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王兴和程维的新战场相逢 显得更为谨慎和理性

2024-03-22 07:22
admin

来源:《中国企业家》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王玄璇

原标题:王兴和程维的新战场

“车,既给人空间上的自由,又给人自由的空间。”

7月21日,王兴又发了一条和车相关的饭否。从他发布的饭否来看,今年以来他对汽车行业的兴趣越来越浓——持续入股理想汽车,并对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不吝赞美之词;除了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以及巨头宁德时代也进入他的研究半径;在传统汽车领域,长城汽车、吉利、丰田、长安等整车企业,也会出现在他的饭否上。

跟王兴相比,滴滴创始人、CEO程维与汽车行业的渊源更深。

滴滴更早与理想汽车建立了合作,当时理想还叫车和家。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程维都视其为重要合作伙伴,布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2018年4月,携手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成立洪流联盟,是滴滴在汽车行业的高光时刻。

对王兴和程维来说,虽然前后踏入了汽车行业的“同一条河流”,但二者之间的对抗已经没有网约车和外卖领域那么激烈。实际上,除了汽车领域,美团和滴滴还几乎进入了同城即时配送、共享电单车、自动驾驶和社区团购领域。

相比于之前在网约车和外卖领域交火时的剑拔弩张,今年以来双方在新战场的相逢显得更为谨慎和理性,同时,两家公司的合并传闻依然不断。

两家公司都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未雨绸缪应对可能发生的产业变革。

再次相逢

2016年,王兴曾买过一辆特斯拉ModelS,用着一直觉得挺好,但当时并没有更深入地去想这意味着什么,直到2019年。在饭否上,王兴承认对于智能电动车这波后浪,自己属于“后知后觉”了。

意识到这波浪潮之后,王兴押注了理想汽车。

2019年8月,理想汽车获得5.3亿美元C轮融资,王兴个人出资2.85亿美元,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出资1500万美元。7月1日,理想汽车完成5.5亿美元的D轮融资,其中美团领投5亿美元。7月25日,理想汽车更新招股书称,将获得3.8亿美元的基石投资,美团和王兴个人作为基石投资者,将再次分别投资3亿美元和3000万美元。

至此,王兴和美团一共投资11.3亿美元,持股24%,成为理想汽车的第二大股东。

虽然目前看来,智能电动车还不能像网约车和共享单车那样,带来流量或产生业务协同,但从投资角度,王兴从不掩饰对李想、理想汽车及智能电动车行业的看好。在王兴看来,李想是“少有的真能thinkdifferent的人”,“汽车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想汽车是三家未来能突围的造车新势力中的其中一家。

如今与美团处于蜜月期的理想汽车,也一度是滴滴的亲密战友。

2018年年初,滴滴就宣布与理想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当时美团刚在上海上线打车业务,继南京开城后加速网约车布局,有自媒体以“滴滴+车和家=王兴今夜无眠”为标题。但在那之后,该合资公司并没有公布更多进展,反而是美团以真金白银进入智能电动车领域。

回顾滴滴在智能电动车行业的布局,2018年是滴滴与汽车产业链密切合作的一年。2018年4月,滴滴宣布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洪流联盟,前后与理想汽车、北汽新能源、大众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其中,北汽新能源曾宣布交付面向共享出行进行定制优化的网约车。

滴滴相关负责人对《中国企业家》表示,滴滴与车企在车源、用车环节及后市场都有合作。在车源上,一方面与车企成立合资公司定制网约车,一方面协同车企与租赁公司,降低采购成本。

在2016年的互联网大会上,滴滴总裁柳青预期未来五年内,“滴滴平台应该有能力达到100万辆的电动车”。一位出行行业人士了解的情况是,目前在滴滴平台上,采购自车企合作方提供的车辆有十几万辆。

接下来,滴滴与美团会在汽车行业如何调整打法,值得期待。

而同样令外界好奇的是滴滴与美团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业务走向。

滴滴、美团均在2016年开始自动驾驶相关研发,滴滴已在上海开始自动驾驶网约车体验测试,美团在北京顺义落地无人车送菜。据彭博社报道,滴滴的自动驾驶团队有400人左右,而据美团无人配送产品负责人李达表示,美团的无人配送团队也已有400多人。

2020年6月,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宣布与北汽集团达成合作,共同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OO孟醒7月初接受包括《中国企业家》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自动驾驶产业链中,车厂处于非常重要的角色,最近滴滴自动驾驶还会有和车厂合作的消息。

目前来看,滴滴与美团进军自动驾驶的目标完全不同。滴滴为无人驾驶商业化做准备,希望平台上同时有无人驾驶车辆和有人类司机服务的车辆提供服务,用混合派单的模式满足出行需求。美团则是专注于无人配送,希望在不同场景的无人配送车能与人类骑手形成协同,提高配送效率。

虽然目前双方在不同场景下耕耘自动驾驶,但不排除未来有交叉的可能。

美团在去年拿到了北京市T3级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有数辆改装自林肯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美团无人车配送技术相关负责人任冬淳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这些车辆是非常好的研发平台,有利于团队进行自动驾驶算法迭代。美团AI平台负责人夏华夏在多个场合表示,美团无人车主要满足载物的低速配送场景,暂时不做乘用型无人车,但技术上是一致的,未来有信心把相关的技术迁移到乘用车的无人驾驶环境里去。

偶有交火

如果说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是滴滴、美团沿着各自的轨道在同一行业布局,同城即时配送、共享电单车和社区团购则是偶有交火的新战场。

今年3月,滴滴在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由疫情期间业务受到冲击的代驾司机担任跑腿员,骑电动车接单。疫情过后,滴滴相关负责人向《中国企业家》表示,跑腿业务也在平稳发展,已经面向社会招募跑腿员。

对定位于服务电商的美团而言,同城配送的战略价值更加明显。非餐饮类配送将有助于美团连接零售商家,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2018年,美团上线闪购业务,同年闪购的日订单量超百万。根据2020年一季度财报,包括闪购在内的新业务板块是该时期美团唯一增长的业务板块。今年5月美团点评配送总经理魏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非餐占比在疫情期间创了新高。

近两个月,滴滴和美团还先后宣布进军社区团购。

滴滴很少探索与出行服务难有协同的业务,社区团购是其中之一。在成都,滴滴上线“橙心优选”。而在山东,美团则上线了“美团优选”。此前美团买菜和菜大全两条生鲜业务线分别覆盖了一二线市场,社区团购则有利于美团拓展下沉市场。在外界看来,美团在本地配送和生鲜前置仓等领域已有一定优势和经验,但社区团购所需要的供应链能力却仍需要积累。

此外,滴滴和美团还在共享电单车领域,打响了单车领域的升级战。

今年4月,滴滴旗下青桔单车宣布融资10亿美元,据theinformation报道,其中8.5亿美元来自于滴滴自己。巨头为共享单车的无限战争续费,将战火引向了更有盈利潜力的共享电单车。

在2019年6月,滴滴将运营青桔单车的单车事业部与电单车事业部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今年4月,程维将包括青桔单车和电单车在内的两轮车纳入“双曲线”战略中的重要一环。6月,程维在滴滴八周年内部会上透露,两轮车服务日均已超过千万单。

由于电单车不仅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县城等下沉市场更是刚需,美团、滴滴投入了不少兵力。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哈啰、滴滴、美团三家今年计划的电单车投放量都超过百万辆,几乎追平了行业之前三年的发展数量。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可达到800万辆,收入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回顾滴滴、美团上一轮进入对方腹地的交锋,新战场多是围绕主业进行的行业探索与延续。

但无论是交火较多的单车战场,还是整个O2O行业,都早已告别烧钱扩张阶段,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巨头之战的火药味也淡了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的增长压力有所缓解。

无边界的美团与谋求高增长的滴滴

当滴滴和美团第一次交锋时,滴滴早期投资人王刚形容这是“次级流量入口”之争。今日在多个领域相逢,是两个独角兽成长中对边界的探索。

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2018年5月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表示,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尝试,美团内部会重点讨论几个问题:这个市场是不是够大?还有没有机会?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满意度高不高?市场未来格局是什么样子?

美团的这种无边界打法,让它长成为其投资人、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眼中“能长出花”的超级平台:用户有黏度,不断往上面加东西,是有想象力的。

例如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投资人、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曾向《中国企业家》表示,王兴厉害的地方在于每一次收购、合并,都把疆土扩大了。摩拜和美团的用户体系互为补充,很多单车用户以前不用美团,也因此成为美团用户。

上市后,2018年10月,王兴在内部信中宣布美团战略——“聚焦Food+Platform,以吃为核心,建设生活服务业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多层次科技服务平台”。围绕吃这一核心,最近一年多美团相继推出美团买菜和菜大全,解决用户的食材问题。在外卖和酒旅已有可观市场地位的情况下,美团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或许菜市场和同城即时配送一样,被寄予了这样的期待。

也有一些和主营业务协同不多,但能带来流量的业务,比如共享充电宝,美团选择二次出击。

相比之下,滴滴的扩张更为垂直,多是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而非横向的多元化发展。从四轮到两轮,从小桔车服到货运、自动驾驶,基本都与出行有关。

滴滴两次入局与出行业务关系并不十分紧密的业务,都有特殊的背景。上一次是外卖,这一次是社区团购。而此时滴滴的处境也堪称微妙。

一方面,滴滴的焦点重新从安全转向增长,提出颇有野心的0188计划,三年内实现每日1亿单。另一方面,滴滴刚走出顺风车泥潭,又遭遇疫情,价值正在被重估。在TMD阵营中,滴滴曾经估值最高,现在美团市值一度超过1500亿美元,有消息称字节跳动估值超千亿美元,滴滴在2017年12月的最近一次融资后,估值达到560亿美元。财新援引滴滴早期投资人的表述称,滴滴在私募市场的价格“到头了”。

因此,滴滴今年的业务扩张被解读为与丰富资本故事有关。3月16日,滴滴在21个城市上线跑腿业务。6月23日,滴滴货运在成都和杭州上线,双城日单量已突破2万单。6月27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6月内部孵化上线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

在网约车相关业务上,滴滴开始多品牌战略。7月20日,滴滴拼车品牌升级为“青菜拼车”。7月22日,宣布推出“花小猪打车”,三四线城市和郊县是目标市场之一,已在贵州遵义和山东临沂测试运营数月。该业务由内部新组建的独立团队负责,负责人是原网约车平台副总监、区域总监孙枢。孙枢直接向程维汇报。

在滴滴接连推出新业务与新品牌的同时,围绕滴滴的传闻也未间断。

一个传闻是滴滴筹划港股上市。对此滴滴方面回应称IPO不是公司当前最优先的事项,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另一个传闻是美团收购滴滴。滴滴出行发了一条微博“有人真敢编,有人真敢信”,和一张“虾扯蛋”的配图。

柳青在今年5月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滴滴核心业务在疫情前已经盈利,另外“滴滴的资产负债表是非常强劲的”。一位接近滴滴的消息人士向《中国企业家》指出,滴滴账面有超过500亿元现金。

而二者合并传闻之所以出现的一个行业背景是,从全球范围看,出行与外卖正在逐渐成为巨头希望具备的双重能力,行业之间的深度重构也在发生。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和Go-Jek从外卖到出行都有覆盖,Uber在有自营送餐业务UberEats后,还在7月初宣布以2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第四大外卖平台Postmates。后者被称为“美国版美团外卖”。

据外媒报道,UberCEO达拉·科斯罗萨西表示,在收购外卖平台Postmates后,Uber将于2021年实现盈利。但王慧文在即刻上表示,“Uber收购Postmates应该是个错误决策。”

这或许意味着,疫情后的本地生活和出行市场,有更多故事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 转发“庆祝顺风车上线”链接就送打车费?滴滴官方辟谣

    转发“庆祝顺风车上线”链接就送打车费?滴滴官方辟谣 “庆祝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送打车费”链接的诱导分享界面。,手机截图新京报快讯(记者裴剑飞)近日,微信朋友圈内突然传出了一个名为“庆祝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送打车费”的链接。,今天上午,记者按照该链接内的提示,一步步选择了“立即领取红包”、分享到微信群等众多步骤后,该链接内提示记者可领取186.83的红包,但还需要再分享至两个微信群,记者在多次尝试后也未能成功领取到红包。

    2024-03-22 09:18
  • 滴滴顺风车今日试运营,用户乘车需先完成安全任务及人脸认证

    滴滴顺风车今日试运营,用户乘车需先完成安全任务及人脸认证 来源:腾讯新闻“出清”已成行业共识P2P“清退名单”再增加本报记者钱箐旎据36氪消息,滴滴顺风车今日(11月20日)在哈尔滨、太原、常州3个城市上线试运营。,当地用户需要首先在端内完成安全任务,才可以使用顺风车服务。,女性用户晚八点后无法使用顺风车服务的规则被指“性别歧视”。

    2024-03-22 09:17
  • 滴滴版图再拓展:成立传媒公司,已是2019年第五家企业

    滴滴版图再拓展:成立传媒公司,已是2019年第五家企业 来源:腾讯新闻近日,滴滴出行将版图扩展到了传媒行业。,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11月12日,滴滴出行的运营主体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了一条对外投资信息。,节目中,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带领产品和服务部经理与几位脱口秀演员组成的“乘客代表”相互吐槽,向外界回应了近年来与滴滴有关的“大数据杀熟”、“叫车难”、“司乘关系”等诸多争议话题。

    2024-03-22 09:17
  • 复盘滴滴顺风车重启:今年10月底才决定小范围试运营

    复盘滴滴顺风车重启:今年10月底才决定小范围试运营 受访者供图重启10月底才决定小范围开启试运营当初滴滴顺风车下线整改,被加上了一个期限——“无限期”。,当时内部是基于数据判断,也考虑到提升夜间安全的可行举措有限,所以才做了这个策略。,”何棣认为,大家都是这样揣测,每一单安全投入其实远远高过我们抽成水平,它并不是一个高毛利的业务。

    2024-03-22 09:11
  • 滴滴盈利破局:挑战尚存,但美团不是归宿

    滴滴盈利破局:挑战尚存,但美团不是归宿 文/猪九诫出品:互联网圈内事12月8日,市场上开始出现美团和滴滴洽谈合并的传闻,随后被证实是假新闻。,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今用滴滴打车和出租车价格几乎已经持平,网约车不再具有价格优势,导致部分用户流失。,滴滴对于整个社会的正面效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黑车市场实现了降维打击。

    2024-03-22 09:09
  • 关于网约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几个观点

    关于网约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几个观点 网络效应让许多乘客司机在新平台的体验很差,这样以来要想实现大规模迁移只有一种方法:砸钱。,但是,在每个城市都砸巨款来获取这些市场份额,从商业上看是否划算,只有美团自己算得清了。,最后,行业内有声音还提到,如果是本着“甩锅”的想法把运力外包呢?比如滴滴对接租赁公司C,到时候出了安全事故或者司乘纠纷等case,直接甩锅给租赁公司说是他们的司机就好了。

    2024-03-22 09:07
  • 滴滴英伟达合作 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和云计算领域发展

    滴滴英伟达合作 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和云计算领域发展 新浪科技讯12月18日下午消息,滴滴与NVIDIA今日宣布达成合作,滴滴将使用NVIDIAGPU和其他技术开发自动驾驶和云计算解决方案。,滴滴将在数据中心使用NVIDIAGPU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并采用NVDIADRIVE为其L4级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推理能力。,滴滴在今年8月将其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并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开展广泛合作。

    2024-03-22 09:05
  • 为了看懂滴滴拼车,我复习了初中数学

    为了看懂滴滴拼车,我复习了初中数学 我坐在副驾驶,傻乎乎地看着后座上人来人往,这机场到市区的不到50公里,刚好七进七出。,之前我要拿到7折的拼车折扣,需要每个周花钱购买优惠券,而且只能是在固定路线上使用。,做平台,应该尽量去让大家共赢,单方面讨好一方的结果,最终是谁都讨不到好。

    2024-03-22 09:04
  • 滴滴拟明年在日本推出网络送餐服务 挑战优步

    滴滴拟明年在日本推出网络送餐服务 挑战优步 新浪美股讯北京时间20日消息,据日媒报道,滴滴出行将于2020年在日本推出网络送餐服务,将其在打车软件上积累的匹配技术经验充分利用于外卖领域。,由滴滴出行与软银共同出资的DiDiMobilityJapan计划2020年2月先在大阪市开通服务,然后再逐步推广到日本全国。,为确保配送员,滴滴计划制定各种补偿措施。

    2024-03-22 09:04
  • 逃离网约车:司机拉不到活,乘客叫不到车

    逃离网约车:司机拉不到活,乘客叫不到车 上海本地的打车族陈一告诉燃财经,早晚高峰以外,网约车基本都是秒接单,但是经常看到路上有交警查车,监管设卡也越来越频繁。,饱受监管困扰的上海司机杨明,为了合规,两年前从租赁公司租了一辆电动汽车,每天跑15个小时左右,一个月算下来有两万元毛收入,但除去租车费、管理费、电费和车辆维修保养等,每月到手不超过5千元。,2018年以后,强监管下市场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加之流量下降严重,同年,刘宇的公司开始走注销

    2024-03-22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