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商 正文

再过10年,普通人也能去月球

2024-03-22 07:26
admin

为了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被设为“人类月球日”。

近日,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月球日主题“科学+”活动中,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以《人类离再次登月还有多远》为题作报告,回顾了人类登月历史,讨论了人类为什么多年没有重返月球、商业太空旅行和月球旅游离我们还有多远等问题。

登月之路

回顾登月之路,人类经历了从齐奥尔科夫斯基论证航天技术可行性,到发射火箭,到把航天员送入太空,再到阿波罗计划实现登月的漫长过程。

在苏联抢先发射人造卫星和实现载人航天的刺激下,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1年5月25日在议会发表演说,宣布了在10年内让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安全返回的阿波罗计划。

1962年9月12日,肯尼迪在美国莱斯大学体育场作了著名的《我们选择登月》的演讲。“我们决定在这10年间登上月球并实现其他梦想,并非它们轻而易举,而正是因为它们困难重重。”肯尼迪说。

阿波罗计划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胜利。

不到10年,“阿波罗11号”任务就取得成功,此后又5次成功登月,直至1972年12月19日,阿波罗计划全部结束。

该计划间接地激励了美国的高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为空间科学、空间应用打下了技术基础,激励一至两代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

同时开拓了人类视野,促进了地球环境保护运动。

然而,这些重要意义都不足以维持载人登月计划的可持续发展,因为载人登月需要的经费过于高昂。

吴季认为,航天科技从诞生开始,其属性就与国防、军工,以及科学探索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属于由政府投资的特殊领域;由于责任重大要求零失误,因此存在大量冗余设计、大量重复试验,加之政府订货形成非市场机制的价格垄断,从而成本高企。

吴季总结,在阿波罗计划结束后的数十年间,人类之所以没有重返月球,首先是因为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机制,将人类的活动引向太空、月球甚至更远的深空;其次是没有一个基于市场的竞争体制,能够使航天产品同时获得高质量和低成本。

重返月球

2010年后,美国再次将载人登月的政治作用提到很高的位置。

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授权,启动了重返月球即送一名女航天员登月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并建设“深空门户”,作为多次往返月球途中的中转站。

俄罗斯、欧盟和日本等国际空间站合作国家都表示愿意参加“深空门户”计划,以此为基地,实现登月。

吴季介绍,中国按照自身的节奏发展,虽然主要精力在建设近地轨道空间站,但是也在论证载人登月计划,实现2033年以后中国人登上月球。

另一方面,民用的航天市场开始逐渐成熟。

进入21世纪,发射费用大幅降低。同时,太空旅游也将载人航天拓展至民用领域。

那么,商业航天如何能够获得航天高技术?吴季认为,大量使用廉价、商业元器件,大量吸收来自体制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购买政府专利,发展自己的创新技术,以及发展新市场,这些都是商业航天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航天技术的方式。

太空旅游将使普通人进入太空成为可能。伴随成本的降低,未来的直接面对个人用户的商业模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可以真正实现人类走出地球摇篮的梦想。

梦想何时变现实

虽然想象空间很大,但是商业太空旅游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

天地往返费用依然太高,而且返回需要着陆场,风险较大。

太空生命保障系统技术还未达到完全的再生循环,地面需要提供大量给养,进一步加大成本。

而要去月球旅游,需要解决月地高速通信、月面能源提取、月夜能源以及运输成本降低等技术问题。

吴季认为,要降低运输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尽可能多的设施留在空间,避免天地往返,做到最大限度重复使用。

商业航天正在冲击着政府项目高成本、垄断市场的禁锢。

其中,瞄准新的市场机遇的部分,被称为“新航天”。

载人太空旅游,包括月球旅游,是新航天中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预计近期会在临近空间和近地轨道实现突破,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

“我本人更关注月球旅游。”吴季说道,“它可能是未来改变人类的最重要的领域,也会给商业航天市场带来变革。”

吴季认为,重返月球的所有技术储备已经就绪,而且远超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计划时的能力。

发射成本和其他载人航天成本正在逐渐降低,预计在未来10年会达到一般中产阶级可以支付的水平。

“我们距离再次重返月球的日子已经不太远了,特别是在未来10~15年,普通人前往月球旅游的梦想将会成为现实!”吴季表示。

相关文章

  • 嫦娥四号、玉兔二号顺利唤醒 进入第十五月昼工作期

    嫦娥四号、玉兔二号顺利唤醒 进入第十五月昼工作期 目前确认各设备状态良好,工况正常,月球车将向西北再向西南移动,同步在新的目标点行驶探测,按计划开展第十五月昼工作。,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攻坚时期。,中国探月工程将与全国人民一起齐心协力,充分传承发扬探月精神,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夺取疫情阻击战和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的全面胜利。

    2024-03-22 08:42
  • 嫦娥四号新发现!首揭开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面纱

    嫦娥四号新发现!首揭开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面纱 北京时间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极–艾特肯(SouthPole–Aitken)盆地内的冯卡门(VonKármán)撞击坑底部成功着陆。,坑内地形相对平坦,坑底被玄武岩填充,玄武岩表面相当一部分区域被周边大型撞击坑的溅射物所覆盖,并广泛分布着二次撞击坑。,测月雷达好比是一台给月球做CT的设备,它在19年1月4日早上9点29分35秒开始工作。

    2024-03-22 08:38
  • 10亿年前月球"内部发动机"停止,致其磁场逐渐消失

    10亿年前月球"内部发动机"停止,致其磁场逐渐消失 伴随着天体大撞击熔岩逐渐冷却,其内部微小颗粒与月球磁场重新排列,成为当时磁场强度和方向的快照。,研究人员称,10亿年前月球磁场已下降至0.1微特斯拉,大约是现在地球磁场500倍,这表明驱动月球磁场的“发动机”——由月核结晶物质驱动,已停止运行。,当月球内核完全脱离外壳逐渐结晶形成,驱动磁场的“内部发动机”就停止工作,尽管目前科学家仍不清楚该过程是突然发生,还是在月球磁场消失前忽隐忽现。

    2024-03-22 08:32
  • 未来或可利用宇航员尿液修建月球基地

    未来或可利用宇航员尿液修建月球基地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欧空局和中国纷纷计划在未来十几年间修建月球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将向火星等更遥远的目的地进发。,“不仅如此,”他补充道,“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月球基地工作人员的尿液也可以用来施工。,”科学家们强调,要想找到最适合修建月球基地的建筑材料,还需要开展进一步测试,然后用3D打印机进行大规模生产。

    2024-03-22 08:16
  • “终结者月球”:超高清月球图像呈现一张“麻子脸”

    “终结者月球”:超高清月球图像呈现一张“麻子脸” 麦卡锡说:“从这个视角来看,月球可能有点儿怪异,因为这是相机无法直接拍摄获得的,从盈月的两个星期中,我拍摄了大量月球图像,从中挑选了对比差异度最大的图像部分,将其拼凑在一起,从而呈现整个月球表面的丰富纹理结构。,麦卡锡每天晚上都将相机对准月球明暗面分界线附近的陨坑,持续观测拍摄两个星期,直到盈月期结束,整个月球表面逐渐亮起来。,在月圆之时,他还拍摄了一系列高对比度、高清晰度的月球表面陨坑照片。

    2024-03-22 08:03
  • NASA计划2023年发射月球空间站 在地球组装核心部分

    NASA计划2023年发射月球空间站 在地球组装核心部分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7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在2024年之前将宇航员送往月球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2023年发射LunarGateway月球空间站。,对此,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JimBridenstine)和载人航天负责人道格·洛弗罗(DougLoverro)均表示,LunarGateway是NASA长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让人类重返月球,还要以可持

    2024-03-22 08:03
  • 新研究发现月球表面仍在释放碳

    新研究发现月球表面仍在释放碳 大阪大学的横田昭一及其同事利用日本“月女神”(Kaguya)月球轨道器收集了一年半的数据,发现整个月球表面几乎都在释放出碳离子。,但最新发现月球上现在仍然存在挥发性碳,这表明月球形成时的温度较低,因此对碰撞形成理论提出了质疑。,横田说:“我们可能会对月球诞生模型进行某种修改。

    2024-03-22 08:02
  • 探月重启!俄罗斯计划2025年前将3款探测器送上月球

    探月重启!俄罗斯计划2025年前将3款探测器送上月球 据美国太空网7日报道,俄罗斯计划2025年前将3款探测器送上月球。,总编辑圈点半个世纪前,“阿波罗11”号登月,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太空探索追求距离遥远,不过也别忽略地球最亲密的伴侣。

    2024-03-22 08:02
  • NASA公布月球探索新协议,美国欲建月球“殖民地”?

    NASA公布月球探索新协议,美国欲建月球“殖民地”? 这是自2011年以来,NASA首次使用国产火箭,从美国本土将宇航员送往空间站。,图/NASA网站此外,协议还提出未来在月球基地周围建立“安全区”,以防受到其他国家和公司的破坏或干扰。,推特截图美国民主党议员何塞•塞拉诺表示,选在2024年登月,似乎是在迎合特朗普“政治上的最后期限”。

    2024-03-22 07:55
  • 炙手可热的月球商业采矿计划真的靠谱吗?

    炙手可热的月球商业采矿计划真的靠谱吗? 十几年前,月坑观测和遥感探测器(LCROSS)撞击在处于永久阴影区的月球陨坑,之后另一颗探测器对撞击溅射物质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溅射物质中5%是水,因此推测月球永久阴影区陨坑中存在冰,但研究人员仍有很多问题。,热采矿法是将足够高温度的热量直接施加至月球表面,将冰转化为水蒸汽,本质上是通过升华过程越过液相(liquidphase),之后蒸汽会被收集在一个较大的遮篷中,重新冷冻然后运送到一个电解站,在那

    2024-03-22 07:46