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互联网大厂高管,为何涌入“夕阳”房地产,对他们选择如何看

2024-03-21 20:39
admin

“真没想到,王长虎居然去了龙湖。”

10月中旬,就在字节跳动视觉技术负责人王长虎离职的消息传出后不久,关于其接下来入职的新公司的讨论,也在互联网招聘圈内小规模发酵。

Tech星球独家获悉,王长虎已经入职龙湖集团赋能平台(采取轻量化设置后的龙湖集团总部),以总经理身份负责今年7月新成立的AIoT人工智能引擎团队,向龙湖集团CEO邵明晓汇报。对比早前传闻的“回归学术圈”,这位互联网技术大牛的选择出人意料。

除了王长虎,近期“all-in”房地产的互联网高管,还有阿里副总裁范驰(花名“程咬金”)和丁险峰(花名“柯镇”):前者在阿里任职11年,职级达到M7,擅长运营,被金地集团董事长凌克以金地物业联席CEO身份聘入负责数字化;后者是原阿里副总裁、阿里云智联网首席科学家,有20年的AI与IoT物联网领域经验,目前的新身份是万物云管理合伙人、首席科学家CTO。

另一边,地产“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掐住了曾依靠“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模式扩张的房地产企业的七寸——债台高筑、拿不到新资金、拿地如履薄冰,是目前行业内的普遍焦虑。如今,房地产税的“山雨欲来”,更是给房地产玩家眼前再蒙上一层乌云。

大批房地产高管出走的情况,已从2020年持续至今。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2021年9月,有接近60位房企集团层面高管职务发生变动,其中离职高管接近30名,涉及万科、龙湖、佳兆业等企业。

“不管是从高管位置的空缺,还是从PropTech(房地产科技)的细分领域丰富度来看,留给互联网高管们前来搅动的空间都很大”,地产猎头尹磊告诉Tech星球。

房地产科技目前被细分为商业地产、长租及买卖、短租搜索、房屋保险、家装服务、智能家居、物业管理、经纪人工具、资产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施工管理、室内测绘等12个领域,各领域都蕴藏开拓价值和潜力。

一面是想要逃离老本行内卷、“逆流”前往新行业寻求挑战的互联网人;一面是政策监管下,想要借科技与数字化寻找新机会的房地产公司。互联网手中,真的有能将房地产拉向盈利新模式的救命稻草吗?

“六位数月薪,可直接带现成大团队,未来有机会单独上市”——作为长期专注在地产高端招聘的猎头,尹磊常用这三点密集输出,在第一通电话里先抓住互联网“高P”们的注意力。

乍一听诱人,但高管心里也门儿清:有这么多房地产人才外流,一定是有其潜在风险和顽固难题。比如,王长虎加入前,龙湖的DT数字科技部(以下简称为“数科”)的进展就不算让人省心。

作为行业里曾经的“稳健型”,龙湖和万科对数字化的布局意识都相对较早。2018年,龙湖成立该部门,并将“仕官生”校招开到包括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内的海外8所名校,其中不乏数据分析、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类等强互联网属性岗位。社招上也引进过一批以BAT、华为背景为代表的优秀人选。到2018年底,数科团队已聚集400余人,如今规模过千。

“问题出在高管身上”,于清告诉Tech星球,他在龙湖工作了3年,对前数科部首席探索官殷浩有不同看法,“殷浩之前是海尔的,在他带领下的管理层,不管是从海尔带过来的老下属,还是招进来的中层和程序员,不靠谱的占多数——都是表面功夫不错,技术能力薄弱。”

技术“地基”的松散,也致使龙湖数科此前的团队协作充满问题。“项目里散兵居多;项目之间互相借人导致混乱,人人焦头烂额,经常被丢紧急需求;结束之后负责项目管理的人也不好好复盘总结,常规操作是让我们先背锅。”

这也导致龙湖的技术能力被内部员工诟病,早期从互联网加入的员工,从心底并不认可在房地产数科做技术能有什么成长,纷纷出走。直到去年3月殷浩离职后,情况稍有缓和。

对于互联网高管的再次加入,于清坦言并不抱过高期望:“龙湖的高管层从2017年开始就在不停换血,从副总裁到各业务线老总都挨个动过一遍。王长虎若守不住也并不难堪,能真的帮龙湖推快集团数字化才是奇迹。”

曾在赛普咨询服务房地产客户的君君告诉Tech星球,她的房企客户中也有互联网人前来担任高管的例子。成功落地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业务学习和思维融合,能借力互联网经验先设计适合房地产、同时独属于数科业务的团队结构;其次,是做为空降兵,先维持好和老板、平行团队的关系,保住话语权不受质疑;再次,是在执行层面能足够接地气,保证基层技术能跟上思路。”

“单拆上市”的美梦,在业绩和盈利的短近压力下尚显遥远。想用科技和互联网手段帮房地产龙头们摆脱固有的高周转模式,有效改善管理运营,来自互联网的管理者们还需小心掌舵。

相比从业较久的互联网职场人,应届生的记忆里没有前些年万达网科的失意裁员,也少了些踟蹰不定。

“应届生是万科云培养数字化的一块‘应允之地’。”曾在万科负责过校招的孟丽告诉Tech星球。从2015年至今,万科先后启动过“沃土计划”“龙抬头计划”“春天行动”“猎头计划”等一系列招聘项目,其中“数字化”和“校招”的重视度不断被强化。

好的苗子决定了数字化建设的基层厚度。在招聘最紧张的时候,孟丽的团队会每天开会对焦pipeline(流程管道),要求当天给答复,不让好苗子久等。

她见过最优秀的一类应届生,手里同时有碧桂园、龙湖、绿地等公司的数科类部门offer。不仅学历好,对房地产数字化方向的意愿度高,想法也非常清晰,“这种年轻人,我们愿意直接给到对应阿里P6(阿里普通校招是P5)的总包,而且纯现金。但有时其他几家可能还开得更高。”

经历2020秋招进入某Top10地产数科的钟勇告诉Tech星球,自己当初接受offer,一是觉得薪资优于互联网,二是公司给到的培训机制看上去很完整。但在此之前,“其实有几家公司也拖了近2个月没发offer。不回绝,也不给回复,一直吊着流程。”他甚至加入过一个自发组成的“地产校招等offer”的兄弟会QQ群,里面每天都有人在骂HR和面试官。

有学长在听说他入职后惋惜不已,“你刚一毕业就去地产做技术,未来怕是很难再去真正的互联网大厂。”钟勇听这么一劝也有点慌神,怕今后BAT的路会被堵死。

作为95后,公司里领导们的做派让他经常无语,“完全没有互联网那种年轻人的活力,上班像上坟,很难做自己。领导参与的活动,形式繁琐,不管是诸如喊口号的环节、还是土味的海报,都能让我尴尬得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数字化是真刀真枪在做吗?”无论是招聘团队,还是被地产公司视作数字化人才“内生力量”的基层打工人,对于集团高层的真实决心都有这样的疑问。相比缓慢的数字化进程、不停被上层高管变动打断节奏的项目、财报上暂时还不起眼的业绩,“加班严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因素。

无论是否真刀真枪,PropTech(房地产科技)的未来一定不只属于还在缓慢转型的房地产行业。

在能看见更大图景的从业者眼里,数字化力量最终导向理想中的智慧城市:无论是物联网系统、VR/AR参与的在线办公机制、智能物业、相关的供应链系统……有太多细分切口,留给互联网公司亲自下场做“互联网+房地产”的拓新。

放眼全球,Google和Facebook早在2017、2018年就已有住宅开发和建房项目。国内,去年5月京东并购猫酷科技,布局购物中心的数字化运营;阿里在房产租赁、数字酒店、商业地产数字化上也有对应业务。

今年“十一”假期前后,字节跳动出手,旗下FaceU相机高管王丰坤成为原麦田房产旗下公司福旺房地产的新增法人,并随后成立福建好房有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而鉴于字节从去年以来在各行业遍地布局,张一鸣的房地产野心是否止步于房地产交易领域,只和贝壳pk,还不好下定论。

在互联网和房地产这两个正意欲互相渗透的行业里,有不少从业者仅将对方领域的能力看作面向资本市场时的增值筹码。2020年11月,绿地集团将金融业务装入绿地数科,开始谋求后者上市;今年4月,绿地数科对外宣称将在3年内完成上市,并争取2023年达到60亿元的利润规模。

君君从过往地产客户案例的经验中总结认为,房地产数科的核心潜力藏在数据赋能、降本提效、改善体验、盈利模式创新四项突破点里。“在‘三条红线’、限价限购、房住不炒、人口增速放缓的长期趋势下,提前做数字化的未必就能占得先机,但不好好做数字化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这已经是关乎存亡的问题。

尹磊也认同这样的说法。“目前在高管招聘的面试后期,大老板越来越注意盘问考察候选高管:有没有对行业做过功课;是想纯来捞现金,还是能站在高视角看懂房地产与科技的结合点;是虚炒科技概念还是有落地想法。”毕竟,行业已经从扩大增量加速往优化存量转变,百万甚至千万年薪,换来的不能只是PPT。

“从高管到底层员工都在经历一次换血。”可见的未来里,土生土长的房地产人还会继续朝其他各行逸散,好奇的互联网人也会继续被高薪、和看似降维的工作难度吸引加入房地产。每新增一位互联网高管的入局,或者一条约束旧模式的监管政策的出台,引发量变转质变的临界点都会往眼前更近一步。

相关文章

  • 彭博社:苹果两位重要运营高管离职 一人转做AR

    彭博社:苹果两位重要运营高管离职 一人转做AR 尼克.福兰扎(NickForlenza)在苹果担任生产设计副总裁,他从公司正式退休。,杜科.帕斯穆(DucoPasmooij)直接向苹果运营高级副总裁汇报,主要负责生产设计。,杜科.帕斯穆(DucoPasmooij)已经负责iPhone运营多年,也是一位苹果老员工了。

    2024-03-22 08:38
  • WeWork任命新任CFO 高层换血仍在进行中

    WeWork任命新任CFO 高层换血仍在进行中 罗斯是一位经验丰富且成就卓越的高管,在全球性大型企业担任高级财务管理职务逾25年。,之前,她还曾在雅芳产品公司(AvonProducts)和食品零售集团AholdDelhaize担任过这一职务。,2月20日,WeWork又任命安永前高管希亚姆·吉杜马尔(ShyamGidumal)为新任首席运营官(COO)。

    2024-03-22 08:36
  • OYO中国溃败史:一场危险的资本游戏正在落幕

    OYO中国溃败史:一场危险的资本游戏正在落幕 阿诺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印度理工学院,自2012年起就追随李泰熙一起创业,可以说对于OYO在印度的核心打法了然于胸。,结果到了2019年9月,仅仅一年时间,OYO在中国已拓展至320多个城市,签约1万多家酒店,拥有超过50万间客房,堪称神速。,光速资本等中国投资方此前已经基本退出OYO,这家公司的命运只掌握在李泰熙和孙正义这两位主要股东手中。

    2024-03-22 08:29
  • 调查显示:疫情或致今年全球企业技术支出下降4.1%

    调查显示:疫情或致今年全球企业技术支出下降4.1%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根据美国企业技术研究公司(ETR)的最新调查,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收入,全球范围内的企业今年计划将技术支出削减最多4.1%。,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大多数政府下令全国封城,许多公司决定加快支出,让数以千计的员工可以在家工作。,这增加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支出,但我们还无法足够快地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新设备。

    2024-03-22 08:20
  • 瑞幸22亿造假被提起集体诉讼 投保的董责险赔不赔?

    瑞幸22亿造假被提起集体诉讼 投保的董责险赔不赔? 美国的GPM、Gross、Faruqi等多家律所宣布,已就证券欺诈行为对瑞幸咖啡公司和特定管理人员提起集体诉讼。,瑞幸咖啡称,公司的独立特别委员会经调查发现,COO及其部分下属员工从2019年二季度起从事了某些不当行为。,安联全球企业及特殊风险报告表明,董责险索赔案件无论是驳回或是解决都将更为缓慢,这意味着诉讼时间更长、抗辩费用更多、和解金期望值更高。

    2024-03-22 08:17
  • 蒋凡终究逃不开:一个竭力避免戏剧化的人成了戏剧本身

    蒋凡终究逃不开:一个竭力避免戏剧化的人成了戏剧本身 另一派则认为,阿里是个极其重视价值观的企业,之前因为用外挂抢月饼就开除了员工,这次高管爆出绯闻,不应该轻轻放过。,行将结束,还是没有拿到料,我垂死挣扎了一下,请蒋凡一定要讲一个来到阿里之后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蒋凡才会一直感念阿里在那次“疏漏”中所体现出的人性和温度。

    2024-03-22 08:11
  • 如何靠打工实现年薪百万?我们用数据帮你探探路

    如何靠打工实现年薪百万?我们用数据帮你探探路 乍一看,这个比例并不低,似乎意味着只要能够晋升到高管级别,就有将近一半的几率实现年薪百万。,4尾声看到现在,大家应该也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想要通过打工实现财务自由,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其实回过头来想一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生大概率就只能一直打工,可能直到65岁退休,也摸不到财务自由的边。

    2024-03-22 08:04
  • 腾讯高管谈阅文换帅:创始团队想休息下 免费作为补充有价值

    腾讯高管谈阅文换帅:创始团队想休息下 免费作为补充有价值 当天晚间,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总裁刘炽平、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JamesMichelle)及CFO罗硕瀚等公司高管召开了财报电话会议。,阅文只有付费模式,如果我们引入免费内容作为补充,相信可以为作者带来更大价值,也可以让阅文与我们的视频业务和游戏业务进行更好的合作。,从某个角度而言,中国品牌想通过自身电商工具接触消费者也更为困难,美国品牌很多销售都是通过网站实现的,既传统又易于管理,但

    2024-03-22 07:59
  • FB等社交平台极端主义言论盛行,“打标签”是否必要

    FB等社交平台极端主义言论盛行,“打标签”是否必要 这篇报道基于Facebook内部文件,以及对现任和前任员工的采访,详细地描述了Facebook是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来阻止平台上分裂内容的传播。,解决这种极端化问题是非常困难的,需要Facebook重新考虑其一些核心产品。,这些措施包括改变新闻推送,使其包含更多来自朋友和家人的帖子,而不是出版商的帖子;启动一个事实核查计划;通过机器学习系统和内容审查队伍,更快地检测仇恨言论和其他恶意内容;从算法推荐中

    2024-03-22 07:52
  • 广告抵制活动组织者:Facebook与民权组织的会议令人失望

    广告抵制活动组织者:Facebook与民权组织的会议令人失望 ”ColorOfChange执行董事拉沙德·罗宾逊(RashadRobinson)在会后通过视频会议平台Zoom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该组织CEO杰西卡·冈萨雷斯(JessicaJ.Gonzalez)发表电子邮件声明称:“我们今天并未听到任何消息能让人相信,扎克伯格及其同僚正在采取行动。,她还表示,Facebook将于周三发布针对其政策和业务实践的独立民权审计结果。

    2024-03-22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