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海底之下存在大量微生物,仅需极少能量就能活着!

2024-03-22 07:12
admin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生活在海底之下的微生物仅靠人类所需的小部分能量就能生存下来,这意味着生命存活的能量限制较低。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利用海底数据绘制了一幅新的全球海洋生物圈图像,他们发现海底沉积物之下的微生物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比之前已知维持生命的能量更少。研究小组称,该研究对理解地球生命极限条件以及推测太阳系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将地球生物圈中碳和微生物数量分布数据与化学反应结合起来,利用这些信息,他们能够确定单个微生物细胞的“能量消耗”,换句话讲,这就是它们利用能量的速度。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在不断地使用能量,从而保持活力,维持新陈代谢,并进行必要的生命机能,例如:生长、修复生物分子。研究结果表明,海底微生物所需的能量比以往地球任何生命形式所需的能量要少得多。

通过扩展“生命可居住边界”至低能源环境,研究小组希望能帮助他们弄清楚地球上的早期生命是如何孕育诞生的,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环境科学讲师詹姆斯·布拉德利博士称,当我们想到地球上的生命时,通常会联想到植物、动物、藻类和细菌。

然而,我们在这里展示的是整个微生物圈,与地球所有土壤或者海洋包含的细胞一样多,令我们惊奇的是,这里几乎没有充足的能量供给微生物存活。它们中许多仅是处于一种不活跃状态——不生长、不分裂、也不进化,这些微生物消耗的能量比我们之前认为的地球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更少。

研究人员解释称,人类平均使用100瓦的电能,这相当于一个吊扇或者两个灯泡的功率。布拉德利说:“我们计算显示被困在深海沉积物中的微生物平均所耗能量仅是一个人的500亿分之一。”

南加州大学暗能量生物圈调查中心(C-DEBI)主任简·阿蒙德称,以前对海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那里有多少生命,现在我们更深入地探究生态问题:这些神秘生物在做什么?它的速度有多快?了解生命的能量极限将为地球和其他星球微生物生命建立一个必要的基础。

这些发现对于我们如何定义生命,以及地球和其他地区生命的极限提出了根本性问题,由于可用能量非常少,生物体不太可能繁殖或者分裂,而是将这些极少量的能量用于“维护”,替换或者修复它们受损部分。

因此,在海底深处发现的许多微生物很可能是数千至数百万年前生活在浅海区生物的生物残留,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不同,这些深层微生物存在的时间尺度更长,例如:构造板块的运动。

这项研究还揭晓了微生物是如何与海底深处发生的化学过程相互作用,虽然氧气为微生物提供了最多能量,但它的供应极其短缺,在海底沉积物中仅有不足3%氧气。

然而,缺氧沉积物分布更加广泛,它们通常包含着通过产生甲烷来获取能量的微生物,尽管这些微生物实际上并不活跃,但地球海洋沉积物中包含的微生物细胞数量非常多,存活时间很长,以至于它们成为地球的碳和营养循环的重要驱动因素。

它们甚至影响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数百万年时间,布拉德利博士强调称,这项研究发现不仅对地球性质和生命极限提出置疑,还对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孕育微生物带来了新希望,例如:如果火星或者木卫二上确实存在生命,它们很可能会在这些能量有限的行星表面之下避难。

如果微生物仅需少量能量就能生存下来,那么海洋沉积层之下可能存在生命残留物,它们处于长期休眠,但从技术上讲仍然是活着的。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进步》杂志上。(叶倾城)

相关文章

  • 特殊微生物将陨石当美味 人类可能有“外星血统”?

    特殊微生物将陨石当美味 人类可能有“外星血统”?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些专家认为地球人类源自外星生命,事实上,这是一个严肃的科研课题,该观点也被称为“有生源假设”,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并非起源于地球,而是源自坠落在地面陨石上的外星微生物。,研究报告作者、维也纳大学天体生物学家观察研究了一种叫做“嗜热金属球菌(Metallosphaerasedula)”的特殊微生物,它们喜欢以金属为食,由于陨石上充满了该微生物渴望

    2024-03-22 09:03
  • 你能从别人那里“传染”癌症或肥胖症吗?

    你能从别人那里“传染”癌症或肥胖症吗? 但如今有了疫苗和抗生素,现代人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以及其它各式各样的传染病。,那么,非传染病是否会通过这些微生物群实现人际传播呢?一些科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一旦科学家弄清了非传染病是否会进行人际传播、以及它们的传播方式,就可以研制出相应疗法,“纠正”致病微生物群。

    2024-03-22 08:38
  • 人工智能“验血”,全新角度检测癌症

    人工智能“验血”,全新角度检测癌症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天上线了一项有关癌症诊断的重要研究。,世界上几乎各个角落都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人体内也不例外。,就以微生物最丰富的部位肠道为例,学术经纬在过去也和读者朋友们介绍过多项研究,有些肠道细菌可能引发结直肠癌,还可能通过免疫系统影响肝癌的发生、诱发白血病,等等。

    2024-03-22 08:30
  • 人体温度降低 难道还是微生物的锅?

    人体温度降低 难道还是微生物的锅? 有科学家认为,随着卫生、医疗和饮食条件的改善,现代人不会像过去一样,容易染上各种炎症疾病,自然也不用为了杀灭病原体而提高体温。,只使用5天环丙沙星就可以严重破坏肠道菌群,杀死大量细菌,而要想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则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还不一定能完全恢复。,2009年,首次证明,成人还保留了一点棕色脂肪,尤其在颈部、锁骨、肾脏和脊髓等部位,只是并不太活跃,当身体变冷时就会被激活。

    2024-03-22 08:28
  • 那些影响我们基因的微生物

    那些影响我们基因的微生物 meta-mass-shift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无菌或SPF小鼠中消化道不同区段已知质量差异的光谱计数图2。,肠道微生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与结直肠癌的癌变发展过程相关。,以上两篇研究表明,微生物既能够影响人类基因的表达也可能造成基因突变。

    2024-03-22 08:23
  • 地球疫情暴发 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

    地球疫情暴发 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 来源:科技日报一些在地球上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生物,在太空中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新冠病毒从3月初在全球开始暴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随着病毒的蔓延,有网友表示,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恐怕就剩下国际空间站了。在一般人看来,国际空间站似乎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净土,是人类处于太空中的一个“世外桃源”。然而真的

    2024-03-22 08:17
  • 《自然》:节食的时候肠菌竟会帮忙!

    《自然》:节食的时候肠菌竟会帮忙! 不过也有人比较特殊,他们吃掉的东西没有按照正常比例被吸收,很多营养成分流失了。,这个答案好像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但实际上,科学家们一直都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一点。,图片来源:pixabay.com图片来源:pixabay.com众所周知,我们吃的食物会在肠道中被消化,转化为能量,进入人体循环,但通常利用度无法达到100%,一些能量会流失,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

    2024-03-22 08:11
  • 太空中的微生物:空间站如何保持清洁?

    太空中的微生物:空间站如何保持清洁? “我们必须确保宇航员在离开和返回时,不会留下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拉瑟尔表示,“因为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当人类在下一个十年重返月球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找回其中一些袋子,以发现是否仍有微生物存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将标志着我们在了解人类微生物群系方面又迈出了一小步。

    2024-03-22 08:04
  • 俄提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新方法

    俄提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新方法 来源:科技日报莫斯科大学斯科别利岑核物理科研所所长、太空研究国际委员会副主席米哈伊尔·帕纳修克称,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在火星和太阳系其他天体上寻找生命的新方法——利用从航天器或着陆站对其表面进行激光扫描从而做出判断。,莫斯科大学斯科别利岑核物理科研所、物理和生物系、别洛泽尔斯基理化生物学研究所参与了这一方法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是在俄罗斯“回旋镖”航天器科学设备研发框架内实施的,该航天器将用于探索火

    2024-03-22 07:47
  • 肿瘤内细菌来路不明,是“敌”是“友”更说不清

    肿瘤内细菌来路不明,是“敌”是“友”更说不清 “虽说100多年前人们已在肿瘤里检测出了细菌,但真正系统深入地研究还不到十年,是非常新的一个领域。,当病理因素导致肠道渗透性增强,肠道内的微生物就会趁机进入肝脏和肠系淋巴,若肝脏和肠系淋巴免疫失调,微生物就会扩散进周身循环系统,从而侵入其他器官。,此外,当机体稳态失衡时,共生菌中往日被抑制的病原菌就有可能大量繁殖。

    2024-03-22 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