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炎炎夏日,7月谣言榜火热出炉

2024-03-22 07:21
admin

来源:科技日报

7月,天气炎热,暴雨频发,一波传言趁机来袭。近日,南方持续降雨导致水位上涨,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受灾,据此,有人表示,“今年是庚子年,更是白元年,地球引力场、磁场紊乱,太阳风、离子流更猛烈地扑向地球,所以灾害频发……”还有人认为,“全球气温不平稳,北极地区温度升高是导致我国南方暴雨不断的直接原因”。除了关于暴雨成因的传言,随着气温的升高,一篇《体格越好的人,越容易中暑!》的文章开始在朋友圈流传;“疫情期间自来水群被大量转发,“下面是国家气象局退休专家、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地面指挥李俊英教授的帖子,转发供各位参考。2020特别提示:今年,真正的天道轮回,我们遇到了60年小轮回的庚子年,更遇到了180年周期白元年,太阳、地球、木星、土星和银河面并到了一条线,让地球引力场、磁场紊乱,太阳风、等离子流更猛烈扑向地球。接下来几个月是并线最高峰,可能全球还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灾害……”这则谣言中,“专家的科普”让不少人信以为真。

真相: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在中国气象局发布会上回应:“‘退休专家’我们单位查无此人,帖子里讲到的问题,从目前来看缺乏科学依据。”

近日,记者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网站首页看到,“过去24小时,太阳活动水平极低,没有爆发C级以上耀斑”“预计未来3天,太阳活动水平极低,爆发C级以上耀斑的可能性低。”并未出现传言中的异动。

“太阳是太阳系的主宰,能对地球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只能是太阳,土星、木星的影响微乎其微,来自银河系的影响更是不值一提。”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林隽说,目前,太阳整体上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阶段,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约50亿年里也将保持这样的状态。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认为,把两种不相干的事实扯在一起,引出一个谬论,是一种典型的伪科普逻辑。

谣言二

北极高温导致我国南方暴雨频发

除了天象,今年北极地区的温度再创纪录,据此,有人认为我国南方的强降雨和北极的温度升高有关系,并表示北极地区接连出现的创纪录高温是导致这次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的主因。

真相:“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北极的创纪录高温和我国南方暴雨有直接的联系。”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

宋连春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一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全球变暖不是说所有的地区都一样,北极地区是全球增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导致很多极端事件发生,比如极端的高温事件和极端的降水事件。

我国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暴雨日数、降水极端性、高温日数明显增群里被大量转发,这则消息也让不少市民对自来水的质量表示担忧。

真相:乌鲁木齐水业集团表示,此消息不实。疫情防控期间,乌鲁木齐市各制水厂出厂水余氯(消毒剂)控制在0.6—1.0毫克/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能有效保障自来水在管网运输中的持续杀菌能力,完全不会影响健康,更无需“最少静置2个小时以上再用”。

据了解,平台公示水质检测数据,保障全市正常安全供水。

谣言五

1种疫苗可预防12种癌症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某医疗集团发布“DCV癌症疫苗”,98000元注射一针,可以预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种以上的癌症。文章表示,WT1基因是诱发肿瘤的基因,人类所有的癌症都与这个基因突变有关。诺贝尔生态医学科学研究院发现了抑制WT1基因突变的路径,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让人体产生抑制WT1基因突变的记忆T细胞,这种记忆T细胞让人体产生免疫。

真相: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支修益表示:“什么癌症都能治?从这句广告词就可以判断是伪科学。”

支修益说,单就肺癌来说,就有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之分;非小细胞肺癌又包括鳞癌、腺癌、鳞腺癌和大细胞癌;有些癌是来源于上皮细胞,有些癌是从间胚细胞层来的……光是预防肺癌一种都不太可能,别说一起预防12种癌症了。

专家表示,“DCV癌症疫苗”产品说明中提到的控制广谱WT1基因就可以预防癌症,目前是不可能的,所谓的“万能基因”纯属子虚乌有。

“无所不能、包治百病”是面照妖镜,特别是对于发生机理复杂的恶性肿瘤来说,一种疫苗更不可能“以一敌十”。

“这类伪科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具体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事件。如果它是真事,就应该有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数据,并在国际或国内肿瘤大会上进行成果展示。”支修益解释。而该集团发布的“DCV癌症疫苗”并没有披露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临床验证如何推进,三期临床研究效果如何,有没有相关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布等问题。

相关文章

  • 对癌症的理解更进一步!最大规模癌症基因组研究公布

    对癌症的理解更进一步!最大规模癌症基因组研究公布 联盟报告称,平均而言,每个癌症基因组携带4-5个驱动突变,这为癌细胞提供了选择优势。,随着时间推移对同一个肿瘤的多个区域进行测序,是研究癌症演化的最有效方式;但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单次活检对演化过程进行重建——Gerstung等人5在第5篇论文中便采取了这一方法。,通过分析推断,联盟成功将十年里以观察为主的癌症测序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24-03-22 08:45
  • 13%的癌症来自“传染”,中国是重灾区!

    13%的癌症来自“传染”,中国是重灾区! 220万癌症患者啊,如果能够防范住这些传染性病因,意义有多大不言自明。,具体致病机制还没明确,就算它们是一类致癌物,也只能说“XX相关性癌症”。,至于这种现象,到底是和泡菜、刺身还是寿司有关,奇点糕也实在说不好……幽门螺杆菌目前还是没有疫苗的,抗生素治疗又可能对肠道微生物带来不良影响,对付起来也实在是有点头疼。

    2024-03-22 08:44
  • 《柳叶刀》子刊:少壮不减肥,老大易患癌!

    《柳叶刀》子刊:少壮不减肥,老大易患癌! 毕竟一旦肥胖了有多少坏处,十根手指都数不过来,而且有些坏处还不是靠管住嘴,迈开腿就能补回来的,很可能是影响深远,潜伏着准备随时发难的。,那么“一胖毁所有”,在肥胖青少年身上会不会应验呢?小时超重,大时就容易……小时超重,大时就容易……开展本次研究的以色列国防军医疗部门人员,调取了1967-2010年间,以色列青少年兵役登记时的体检信息,由于以色列几乎是全民兵役制度,这些信息就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青

    2024-03-22 08:31
  • 人工智能“验血”,全新角度检测癌症

    人工智能“验血”,全新角度检测癌症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天上线了一项有关癌症诊断的重要研究。,世界上几乎各个角落都有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人体内也不例外。,就以微生物最丰富的部位肠道为例,学术经纬在过去也和读者朋友们介绍过多项研究,有些肠道细菌可能引发结直肠癌,还可能通过免疫系统影响肝癌的发生、诱发白血病,等等。

    2024-03-22 08:30
  • 向左转,老年痴呆;向右转,癌症扩散?这个基因太神奇

    向左转,老年痴呆;向右转,癌症扩散?这个基因太神奇 研究人员敏锐地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APOE有三个不同版本,它们对黑色素瘤会不会有不同的影响呢?于是,研究人员首先在小鼠上开展了一项实验。,进一步分析则发现,三种APOE在增强免疫应答中的表现有所不同。,“通常认为APOE4与寿命较短有关,原以为会抵消在癌症进展中的潜在好处,因此看到黑色素瘤患者中APOE4携带者的生存结果比APOE2更好,实在令人惊讶。

    2024-03-22 07:50
  • 神奇的抗癌明星有啥秘诀?科学家们在学术期刊上“吵”起来了

    神奇的抗癌明星有啥秘诀?科学家们在学术期刊上“吵”起来了 这家伙皮肤皱巴巴、长着突起的“龅牙”,眼睛小而无神,长相堪称奇异。,他们用改造过的病毒为载体,将致癌基因SV40LT和HRAS(G12V)引入细胞。,WalidKhaled教授说道:“如果我们能弄清楚这些动物的免疫系统有何特殊之处,如何保护它们不得癌症,那么我们或许能开发出帮助人类预防癌症的方法。

    2024-03-22 07:32
  • 5种常见癌症有望在更早期发现

    5种常见癌症有望在更早期发现 此次,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基于血液的癌症筛查测试方法,被命名为“PanSeer”。,研究团队对从605名无症状个体体内获得的血浆样本进行了分析,其中191人后来被诊断为癌症。,研究团队强调,“PanSeer”检测法并不是去预测以后会发展成癌症的患者。

    2024-03-22 07:26
  • 中外团队开发血检早筛癌症方法:样本显示可早4年发现

    中外团队开发血检早筛癌症方法:样本显示可早4年发现 论文中提到的5种常见为癌症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肺癌和肝癌。,但是,目前只有少数几种癌症有数量有限的筛查检测,包括结肠镜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X线乳腺摄影检查和宫颈细胞学。,这表明即使在更严格的设置下,PanSeer也能检测出早期癌症。

    2024-03-22 07:26
  • 无创血检可提前4年发现癌症

    无创血检可提前4年发现癌症 日前,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联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成果称,团队开发的一种非侵入性血检——ctDNA甲基化多癌筛查技术PanSeer,有望在常规诊断前4年对5种常见的癌症作出早期检测。,“也就是说,该研究已能在严格意义上证明PanSeer技术较传统诊断方法能更早地发现癌症。,”该研究通讯作者、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人类表型

    2024-03-22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