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独家|对话何小鹏:电动车赛道才刚起步 估值都是浮云

2024-03-21 22:12
admin

文/魏天谌

万众瞩目下,小鹏汽车于8月2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代码为XPEV,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大领头羊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就此聚首美股市场。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上市现场独家表示:“目前的估值都是浮云。电动车赛道才刚起步,现在领先一小步没有足够的价值,重要的如何在十年以上的长线获得成功。”

小鹏上市距离理想汽车登陆美股市场不到一个月时间。小鹏CEO何小鹏独家表示,公司此时选择IPO与理想无关,是按照本来的节奏进行;由于汽车行业需要很多的时间、人力、金钱的投入,所以上市一直在小鹏的计划之内,好的车企都会经历这一步。

小鹏汽车本次的IPO发行价定为每股15美元,共募资15亿美元,按照发行价计算,小鹏汽车的市值达到108亿美元。

近来,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板块股价走势在全球市场引起震动。特斯拉今年以来股价已经翻了5倍不止,超过丰田汽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近来市值更是突破4000亿美元,是丰田汽车的两倍以上。而特斯拉的年交付车辆数只在丰田汽车百分之几的量级,“风口还是泡沫”引起了广泛的市场争议。

已经上市的蔚来和理想汽车也都在美股市场上表现不俗。蔚来汽车今年以来翻了5倍不止,7月末上市的理想汽车至今则较发行价上涨了68%左右。

问及特斯拉以及电动车板块目前的估值水平是否合理时,何小鹏认为,估值是否合理是资本市场的看法。重要的是,很多的投资人看到了智能汽车是未来,今年则是智能汽车的元年。这是今年这个版块,尤其是明星公司有更好股价表现的原因。

但他同时强调,投资者对于电动车赛道的高期望既有好处,也带来压力,今天电动车占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比例还非常小,智能汽车占其中的比例就更小,所以还处于很初步的阶段。

“现在所有的估值都是浮云。”何小鹏说道。

何小鹏把电动车事业看做10年起步的长线生意,无论是在交付数量、盈利能力还是技术研发等方面,他都坚持要站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从汽车行业的核心指标之一交付量来看,目前小鹏相对于其他头部新能源车企优势并不突出。7月小鹏汽车共交付2451辆,落后于同期蔚来的3533辆和理想的2516辆,更是远低于同期特斯拉交付的1.1万辆国产Model3。

对于交付量上的差距,何小鹏认为,比较某个时间点上的交付数量并无意义,重要的是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取得成果,才能够获得长期的成功。他再次强调了电动车赛道才刚起步,市场空间还十分广阔,现在领先一小步没有足够的价值。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为10.03亿元,毛利为-3611.6万元,毛利率为-3.6%,相比2019年同期的-38.23%大幅收窄,上半年净亏损7.95亿元。与此同时,蔚来和理想汽车都已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毛利润转正。

对此,何小鹏也坚持其长线思路。他说,“小鹏目前着重做的一是自己积累可供研发的数据,二是积累品牌和口碑,三是建立相关的销售和服务渠道,以做出差异化的智能汽车,而不是专注于在某一款车多卖出一点数量或多一点毛利。

尽管业界普遍将小鹏汽车的P7对标特斯拉的Model3,何小鹏表示,公司并不想做“中国的特斯拉”,只想做小鹏自己。

以下为对话实录:

新浪财经:小鹏汽车继理想之后迅速上市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认为现在是IPO的黄金窗口期?

何小鹏:在此时选择IPO与理想上市无关,是按照公司本来的节奏进行。由于汽车行业需要很多的时间、人力、金钱的投入,所以上市一直在小鹏的计划之内,好的车企都会经历这步。

新浪财经:特斯拉一年交付的车数量是丰田的百分之几,目前市值达到4千亿美元,是丰田的两倍,您认为特斯拉及电动车板块在美股市场目前的估值是合理的吗?

何小鹏:估值是否合理是资本市场的看法。重要的是,很多的投资人看到了智能汽车是未来,今年则是智能汽车的元年。这是今年这个版块,尤其是明星公司有更好表现的原因。但我非常赞同的一点是,我们要清晰地看到,今天电动车占整个乘用车的比例还非常小,中国只有4%,智能汽车在其中的比例就更小。所以今天我们还处于很初步的阶段。他人给我们这个赛道非常高的期望,既有好处,也带来压力。所以在未来5年、10年内,最重要的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客户服务好。所有的估值都是浮云。

新浪财经:小鹏汽车如何定义自己的赛道?是在与传统车企竞争?还是在与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其他新能源车企在竞争?

何小鹏:现在来看,智能汽车是能源方式的竞争。但是,如果再过几年,我觉得会是软件加硬件与纯硬件的竞争。今天绝大多数人的思考逻辑上仍旧认为这是一个动力和体验的变化,但从长远看来,这是一个软硬合体与纯硬件的竞争,这是我认为的最重要的竞争。

新浪财经:说到硬件,您如何看待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的前景?2018年蔚来汽车上市时李斌说,用不了五年,在国内加电会跟加油一样方便。您认为这个说法今天看来可行吗?

何小鹏:任何人都不要低估和随意判断一个创业者的说法,他也许真的能做到,所以要看他的行动。但我想说的是,三年以后中国充电的基础设施会有相当大的优化,包括政府正在进行大量的基建,小鹏汽车现在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在自我建设超级充电桩体系的企业,我们在之后会花费更多的资源去思考和解决充电体系内的问题。我不认为三年里充电会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反而,由于电是一个很方便获取的能源,我认为三年内,电的获取和使用会取得更大的空间。

新浪财经:在超级充电桩的建设方面,您认为目前面临主要困难有哪些?

何小鹏:其中一个问题是充电桩的运营和服务,而不是充电桩的建设和数量,当你开车到达一个充电站,却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充电。当然在某些边远地区或者高速,有些充电设施还不够方便。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三年内是可以解决的。如何能够让客户有信心去到一个充电站认定能够充上电,这是一个信任度的问题。我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所有问题都会解决。

新浪财经:有哪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吗?

何小鹏:我们团队正在思考和制定超级充电桩方面的策略,届时会跟大家分享。

新浪财经:软件方面小鹏汽车最大优势体现在哪里?

何小鹏:一是我们软件自研的团队,能够保证OTA(空中下载技术),保证有效率的、符合中国场景的研发。二是我们已经开发了五年多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我很有信心未来能够在高速、停车场等场景实现完全不同的差异。

这个体系是我们认为小鹏汽车的一个重点。今天全球很多的整车厂还是用集成研发的方式进行开发,我认为随着软件重新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对于软件、对于数据的自研、运营和可控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

新浪财经:研发方面,如果把小鹏跟特斯拉对比,小鹏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吗?

何小鹏:我不清楚他们的情况,也不方便评论。但小鹏所做的一是自研,二是做好中国化的场景,三是服务好中国客户,四是利用软件重新找到场景,从而重新设计智能汽车的硬件,形成一个螺旋迭代的过程。我觉得每家企业都应该找到自己的道路,并坚定地把它做好。友商跟我们在不同的道路上,但最后谁都可能做成一个不一样的优质企业。最终的受益者是客户。

新浪财经:所以小鹏并没有把自己定义为“中国的特斯拉”?

何小鹏:我们做的是“小鹏”,做中国最好的智能汽车。

新浪财经:目前小鹏汽车在中国的交付量远低于特斯拉等头部新能源车企,您如何看待交付数据上的差距?

何小鹏:中国所有的电动汽车只占乘用车市场约4%的比例,意味着电动汽车份额还非常小。我们经常说的是,领先一小步没有足够的价值,因为后面还有24倍的市场。

其次,智能汽车赛道一定是高投入,要有足够的耐心,从长远来看公司的成长,所以在一个时间点比较绝对值是没有意义的。我关注的是长线上如何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成长,要跟自己纵向对比,布局长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一直在跟汽车行业里所有的创业者讲,要更关注质量,而不是数量。

新浪财经:未来您对中国电动汽车占整个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有一个预期吗?

何小鹏:我期待在未来的三到四年内,这个份额能做到10%-15%之间,会增长数倍。且高质量的车会占主体。在过去两三年内,中国的电动车普遍比较便宜,我认为那是数量的价值,不是质量的价值。

新浪财经:对于盈利方面,未来会看到小鹏汽车哪些方面的提升?

何小鹏:丰田汽车的前三条原则中,其一是做适合的事情,如何控制成本。对小鹏也一样。另外,因为我们想在长线上做差异化的智能汽车,其中最重要的一是自己积累可供研发的数据,二是积累成长的品牌和口碑,三是建设相关的销售和服务渠道、销售与服务能力的组合。对我来说,长线的成功更重要,而不是在某一款车多卖出一点数量或多一点毛利。

新浪财经:长线指的多长的时间段?

何小鹏:起码是十年起步。

新浪财经:目前我们看到3到4家的企业在这个赛道上比较突出,您认为将来会保持这样的市场布局吗?

何小鹏:汽车行业很重,所以很难有哪家公司快速发展起来,需要一定的积累。在这个大窗口已经打开时,我认为还会有一些新的玩家进来,但该进来的基本都已经进来了。只是有些可能还没有展露。我认为还是有数家公司也很有机会,但小鹏汽车的位置仍然很有利,面向中高端客户、智能化差异化的优势将来会取得更大的规模和表现。

相关文章

  • 小鹏汽车与支付宝联合开发车载支付 率先落地小鹏P7

    小鹏汽车与支付宝联合开发车载支付 率先落地小鹏P7 新浪科技讯11月26日下午消息,小鹏汽车与支付宝正式签约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这是国内首批将“车载支付”能力落地的车企,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打通小鹏账号、支付宝账号及小程序功能,以“车载支付”形式对小鹏充电桩、车机应用、阿里巴巴小程序等服务场景进行支付,该能力将率先落地在小鹏P7上。,据悉,小鹏P7下一步将于2020年二季度正式上市并同步启动交付。,小鹏汽车“车载支付”主要覆盖三类场景,首先

    2024-03-22 09:15
  • 新能源汽车面临冬至,但春天还会更远

    新能源汽车面临冬至,但春天还会更远 这使得人们又重新重视起纯电动汽车,但受限于电池及充电技术的瓶颈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突破,这一领域发展依旧非常缓慢。,除了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迎来28年来首次年度下滑,车市寒冬影响整个汽车行业、产品事故频发,市场教育与用户接受程度不足之外,有两大原因或者说问题是值得重点探讨的。,以当前占据国内充电桩35.7%市场份额的领头羊特来电为例,其数年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直到去年年底才实现盈亏平衡。

    2024-03-22 09:07
  • 何小鹏:我知道造车很花钱,但没想到这么花钱

    何小鹏:我知道造车很花钱,但没想到这么花钱 酒精、游艇、高消费,何小鹏与一名世俗眼中的合格富翁之间,始终横亘着一堵墙——他一直进入不了状态。,UC几位创始人中,俞永福和朱顺炎当时都还在阿里巴巴担任高管,看起来前途一片明朗;梁捷去享受生活了,这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景自由一个高效运转,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对自我和他人要求同样苛刻的领导者,自然会让员工们喘不过气。

    2024-03-22 08:13
  • 特斯拉回应频繁调价皆因补贴 曾一年内“三降两涨”

    特斯拉回应频繁调价皆因补贴 曾一年内“三降两涨” 原标题:特斯拉回应频繁调价皆因补贴专家称新能源车主固有认知待突破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龚梦泽由国产Model3标准续航版连续调价带来的争议近日不断发酵,同时引发了消费者对于长续航版的价格担忧。,新能源旧款汽车达成的协议和买卖合同,除非有明确告知,换代可以退还差价或者赔偿。,”何小鹏亦承诺称,G32019款客户在3年内增购或换购小鹏任一车型,额外享受1万元的专属补贴权益。

    2024-03-22 08:03
  • 小鹏汽车将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

    小鹏汽车将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 36氪从多位资方人士处获悉,小鹏汽车接近向美股市场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金,整体上市计划预计在今年7月到9月,已经聘请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其中,摩根大通为主承销商。,多位消息人士告诉36氪,除了筹备赴美IPO,“何小鹏(小鹏汽车CEO)也还在一级市场找钱,近期接触了不少大型上市公司。,”4月30号,特斯拉第一季度以6800万美元的净利,宣告连续3个季度实现盈利,汽车业务总毛利率高达2

    2024-03-22 07:50
  • 小鹏汽车赴美上市公开递表倒计时:“鹏友”能否为其加速

    小鹏汽车赴美上市公开递表倒计时:“鹏友”能否为其加速 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成立于2014年小鹏汽车近日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秘密递交招股文件,最快第三季度完成挂牌上市。,这轮融资引入新晋战略投资伙伴——小米集团,同时何小鹏继A、B两轮后再次以个人投资人身份加持。,除4亿美元股权融资外,小鹏汽车还获招行、中信以及汇丰等多家中外银行总额达数十亿人民币无抵押信用贷款。

    2024-03-22 07:41
  • 再融3亿美元,小鹏汽车IPO只差“临门一脚”?

    再融3亿美元,小鹏汽车IPO只差“临门一脚”? 2020年8月3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小鹏汽车获得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领投的是阿里巴巴,卡塔尔主权基金等也参与投资,而在7月20日其刚宣布签署了C+轮近5亿美元融资协议,主要投资方为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野望之下,逃不开难解的焦虑这么看小鹏汽车IPO似乎已无悬念,但上市只相当于拿到晋级资格,未来仍有更多考验等待着何小鹏。,但据AI财经社报道,曾有小鹏G3车主因方向盘、底盘

    2024-03-22 07:20
  • 不缺“朋友”的小鹏汽车,如何挺进下一局?

    不缺“朋友”的小鹏汽车,如何挺进下一局? 尽管如此,从不到半个月完成两次融资,且规模还在持续扩大的情况来看,小鹏汽车IPO已是箭在弦上。,这也反映了小鹏汽车目前的尴尬处境,那就是不缺资方力挺,但在消费者层面还无法做到广交“鹏友”。,因此,尽管小鹏汽车不缺资方朋友,也采取了避敌锋芒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但能否走到最后依然充满悬念。

    2024-03-22 07:18
  • 阿里助小鹏上市、美团力捧理想 巨头为何争抢“上车”?

    阿里助小鹏上市、美团力捧理想 巨头为何争抢“上车”? 2017年,何小鹏从阿里离职,8月,他宣布正式加入自己此前投资成立的小鹏汽车,并出任董事长。,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未来汽车日报的采访时提到,“国外市场不可能容纳超过五家新造车企业。,并非是这个行业入门容易,不仅更难,需要更庞大的资金池和耐力,也不像互联网一样能很快见到成果,从研发到实现量产便是一道门槛,盈利则更加遥远。

    2024-03-22 07:18
  • 造车新势力扎堆赴美上市 如何破解“盈利难”

    造车新势力扎堆赴美上市 如何破解“盈利难” 造车新势力们深知,无论是美股、港股亦或科创板,对其容纳的名额数量有限。,前述私募股权基金高管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造车新势力早期融资时,A股市场科创板还未推出,而部分VC和PE等投资人为美元基金,入场时企业就初步搭设好了VIE架构。,崔东树表示,造车新势力在美IPO面临考验,时刻把合规经营摆在重要位置。

    2024-03-22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