛,除了在能力和兴趣上的匹配外,他还有一个愿望:目前,院校和研究机构有着很多的资源,但没有将它们商业化的渠道,他想借助这次大赛了解他们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看能否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的《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中国智慧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约束是“产学研”转化机制的不健全。该《报告》指出,目前一些智慧农业研究脱离了实际生产的需要,没有充分考虑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接受性和现实需求,研究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中,既没有完成理论与应用的衔接,也缺乏应有的市场化推广。

“农圣大脑队”所设计的商业模式中主要涉及四大经济利益主体:零部件厂商、技术依托机构、技术转化团队和目标客户群体。简单来说,即依托相关机构的技术支持和上游零部件厂商的硬件支持,由技术转化团队完成方案对下游客户的赋能。

直到本科毕业,祝清震从来没有考虑过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工作。和很多农村孩子一样,他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走出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小乡村,而这正是他一直好好学习的动力。

但被土地哺育的孩子对泥土总是抱有某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总会在某些时刻浮现,并随着长大逐渐蜕变成一份责任感,或者说一种试图改变落后现状的持久热情。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热情。祝清震表示,当他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他在从事农业专业相关的工作时,他们是完全不理解的。“他们会说,小祝这个孩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学习,好不容易离开了农村,为啥还要务农。”祝清震说。

《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发展智慧农业的一大贡献是以数字化方式促进农业绿色生产。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的问题对于中国是严峻的。农业农村部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中显示,中国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偏高,亩均化肥用量达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每亩8公斤,是美国亩均化肥用量的2.6倍、欧盟亩均化肥用量的2.5倍。这不仅造成了生产资料的浪费,也引致了大量氮氧化物温室气体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为了进一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手段和农艺农技应用,增加粮食供给,提升粮食品质,而这正与“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提出的“又多又好”的目标相匹配。

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已经充分验证了农业科技的力量:

尽管这些数据是农业科技最有力的证明,但是普通农民可能难以理解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祝清震坦言,虽然他希望能够消除周围人对农业技术的偏见,但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以平常心看待年轻人从事农业科技这件事。我也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中国的农业技术能够领先于世界。”祝清震说。

像祝清震这样投身农业科技的年轻人其实有很多。

祝清震表示:“我认为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非常有必要去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因为农业技术和相关工作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真正解决我们国家人民吃得上饭和吃好饭的重要保证。”

回到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或许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迷茫的时光,我们会不断反问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代“新农人”刺透迷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投身农业科技。

祝清震说,当看到自己辛苦开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可、真切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时候,他都会感到莫大的价值感。孔建磊也曾说,不管遇到什么焦虑的问题,都需要充满自信地继续说出梦想,不怕嘲讽和失败,用积极的行动去挑战梦想。

如今,云南大棚里的番茄还在生长。有朝一日,等团队的研究成果与种子一同播撒在中华大地之时,农民会笑,他们也会笑。

相关文章

  • 大涨22%!拼多多发布二季度财报!投资百亿农研专项

    大涨22%!拼多多发布二季度财报!投资百亿农研专项 拼多多宣布设立“百亿农研专项”,Q2全部利润及以后几个季度可能有的利润,均将优先投入至该项目,直至满足100亿总额。北京时间8月24日晚,拼多多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方面,拼多多二季度营收230亿元,同比增长89%,不及市场预期的267亿。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本季度的运营利润为20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这也是继2020年第三季度首次盈利后,拼多多第二次实现单季盈利。

    2024-03-18 10:44
  • 电商渠道和传统营销都适合什么农产品?

     电商渠道和传统营销都适合什么农产品? 产品举例:有机牛奶(常温奶)、褚橙、松茸等。,此类产品如果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即可成为榜首类产品,比方做林地散养土鸡蛋、有机杂粮、阿克苏有机冰糖心苹果等等。,现面向触及农业产业链企业打开事例搜集、招商协作,团购征订。

    2024-03-14 16:11
  • 农业农村部:开展5G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农业农村部:开展5G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为提升生产经营决策科学化水平,引导市场预期,依托技术实力雄厚、处于行业领先和主导地位的机构,建设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花生、天然橡胶、苹果、柑橘、蔬菜、马铃薯、茶、肉鸡、禽蛋、生猪、羊、肉牛、奶牛、鱼、虾、蟹、贝及饲料、农资等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立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消费、贸易等环节的数据清洗挖掘和分析服务模型,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和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开发提供生产

    2024-03-22 08:51
  • 拼多多与上海农业农村委达成战略合作 上线“沪农优品馆”

    拼多多与上海农业农村委达成战略合作 上线“沪农优品馆” DoNews9月1日消息(记者翟继茹)1日,拼多多宣布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达成合作,将启动首个“沪农优品馆”,并在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科技农业、数字农业以及新农商、新农人培训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沪农优品馆”上线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将会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合作社入驻优品馆。,拼多多数据显示,截至8月中旬,平台已举办超过200场“市县长直播助农”活动,累计带动平台相关助农专区成交3.9

    2024-03-21 22:07
  •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联合拼多多举办丰收节大联播,71万网友庆丰收拼好货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联合拼多多举办丰收节大联播,71万网友庆丰收拼好货 9月22日,第三届上海市农民丰收节正式拉开帷幕,崇明、闵行、金山、松江等9个涉农区的有机大米、时令蔬果、舌尖美味汇聚市农业展览馆,共同展现上海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活动当天,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联合拼多多共同举办了丰收节大联播,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农业展览馆馆长顾士连、水稻专家曹黎明、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黎娜等组成带货天团先后走进直播间,为上海农产品代言。▲9月22日,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

    2024-03-21 21:50
  • 因地制宜,网易联合创新中心赋能地方农业产业智慧化

    因地制宜,网易联合创新中心赋能地方农业产业智慧化 互联网+解决农业痛点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和电商、物流等行业的火爆,不少资本与人力将目光投入农业产业市场,但入市者多,成功者少。,截至目前,网易联合创新中心以“3+N”的平台运营模式,已赋能全国20个地区打造产业集群,并助力当地产业链提质增效。,南宁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和实力继续稳居广西第一。

    2024-03-21 21:49
  • 第27届农高会圆满闭幕,阿里巴巴赋能云上农高会实现交易额破5亿目标

    第27届农高会圆满闭幕,阿里巴巴赋能云上农高会实现交易额破5亿目标 10月26日,第27届中国杨凌农高会顺利落下帷幕。本届农高会围绕“新技术、新平台、新内容、新服务”升级版目标,依托阿里巴巴云上会展平台技术赋能打造“云上农高会”,优化展览布局,丰富展览内容,提升展览水平。最终在会展形式、交易规模、逛展体验、国际化参展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成为引领数字农业新经济的全新标杆。闭幕式现场,农高会筹委会相关领导宣布本届农高会优秀组织奖、优秀展示奖、优秀成交奖、优秀服务奖、后

    2024-03-21 21:18
  • 离开北上广去农村:逃离北上广回农村是一种潮流

    离开北上广去农村:逃离北上广回农村是一种潮流 你愿意从北上广深,逃回农村吗?你愿意,从城里回去农村发展吗?前几年一股逃离北上广的热潮兴起,许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都纷纷回到了家乡就业、创业。,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又导致人人都在种地无土地可流转。,年轻人不愿意在农村待,跑到城里打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收入能够高一些。

    2024-03-21 21:08
  • 阻挡不住的农业机器人“机器解放人力”有多大想象空间?

    阻挡不住的农业机器人“机器解放人力”有多大想象空间? 设施园艺作业机器人,系统智慧管控、由园区巡检、自主运输、农业喷药、自动授粉等机器人组成,这套产品,基本覆盖了农业的全生产流程,可以说,农产品生产者用了这套产品,自己就可以完全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能获得更稳定的效率。,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正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陈磊表示,科学技术才是农业的未来,而拼多多会坚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2024-03-21 21:01
  • 烧再多钱也烧不出拼多多的未来,加码农业会是新的增长点吗

    烧再多钱也烧不出拼多多的未来,加码农业会是新的增长点吗 黄铮卸任董事长之后,陈磊接棒,很多人都好奇他能够挑起重担,从最近的财报来看,似乎可堪大任。5月26日,拼多多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中有几个颇为亮眼的数字。去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的活跃用户数达到7.88亿,首次超越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活跃买家最多的电商平台。今年拼多多更上一层楼,活跃用户数达到8.238亿,同比增长31%,较上一年同期净增1.957亿。活跃用户首次突破8亿,拼多多也同时创下了

    2024-03-21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