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大脑:脾是重要免疫器官,但我控制脾

2024-03-22 07:25
admin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

原文作者:FlurinCathomas,ScottJ。Russo

图片来源:pixabay图片来源:pixabay

几个世纪以来,大脑与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发了无数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兴趣。古希腊医生盖伦认为脾是黑胆汁的来源,而黑胆汁分泌过量被认为会导致忧郁。现如今,研究正逐步揭示大脑和机体的相互作用如何通过复杂的方式影响从情绪到免疫功能等健康的各个方面。脾作为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促进免疫防御,是启动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应答所需活动的主要枢纽器官,适应性免疫系统负责针对特异性病原体进行防御。

脾脏是大脑自上而下控制的目标。张旭等人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揭示了这种自上而下控制的一个方面,即对适应性免疫系统调控,将我们对脑-脾连接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脾对免疫反应的贡献主要发生在脾白髄,从身体各处汇聚于此的免疫细胞向免疫细胞T细胞呈递被称为抗原的肽段。如果T细胞结合并识别出这类抗原,表明可能存在异常细胞或者入侵者,这将激活T细胞,进而激活免疫细胞B细胞。B细胞分化形成浆细胞,浆胞针对这种抗原分泌抗体,抗体再被释放到血液中抵抗感染。

大脑控制抗体产生大脑控制抗体产生

张旭等人描述了脑脾之间一条促进免疫防御的环路。作者向实验动物注射了可以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抗原(一种肽段)。将实验动物置于高台上可以激活神经元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神经元位于大脑对应激进行响应的区域,被称为中央杏仁核(CeA)和下丘脑室旁核(PVN)。一条细胞环路将这些被激活的神经元与脾神经相连,驱动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当一种名为CD4+T细胞的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结合,这种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当此类细胞遇到脾内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就会导致T细胞分泌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免疫细胞B细胞上的烟碱类受体结合,导致其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通过产生可识别激活T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的抗体来增强免疫防御能力。

脾活动受控于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调控器官。更具体的说,脾主要是受控于与“战斗或逃跑”反应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但是,之前对可能连接到脾自主神经系统以对其控制进而控制适应性免疫的上游脑区知之甚少。早前一项小鼠研究[5]发现,刺激大脑的腹侧被盖区——大脑奖赏回路的一部分,可以增强免疫反应,抵御有害细菌。

张旭和同事开发了一种手术技术来去除小鼠脾内神经,这主要切断了自主神经系统的信号输入,阻止了脑对脾自上而下的控制。术后又为小鼠注射了抗原。在进行假手术(没有去除神经)的对照组小鼠中,针对该抗原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大量增加;而去除神经的小鼠中则没有出现这种浆细胞增加的现象,这说明脾神经活动能调控浆细胞的生成,从而调控适应性免疫。

作者想弄清楚这种情况下形成浆细胞涉及哪些分子机制。为此,作者研究了能结合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不同受体的表达——乙酰胆碱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类关键信号分子。张旭等人报道了B细胞会表达一种被称为烟碱类受体的乙酰胆碱受体,并确定了该受体的蛋白亚基,包括一种名为Chrna9的亚基。为了检验含Chrna9的烟碱类受体在浆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张旭等人将能产生免疫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自身造血干细胞被去除的小鼠体内。当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自于缺失Chrna9编码基因的小鼠时,接受移植的小鼠注射抗原后产生的浆细胞少于注射了抗原且移植了Chrna9编码基因完好的造血干细胞的小鼠。该结果表明浆细胞的形成需要烟碱类受体的存在。

当名为CD4+T细胞的T细胞通过抗原识别被激活时,它在遇到去甲肾上腺素后会分泌乙酰胆碱。作者揭示了CD4+T细胞充当了从脾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随之发生的乙酰胆碱依赖浆细胞形成的中继站。

为了绘制出连接脾脑的神经环路,作者使用了逆行追踪技术,该技术监测病毒编码的荧光蛋白的表达,这种病毒能在连接神经元的不同突触之间“跳跃”。由此张旭和同事就能追踪到输入脾内特定细胞的所有上游信号,并因此确认了两个关键脑区(杏仁核的中央核和下丘脑的室旁核),它们包含连接脾神经的神经元。这些区域是参与响应恐惧和受威胁等心理应激源的主要中心,并且在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的生产中起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途径进行调节。

这两个脑区中有一群神经细胞能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种激素被认为在启动人体应激反应中具有关键作用。为了确定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神经元是否影响脾脏,张旭等人利用光遗传学的方法刺激这些神经元,并通过电生理记录神经元放电,评估这是否会影响脾神经的激活。这为脑-脾连接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功能性证据,因为这种刺激会增加脾神经细胞的放电。作者还报道称,抑制或去除其中任一脑区的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神经元,均会影响抗原注射后浆细胞的形成。相反,激活神经元则能促进浆细胞形成。

虽然这些基于环路的实验方法为脑-脾轴的存在提供了关键证据,作者仍需利用能激活大脑“应激中心”的适当干预措施来检验他们的模型。然而,杏仁核中央核和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的作用通路会让肾上腺在应激时分泌糖皮质激素,而糖皮质激素可能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

作者因此认为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可能取决于应激的严重程度。为了避免糖皮质激素驱动的免疫抑制对作者的抗体产生分析产生干扰,张旭等人将小鼠置于一个透明高台,这种行为情景只会诱导小鼠发生中度应激。注射抗原后,被置于高台的小鼠产生了抗原特异性抗体,而置于能产生更严重应激情景的小鼠则没有产生抗体。作者证明了这种抗体产生依赖于他们先前描述脑环路中能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神经元。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系统的失调对好几种神经精神障碍相关行为有自下而上的促进作用。张旭和同事的研究从反方向提供了见解——大脑是如何自上而下调控免疫系统功能的。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认人体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脑-脾通路。作者的研究工作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可能,即激活特定脑区(通过行为干预或利用神经调节技术进行选择性刺激,如经颅磁刺激)可以调控免疫系统。回到开篇提到的盖伦医生,他曾认为脾是大脑与身体连接的关键部位,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他关于脾如何引起忧郁的观点,现在要让位于大脑如何调控促进复原的抗体的生产这一新的观点。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在重庆容易迷路?大脑GPS弯路多了就“变形”

    为什么在重庆容易迷路?大脑GPS弯路多了就“变形”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原标题:为什么在重庆比北京更容易迷路?Nature子刊:大脑GPS系统呈蜂窝状,弯路多了就“变形”文/郭一璞十三来源:量子位(ID:QbitAI)为什么在北京、西安这种道路横平竖直的城市,你更容易分清方向,不容易迷路?为什么到了重庆、青岛这种道路方向随心所欲的城市,你就晕了?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道路直南直北、城市方方正正,人就更有方向感

    2024-03-22 09:18
  •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护肤品和化妆品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护肤品和化妆品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来源:学术经纬精挑细选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使用后没想到皮肤竟然发红、发痒、水肿、起疹子,有损颜值更破坏心情。,研究人员谨慎地表示,这些化学物质在皮肤过敏患者身上的确切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这项工作为后续研究确认过敏患者的机制并设计抑制剂铺平了道路。

    2024-03-22 08:57
  • 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青蛙细胞生成,超级计算机设计

    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青蛙细胞生成,超级计算机设计 代码已开源,地址见文末这两种细胞都是研究人员从爪蛙胚胎干细胞中分化得到的。,有趣的是,如果你将这个机器人翻转过来,它就像乌龟翻了个个儿背朝下,会失去移动能力。,有趣的是,如果你将这个机器人翻转过来,它就像乌龟翻了个个儿背朝下,会失去移动能力。

    2024-03-22 08:54
  • 由计算机设计细胞组装而成的活体机器人应用潜力大

    由计算机设计细胞组装而成的活体机器人应用潜力大 研究人员称,这种机器人具有独特优势,有朝一日或可用于递送药物、清理有毒废物等任务。,测试表明,这些特殊生物体——因源自非洲爪蛙细胞而被叫做Xenobots——可以在水环境中连续运动数天甚至数周。,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它们或可用于执行递送药物、寻找放射性污染源、收集海洋塑料微粒等任务。

    2024-03-22 08:54
  • 第一个活的机器人!科学家用青蛙干细胞造活体机器人

    第一个活的机器人!科学家用青蛙干细胞造活体机器人 ”一旦弄清了这一点,他们也许还能更进一步、发掘更多细胞的神秘潜能。,在细胞本身、以及一些高级算法的“帮助”下,莱文和同事们开始共同设计xenobots。,假如将一个xenobot切开,它还可以自动愈合,就像电影《终结者2》中的T-1000一样。

    2024-03-22 08:53
  • 同日三篇《自然》!科学家们发现免疫系统抗肿瘤力量

    同日三篇《自然》!科学家们发现免疫系统抗肿瘤力量 来源:学术经纬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日同时上线三篇论文,为提高癌症免疫疗法效果提供了新角度。,▲今日《自然》杂志对这三项研究做了专文评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今日《自然》杂志对这三项研究做了专文评述(图片来源:参考资料[4])说到免疫疗法,很多读者可能已经不感到陌生。,第三项研究首先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对比了对免疫疗法起效和无效的肿瘤。

    2024-03-22 08:52
  • 免疫学专家黄波:新冠病毒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感染

    免疫学专家黄波:新冠病毒一般不会出现二次感染 当我们呼气时,肺泡收缩,二氧化碳通过上述通道从鼻腔排出,从而完成肺的生理功能。,黄波解释称,呼吸系统尽管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但其从头到尾有多个环节,均部署免疫细胞重兵把守,阻止病毒入侵。,既然机体免疫系统在努力控制着病毒感染,为什么还是有病人因为感染进入危重状态,甚至丧失生命?

    2024-03-22 08:49
  • 研究:及时戒烟 肺部可实现“奇迹般”修复

    研究:及时戒烟 肺部可实现“奇迹般”修复 新华社讯近日据外媒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年底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使用,其中约120万不吸烟者因接触二手烟而死亡。不过,英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发现似乎给吸烟致病者带来一丝希望:只要戒烟及时,肺部就可能奇迹般地修复那些由于吸烟引起癌变的细胞。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报道,科研人员也对这一发现备感意外。因为人们一直以为吸烟导致的肺部细胞癌变是永久性的,即使戒烟也无法挽回。这

    2024-03-22 08:48
  • 疫苗——历史,机理和类别

    疫苗——历史,机理和类别 事实上这位Jenner医生把接种疫苗这一过程称之为vaccination(来源于拉丁语vacca,意为牛),这个单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预防接种。,T细胞在遇见病原体之前是一个单纯的少年(naïveTcell)。,3、我们根据制作得到疫苗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大致将疫苗分为两种类型: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还有其他种类,为了科普简易起见,就说这两类)。

    2024-03-22 08:48
  • 九问新冠病毒:比SARS狡猾哪儿?抗生素为啥不管用?

    九问新冠病毒:比SARS狡猾哪儿?抗生素为啥不管用? 这个春节,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对于鼠年的憧憬,不断滚动的疫情播报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这场战“疫”中,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除了参与医务工作,还不断通过互联网做科普。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这些天面对的线上咨询最高时达上万人,是平日里的几十倍,“疫情突然,太多民众对这个疫情和病毒认识不足,不知道怎么办……”正如一位科

    2024-03-22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