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江西工地挖出6600万年前恐龙蛋化石(已被收入于都县博物馆馆藏)

2024-03-21 21:04
admin

4月27日据媒体报道,江西赣州于都县宽田乡杨公村一处工地上,挖掘机挖出了10枚碗口大小的椭圆形“石疙瘩”。经专家鉴定,这些“石疙瘩”为白垩纪时期的恐龙蛋化石,目前已被收入于都县博物馆馆藏。

一提到恐龙,人们就会十分的兴奋,因为毕竟这是以前在地球出现的物种。而今日,江西工地挖出6600万年前恐龙蛋化石,更是让人震惊。

最近,赣州在都县的一个建筑工地挖出了10个椭圆形的“石头疙瘩”,经省考古研究所专家正式确认,这些埋在地下的偶然发现的“石头”是白垩纪的恐龙蛋,距今1.45亿至6600万年。4月26日,赣州都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10枚恐龙蛋已经被纳入收藏。

4月21日上午,在都县高速公路“瑞兴于”杨公服务区施工期间,挖出了10个线条独特的椭圆形“石疙瘩”。都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初步认定“石头结”为恐龙蛋。

“我在施工的时候操作机器,不小心挖了一窝蛋形石头,怀疑这是恐龙蛋。”第一个发现这个恐龙蛋窝的人是在建筑工地驾驶挖掘机的肖,大师。考虑到如果这些石头真的是恐龙蛋,就应该保护它们,肖大师立即联系了当地的村委会,村委会联系了县博物馆。

据都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在都县多次发现恐龙蛋,据专家初步鉴定,这10枚恐龙蛋产于白垩纪,距今1.45亿至6600万年。

“以前是个大湖,适合恐龙蛋和化石的形成。”据省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恐龙蛋之所以在都县多次被发现,是因为于都河在古代遍布沼泽,气候宜人,曾是恐龙集中产卵繁殖的地方。

除此之外,在江西省萍乡市市上栗工业园区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在使用挖掘机进行道路施工时发现了许多椭圆形的“化石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强博士说,经过初步鉴定,它们属于约9000万年前晚白垩世早期的恐龙蛋。

两天前,在江西省萍乡市市上栗工业园区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当建筑工人使用挖掘机筑路时,他们发现许多椭圆形的“化石蛋”嵌在五六块方石中。

随后,上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文物办公室主任黎钢,江西省萍乡博物馆等相关专家赶赴现场调查,初步认定这些“化石蛋”属于恐龙蛋。

据公开信息,江西萍乡是华南最重要的恐龙蛋产地之一,2002年至2014年,萍乡地区白垩纪红层共发现恐龙蛋近200枚。

黎钢说,目前,所有的建筑工地已经清理完毕。恐龙蛋已经运到博物馆妥善保管,后面会修复研究。

"经过初步鉴定,这次发现的恐龙蛋蜂巢蛋距今约9000万年,"参与考古调查的专家王强说,蜂窝蛋是恐龙蛋的一大类,主要特征是蛋壳的切面具有蜂窝结构。

王强认为,恐龙蛋的发现对于进一步了解江西萍乡乃至整个江西地区晚白垩世的古地理和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相对完整的蛋巢可以反映恐龙产卵的一些习性,为恐龙蛋在地层中的分布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详细的古生物证据。

网友评论

网友: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石头

注意,恐龙蛋化石可不能私挖哦。

有些恐龙蛋化石具有极强放射性

“私藏恐龙蛋化石不仅违法,而且还会对市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因素。”现已退休的河源恐龙博物馆原馆长黄东告诉记者,因为地下埋藏或已出土的恐龙蛋化石,其蛋壳、蛋碎表面含有不同成分的矿物质元素,其中有些矿物质极有可能含有穿透人体的强放射性,私藏恐龙蛋化石并长期置身于其中,对私藏者及其家人的身体健康会构成威胁,会引发类似白血病及其他癌症的疾病。黄东称,家有恐龙蛋化石的私藏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将恐龙蛋化石上交河源恐龙博物馆统一馆藏,这样做既利人利己,而且对社会也作出了贡献。

杜衍礼告诉记者,按《文物法》第二条规定,古脊椎动物化石出土就是文物,受《文物法》保护,任何人均不得盗掘和倒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28条规定,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依照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论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原标题:江西工地挖出6600万年前恐龙蛋化石了解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