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中芯国际遭“断粮”背后:芯片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2024-03-21 21:35
admin

(原标题:中芯国际遭“断粮”背后:芯片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时代周报记者李静发自上海

一条确认受到美国出口限制的公告,让中芯国际(688981.SH)陷入漩涡中。

“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10月10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确定被美国出口限制,这可能短期内会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带来一些冲击。

10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半导体行业研究团队负责人王金桃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对全球半导体市场产业链都会有影响。一方面,对美国的半导体上下游公司也会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转单的现象,这会加剧其他的代工厂产能更为紧张,导致涨价和交货期延后,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复苏和发展不利。”

10月9日,中芯国际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仍未收到关于“制裁”的官方的文件告知,公司生产经营也都十分正常,相关影响正在评估之中。

事实上,中芯国际虽连续遭到利空打压,但也有观点认为这加速了芯片产业链国产化替代进程。

近日,东吴证券研报认为,虽短期来看,中芯国际正常生产压力增大,可能缩减全年资本支出,后续国产设备的入场也会受影响。但长期来看,美国技术出口管制加强,将进一步加强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全面国产化决心,本土代工厂设备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10月12日,A股半导体板块集体走强,截至收盘,半导体行业指数上涨4.47%。中芯国际(00981.HK)港股报20.60港元/股,大涨11.47%。其A股则报收57.41元/股,大涨12.70%。

“在资本的推动下,以及机会窗口拉大了国产芯片的需求,所以对他们来讲反而是利好。”10月12日,芯片元器件交易平台“芯片超人”创始人兼CEO姜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很多相关厂家为了供应链安全的考虑,会找一些国内的芯片替代,随着国内芯片排队上市,用资金吸引了不少国际型人才。

原材料供应将受影响

10月9日,中芯国际发布关于美国出口限制的进一步说明公告。

中芯国际表示,经过多日与供货商进行询问和讨论后,公司知悉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已根据美国出口管制相关条例向部分供货商发出信函,对于向中芯国际出口的部分美国设备、配件及原物料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规定的进一步限制,须事前申请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向中芯国际继续供货。

“针对出口限制,公司和美国工业与安全局已经展开了初步交流,将继续积极与美国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中芯国际表示。

9月27日,中芯国际在港交所通过公告形式表明,中芯国际只为民用和商用的终端用户提供产品及服务。

事实上,即便中芯国际最终被实施“出口限制”,但这与被列入“实体清单”仍有区别,中芯国际的美国供应商在给中芯国际供货时仍有通过申请许可证的可能。

“实际上,美国对外的出口限制一直都存在。中芯国际在以前进口美国设备厂商的设备和原材料本身就需要向美国商务部、国防部、能源部等四个单位申请许可。因为中芯国际信誉很好,所以也比较顺利。”王金桃解释道。

不过,随着此次美国对中芯国际出口限制决定的升级,中芯国际申请许可的产品范围或许会进一步扩大,申请许可的难度和周期可能会加长。

中芯国际表示,正在评估该出口限制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基于部分自美国出口的设备、配件及原材料供货期会延长或有不准确性,对于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可能会产生重要不利影响。

美国半导体市场受冲击

中芯国际是晶圆代工厂,处于产业链的中游。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其需要上游设备和原材料支持,否则无法生产。

“像国内的中芯国际、华宏半导体、华润微电子,做比较先进的芯片,大部分设备都是美国或者日本的机台,比如美国的LamResearch等。”10月10日,曾在国内大型晶圆厂,如今在知名半导体材料公司工作的林奇(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美国对设备和原材料出口限制一旦加剧,中芯国际自身设备供应可能会受影响。

9月8日,国融证券发布研报表示,一旦美国对中芯国际采取进一步严厉措施,最极端的情况就是上游供应商、下游产业链完全被美方管制,需要得到许可才能正常供货,其先进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可能面临很大压力。

不过,相关的限制同样会使得美国芯片行业难以独善其身。

中芯国际上游包括半导体设备、材料供应商,中游包括晶圆代工、半导体制造厂商,下游包括IC封测及各类IC设计公司。

多位业内人士与专家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果美国对中芯国际采取更为严格的出口管控措施,短期内不仅对中芯国际本身,对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都会造成冲击。

9月19日,据国内媒体消息,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强调中芯国际对美国芯片产业链的重要性,提醒若“失去”中芯国际,将导致美国半导体产业每年蒙受50亿美元的损失。

王金桃表示,中国半导体市场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很大份额,包括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每年花费金额非常大,如果美国半导体公司丢掉了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也较为不利。

王金桃直言,短期来看,美国这一系列限制的做法扰乱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对于中芯国际而言,其主要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多数为境外的公司,分别来自于日本、韩国、荷兰、美国等国家。

林奇直言,晶圆厂生产线上的设备想要顺利运转,目前离不来设备厂商的支持。

“已经买了的设备,大部分是两年的售后服务,国外厂商两年之内提供免费服务,两年之后,再做调试就需要支付费用。如果设备在硬件方面出现问题,有些国产化的硬件可以做替换。”林奇坦言,目前的难度在于软件方面。

“设备厂商软件部分的核心编程资料是保密的。如果出现软件卡顿,需要设备厂商工程师优化程序和软件参数等方面,这方面的技术我们还未掌握。”林奇表示,国内厂商生产的设备和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软件。

此外,据媒体消息,中芯国际正在进行相关储备,向美、欧、日本上游供应商采购的规模,已超越2020年全年需求,采购项目包含蚀刻、微影与晶圆清洗机等制程设备、测试机台,而用于维持设备运作的相关耗材采购量,也都超过一年所需。

据林奇透露,近期中芯国际也在向一些厂家要求提供光刻胶去除剂等原材料。

事实上,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替代正加速进行。

“除了设备上的光刻机和个别原材料的情况,其他设备和原材料国产化替代进展都还不错,要满足中芯国际的N+1制程还是有希望的。”王金桃表示。

相关研报提到,中芯国际目前的产业链涉及一些A股上市公司,比如,北方华创(002371.SZ)、中微公司(688012.SH)研发生产刻蚀机;上游半导体材料中的抛光材料有安集科技(688019.SH)和鼎龙股份(300054.SZ);下游封测由长电科技(600584.SH)、通富微电(002156.SZ)等公司设计。

“美国的限制短期内会对中芯国际和相关产业链产生影响,但中长期来看,不会改变国内芯片发展的趋势。”林奇表示。

中航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认为,长期来看,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符合我国产业链转型的发展需求,相关的限制反向促进我国国产替代的不断发展。

相关文章

  • 中芯国际能买成优等生吗?

    中芯国际能买成优等生吗? 3月2日,中芯国际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应用材料集团发出一系列购买单,总代价为5.43亿美元(约人民币37.9亿元),向东京电子集团发出一系列购买单,总代价为5.51亿美元(约人民币38.49亿元)。,方正证券表示,半导体行业已处于上行周期,中芯国际于2020年将重启增长,同时先进制程研发进展顺利。,中芯国际的投入不可谓不巨大,但是风险仍在,国信证券指出风险主要由三,第一,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代工需求

    2024-03-22 08:31
  • 科创板将迎芯片巨无霸 海外上市16年中芯国际官宣归A

    科创板将迎芯片巨无霸 海外上市16年中芯国际官宣归A 2019年5月24日,中芯国际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主动从纽交所退市,且已得到董事会批准。,有券商人士分析指出,中芯国际技术突破伴随国内迎来晶圆厂的建设热潮,配套产业需求将成倍增长。,无独有偶,晶瑞股份表示,公司光刻胶产品2018年进入中芯国际天津工厂8英寸线测试并获批量使用。

    2024-03-22 08:03
  • 中芯国际回归科创板 尖端制程有待破局

    中芯国际回归科创板 尖端制程有待破局 现在,华为已逐渐在转单给中芯国际,以应对更多的美国限制。,中芯国际刚成立9个月后,台积电就以公司离职员工涉嫌将公司重要资料外泄为由提出诉讼,2005年2月,这一长达三年的诉讼以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1.75亿美元告终,双方和解。,中芯国际量产更先进产线还面临着设备上的障碍,受到瓦森纳协议的限制,中国公司想从国外获得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技术困难重重,在2018年初,中芯国际即向ASML下了一台EUV光

    2024-03-22 08:03
  • "芯"动信号:芯片巨头回A获助力 2股东或以战投身份参与

    "芯"动信号:芯片巨头回A获助力 2股东或以战投身份参与 原标题:又见"芯"动信号!芯片巨头回A获助力,两大股东或以战投身份参与,谋得更多股份作者:云中锦华为最强代工“备胎”中芯国际获得了股东的看好,在其冲刺A股科创板计划中,两大股东均放弃了人民币股份优先认购权,或以战投身份参与以获取更多股份。6月1日下午,中芯国际将举行股东大会,就人民币股份发行事宜进行表决。就在昨晚,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公司股东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大唐”)以及国际集成电

    2024-03-22 07:51
  • 中芯国际披露豪华战配 半导体巨头来了

    中芯国际披露豪华战配 半导体巨头来了 此外,中芯国际还披露了战略配售情况,公司战配阵容颇为“豪华”,共计29家战配对象“护航”,合计获配金额达242.61亿元。,最高募资额A股第五在各大券商纷纷给予IPO定价区间之后,中芯国际的发行价正式敲定。,就中芯国际披露的战配名单来看,共计29家战略配售对象,合计获配金额达242.61亿元。

    2024-03-22 07:35
  • 外媒:全力提高半导体自给率 中国开始加速跑

    外媒:全力提高半导体自给率 中国开始加速跑 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外媒称,希望实现半导体国产化的中国企业正迅速扩大融资规模。中国正竭尽全力提高半导体自给率。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7日报道,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仅为10%多一点,而占据全球市场较高份额的智能手机和面向新一代通信网络5G的设备,却使得中国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如果美国为在高科技领域遏制中国崛起,把中国赶出半导体市场,那么中国不仅会在上述产品的生产上遭遇困难,很可能还会在中美霸权之争中

    2024-03-22 07:32
  • 国产芯片崛起 毁于房价与互联网?

    国产芯片崛起 毁于房价与互联网? 当然,这件事是发生在中兴被美国制裁之前,现在必然有所改观,但很多人仍表示,“真的不敢回去,因为买不起房子”。,这像一个恶性循环,技术差距致使国内芯片公司市场份额较小、盈利能力低下,而人力成本又和销售收入预期直接挂钩,这也决定了员工的薪资待遇远不及其它国家。,小米澎湃S2“难产”,OPPO不可能短时间内拿出成果,即使是阿里,自收购中天微后,也鲜有新消息传出,可见互联网搞技术研发仍需要渡过很多难关。

    2024-03-22 07:30
  • 中芯国际开盘暴涨245%!揭秘300倍牛股资本膨胀史

    中芯国际开盘暴涨245%!揭秘300倍牛股资本膨胀史 2004年,中芯国际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大爆发,于3月相继顺利登陆纽交所和港交所,共拟集资10亿至15亿美元,用于建造工厂并对基地进行改造升级等。,随后,中芯国际市值持续下跌,甚至到2008年10月跌至历史最低点21亿人民币,连当年刚上市的零头都不到,直降95%。,股权方面,2013年,台积电股份占比已被压缩到5%以下,归为“其他股东”之列,真正失去在中芯国际的主要话语权。

    2024-03-22 07:29
  • A股迎来芯片巨无霸:开盘暴涨246%、市值近7000亿

    A股迎来芯片巨无霸:开盘暴涨246%、市值近7000亿 彼时,中芯国际创造了全球最快的芯片厂建厂纪录,张汝京也被誉为“中国半导体之父”。,成立之初,为了更灵活地吸引资本进入,中芯国际引进了众多机构的加持,并且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直到2011年第三代CEO邱慈云上任,中芯国际才从混乱走向稳定,并逐步迈入扩张中兴时代。

    2024-03-22 07:29
  • 上市首日破多项纪录 中芯国际托得起华为的“芯”吗?

    上市首日破多项纪录 中芯国际托得起华为的“芯”吗? 台积电无法为华为生产芯片之后,中芯国际就被国内业界寄予厚望,不仅仅是“备胎”,而希望成为可依靠的“肩膀”。,02资本集聚“中国芯”产业链条根据公告,中芯国际披露了29家参与本次发行的战略配售投资者名单,包括国家大基金二期、上海集成电路投资基金、聚源芯星、浦东科创、国新投资、复星高科、深创投、亦庄国投、合肥产投等。,对于此前采购自LAM、AMAT的设备和材料,周子学表示这两笔订单交货时间“目前如常”

    2024-03-22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