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全球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组装 中国参与核心部件制造

2024-03-22 07:16
admin

澎湃新闻记者南博一实习生任焕玉

央视新闻图

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在法国南部举行安装启动仪式,开始了为期5年的组装工程,这标志着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聚变项目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我国也承担了该项目多个方面的重要工作。

据英国《卫报》28日报道,项目参与国的代表当日参与了ITER的安装启动仪式。该项目由欧盟、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印度、日本和韩国联合建设,共耗资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40亿元)。

该核聚变装置包含数百万个零件,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核聚变工程。ITER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核聚变过程,因此其核心装置“托卡马克”(tokamak)也被称为“人造太阳”。《卫报》报道称,ITER项目将为大规模的核聚变提供概念实证,而不是为了未来的商业用途。

ITER总干事贝尔纳·比戈(BernardBigot)在启动仪式上说,ITER项目带来的能源将是“地球的奇迹”,核聚变提供的能量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将改变世界的能源使用。

然而,这一项目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科技新闻网站“Scitechdaily”28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由于核心装置托卡马克主要部件的尺寸和重量问题还未解决,加之制造商众多、建设时间紧迫等诸多因素,ITER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工程和物流挑战。

据新华社28日报道,ITER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我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据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网站和此前报道显示,我国参与了该项目多个部件包括核心部件的制造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譬如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承担研制了PF6线圈,并在今年由合肥运输至法国;由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则承担了杜瓦底座的接收及吊装工作。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承载着人类和平利用核聚变能的美好愿望,计划实施以来,中方始终恪守国际承诺,中国企业和科研人员勇挑重担,与国际同行齐心协力,为计划的顺利推进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相关文章

  • 安全无辐射的核聚变技术来了?

    安全无辐射的核聚变技术来了? [1]1无中子聚变核聚变是理论上清洁、安全的人类能源需求解决方案,人们对此期待已久。,他们是用激光通过非线性力大规模地加速氢原子核,使之穿过硼样品,这就像是用氢作为标枪,希望击中硼原子,如果击中一个,就可以启动聚变反应。,”3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那么,氢硼核聚变反应堆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成为商业现实呢?McKenzie博士没有对此做出预测,他说:“规划时间点是个棘手难缠的问题,我不想承诺我们能在1

    2024-03-22 08:32
  • 核聚变反应堆遇上3D打印,“人造太阳”有望更快“发光”

    核聚变反应堆遇上3D打印,“人造太阳”有望更快“发光” 这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氘和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并生成大量热能用于发电。,近日,深圳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陈张伟和劳长石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3D打印一体化自由设计和成形复杂多孔结构正硅酸锂陶瓷件,有望替代传统的微球床结构,成为新一代产氚器件,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另据媒体报道,2018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已经利用

    2024-03-22 07:28
  •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昨日启动组装!

    世界最大“人造太阳”昨日启动组装! 该项目由35个国家合作完成,中国提供了磁体馈线、极向场线圈等重要部件。,图片来源:ITER为了准备机器组装,近几个月来,这些前所未有的巨型部件已经陆续运抵法国。,”他说:“项目管理、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和机器装配物流的每一个方面都必须协同配合,像瑞士手表一样精确。

    2024-03-22 07:23
  • 本世纪最雄心勃勃的“人造太阳”项目,中国有几分话语权?

    本世纪最雄心勃勃的“人造太阳”项目,中国有几分话语权? 来源:科技日报在位于法国南部卡达哈什的180公顷项目工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达1250吨的杜瓦底座已平稳落位于托卡马克装置基坑内临时支撑上,这意味着ITER主机设备安装拉开序幕。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ITER国际组织总部举行。ITER国际组织总干事评价,这标志着ITER由此前成员国制造零部件的建设阶段正式转换到装置组装阶段。7月28日,国际热核聚变实

    2024-03-22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