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雪球十年为何此时动了上市的心思,拿什么吸引年轻人

2024-03-21 21:02
admin

这背后折射的是基民态度正在悄然生变,由高攀不起蜕变为爱搭不理,之所以如此与基金春节之后萎靡不振有莫大的关系。

张坤的招牌,易方达蓝筹精选2021年整体收益居然为负数。

基金的日子大不如前,投资者的热情也退潮,截至25月10日,2021年以来新基金延期募集的数量已高达96只,早不复此前一日售罄、争破头的盛况。

这意味着,基金第三方销售渠道或承压,雪球自然也不例外。

而据彭博社报道,雪球正计划最快5月赴美IPO,筹资约3亿美元,目前相关事宜仍处于斟酌阶段,具体的发行时间和筹资安排可能仍会发生变化。

对外媒的报道,雪球表示不予回应。

那么,上线十年,雪球为何此时动了上市的心思?或者说,在口碑下滑、基金销售承压的背景之下,如何根治平台上内容注水、非法荐股等乱象?B站、小红等成为年轻人理财的新阵地,雪球拿什么吸引年轻人?

淘股吧与股吧之外,有了第三个选择

雪球上线于2011年。

彼时,炒股侧重交易与资讯,大智慧、同花顺、东方财富网等成为股民的心头好,而对应的内容社区则相对匮乏。

毫不夸张地说,能拿得出手的唯有淘股吧与股吧。

淘股吧乃游资、超大户、短线高手、职业投资者等集中地,吸引无数散户跟风炒作,堪称超短线的角斗场,而股吧则为散户的大本营,散发着更浓的市井气息,少了你死我活的拼杀味道。

一名A股资深投资者向锌刻度这么描述:“在淘股吧,时有上过龙虎榜的大神出没,跟对人可以喝酒吃肉,稍一犯错就等着关灯吃面,听得多的是‘涨停、冲呀、一年十倍、打最硬的板’;在股吧,有技术面,看基本面的,听消息的,情绪发泄的交织在一起,听得多的是‘洗盘、狗庄、金叉、套牢’。”

换而言之,市场缺乏价值分析与理性讨论

雪球抓住了这个市场空白点,以深度内容为“雪”,以投资者为“坡”,开启了滚雪球之旅,正如巴菲特所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复盘来看,雪球的打法与知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起初采取邀请制,拉拢了一批高质量的用户,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夯实基础之后再放开注册,招揽普通用户。

憧憬赚钱,最令人亢奋,大量用户慕名而来,2015年初雪球用户用户突破100万人,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Twitter让不特定的多数人成了记者,Uber让不特定的多数人成了出租车司机,雪球让不特定的多数人成为分析师、投资顾问和基金经理。”雪球创始人方三文如是说。

雪球创始人方三文

直白地说,雪球上的高手热衷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深度内容输出各自的投资理念,终与淘股吧、股吧形成差异化路径。

更为关键的是,雪球较早采用信息流算法推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订制需求,进而更快获取有效信息,与传统BBS高下立判。

“深度内容+算法推荐”,成为雪球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口碑下滑,离初心渐行渐远?

十年之后,雪球口碑却大不如前,究其原因有三。

首先,内容注水

雪球标榜的理性与严谨,在潜移默化之中已逐渐逝去,社区氛围越来越嘈杂,用户群体越来越分割,人心越来越浮夸。

“我来雪球看看大家的言论,想的是了解股票,看大家的各种分析,不料,都是吵架的……”

“恕我直言,雪球现在的股民质量越来越像东方财富的股吧,涨了各种吹,跌了各种强行套利空。”

“很多所谓的大V真不知是人还是狗,报团一起忽悠,拔了吹票的网线,这些人马上就原形毕露了。”

一名资深雪球用户告诉锌刻度,平台充斥着各种野生大神,口号满满却干货寥寥无几,而用户实际渴望的却是尖锐的观点、深邃的分析、超前的预判。

譬如,许多人炒大V作业就依赖雪球的组合功能,然而该功能在股票涨跌停时仍然可以买入或卖出,与实际操作有较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参考价值就大幅缩水。

关注雪球的组合功能的人不多了

其次,高手出走

戾气上看基金经理的直播,了解宏观经济动向、行业深度分析、公司势态论证等。

“为什么雪球没有直播频道,挺期待的。”许良雨称。

另外一方面,理财内容社区竞争加剧,集思录、摩尔金融等发力深度内容,试图争夺雪球的基本盘

譬如,集思录就像极了早中期的雪球,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和气,颇受一些职业投资者的青睐。

从这个角度来看,创立十年之际的雪球谋求上市,背后的底层逻辑或为应对复杂的商业竞争环境:对内需要吸引过更多优质内容原创者,以遏制内容注水、质量下滑的不良势态,对外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以守住理财内容社区“一哥”的位置不丢。

两面夹击之下,突围势必成为雪球的关键词,借助资本市场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至于能否得偿所愿仍有待观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