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新华社:谁在逼“张煜医生”删帖,“肿瘤治疗黑幕”

2024-03-21 21:05
admin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题:谁在逼“张煜医生”删帖?

新华社记者侠克

4月18日,自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的知乎用户“张煜医生”在平台发文揭露“肿瘤治疗黑幕”,爆料者很快就因“无法承担压力和可能带来的后果”自行删帖。

国家卫健委已经表示,将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事实正在调查,但目前群众也关心究竟什么神秘力量逼爆料者删帖?监督医疗公平的声音为何会受到压制和束缚?乱象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能否打破?未来如何让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敢于发声?

“肿瘤治疗黑幕”的存在让问题的答案藏在深处,也让每个人都会有不安全感。应当果断破除黑幕,斩断影响医疗公平的黑手。

医生穿上白大褂,就接受了救死扶伤、弘扬大爱的神圣使命。但不可否认,现实中却有一些医疗机构和少数医生因利益驱使将本可以托付生命的医患关系异化为消费关系。

医疗行业专业性强,普通人医学知识欠缺,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等,后期鉴定和维权难度较大。因此在维护医疗公平上,社会需要勇于发声、敢于发声的“监督员”,公众需要敢于说真话、敢于捅破黑幕的“良心人”。

有关部门要查一查谁在逼“张煜医生”删帖,顺藤摸瓜揪出“医疗黑手”,破除妨害公平的“医疗黑幕”。要靠强大的监督、制度的“笼子”让医疗卫生回归纯粹,让患者不再被当成摇钱树,让医术回归仁术。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期,自称北医三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科医生的网友“张煜医生”在知乎发帖,公开质疑同行“蓄意诱骗治疗”,导致“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家属花费了常规治疗10倍以上”。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的治疗是不应该会人财两空的,而应该治疗效果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费更少。”张煜称。

张煜在文章中指出,有医生滥用PD-1抑制剂,在胃癌术后、胰腺癌等术后明确不需要进行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诱导进行PD-1抑制剂治疗。

针对肿瘤治疗中的诸多乱象,张煜医生也在发文中指出了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法,如法律的支持,依法治理医疗乱象,加强监管体系,推进同行监督机制,向民众普及正确知识。

尽管爆料真实性有待调查和权威回应,当事人也因“无法承担压力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删除网帖,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已引发人们对医疗乱象的讨论。

 

张煜医生知乎截图

立即调查!国家卫健委回应

针对近日网络上关于“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的信息,国家卫健委回应称:

关注到“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有关网络信息后,我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国家卫健委还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肿瘤诊疗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体系,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着力提升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癌症病人激增,肿瘤医疗市场规模扩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癌症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

我国癌症发病数逐年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数据,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从2015年的395万例增至2020年的457万例。

 

随着我国癌症患病人数的增长,我国肿瘤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5-2019年,我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314亿元增至37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53%。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0-2025年,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有望以11.5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7003亿元。

 

新华社:谁在逼“张煜医生”删帖?

4月18日,自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的知乎用户“张煜医生”在平台发文揭露“肿瘤治疗黑幕”,爆料者很快就因“无法承担压力和可能带来的后果”自行删帖。

国家卫健委已经表示,将对有关情况和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相关问题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事实正在调查,但目前群众也关心究竟什么神秘力量逼爆料者删帖?监督医疗公平的声音为何会受到压制和束缚?乱象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能否打破?未来如何让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敢于发声?

“肿瘤治疗黑幕”的存在让问题的答案藏在深处,也让每个人都会有不安全感。应当果断破除黑幕,斩断影响医疗公平的黑手。

医生穿上白大褂,就接受了救死扶伤、弘扬大爱的神圣使命。但不可否认,现实中却有一些医疗机构和少数医生因利益驱使将本可以托付生命的医患关系异化为消费关系。

医疗行业专业性强,普通人医学知识欠缺,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等,后期鉴定和维权难度较大。因此在维护医疗公平上,社会需要勇于发声、敢于发声的“监督员”,公众需要敢于说真话、敢于捅破黑幕的“良心人”。

有关部门要查一查谁在逼“张煜医生”删帖,顺藤摸瓜揪出“医疗黑手”,破除妨害公平的“医疗黑幕”。要靠强大的监督、制度的“笼子”让医疗卫生回归纯粹,让患者不再被当成摇钱树,让医术回归仁术。

相关文章

  • 益生菌"跑腿",把免疫疗法安全送到体内抗癌“一线”

    益生菌"跑腿",把免疫疗法安全送到体内抗癌“一线” 而研究者选用的菌株Nissle197过去已被证明对人体安全,是一种优质益生菌。,研究作者推测:“抗体和益生菌疗法之间的治疗差异,可能是由于益生菌能够持续在肿瘤内拮抗CTLA-4和PD-L1,从而避免了多次注射,但多次注射对于抗体疗法的成功非常重要。,在结肠癌小鼠模型中,他们将递送免疫检查点纳米抗体的细菌与递送细胞因子的细菌配合,局部输送到肿瘤部位,加强刺激免疫细胞。

    2024-03-22 08:44
  • 人工智能“验血”,全新角度检测癌症

    人工智能“验血”,全新角度检测癌症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天上线了一项有关癌症诊断的重要研究。,世界上几乎各个角落都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人体内也不例外。,就以微生物最丰富的部位肠道为例,学术经纬在过去也和读者朋友们介绍过多项研究,有些肠道细菌可能引发结直肠癌,还可能通过免疫系统影响肝癌的发生、诱发白血病,等等。

    2024-03-22 08:30
  • 人类肿瘤里发现大量细菌!它们究竟在做什么?

    人类肿瘤里发现大量细菌!它们究竟在做什么? 来源:学术经纬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癌症研究的最新论文。,无论是癌细胞,还是免疫细胞,研究人员们都在它们的身体里找到了细菌。,第一种假设认为,人体组织可能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无菌”,而是一直存在少量的细菌。

    2024-03-22 07:52
  • 肿瘤内细菌来路不明,是“敌”是“友”更说不清

    肿瘤内细菌来路不明,是“敌”是“友”更说不清 “虽说100多年前人们已在肿瘤里检测出了细菌,但真正系统深入地研究还不到十年,是非常新的一个领域。,当病理因素导致肠道渗透性增强,肠道内的微生物就会趁机进入肝脏和肠系淋巴,若肝脏和肠系淋巴免疫失调,微生物就会扩散进周身循环系统,从而侵入其他器官。,此外,当机体稳态失衡时,共生菌中往日被抑制的病原菌就有可能大量繁殖。

    2024-03-22 07:37
  • 1种疫苗预防12种癌症?别逗了!

    1种疫苗预防12种癌症?别逗了! 还有这等好事?记者即刻连线了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支修益,听听他怎么说。,”支修益解释,“如果明确说是美国某某大学的某个科研所或科学研究团队的工作成果、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表明,那其他科学家团队就应该可以验证这个研究,或者在全球肿瘤大会ASCO或国内肿瘤大会CSCO会议上介绍其研究成果和数据。,销售业绩和关注者,只要占着一头,这波操作就可能吸引到投资,成为商业操控的所谓

    2024-03-22 07:33
  • 无创血检可提前4年发现癌症

    无创血检可提前4年发现癌症 日前,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联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成果称,团队开发的一种非侵入性血检——ctDNA甲基化多癌筛查技术PanSeer,有望在常规诊断前4年对5种常见的癌症作出早期检测。,“也就是说,该研究已能在严格意义上证明PanSeer技术较传统诊断方法能更早地发现癌症。,”该研究通讯作者、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人类表型

    2024-03-22 07:21
  • 在这种叫“恶魔”的动物身上,科学家发现了让肿瘤自行消失的秘密

    在这种叫“恶魔”的动物身上,科学家发现了让肿瘤自行消失的秘密 这种疾病让袋獾在嘴角长出肿瘤,癌细胞还会扩散到整个面部和脖子,影响进食,病死率几乎达到100%。,十年时间不到,数万头袋獾因为这种“恶魔面部肿瘤病”(简称DFTD)相继死去,它们进入了濒危物种的行列。,接下来,这支研究团队还将继续为保护和拯救袋獾而努力,他们表示会观察有没有其他基因突变可以影响肿瘤。

    2024-03-22 07:15
  • 臻和科技成功完成超人民币十亿元E轮融资

    臻和科技成功完成超人民币十亿元E轮融资 国内领先的肿瘤精准诊疗服务企业无锡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和”)宣布完成金额超人民币十亿元的战略融资。本轮投资由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调基金)领投,泰康资产、建信股权、高瓴创投、苏州中盟信、华兴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老股东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经纬中国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加强臻和肿瘤精准诊断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引进,加快其IVD产品

    2024-03-21 21:19
  • 北京居民肿瘤发病趋势发布,分析居民癌症发病与死亡特点

    北京居民肿瘤发病趋势发布,分析居民癌症发病与死亡特点 今天(28日),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出版的《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正式发行。这是北京市首次以年报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北京市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了居民癌症发病与死亡特点。本次《年报》汇总了2017年北京全市整体及23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年报》数据来自全市16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送的2017年肿瘤登记数据、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肿瘤患者死亡数据库、通过北京市

    2024-03-21 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