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ioArt植物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威胁,包括病原体(例如病毒和细菌)的攻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已形成一系列复杂且巧妙的机制来感知来自病原体的威胁信号,并产生相应的防御反应,从而阻止或清除病原体入侵。这个过程包括植物对病原体信号的识别,并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最后激活和协调下游防御反应。植物对病原体信号的识别和响应发生在细胞膜上。植物通过细胞膜感知特定的分子以感知病原菌的存在,并发出“警报”,随后这些“警报”传递到细胞内部,最终到达细胞核,调节植物抗病基因表达。但迄今为止,这种“警报”信息如何在细胞内传递尚不完全清楚。
叶绿体作为为植物特有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调节植物对刺激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大量研究证实了叶绿体在植物免疫反应中的基本功能:植物感知危险信号后,叶绿体作为钙信号和活性氧信号的来源,将信号传递到细胞核,导致防御相关基因(比如水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病原体模式分子触发的免疫反应(pattern-triggeredimmunity,PTI)激活。然而,病原体攻击信号是如何从细胞外周传递到叶绿体以及从叶绿体传递到细胞核的分子基础仍然不清楚。
2020年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RosaLozanoDuran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DefensePathwayLinkingPlasmaMembraneandChloroplastsandCo-optedbyPathoge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条连接细胞膜和叶绿体的重要信号传递途径,病原体可以劫持这种在植物细胞内部传递信息的途径,抑制植物防御反应的激活。另外,该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别的病原体进化出相似的策略来利用这种植物途径,达到抑制植物防御的目的,有力证明了这条连接细胞膜和叶绿体的信号传递途径在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中起着核心作用。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yellowleafcurlvirus,TYLCV)的C4蛋白包含两个重合的定位信号:细胞膜定位的豆蔻酰基化位点(N-myristoylationsite)和叶绿体定位的叶绿体转运肽(cTP)。该研究发现,当病原菌激活防御反应时,C4蛋白从细胞膜转移到叶绿体上,与类囊体跨膜蛋白CAS(CalciumSensingReceptor)结合,并抑制CAS相关的免疫反应。
有趣的是,许多进化上不相关的病毒和细菌病原体出现一种趋同进化:这些病原体的效应蛋白均存在着豆蔻酰基化位点和cTP,表现出质膜/叶绿体双定位,并抑制叶绿体依赖的防御反应。此外,在一些保守的植物蛋白中也发现了这两种靶向信号的共同出现,并在防御反应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拟南芥CPK16(CalciumProteinKinase16)蛋白。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中存在一条连接质膜和叶绿体并激活防御反应的途径,并且这条途径在宿主-病原体协同进化过程中被植物病原体所选择,通过抑制SA相关防御反应来促进病原体毒力。
病毒和细菌的效应蛋白挟持植物细胞膜到叶绿体的抗病信号途径以抑制植物免疫病毒和细菌的效应蛋白挟持植物细胞膜到叶绿体的抗病信号途径以抑制植物免疫
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植物病原体在全球范围内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这种新途径的发现为设计的植物保护策略和开发新的抗病品种提供了新思路。重要的是,该研究表明在没有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植物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而不影响其生产力,从而达到改善植物抗性和不影响植物生长的双重目的。
相关文章
-
拼多多多肉怎么那么便宜?拼多多卖多肉属于哪种?
1.供应链优势:拼多多作为一家大型电商平台,与众多多肉植物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根据拼多多上的商品分类,多肉植物主要归属于园艺/花卉类别。,另外,拼多多也提供了一些其他与多肉植物相关的产品,如多肉盆景套餐、多肉造型玩偶等。
2024-03-22 12:06 -
植物也会感到痛苦?被折断时发出高频率“求救尖叫”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表示,一些植物承受环境压力时会发出“高频率尖叫”,但这种声音是高频超声波。,同时,该实验显示,当番茄株茎叶被切断,它将在1个小时内发出25种超声波求救尖叫。,去年,另一项研究证实,当一些植物被连根拔起、甚至触碰叶片后会感到“疼痛”,叶片会释放难闻的化学物质,很可能起到驱赶昆虫的作用。
2024-03-22 09:03 -
肯德基星巴克上线相关食品 人造肉时代真的来了?
在饿了么平台上,一份植物肉9寸比萨加上曲奇薯、两听可乐,目前价格为69.9元。,现在许多传统素食厂商看到了发展路径,对他们而言,在质感和味道方面进行技术上的改良并不算太难。,”薛岩透露称,该项团体标准将在两三个月后面世,“届时应该也会进一步刺激国内植物肉市场。
2024-03-22 08:09 -
雀巢等食品巨头纷纷在华试水,但人造肉真的火了吗
20日,雀巢中国宣布在天津市启动价值7.3亿元人民币的增资项目,而其中包括亚洲首条植物基产品生产线,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据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士德透露,这一条植物基产品生产线将于2020年下半年投产,植物基产品比如豆制品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雀巢中国也非常看好植物基产品在中国的增长机遇,因此将其作为增长的重点方向之一,但他也表示,在该生产线投产之前并不能透露更多细节。,国内较
2024-03-22 07:56 -
人造肉初试中国市场 国内企业虚实几何?
5月29日,美盈森证券办工作人员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人造肉项目尚无重大进展,称如有进展将公告披露。,记者了解到,必胜客也将在6月正式推出植物肉汉堡套餐并进行产品公测。,国内较早进入人造肉领域的天津美康公司执行总经理王占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比如肉类中含有胶原蛋白,但大豆和豌豆原料中则缺乏这一成分,因此口感上就会有很大差异。
2024-03-22 07:51 -
进击的“人造肉2.0版”:新产品遍地开花,多为试水
必胜客供图“植物肉”产品遍地开花,大多为“试水”今年4月,肯德基完成其植培鸡块的公测,也就是大豆蛋白制成的“黄金鸡块”;星巴克则推出了四款添公众号提前预约并购买会员商城券。,必胜客供图味道与价格,网友褒贬不一植物肉口感如何?在肯德基金钟路店,澎湃新闻记者品尝到了新推出的植培牛肉堡,总体而言,“肉”质紧密,用叉子扒开,还能看到部分“牛肉”颗粒。,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肉制
2024-03-22 07:49 -
绿色植物有了第三个门类!
来源:果壳网绿色植物包括绿藻门和链型植物两大门类,后者是指轮藻及我们更熟悉的苔藓、石松、蕨类、种子植物等。,最近,科学家发现了绿色植物的第三个门类——华藻门(Prasinodermaphyta)。,华藻门的发现,归功于一种单细胞浮游藻Prasinodermacoloniale(CCMP1413)。
2024-03-22 07:34 -
一部分植物是如何进化成食肉者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约七千万年前,当恐龙还在地球上横行的时候,由于一次基因异常,导致部分植物变成了食肉者。,其近缘植物囊泡貉藻(拉丁名Aldrovandavesiculosa)几乎占领了每个大洲的水系。,第三种植物是美丽但致命的小毛毡苔(拉丁名Droseraspatulata),在澳大利亚十分常见。
2024-03-22 07:33 -
植物的意识,是我们的错觉吗?
|图片来源:Amazon虽然所有植物都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但在21世纪初,植物神经生物学领域被建立。,实验中,一组研究人员刺激含羞草掉落,它的叶子会卷曲来进行防御。,植物还可以通过识别物理接触,并对各种化学物质做出反应,来感知威胁和危险。
2024-03-22 07:30 -
植物食虫,是被逼急了的“逆袭”?
来源:科技日报在植物“朋友圈”里,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等作为食虫植物的代表,数百年来备受关注,持久不衰。如今,在国内某网购平台上搜索“食虫植物”,会出现数百条结果;专卖食虫植物的店铺数不胜数,皇冠店铺就超过20家,单个店家粉丝量在10万+也不是稀罕事。随着暑期到来,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又迎来新高峰。食虫植物是一种植物吗?在漫长的历史中,植物如何演化出食虫—食肉的机制?动物如何成为植物的“食物”的?
2024-03-22 07:28
热门标签
-
美团七夕上线酒店分期引热议 回应称8月初已全面支持分期支付
2024-03-21 22:18
-
淘宝卖家如何让店铺的综合排名上升?
2024-03-21 22:18
-
敦煌网禁止销售活体动植物和种子商品公告
2024-03-21 22:18
-
父母回应“3岁女孩被喂到70斤”:没故意喂胖 视频只赚几百
2024-03-21 22:18
-
华为或在IFA发布新款麒麟芯片,10月亮相Mate 40
2024-03-21 22:18
-
TikTok起诉特朗普政府理由:四项违宪、三项越权
2024-03-21 22:18
-
淘宝卖家可以通过哪些直播活动来提升销量?
2024-03-21 22:18
-
0元无货源开淘宝店怎么开?如何运营?
2024-03-21 22:18
-
为何地铁站命名华为? 回应:占地1平方多公里 有地名意义
2024-03-21 22:18
-
贝索斯有多富?首破2000亿美元,相当于7个马云
2024-03-21 22:18
-
百度Apollo获批在京开启第二阶段自动驾驶载人测试
2024-03-21 22:18
-
淘宝卖家该如何维护好淘宝“问大家”板块?
2024-03-21 22:18
-
纳瓦罗否认扎克伯格对白宫TikTok决定施加影响
2024-03-21 22:18
-
阿司匹林防癌还是致癌?两项新研究结果增进精准预防洞见
2024-03-21 22:18
-
淘宝店铺如何打造爆款,先要搞清楚标品和非标品!
2024-03-21 22:18
-
TikTok终于起诉特朗普政府,能否“逆天改命”?
2024-03-21 22:18
-
早产是分娩后至少44年内导致女性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因素!
2024-03-21 22:18
-
百合发布七夕报告:超过七成的女性只接受买房结婚
2024-03-21 22:18
-
淘宝滞销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4-03-21 22:18
-
香港大学证实有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属全球首例
2024-03-21 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