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国家近年来,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效果如何?此次调整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5月31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当前,我国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国家卫健委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应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了二孩1000多万人。从七普数据看,目前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6.6%提高到了2020年的17.95%。
那么,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为什么近年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
卫健委回应说,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生育妇女规模减少,婚育年龄推迟。"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年均减少340万人,2006-2016十年间,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3.6岁推迟到了26.3岁、初育年龄则从24.3岁推迟到了26.9岁,20-34岁女性在婚比例从75.0%下降到了67.3%。第二个原因,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的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以及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另外,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与2019年同期比较下降幅度较大,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一定关系。
实施三孩政策,大家最关心的是,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国家卫健委强调说,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优化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新华社记者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国家近年来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效果如何?此次调整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5月31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顺应人口发展规律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
问: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关系千家万户。当前,我国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答: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将之写入宪法确定为基本国策。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积极回应社会期待,适时作出重大决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近年来政策调整使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
问:近年来,我国对生育政策作出了几次调整,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的重大决策,取得明显成效。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目前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6.6%提高到2020年的17.95%。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3年的118降至目前的111左右。
出生人口下降群众生育意愿有待释放
问: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为什么近年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
答:世界发达国家普遍生育水平较低。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社会保障完善,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生育妇女规模减少,婚育年龄推迟。一方面,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年均减少340万人,2020年同比减少366万人。另一方面,婚育年龄推迟造成当期生育的妇女减少。2006-2016年,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从23.6岁、24.3岁推迟到26.3岁和26.9岁,20-34岁女性在婚比例从75.0%下降到67.3%。此外,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7年下降,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至2020年的813万对,减少40%。其中,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人下降至1399万人,减少41%。
二是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调查显示,因为“经济负担重”的占75.1%,“没人带孩子”的占51.3%,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9%。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生育水平下降。受疫情影响,年轻群体就业、收入状况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婚育安排进一步延后或取消。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与2019年同期比较下降幅度较大,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一定关系。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问:实施三孩政策,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答: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问: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等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大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20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0%,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十四五”末期将由轻度老龄化转入中度阶段(占比超过20%),在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阶段(占比超过30%)。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相关文章
-
政协委员建议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岁:如何应对生育率下降
但我们面临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生育率在下降,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我国新生人口不断减少,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网友纷纷评论:又可以早当妈妈了!生育率下降是由于法定结婚年龄而导致的吗?跟目前生活水平高,买不起车房,养不起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鲁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将向大会建议修改《民法典》1047条的规定,将结婚年龄规定为
2024-03-21 21:12 -
韩国或成世界上首个消失的国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说?
据韩媒统计,韩国的生育率在逐年降低。英国牛津大学人口学教授曾对韩国人口问题作出预警,称韩国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消失的国家”。你有想过有一天全球某一个国家会消失吗?近日,一则有关“韩国或成世界上首个消失的国家”引起不少的关注,那韩国或成世界上首个消失的国家具体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消失?为大家整理原因如下:一、韩国或成世界上首个消失的国家!具体是怎么回事?报道称,韩国人口危机加剧,出生率近年来不断下降
2024-03-21 21:12 -
应聘被要求书面保证怀孕主动辞职:劳动权益保护问题
我去年结婚,今年28岁,就是因为没有生小孩,找工作就要这么被对待吗?那么五险中的生育保险要来有何意义?”重庆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于3月5日回复道,我局已向该单位进行了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要求该单位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报道指出,女性在求职、提拔时容易被区别对待,职场女性在是否生育孩子、生完孩子再入职时面临不少难题,也有大龄女职工面临被辞退或被迫提前退休的压力。,我去年结婚,今年28岁,就是因为没有
2024-03-21 21:11 -
韩国要生小孩发钱催生怎么不管用,韩国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小孩
和大多数国家一样,韩国也在战争结束以后迎来过一次长达十年的婴儿潮,总和生育率曾高达6.0。,事实上,韩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发钱并不能成为解决根本问题,唯有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才能真正提高大家的生育意愿。,”为了纠正这种误解,裴贞元在上课时会向学生普及什么是性欲、如何达到高潮以及性别政治相关的知识。
2024-03-21 21:08 -
美国生育率跌至百年来最低,亚裔最明显达8%
对于生育率为何如此之低,这份报告并未给出具体解释,只是说将会后续进一步分析。,资料图新华社供图十多年前,美国总和生育率(即每名育龄妇女生育子女平均人数)维持在2.1的世代更替水平以上,这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十分少见。,但该指标后来一直下滑,去年降至约1.6,创下美国最低纪录,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2024-03-21 21:04 -
统计局: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生活压力大很多家庭不敢生二胎
二孩生育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
2024-03-21 21:03 -
哪些省份的人最愿意生孩子,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多大变化
5月11日上午10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跨越67年的人口普查7次“摸家底”,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多大变化?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速放缓,过去十年间年均增长率是0.53%,较前一个十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持续下降,还有人们生育时间的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这
2024-03-21 21:03 -
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意味着什么(曾多出生3000万以上男孩)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速放缓,过去十年间年均增长率是0.53%,较前一个十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政策逐渐放开,人们可以满足生一男一女不同性别孩子的需求了。,总人口性别比例(100名女性和男女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但略有下降。
2024-03-21 21:03 -
三孩生育政策或将改变传统户型,3孩后120平才是主力面积
广州日报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受消息影响,当日,高乐股份、宜华健康直线拉升封板,贝因美、戴维医疗、爱婴室、康芝药业等股大幅拉升。会议强调,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三孩生育政策对股市、食品、房产、出
2024-03-21 21:00
热门标签
-
淘宝退货包运费超出的怎么算?谁出?
2024-03-21 21:00
-
刷单、售假、炒作,明星直播带货如今还有不翻车的主播吗
2024-03-21 21:00
-
怎样给淘宝宝贝加标签?
2024-03-21 21:00
-
烧再多钱也烧不出拼多多的未来,加码农业会是新的增长点吗
2024-03-21 21:00
-
上汽超越比亚迪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新霸主
2024-03-21 21:00
-
经销商不会被淘汰,B2B等对传统生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24-03-21 21:00
-
铝业100上,铝业一度是该国工业强大的象征之一
2024-03-21 21:00
-
书店不断赚钱的秘密,书店老板是如何营销的年收入超百万
2024-03-21 21:00
-
特斯拉要向国产造车新势力学习,你期待的电车应该有多智能
2024-03-21 21:00
-
京东物流连续亏损十四年,“凭”什么值2084亿
2024-03-21 21:00
-
更新换代已开始,变革”,才能获得如此崭新的新生
2024-03-21 21:00
-
5G泡沫严重造成该问题真实原因是什么,为什么5G用户少?
2024-03-21 21:00
-
抖音平台新规全球优选进口超市变更为代销业务商家
2024-03-21 21:00
-
电脑病毒都去哪了,现在的电脑很少中毒是怎么回事?
2024-03-21 21:00
-
微盟、有赞的启示:存量时代,互联网重新要做一遍
2024-03-21 21:00
-
中国新冠疫苗屡创防疫佳绩的,击败了只说空话的美国
2024-03-21 21:00
-
多地6月起将发放高温补贴,哪些劳动者可获高温补贴
2024-03-21 21:00
-
创业板首家万亿市值公司诞生:宁德时代(300750)总市值超1万亿元
2024-03-21 21:00
-
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超百万,2050年将增加到每年300万人
2024-03-21 21:00
-
卖1斤亏1元 苹果价格大跌滞销,出口受阻滞销价格下跌
2024-03-21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