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国产手机产业链“千里之堤”,毁于苹果?

2024-03-22 07:24
admin

文/歪道道

来源:歪道道(ID:daotmt)

根据路透社发布的一则新消息,苹果公司强烈要求iPhone部分生产转移出中国,作为苹果公司核心供应商的富士康,拟向印度投资10亿美元,扩建富士康在印度南部的工厂。

近几个月,关于苹果公司对富士康施压,要求富士康转移生产线的消息早已在业内流传,然而在经历最初的恐慌之后,舆论对于这一时不时冒出的消息似乎逐渐没有了警惕。追根究底,大多数人深信,印度无法代替中国手机产业链在全球经济的地位。

一方面,考虑到迁移涉及到的劳动力总量之巨大,整个链条很难短时间内被迁移到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印度制造业基础较薄弱,即使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在印度扩建,手机零部件大多还是要从国内进口,总不至于国内苹果上百家供应商都跑到印度去。所以,印度不可能整体接盘中国制造,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定论。

但是,不能取代并不意味着不能削弱,尤其是我国手机制造往芯片、内存等更高端层面发展的路径正在被集中打压,低端制造如果再被转移,这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胳膊拧不过大腿?

苹果与国内供应商及代工厂的角力,或将决定印度建厂的进程。

站在苹果的角度看,它之所以想要转移部分生产进入印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摆脱对国内手机产业链的依赖,尤其是在中美关系急剧变化之后,这一计划变得更为迫切。而且对降低人力成本的利益追求,也使得苹果将不遗余力地转移国内手机制造的产能。

但其产业链上的国内企业则抱有不同的想法,很多实际上并不愿意在印度建厂。一位长期供应苹果手机零组件的上市公司员工表示,“公司一直有货物交付到东南亚,富士康去年的部分产能迁移到印度后,公司已经打通了对印度工厂的物流等渠道。而进入一个新的国度,会面临很多风险,公司经过沟通,发现部分企业在东南亚出现“水土不服”。

所以才有了苹果和富士康相互施压的一幕。不过如果抛开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场角力到最后的胜者很可能还是苹果,简单来讲,这是由市场所决定的。

在手机产业链中,作为供应商的零配件公司,一般要尽可能靠拢代工厂,而像富士康这类的代工厂又不得不追随自己的客户,客户在哪,只能跟着去哪。

7月份,根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的代工厂和硕已经在印度注册了一家新公司,为将来在印度生产智能手机做准备,目前该公司正在寻找合适的土地建立工厂。至此苹果三大代工厂富士康、纬创以及和硕,全部齐聚印度。

一名熟悉富士康印度计划的消息人士称,“当我们的客户希望在印度出售产品,并且政府要求产品须在本地生产时,我们也只有逐渐增加投资”。

处于同样境遇的还有国内供应商。7月11日富士康印度建厂的消息传来,随后不久,安洁科技方面的人表示,公司曾有去印度投资的计划,先前已经在印度做过考察,是否迁移主要看客户订单业务,是否需要我们去那边生产,以及生产什么产品。

因此,到头来最终掌握产能转移话语权的仍然是苹果,而苹果为什么选择了印度,其实是品牌跟着市场走。就如同我国手机产业崛起之时,围绕苹果逐渐在国内建立和完善了手机制造产业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时苹果看中了中国这一全球增量空间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

如今则轮到了印度。

两条相同的路子不能都走通吗?

我们通常认为中国手机产业链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存在,才造就了这一制造业的商业奇迹,而对比印度,我们可以找出数十个印度当前承载产业链转移不具备的条件。比如差劲的基础建设,比如熟练技术工人的匮乏,再比如严格的劳动法、令人担忧的健康和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贸易保护政策,都是阻碍印度制造的绊脚石。

尤其是国内已经具备了一条全球最完整的手机产业链,这和当初西方国家制造业大规模转移时有所不同,智能手机厂商们不会放弃现有成熟的制造能力,对印度退而求其次。

但是警惕印度制造并不是玩笑。制造业转移的核心并不是外在条件,如果把时间线拉得更长,谁也不敢保证印度的生产条件不会改善,核心在于路线正确与否。我国手机产业链的形成已经证明了制造转移能够在数年内带动当地的生产,进而形成产业聚集,同一条路线不会只有一个成功者。

就像商业竞争中被奉为圭臬的“农村包围城市”,在房地产、电商、短视频等各个领域之所以能涌现出一批新巨头,原因在于他们抓住了下沉市场的需求,走通了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危机往往隐藏在被强者忽视的角落。

新德里东南郊的新兴城市诺伊达,正发展成为印度的一个手机制造集群。三星2018年宣布在诺伊达投资约合47亿元人民币扩建其在全球规模最大的手机工厂;OPPO斥资22亿元人民币在大诺伊达地区置地建设新的印度总部;vivo则宣布将投资超过约40亿元人民币在大诺伊达建造新的工厂,使其印度制造基地变得与中国工厂一样大。

诺伊达还聚集了小米、传音等品牌的OEM工厂,以及围绕这些手机大厂的上游供应链,其中不乏A股上市公司,如航天科技、瀛通通讯、合力泰、长盈精密、裕同科技、欣旺达等公司。

产业链上的企业们不总是被动的,除了要跟随客户转移,他们本身也看到了印度市场的潜力和产能过剩需要转移的趋势。有记者走访获悉,因为印度市场在快速发展,海派科技、瀛通通讯这样的上游工厂主营业务能保持稳定利润率,甚至比国内工厂利润率略高。

产业集聚效应的出现,将进一步打开印度制造的潜力。这时如果我们仍单纯以我国手机制造产业崛起的条件去衡量印度,进而得出印度制造绝不会成功的结论,未免有些经验主义了。

本土手机品牌没落的“束缚”

作为国内消费类电子市场主要的锂电池供应商,锂电池A股龙头德赛电池与欣旺达之间的角逐一直备受业界关注。2016年以前,德赛电池的营业收入遥遥领先,2016年以后,德赛电池和欣旺达分道扬镳,欣旺达走上了更高速度的发展道路。究其原因,在于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让欣旺达有了更多苹果以外的客户。

所以,虽说苹果带动和激发了国内手机制造产业链的构建,但后期国产品牌从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成功突围,实则才是这条产业链日渐完善和繁荣的一个后盾。

而再看印度,小米等国产品牌在印度迅速占领市场,导致印度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被挤压,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很有可能直接阻断印度本土手机品牌崛起的路径。数据显示,2020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上,排名前五的手机没有一家是印度本土品牌,曾经长期稳居第一的Micromax,市场份额也已急剧缩水。

这种本土手机品牌的失语会对印度承接手机制造转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苹果庞大的供应链上,美国供应商主要提供核心芯片、内存和集成电路等核心零部件,日本供应商提供摄像头模组等光学组件及显示面板,中国台湾供应商主要从事印刷电路板生产、代工中央处理器芯片以及最终组装,而大陆的供应商们主要为iPhone提供声学组件以及结构件等非核心零部件。

这种分工背后的价值大小决定了利润的分配,尤其是苹果具有强大的议价能力,国内相关企业的利润其实被压缩很多。蓝思科技的半年净利润只有4.4亿;德赛电池1.67亿;欣旺达2.23亿;歌尔声学4.3亿……

中国所有的苹果供应商,净利润加起来都不够苹果的零头。

印度工厂未来的利润状况可能会更低,而且因为没有本土手机品牌为相关企业承担产能,一旦依赖苹果的供应商被踢出局,将瞬间从天堂跌落到地狱,更不会像欣旺达那样还可以成功转型。

不过这或许就是苹果愿意看到的。随着国产手机品牌崛起并向中高端市场进军,苹果已经对市场份额的丢失感觉焦虑,而现在受国产品牌做大做强的刺激,国内又一片势要改变低端制造、攻克核心零部件技术的舆论氛围。这时候,苹果甚至是美国相关企业需要一个更容易控制的印度。

印度本土手机品牌的没落,似乎也决定了它无法仅靠照搬国内发展路线就能成功,这将是一个“致命伤”。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机遇摆在了印度面前,我们看热闹似得赌其抓不住,以示我方安稳与自信,其实也有些被动。只有在上游技术层面确立一定的地位,才是稳妥之法,但这又是一条漫漫长路。危机将一直存在。

相关文章

  • 亚马逊印度站卖什么好?印度站市场怎么样?(亚马逊印度推出Sale Event Planner工具,助力商家活动策划)

    亚马逊印度站卖什么好?印度站市场怎么样?(亚马逊印度推出Sale Event Planner工具,助力商家活动策划) 而且到现在为止,印度站的电商市场规模一直在飞速增长。,同时,Manish Tiwary也分享了亚马逊印度站的一些流行购物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对医疗设备和用品以及关于WFH的产品需求急剧上升。

    2024-03-14 16:31
  • 亚马逊印度站点好做吗?有什么条件?(亚马逊7天促销可以暂停吗?要注意什么?)

    亚马逊印度站点好做吗?有什么条件?(亚马逊7天促销可以暂停吗?要注意什么?) 亚马逊这个平台规模很大、用户很多,在这里开店是很有前景的。亚马逊有多个站点,印度就是其中一个,不少朋友有做印度站点的想法,不过,亚马逊印度站点到底好不好做呢?亚马逊印度站点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市场,拥有广阔的消费者群体和潜在商机。然而,进入印度市场并在亚马逊印度站点上做生意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印度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卖家都在竞争同样的产品。你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2024-03-14 16:30
  • 硅谷中国人的下一代会输给印度人吗?

    硅谷中国人的下一代会输给印度人吗? 而谁也不信提拔基层领导时人家会注意你的母国和美国有没有竞争关系。,本以为这些东西早成了封建糟粕,但仔细观察就会知道,几千年留下的余毒不是那么容易清除干净。,而且我们也想起来,上次本镇议员选举,有个印度候选人挨家挨户敲门,诚恳地跟每家人交谈,给大家留下美好印象,最后高票当选;社区十年第一次开街坊邻居一起吃喝聊天增进感情的blockparty,组织者就是几个新搬进社区的印度家庭主妇。

    2024-03-22 09:11
  • 被互联网大厂空运到印度的年轻人

    被互联网大厂空运到印度的年轻人 去之前,她在公司唠叨,“印度很可怕啊,社会新闻经常报道,那里频繁发生性侵案,男权盛行,连国际女游客也惨遭毒手。,他们就像2016年前后中国传统媒体人,转型初入互联网时,迷茫,压力大,无所适从,需要在极短时间里,适应一套全新的法则和玩儿法。,如果一个海外团队的老员工,在一段时间里格外用心带新人,一定程度上,他可能想走了。

    2024-03-22 09:09
  • 中国电商在印度:在寡头夹缝中寻找下沉市场

    中国电商在印度:在寡头夹缝中寻找下沉市场 她发现,亚马逊和Flipkart主打标品电商,以3C产品为主,80%的GMV来自于品牌货,基本上只抓住了印度一线城市高收入人群。,“拼大米”背后的本土化运营出海印度不是降维打击,将国内主导力转化成国际市场并非易事。,中印之间的工作方式和社会认知存在很多差异,执行一套公司文化引起员工巨大反弹。

    2024-03-22 09:07
  • 为什么印度没有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

    为什么印度没有微信、支付宝这样的超级App? 这种依赖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注册App: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进行交易,十分方便。,多数印度人都希望拥有自主选择权,因此很难要求一个平台提供所有产品以吸引客户注意力,供他们选择。,因此,即便Flipkart已经提供了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印度客户还是会到Amazon上看看,期待能拿到优惠券。

    2024-03-22 09:07
  •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印度投资之战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印度投资之战 例如,腾讯投资了Swiggy,这是一家从事食品配送的企业,而且一直与Zomato针锋相对。,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是在2018年8月正式完成了对Flipkart的收购,共斥资160亿美元。,外界很难统计出这两大巨头在印度初创市场的投资总额,因为大多数融资数额没有透露,而且不少投资项目还包括软银等其他投资者。

    2024-03-22 09:05
  • 中国手机工厂在印度:分羹人口红利 激流之下有暗礁

    中国手机工厂在印度:分羹人口红利 激流之下有暗礁 而原有两大制造商富士康、伟创力及中国ODM企业在印度设立的一些中小工厂,全年总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印度设立规模处于第一梯队的手机工厂,将面临巨大市场机会。,在贴近品牌商和用户的原则下,手机上下游产业链陆续奔赴印度建厂。,金鸿运电子(印度)有限公司(KHY)总投资近7亿元,可实现当地数千人的劳动就业。

    2024-03-22 09:04
  • 本土公司奋起直追 中国App失去印度主导地位

    本土公司奋起直追 中国App失去印度主导地位 记者|陆柯言印度App开发者正在夺回被中国抢走的本土市场。,报告称,印度本土应用在餐饮、购物和旅游等App领域扩大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而在游戏、新闻等领域的份额也重回第一,把中国App份额挤至第二。,小米和字节跳动等许多中国公司都将印度视为其最大的市场之一。

    2024-03-22 09:01
  • 众多资本入场,印度的在线教育是门好生意吗?

    众多资本入场,印度的在线教育是门好生意吗? 到2018年,一家非政府组织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印度56%的八年级学生不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印度政府: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莫迪政府提出“数字印度”,对于电子教育提出了具体行动,一是所有学校接入宽带;二是所有学校提供免费wifi;三是开启数字扫盲;四是应用慕课,开发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在2017年11月的高等教育数字计划大会上,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就建议各高校将SWAYAM纳入教育

    2024-03-22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