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不缺“朋友”的小鹏汽车,如何挺进下一局?

2024-03-22 07:18
admin

文/魏宇奇

来源:科技新知(ID:kejixinzhi)

小鹏汽车再次收到了朋友送来的大礼。

在完成5亿美元融资不到半个月后,小鹏汽车再次获得超3亿美元融资,领投方正是老朋友阿里巴巴。

与此同时,其他一起出发的造车新势力,就没这么幸运了,纷纷走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

博郡创始人黄希鸣公开承认,公司已没有资产可卖,无法解决员工的现实问题;拜腾中国则从7月1日起暂停运营内地业务,仅保留小部分员工留岗值守;赛麟汽车账户处于被冻结,董事长王晓麟遭股东举报,被刑事立案……

总的来看,这几家倒下的新势力,到下的原因或许千差万别,但有一点相同之处,那就是缺钱。缺钱导致无法量产,从而无法交付,更无法通过卖车形成现金流。

同样处于亏损状态的小鹏汽车,不缺资方朋友的慷慨解囊,自然可以熬得更久。但小鹏汽车的种种表现,却与资方的力挺形成了对比。

有“朋友”力挺的小鹏汽车,未来之路依然充满荆棘。

新造车迎来“三国杀”

造车新势力们圈地五年之后,到了梦醒的时候,倒下的新势力当初有多么风光,现在就有多么惨不忍睹。依然在牌桌上的,则是好消息不断。

7月10日,“最惨”的蔚来拿到了104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7月30日,理想汽车顺利登陆纳斯达克,市值一度超过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的好消息尤其多。

从2019年开始,有关小鹏汽车上市的消息便不绝于耳。今年6月小鹏汽车再次传出了上市的消息,36氪消息称“小鹏汽车已向美股市场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

随后,路透社旗下媒体IFR又爆料称,“小鹏汽车计划最早于8月中旬赴美上市,IPO规模至少为7亿美元。”

就在上市传言再起的同时,小鹏汽车也在快马加鞭的进行融资,随着阿里巴巴和卡塔尔主权基金的加入,小鹏汽车C+轮融资的规模从5亿美元增加至8亿美元。

如果IPO的8亿美元属实,那加上之前累计融得的163亿人民币,小鹏汽车刚刚迈过了200亿元的门槛。

种种利好之下,隐藏着的是小鹏汽车与其他造车新势力不同的路线。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定位和产品规划。

在小鹏汽车的定位上,科技一词的出现频率颇高。在小鹏P7的发布会上,何小鹏就明确的表示:“小鹏的标签是智能,智能是小鹏的最核心优势。”

何小鹏不仅在加入造车大军之前就已是四台特斯拉的车主,在马斯克访问阿里时,他还曾询问如何使用特斯拉的各项专利,后来在阿里内部还提出了造车,虽然最后这个提议被否决,但见其对于特斯拉对于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认可。

从小鹏汽车的动作上看也是如此。在2018年12月12日举办的小鹏G3发布会上,何小鹏就采取了充满“科技范”的介绍方式:不仅现场演示了语音系统,自动泊车功能,还和总裁夏珩在车里打游戏、唱歌。

比这更能说明小鹏汽车对“科技”态度的是,在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上,小鹏汽车并没有选择与之距离较近的AliOS系统,这套系统不仅是其股东阿里巴巴的杰作,还表现不俗,基于这一平台的RX5、ERX5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小鹏汽车选择了与特斯拉相同的方式——自主研发。为此小鹏汽车搭建了一支豪华团队,其中包括联合创始人夏珩、何涛以及已经退出的谷俊丽,前高通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宙,特斯拉前Autopilot视觉科学家,掌握特斯拉AP源代码40人之一的曹光植等。此外,小鹏汽车还配有一支硬件团队。根据小鹏汽车官网此前的信息显示,其团队70%为研发人员。

从最终的落地来看,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XPILOT”,已经成为了宣传的重点以及产品的卖点。

在产品路线上,与其他新势力纷纷扎堆国内用户更偏爱的SUV市场不同的是,小鹏汽车在小鹏G3之后的第二款汽车并没有继续在SUV领域做延伸,而是选择了B级车。

XPILOT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以XmartOS2.0车载智能系统为核心的智能音乐座舱、NED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706km…这些不像是20万+该有的配置,在22.99万元起售价的映衬下,让小鹏P7显得性价比十足。

此外,小鹏汽车还布局了出行行业,在2019年悄悄上线了“有鹏出行”和“有鹏司机”两款APP,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威马的“即客行”。

“即客行”App在上线之初涵盖了从网约车到充电、租车、城市共享的完整业务链条,目前只剩下充电和租车两个功能。今年三月,威马汽车出行事业部技术部、产品部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

“有鹏出行”和“有鹏司机”的现状与“即客行”高度相似。在某安卓大厂的应用商店中,前者的下载量不足三万,后者则仅有8千多,评价也都不高。

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结果,即小鹏汽车的出行业务既无法对销量产生大的帮助,也无法撑起“新业务”应有的重任。

尽管如此,从不到半个月完成两次融资,且规模还在持续扩大的情况来看,小鹏汽车IPO已是箭在弦上。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下滑,行业迎来洗牌之际,曾表示不急于上市的小鹏汽车,其IPO的步伐不得不加快。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连续12月同比下跌,其中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批发量为32.86万辆,同比下降38.61%。

具体到各个公司,除去已经倒下的博郡、拜腾不谈,蔚来在销量节节攀升的同时,也获得了腾讯的增持;刚上市的理想汽车则与美团系深度捆绑,王兴个人在理想汽车的持股则仅次于创始人李想,达到23.4%。

小鹏汽车则与阿里巴巴和雷军做了深度捆绑,前者参与了小鹏汽车的A+轮、B轮以及此次的C+轮融资;后者则由于雷军与何小鹏的私交甚笃,使得小米在小鹏汽车急需输血时,成为了它的战略投资者。

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受追捧,理想汽车成功上市,阿里巴巴、雷军加码的前提下,此时的小鹏汽车已经集齐了资方的“天时地利人和”。

此前,美团创始人王兴曾预言:“未来造车新势力仅能存活3家,分别是理想、蔚来和小鹏”。尽管上险量排在小鹏汽车之前的威马汽车并不认可这个说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小鹏汽车先于威马汽车上岸已是“木已成舟”。

只是,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上市都不是重点,对于存在隐忧的小鹏汽车而言更是如此。

利好背后的焦虑

对造车新势力来说亏损是主旋律,有资方朋友的不断加码的小鹏汽车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对于新势力们而言,解决缺钱的方法只有两个,要么能够不断的拿到融资,要么通过卖车回笼资金。

理想汽车上市后股价的上涨,证明现在市场对新势力们依然认可,这使得小鹏汽车通过IPO再融一笔钱不是难事。

但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融资都不是长久之计,通过卖车盈利才是根本之道,而小鹏汽车在这方面的表现,与在资本市场上的长袖善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何小鹏曾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对小鹏汽车何时盈利做了一个预测,他给出了一个门槛——月交付一万辆车,便可实现盈亏平衡。如今的现实是,小鹏汽车不仅没做到月交付一万辆,其销量也已开始下滑。

据“锌刻度”报道显示,小鹏汽车的销量从4月开始就出现了逐月下滑的情况,从4月的1008辆下降到了6月的821辆。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仅有G3一款车在售,这说明小鹏汽车目前的销售主力已经开始疲软。

考虑到小鹏汽车上半年上险量为5663辆,小鹏汽车今年超过2019年销售16608辆的成绩应该不难,但短期之内还是难以迈过盈亏平衡的门槛。

这也反映了小鹏汽车目前的尴尬处境,那就是不缺资方力挺,但在消费者层面还无法做到广交“鹏友”。

其中原因,与小鹏汽车做的选择密不可分。

首先,在品牌上小鹏汽车还没有获得认可,同时产品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正如上文所说,何小鹏不仅是特斯拉的铁粉,小鹏G3在产品上和打法上也和特斯拉相似,为了避其锋芒采取了10万+的售价,希望以此进行差异化竞争。

但是小鹏G3虽然在售价上有竞争力,问题也同样不少。除了因为交付问题导致车主现场维权外,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显示,小鹏G3还被消费者投诉存在刹车失灵,突然失去动力等问题。小鹏P7虽然售价有所上涨,但整体打法还是与G3类似,都是打差异化。

明显对标Model3的小鹏P7,截至7月的销量为6639辆,而Moedl3截至6月份的销量就达到了46464辆,后者销量几乎为前者的8倍。可见小鹏P7能否完成对标Model3的使命,还尚不明朗。

其次,小鹏汽车在一直强调的自动驾驶技术上也存在问题,并不是它技不如人,而是官司缠身。

小鹏汽车的现雇员曹光植,在去年被特斯拉以“商业窃密罪”起诉。目前,曹光植已在庭审中承认自己私自上传了代码。

此外,曾在苹果无人驾驶团队任职的张小浪,也因涉嫌窃取商业机密罪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而张小浪同样是小鹏汽车的现雇员。

虽然这两起案件还没有结果,但有先例可循。2017年2月,Waymo指控Uber及其员工同时也是谷歌前员工莱万多夫斯基窃取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该案的结果是,Uber不仅解雇了莱万多夫斯基,在与谷歌就诉讼达成和解后,还推迟了自己的自动驾驶项目。根据双方当时达成的和解方案,Uber还需向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及Alphabet旗下子公司Waymo提供0.34%的股份。

这无疑给小鹏汽车一直以来所宣传的“科技”,以及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层阴影。

结语

其实就算没有王兴的“点将”,轰轰烈烈的新造车浪潮仅有少数玩家突围,也是事实。从目前的交付情况来看,“最终只剩2~3家”的观点正在逐渐的被证明。

对于此时的小鹏汽车而言,不得不在更残酷的竞争到来之前,完成必要的“补课”。

一方面,致力于对标特斯拉,强调科技的小鹏汽车,不仅需要弥补与“偶像”特斯拉之间的技术差距,更要避免在差异化策略上陷入“小米式困境”。

从第一款车小鹏G3以及将售价提至20万+的小鹏P7的情况来看,小鹏汽车的差异化策略有一个特点,即性价比较高。这在行业初期固然可以提升销量,但在后期很容易面临难以冲击高端的困境,一旦高售价难以被用户接受,汽车行业“吞金巨兽”的属性,将让小鹏汽车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

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平衡好运营与制造之间的关系。

何小鹏虽然对汽车四化的方向很是认可,但在具体逻辑上却与众不同,最能体现何小鹏内心想法的是他曾经说过的一句饱受争议的名言: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

然而现实是,在用户端,公认运营最好的是蔚来,在财务端大家都处于亏损之中,何小鹏口中的“核心”并没有为小鹏汽车带来足够的竞争力。

另外,虽然目前来看何小鹏的方法论没有让小鹏汽车遇到大麻烦,但考虑到新造车势力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套方法论在今后是否依然行得通,小鹏汽车在未来能否平衡好运营与制造之前的关系,还是未知数。

因此,尽管小鹏汽车不缺资方朋友,也采取了避敌锋芒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但能否走到最后依然充满悬念。

相关文章

  • 小鹏汽车与支付宝联合开发车载支付 率先落地小鹏P7

    小鹏汽车与支付宝联合开发车载支付 率先落地小鹏P7 新浪科技讯11月26日下午消息,小鹏汽车与支付宝正式签约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这是国内首批将“车载支付”能力落地的车企,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打通小鹏账号、支付宝账号及小程序功能,以“车载支付”形式对小鹏充电桩、车机应用、阿里巴巴小程序等服务场景进行支付,该能力将率先落地在小鹏P7上。,据悉,小鹏P7下一步将于2020年二季度正式上市并同步启动交付。,小鹏汽车“车载支付”主要覆盖三类场景,首先

    2024-03-22 09:15
  • 新能源汽车面临冬至,但春天还会更远

    新能源汽车面临冬至,但春天还会更远 这使得人们又重新重视起纯电动汽车,但受限于电池及充电技术的瓶颈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突破,这一领域发展依旧非常缓慢。,除了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迎来28年来首次年度下滑,车市寒冬影响整个汽车行业、产品事故频发,市场教育与用户接受程度不足之外,有两大原因或者说问题是值得重点探讨的。,以当前占据国内充电桩35.7%市场份额的领头羊特来电为例,其数年来始终处于亏损状态,直到去年年底才实现盈亏平衡。

    2024-03-22 09:07
  • 何小鹏:我知道造车很花钱,但没想到这么花钱

    何小鹏:我知道造车很花钱,但没想到这么花钱 酒精、游艇、高消费,何小鹏与一名世俗眼中的合格富翁之间,始终横亘着一堵墙——他一直进入不了状态。,UC几位创始人中,俞永福和朱顺炎当时都还在阿里巴巴担任高管,看起来前途一片明朗;梁捷去享受生活了,这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景自由一个高效运转,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对自我和他人要求同样苛刻的领导者,自然会让员工们喘不过气。

    2024-03-22 08:13
  • 特斯拉回应频繁调价皆因补贴 曾一年内“三降两涨”

    特斯拉回应频繁调价皆因补贴 曾一年内“三降两涨” 原标题:特斯拉回应频繁调价皆因补贴专家称新能源车主固有认知待突破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龚梦泽由国产Model3标准续航版连续调价带来的争议近日不断发酵,同时引发了消费者对于长续航版的价格担忧。,新能源旧款汽车达成的协议和买卖合同,除非有明确告知,换代可以退还差价或者赔偿。,”何小鹏亦承诺称,G32019款客户在3年内增购或换购小鹏任一车型,额外享受1万元的专属补贴权益。

    2024-03-22 08:03
  • 小鹏汽车将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

    小鹏汽车将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 36氪从多位资方人士处获悉,小鹏汽车接近向美股市场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金,整体上市计划预计在今年7月到9月,已经聘请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其中,摩根大通为主承销商。,多位消息人士告诉36氪,除了筹备赴美IPO,“何小鹏(小鹏汽车CEO)也还在一级市场找钱,近期接触了不少大型上市公司。,”4月30号,特斯拉第一季度以6800万美元的净利,宣告连续3个季度实现盈利,汽车业务总毛利率高达2

    2024-03-22 07:50
  • 小鹏汽车赴美上市公开递表倒计时:“鹏友”能否为其加速

    小鹏汽车赴美上市公开递表倒计时:“鹏友”能否为其加速 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成立于2014年小鹏汽车近日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秘密递交招股文件,最快第三季度完成挂牌上市。,这轮融资引入新晋战略投资伙伴——小米集团,同时何小鹏继A、B两轮后再次以个人投资人身份加持。,除4亿美元股权融资外,小鹏汽车还获招行、中信以及汇丰等多家中外银行总额达数十亿人民币无抵押信用贷款。

    2024-03-22 07:41
  • 再融3亿美元,小鹏汽车IPO只差“临门一脚”?

    再融3亿美元,小鹏汽车IPO只差“临门一脚”? 2020年8月3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小鹏汽车获得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领投的是阿里巴巴,卡塔尔主权基金等也参与投资,而在7月20日其刚宣布签署了C+轮近5亿美元融资协议,主要投资方为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资本。,”野望之下,逃不开难解的焦虑这么看小鹏汽车IPO似乎已无悬念,但上市只相当于拿到晋级资格,未来仍有更多考验等待着何小鹏。,但据AI财经社报道,曾有小鹏G3车主因方向盘、底盘

    2024-03-22 07:20
  • 阿里助小鹏上市、美团力捧理想 巨头为何争抢“上车”?

    阿里助小鹏上市、美团力捧理想 巨头为何争抢“上车”? 2017年,何小鹏从阿里离职,8月,他宣布正式加入自己此前投资成立的小鹏汽车,并出任董事长。,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未来汽车日报的采访时提到,“国外市场不可能容纳超过五家新造车企业。,并非是这个行业入门容易,不仅更难,需要更庞大的资金池和耐力,也不像互联网一样能很快见到成果,从研发到实现量产便是一道门槛,盈利则更加遥远。

    2024-03-22 07:18
  • 造车新势力扎堆赴美上市 如何破解“盈利难”

    造车新势力扎堆赴美上市 如何破解“盈利难” 造车新势力们深知,无论是美股、港股亦或科创板,对其容纳的名额数量有限。,前述私募股权基金高管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造车新势力早期融资时,A股市场科创板还未推出,而部分VC和PE等投资人为美元基金,入场时企业就初步搭设好了VIE架构。,崔东树表示,造车新势力在美IPO面临考验,时刻把合规经营摆在重要位置。

    2024-03-22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