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共建全球薪酬支付体系,薪太软获国际资本开泰银行旗下开泰远A+轮战略投资

2024-03-21 22:15
admin

近日,薪太软正式宣布获得开泰银行旗下开泰远景A+轮战略投资,将围绕原有产业互联网生态及服务场景,携手开泰银行布局一带一路,共建全球薪酬支付体系,同时成立十亿以上人民币规模的首期抗疫稳岗稳薪基金,促就业,惠民生,助力企业发展,保障产业工人薪酬权益。

首获外资银行青睐,共建全球薪酬支付体系

成立于2016年的薪太软,是一家高速成长的运用人工智能、支付科技、大数据及产融结合工具提升传统人力资源综合效率的高新科技企业。以互联网薪酬支付场景作为切入点,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一站式互联网薪酬管理服务,在全国重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通过数字化赋能人力资源机构,薪太软以薪酬管理SaaS系统为根基,以人力供应链的交易撮合为其定位产业互联网的立身之本,聚焦薪酬科技,深耕薪酬结算这一垂直场景,逐步形成了平台自身独特的护城河。

开泰银行创建于1945年,经过75年快速成长,已发展为一家在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分行网点和雇员人数方面规模可观的大型金融机构,是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市值位居前列,也是为数不多在1997年幸免于亚洲金融危机而无需国家援助的泰国商业银行之一。开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着力打造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数字化金融平台以支持中国企业的区域扩张。

据悉,薪太软曾获同创伟业、高德、红椒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本轮融资也是国内薪酬管理SaaS平台首次获得外资银行青睐。

赋能企业,以SaaS模式最大化产品价值

经历了信息数字化的中国企业,正在由业务数字化迈向数字化转型阶段,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优化运营管理流程、驱动商业模式变革,向数据驱动的企业组织演变,人力资源企业也不例外。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9568家,全行业营业总收入19553亿元。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48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务派遣服务,同比增长35.29%;派遣人员1174万人,同比增长8.90%。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不少传统人力资源企业选择用科技力量进行业务和服务升级,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人力资源行业已完成又一次新的用工革命,也更期待得到高适配的定制型产品及服务,开始对第三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更明确的需求,例如需要有别于普通银行的标准化、格式化代发服务。

不少互联网企业开始关注人力资源这一细分领域,以SaaS模式为人力资源企业打造软件产品,以全新的模式赋予人力资源价值新的定义。与传统软件产品相比,SaaS平台能以更灵活的付费模式和稳定的技术支持,让企业得以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让企业降本增效立竿见影,同时,SaaS平台也能紧跟行业政策变化完善功能服务的迭代创新,为客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提供了最大保障。薪太软这类因新型结算关系而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始通过和银行合作,借助银行的账户结构和支付能力、金融服务能力等基础设施,帮助银行更好地拓展新客户,实现合作共赢关系。

从“薪”出发,打造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本银行

自创办以来,薪太软从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这一细分领域入局,始终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薪酬服务。经过四年多的高速发展,薪太软已成长为向企业提供薪酬代发、灵工系统、私域魔方、即时佣金结算、工资信用支付及用工安全服务等产品功能的一站式互联网薪酬管理平台。

对于自身的平台角色,薪太软希望成为人力资源行业基础设施提供者,让薪酬科技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交易,也希望作为企业深度赋能的陪跑者,从科技、产业、政策、产融、战略及人才等多个维度陪伴用户成为行业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薪太软同时也支持企业完成供应链一体化整合改造,从产业生态链层面让企业实现全面加速。

至今,薪太软已合作4600多家全球中大型人力资源企业,服务用工单位超15万家,年发薪员工破千万。让企业发薪更有弹性,让员工领薪更加灵活,越来越多人力机构意识到,薪太软的价值远不止是“薪酬结算变压器”,或将开创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本银行先河。

在薪太软的未来规划中,构建成熟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多样性业务和收益渠道,从资金链和人力成本等根源问题解决企业资金难题、降低用工成本,用便捷、专业、创新的功能提升企业吸引力和效率将是核心目标所在。此次获得开泰银行的战略投资,薪太软将以此为契机,借助开泰银行作为领先的泰国商业银行及其在中国、东盟、亚洲市场长期耕耘的优势,深入布局全球人力资源领域,携手更多优质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薪酬支付体系,推动中国薪酬管理模式变革,让互联网全面薪酬拥有更多可能。

相关文章

  • 世界首富贝索斯很小气?亚马逊员工薪酬低于美平均值

    世界首富贝索斯很小气?亚马逊员工薪酬低于美平均值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2日中午消息,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对于员工他可一点也不大方。,在美国由亿万富豪创始人或者大股东掌控的科技企业中,亚马逊排名最低。,相比2018年美国净薪酬中值(32838美元),亚马逊的数字还要低一些。

    2024-03-22 08:55
  • 特斯拉大涨 马斯克将获3.46亿美元首期股票期权薪酬

    特斯拉大涨 马斯克将获3.46亿美元首期股票期权薪酬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月15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即将赚取其第一批3.46亿美元的股票期权,这是创纪录的薪酬方案。,到目前为止,它在市场上一直领先于其竞争对手(包括宝马和大众在内)。,然而,许多投资者仍然对特斯拉能否持续实现利润、现金流和增长持怀疑态度。

    2024-03-22 08:53
  • 疫情下,哪些行业在涨薪?

    疫情下,哪些行业在涨薪? 假期延长,经济活动按下“暂停键”,一些员工个人对单位的工资薪酬发放也更加关心起来。,对疫情防控需要导致的假期延长以及企业停产停工导致员工无法返岗,国家人社部门出台过一些指导意见,其中有几条原则性规定,比如支持协商未返岗期间的工资待遇;优先考虑安排职工年休假;一个工资支付期按劳动合同标准支付;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调整固定薪酬程序比较麻烦,可能容易触发劳

    2024-03-22 08:30
  • 躲过公司倒闭裁员 你躲过降薪了吗?

    躲过公司倒闭裁员 你躲过降薪了吗? ”人事部门的同事告诉钱凯说,“上面都决定好了,这次调薪会涉及全国所有门店,只要我们签个字就行。,从2月10日公司复工后,他就开始考虑如何调整薪酬的发放来帮助企业节约人力成本、度过疫情。,公司没有降薪,只是改了薪酬结构,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强调考核的重要性,难道不对吗?”王轩反问道。

    2024-03-22 08:21
  • FF:获得美国薪酬保障计划916万美元现金援助

    FF:获得美国薪酬保障计划916万美元现金援助 FF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介绍,该笔款项是新冠疫情下美国政府对于本土企业的现金援助,要求申请企业必须合法合规经营,该援助款项以贷款名义发放,但实际上是一笔专款专用的定向扶持补贴,仅能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办公租金等费用,如果按照要求使用资金,则不需要偿还。,据了解,美国在疫情期间推出的薪酬保障计划(PaycheckProtectionProgram,简称PPP),于4月3日开始启动,旨在帮助小企业在疫情时

    2024-03-22 08:11
  • IT业年均工资再夺冠 两会热议:这些行业应“加鸡腿”

    IT业年均工资再夺冠 两会热议:这些行业应“加鸡腿” 从非私营单位看,超16万元的年平均工资,让IT业连续第四年保持第一。,他们更倾向于哪些工作?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2024-03-22 07:54
  • 谷歌CEO皮查伊2.8亿美元的年薪是如何确定的?

    谷歌CEO皮查伊2.8亿美元的年薪是如何确定的? 按照上面的5个标准,谷歌董事会2019年选择了12家公司作为薪酬对标: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脸书(Facebook)思科(Cisco)英特尔(Intel)甲骨文(Oracle)云计算服务商Salesforce奈飞(Netflix)微软(Microsoft)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迪士尼(TheWalterDisneyCompany)康卡斯特(Comcast)谷歌的薪酬对标公司每

    2024-03-22 07:52
  • 特斯拉股价乘风破浪 马斯克将再获24亿美元奖励

    特斯拉股价乘风破浪 马斯克将再获24亿美元奖励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4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随着特斯拉股票势不可挡地上涨,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准备领取其价值24亿美元的二期薪酬。,这是企业历史上最大胆的“孤注一掷”(all-or-nothing)式薪酬方案。,一旦6个月平均市值也超过这个水平,马斯克将可认领169万份期权,并可以随意行权。

    2024-03-22 07:30
  • 美世最新薪酬调研报告:2021年中国薪资增长率预计为5.2%

    美世最新薪酬调研报告:2021年中国薪资增长率预计为5.2% 当前,中国明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绿色复苏”经济战略。,在这一战略引领下,中国消费品、高新科技等行业的薪酬水平也出现了逆势增长。,美世全球合伙人、中国区副总裁乔鲁诺表示:“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构建工作新常态,应对变化和挑战。

    2024-03-21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