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樊登读书的AB面,暴利吸金与出圈争议

2024-03-21 21:02
admin

樊登与他的4500万”拜知识教“信徒再造知识付费。

‍“一年听140本书,听了10遍《道德经讲什么》,11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来自樊登读书APP会员,在社区中分享自己的年度阅读报告。这可能是罗振宇和吴晓波都始料未及的知识付费。

类似这种以一年百本书计阅读量的重度用户,是樊登读书4500万用户的核心群体。狂热的用户粉丝群体也为其产生了一年10亿的营收,这让“樊登读书”成为耀眼的知识付费巨头。

樊登知识王国的高墙内,几千万粉丝将创始人樊登捧上神坛,创造着后知识付费时代新的流量偶像;而围墙外,大众对樊登读书的质疑、争议和偏见则愈演愈烈。

最近,樊登读书的CEO吴江公开回应,2020年双11“3天狂赚4个亿,恐怖的樊登”一事的争议,直言“我们是真不敢当”。

外界充斥着“樊登读书毛利90%”、“3年赚50亿”的传言与想象,对此,Tech星球向樊登读书方面求证,对方表示,这些数据确实并不真实,一年10亿营收是比较准确的数字。

樊登,曾经是“知识付费四大天王”(罗振宇、吴晓波、李善友和樊登)中的老四。但现在,格局已经变了。据罗振宇“得到”母公司思维造物去年披露的招股书,2019年营收达到6.28亿,但是全年净利润1.15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仅有1328万,也就是说,樊登读书“双11”3天的成交额,就超过了“得到”母公司“思维造物”2019年半年的营收。

实际上,2013年成立的樊登读书一直被忽视。只是今天,伴随着罗振宇的“思维造物”冲击知识付费第一股遇挫,吴晓波的“巴九灵”借壳上市失败,李善友的“混沌大学”更名“混沌学园”,因太挣钱引发争议出圈的樊登读书,走到了聚光灯下。

樊登读书,无论是从其内容调性、向下沉市场兜售碎片化知识的策略,还是被外界诟病的代理商销售基因来看,都与知识付费赛道的“高大上”基调格格不入。

而目前,至少从数据上看,樊登读书已远远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书写了知识付费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故事。但是,那些知识产品如何远离割韭菜争议,贩卖二次群聊—樊登直播粉丝后援会,截至5月12日也仅有189人。从这些数据看,樊登读书并没有建立起与粉丝量相匹配的粉丝黏性。

樊登直播粉丝后援会微信群聊

‍‍抖音樊登读书粉丝群‍‍

对于这种反差,樊登读书回应,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樊登读书App注册用户与微信、抖音粉丝不重合,另一方面,抖音直播推荐算法和短视频的推荐算法是互不影响的两个体系。

但无论如何,现实是,抖音帮助樊登读书在几年内拿下了数十亿的营收,但在培养持久、有生命力的樊登这个IP方面,作用却微乎其微,要维持成绩,樊登读书可能还需继续在抖音砸钱。

樊登读书通过投放流量和遍布全国各地的运营中心账号,在抖音上编织了一个几乎密不透风的网,将用户圈在其中,以极高的信息密度进行轰炸,直播卖书、输出价值观。用户获得新知,企业成功变现,双方貌似实现共赢,但是在这张樊登读书用知识编织的巨网中,“唯知识论”的狂热用户是否更易被束缚在“知识茧房”。

站在全民焦虑的风口,樊登还能飞多久?

行业有评价说,如果说罗振宇、吴晓波的知识付费,是利用信息焦虑赚钱,而樊登读书则瞄准了当下的情绪焦虑。

樊登作为樊登读书造就的唯一IP,用知识偶像的形象支撑着产品的价值。樊登读书对Tech星球表示,“没有刻意去打造‘樊登’这个IP”。但是无论是否刻意打造,对樊登观点、故事的持续输出,使得粉丝对知识偶像的想象,以及成功商人的想象,都投射在创始人樊登身上。

“最好的创业方法就是少投钱甚至不投钱,樊登读书就没有投过钱,樊登读书就是我在手机上拉个群,谁想听我讲书一人交300,就拉满了500人,存不下了就再买一个手机。”

深知大众对于简单成功学的想象,樊登无论在视频还是演讲中,不止一次传播自己的发家故事,用一个成功的人设暗示粉丝,“只要听我讲书,就可以像我一样成功”。

除此之外,创始人樊登也是近乎偏执的全民读书的布道者,在《奇葩说》中,曾与高晓松就“读书是否可以解决一切事情”有所分歧,樊登一直强调,读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自己创立读书会以来,所做出的一切判断和决定都有书可查。

对读书有用论的推崇,既容易号召一批黏性强的狂热粉丝,也会因为根本不符合实际而招致反噬。

譬如在知乎上,一名自称已“脱粉”樊登的网友,在“如何评价樊登”的问题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5年里,你讲了很多本关于锻炼运动,健康饮食的书,你说过很多次,看完xxx书之后,现在在跟着教练跑步或者在健身房健身,从此以后要合理膳食。5年过去了,你还是我之前爱的樊小胖。”

事实上,读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理念,用在创始人樊登身上,也并不成立。

更大争议,来自于不少专业人士对樊登包罗各种行业的专业讲解。知乎上,就有名为“芝麻酱”的认证答主正面硬刚樊登,对其近期《饮食书》视频各种“问题”做了解读。樊登也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这个争议:“所有的科学,只要是科学它就是错的,它一定是承认自己不完美的。”

唯一IP樊登讲述非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容易出现争议。而在全民焦虑的时代,用户需要一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产品,罗振宇和吴晓波弘扬的知识愿景显得太高太远,樊登读书抓住了每个普通人遭遇的困惑和成功的渴望。

无论是被焦虑缠绕的打工人、困于一地鸡毛的普通人,还是需要四十不惑的中年人,都渴望通过参与一场“拜知识教”活动来摆脱焦虑,获得社交货币。

对于行业来说,这个异军突起者——樊登读书的野蛮生长,创造了另一条将知识成功变现的路径。诚然,知识没有高下之分,知识付费也都不提供后续服务,知与行之间总是存在差距,读懂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的人,可能只是将经济理论作为谈资和身份的彰显,看过三遍《正面管教》的成年人,还是克服不了亲密关系里专断暴躁的惯性。

这并非说明知识付费不过是骗局。每个“拜知识教”的信徒总有一天会明白,单纯“喂养”的知识和鸡汤,无法帮人解决现实问题。樊登读书愈是在最初设立夸张的愿景吸引用户,将用户圈在“读书可以解决一切”的乌托邦里,就愈要承受物极必反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